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例比较高。从科学史看,在乘车,坐船,钓鱼,散步中都可能会涌
现灵感,给人提供新的设想。
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说:“在对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以
后……巧妙的设想不费吹灰之力意外地到来,犹如灵感。”他发现这
些思想,不是在精神疲惫或是伏案工作的时候,而往往是在一夜酣睡
之后的早上,或是当天气晴朗缓步攀登树木葱笼的小山之时。
达尔文在有了进化论的基本概念之后的一天,正在阅读马尔萨斯
的人口论作为休息,这时,他突然想到:在生存竟争的条件下,有利
的变异可能被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则被淘汰。他把这个想法记了下
来,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未得解释,即由同一原种繁衍的机体在变异
的过程中有趋异的倾向。而这个问题是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的:
“我能记得路上那个地方。当时我坐在马车里,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的答案,高兴极了。”
灵感产生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它需要人有较强的行为动机,并为此进行长时间的探索。而
在长时期连续思考后,人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可能转人休息或进行其
他休闲活动。这个阶段就是酝酿阶段。
人的意识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叫“显意识”,藏于水中的
是“潜意识”。前者能被人觉察,如人们的思考、讨论,而后者却不
能,灵感思维通常就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潜意识的能
力要比显意识更强,显意识受常规思维的影响,难以自由发挥,而灵
感则往往需要突破常规,是一种顿悟。
人们对一个问题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在多次尝试反复失败
后,会暂时抛开这个问题,去休息、娱乐、锻炼,这时,人的思维反
而排除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显意识活动下降了,潜意识思考活动的信
息就可能突然冒出来,灵感就是这样产生的。
为了迎接灵感的到来,我们在酝酿阶段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记
下脑中闪现的一些思维火花,这其中可能就有你需要的答案。
我们要知道的是,灵感并不是天才和智商高者的专利,生活中每
个人都会有灵感。而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发现自己的灵感,其实并不是
他没有,只是他没有把灵感固定下来。
就像一位企业家说的:“一旦有了感觉,你就要立刻抓住它,深
入地展开。把一个很缥缈的东西,迅速变成实在的纸上的东西,然后,
再变成实际行动。迅速地把灵感固定下来最重要。每个人都会有很多
灵感,不是没有灵感,而是你没有把灵感固定下来。为什么你没有把
灵感固定下来?观念在起作用,没有先进的观念指导,你总觉得自己
的灵感有些虚,不可思议,就不往下想了,更谈不上抓住,其实灵感
就是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灵感和创意其实就是我们日后伟大事业的素材和砖瓦。我们每个
人都可能在突然的某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极为不错的创
意,可是有的人在早餐的时候有可能就把它给忘了,可是有的人就在
创意出现的时候把它快速地用笔给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今天又有一个
伟大的创意、一个伟大的发现。
35紫格尼克效应:
调节你的心理张力
如果我们到过一些画家的工作室,往往看到这样的情景:零乱的
东西、不整洁的环境、未完成的作品、素描草稿、打开的颜料盆、散
落的绘画等等。如果我们问画家,工作室为什么这么散乱?是艺术家
“浪漫”精神的表现吗?还是珍惜时间没有工夫收拾?画家可能多半也
回答不出。
其实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的“紫格尼克效应”来解释。
美国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给128个孩子布置
了一系列作业,让孩子们完成一部分作业,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
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发现,有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
新。
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
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
是“紫格尼克效应”。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
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
等,这就叫“心理张力”。比如,你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
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
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
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自己的动作。比如说渴了就
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或者想得到一辆新款的汽车或是大一点的
房子。每一个人所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
统,决定着这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一旦产生了张力
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
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
也将随之消失。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
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缺乏“完成欲”,没有由“心理张力”产
生的“紫格尼克效应”,就会表现出马虎、懒惰的不良特征。学习也
好,干工作也好,都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做事没长性,最后往往一
事无成。
就像古时候乐羊子出去求学,后来想念妻子,就跑回家来。妻子
听说他学业没有完成就中途跑回来,就到织机前面,就把正在织的布
割断。乐羊子非常吃惊,问她这是为什么?妻子说,你要是半途中断
学业,就像我织布织半截就割断一样,是不会有所成就的。乐羊子才
明白妻子的苦心,又离开家继续求学,一直到学有所成。
心理学家建议,如果想要培养这种做事做到底的决心,可以从小
事着手,例如除草浇花、整理抽屉、读完一本书等等,强迫自己完成
规定的角色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完成欲”,得
来“紫格尼克效应”。
但这决不是说“紫格尼克效应”越强越好。就像任何事都以适度
为好,如果“心理张力”、“完成欲”过分强烈,对身心健康、精神
状态的平衡协调会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开始着手某项工作,
便不问环境、条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干到底,他们总以为自己的
规划、打算是尽善尽美的,不一下子完成、实现,就得不到心理上的
满足,就感到遗憾。这种过度的“完成欲”,是受“至善论”所驱使
的。
所谓“至善论”崇奉者,经常是“非此即彼”或“不全则完”,不
能容忍“一般”、“尚好”、“遗憾”这样的字眼。他们对自己的行动只
有两种结果:不是凯旋,就是惨败,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至善的境
界。一旦他们被人批评为没有完成、不够完善,便急于表白、陈述自
己的想法,竭尽全力抵制他人的指责。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寂冷漠、
不近人情,很难与人融洽相处。
美国宾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发现,有过度“完成欲”的人,极易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反而导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
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而且会使情绪失常,甚至健康受损。
下面的故事就描述了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甲要在客厅里钉一幅
画,请邻居乙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乙说:“这
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甲就遵从乙的意见,让他
帮着去找木块。木次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乙说:“等一等,木块有
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
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乙说,“得磨一磨。”他家有一把锉
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
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甲那把
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
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
匠,说他家有一个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来。当然了,
那幅画,还是甲自己用一个钉子把它钉在墙上。下午甲看见到乙的时
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交化商店里往外架一台笨重的电
锯。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这个词恐怕只适用于上帝,而不
适合于人类。一个人如果奉行过分的完美主义,恐怕就要寸步难行
了。如果不分主次轻重,追求一切都完美,会使事情永远都无法及时
完成。
〃就像温斯敦·丘吉尔说的:‘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
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事事追求尽善尽美,都要拚命做好,会妨
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失去生活的乐趣,陷人心理上的“瘫痪”状
态。
美国《独立宣言》的文稿是一份不朽的文献,但是,这份文献上
竟有两个字是在字行以外,而不在字行之内,这对整个文献的书写格
式来说,无疑有损于通篇结构的美感,但是这点毛病并不能有损于
《独立宣言》的价值,它将永远存放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内。
当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无论从制造、结构、性能等方
面都是粗糙的、低劣的,但他们还是将这架不能上天的飞机公诸于
世,揭开了人类航空史的光辉一页。试想,假如莱特兄弟放弃这架粗
糙的飞机,受过度的“完成欲”支配,绞尽脑汁去追求尽善尽美,不
是会推迟人类征服天空的时间吗?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那些有过度“完成欲”的人,不妨从小事着
手予以调整过来。比如,你不必一口气读完《战争与和平》,不必见
到房间里有一点灰尘就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立即打扫,不必强迫
自己在一个晚上织完一件毛衣,否则宁可不睡,等等。而且有些事本
来就是不必做完的,比如做家庭卫生时,屋内有些锅碗瓢盆未洗完
全是“合理”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有些提纲、笔记没有整理,有些文
件、书本没收拾,这也是无须责备求全的。一些学生成天整理书本、
作业、文具,结果未见得比一些“不拘小节”的同学成绩好。善于
“不完美”地对待自己的人往往善于安排时间,并有意无被地运用统
筹法原理。
在与人的交往中,简单地说,这种心理趋势也会给别人留下悬
念,使他人更对你感兴趣。你如果有个生动的故事,或者有很曲折的
生活经历,你在告诉别人时不要“一览无余”,一下子倒光,卖点儿
“关子”,更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很多的中外名著,在作品中留下未完
全揭示得故事情节、悬念,比所谓“开放性情节”,也很能让读者回
味。
在朋友们的交往中,也可以做个“未完成型”的角色。你的家世、
身世,你的特长、本领,你的情感、情绪以及你的财产、金钱都不必
一览无余。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有所“保留”。没有“保留”内
容的朋友,交往中就会觉得过于亲近而不能保持和增进友谊。
总之,为了使“紫格尼克效应”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
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就要对“心理张力”予以恰当的调节,既要避免
“懒惰病”,又要克服“至善论”。
36心与身的关联:
情绪如何影响健康
我们大概都体会过,身体上生病会导致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
比如“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那么,反过来,如果心情不愉
快,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情郁闷或烦躁,会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呢?
恐怕这样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比如我们嘴上起个泡,往往是心
里上火、烦躁导致。还有许多疾病都和心情有关。我们自己也会有所
体会,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比如遇上巨大灾难,
人会大病一场,自己很清楚这是由』臼清导致。
这一点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医学名著《医典》的作者,古代阿拉
伯著名医生阿维森纳,曾有一次被召去给年轻的王子治病。王子一天
天消瘦下去,夜不成寐,食不甘味,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但是很多医
生查不出他的病。阿维森纳经过仔细观察和揣摩,猜测王子是堕人情
网了。
他这样记载这件事:“爱情是一种象着了魔似的病症,类似忧郁
病……判明恋人是治疗方法之一。作法是:一边号脉,一边反复叫出
一些人的名字。如果脉搏变化很大,仿佛若断若续,那就反复始验几
次,你就会得知恋人的名字。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说出街道、房
屋、职业、工种、家系和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