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京法源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中国的和谈代表,皇帝的弟弟恭亲王,曾经向英国法国说,你们既然是文明大国,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请告诉我,你们国家和我的国家,争执的是什么?
  何人答得出这种问题呢?
  “一段长期的日蚀!”文明国家的军队烧圆明园,烧出兴致来了,顺便把附近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等四十四处风景、八十一间铜殿,都给烧了,同时万寿山昆明湖的清游园,也一齐灰化在火海里了。这次进军北京的战争,英国死了十三个人,伤了十三个人;法国死了七个人,伤了六个人。中国答应赔五十万两银子,法国人同意了,英国人还不肯,他们放火烧圆明园,园中三百多中国人都烧死在里面,为了洋人二十条人命,中国人战死的、烧死的、自杀的,已经不知多出几百倍了。
  不幸的报告,终于传到热河,咸丰皇帝吐了血。
  咸丰皇帝在圆明园的时候,有四个汉族女人分住四座花园宫殿,叫牡丹春、海棠春、武陵春、杏花春,外加上一个满族女人,住在天地一家春,被称为“五春共度”。这个满族女人,姓叶赫那拉氏,名叫兰儿,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他死的时候,这小孩只有六岁,继位做了皇帝,就是清朝第八个皇帝——穆宗同治皇帝。
  满族女人刚进皇宫的时候,地位很低。她早年的身世,很费猜疑。官书上记载她是满族人,她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做过中级官吏,三代的官场地位都不高。她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在安徽。十六岁以前,一直住在南方,传说她根本就是汉人,籍贯广东,父亲姓周,是一个下级军官,因犯罪被杀,她给转卖到满族人惠征家里做了环,就这样冒充起满族人来。十六岁后,她和妹妹北上,被当宫女选进皇宫,住在圆明园。因为她在南方住得久,会唱南方的流行歌曲,被皇帝注意到,于是开始晋级。当时皇宫女人的级位是:最高级是皇帝的祖母,就是圣祖母——太皇太后;第二级是皇帝的母亲,就是圣母——皇太后;第三级是皇帝的大太太——皇后;第四级是皇贵妃,是姨太大的头儿;第五级是贵妃,等于二姨太,两个;第六级是妃,等于三姨太,四个;第七级是嫔,等于四姨太,六个;第八级是贵入,等于五姨太,人数不定;第九级是常在,等于六姨太,人数不定;第十级是答应,等于七姨太,人数不定;第十一级是宫女,人数不定。宫女只算是丫环,还不够资格做姨太太,要被皇帝看中,有了性行为才能升级做姨太太。清朝的宫女约在两千人以下,在中国朝代里,还算是少的,因为唐朝有过四万人的记录。专制时代帝王的横淫,光此一件事,就可想而知。
  这个会唱南方流行歌曲的满族女人,在圆明园里逐步向上爬,由于她为皇帝生了儿子,立刻身价百倍,她又会讨皇太后的欢心,所以不久,就升为贵妃。大家称她懿贵妃。
  文宗死前,当政的是三个满族人,由远房的亲王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端华的弟弟肃顺。三人中以肃顺最有眼光、最能干。肃顺是满族中最能认清与汉族合作的先知,他深深知道汉族的人才多,要借重这些人才来治理中国。他特别改正了满族防范汉族的毛病,而与汉族的卓越人士交往。曾国藩没有他,无法大用;左宗棠没有他,也早被人陷害了。其他如郭嵩煮、如王辏г耍庑┖鹤宓娜瞬牛际撬郎偷摹K撕浪G牒鹤宓淖吭饺耸康郊依锢春染啤K月旱钠烙锸牵骸霸勖瞧烊嘶斓岸啵檬裁矗亢喝耸堑米锊坏玫模侵П世骱Φ煤埽 彼嗨澄苏僬蔚母埽米锪瞬簧偃恕1热缢衔寰恕似臁荒艽蛘蹋跎儋号麓觯米锪瞬簧偃耍晃丝际晕璞祝习焯拔郏驳米锪瞬簧偃耍凰晟倨ⅲ闹笨诳欤值米锪瞬簧偃恕U飧雒。顾沟米锪艘桓雠恕歉雎迮恕�
  英法联军逼近,文宗从圆明园出走的时候,走得很仓皇,圆明园的一些妃嫔都不能全带走,以致英法联军进入时,她们都跳水自杀了。文宗向热河逃难的第一天,晚饭只吃到烧饼。老米膳、粳米粥。第二天早上,才吃到一点猪肉片,连平常山珍海味吃惯的皇帝都吃不到好东西,别人可想而知,大家只能喝豆浆。但这些困难,一些娇生惯养的妃嫔却管不了那么许多,她们就迁怒于直接负责的头儿——肃顺。在路上,满族女人嫌她坐的车太不舒服了,要肃顺给她换一辆。肃顺骑在马上,不耐烦他说,现在兵荒马乱,是什么时候了,有这一辆就不错了。到了热河,物资缺乏,无法供应这些娇生惯养的妃嫔们过北京式的日子,于是肃顺就更不得谅解了。
  文宗到了热河后,心情很坏,他把戏子们从北京找来,给他唱戏。除了《四海升平)一出外,他对听戏的兴趣高过对国事的兴趣。他听得很仔细,唱错一个字的四声他都要纠正。有一次纠正一个戏子的字音,戏子说根据旧谱是这样唱,但皇帝说:“旧谱错了!”
  文宗身体不行了,虽然还精明得可以改正一个字的字音。但他不得不开始想到,如果他不行了,后事该怎么办?
  清朝的家法,皇帝位子是父亲传儿子,但没规定一定传给老大。当时候选人有他弟弟奕訢,奕訢比他行,以致他父亲宣宗始终无法决定。有一次他们去打猎,弟弟奕訢满载而归,可是他却两手空空,他的师傅教他,等下皇上问你为什么这样没用,你就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杀生对天地和气有害,所以宁肯空手回来。”这一说词,使皇帝觉得他比弟弟稳重,所以决定由他做皇帝,弟弟做恭亲王。如今他若死了,他的儿子只有六岁,恭亲王多少令他不安,所以他在死前一天,在宣布他儿子继承皇位的同时,宣布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等八个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一齐辅佐他儿子。八个人里面,没有恭亲王。
  至于他的太太,根本没有参与政治的份儿。母后不能干政,不但是清朝的家法,也是中国宫廷的传统,中国传统女人亡国有功、治国不行。中国最早的名女人像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春秋的西施,都是亡国有余的人物;而汉朝初年,第一个皇帝刘邦的太太吕后,在刘邦死后夺权乱来,更倒尽了人的胃口。所以汉朝第五个皇帝汉武,安排他年幼的小儿子继承他,却将小儿子的母亲杀掉。他的理论是:皇帝小,皇帝的母亲就会专权,女人一专权,就会祸国。咸丰皇帝知道这种事,他也感到儿子的妈妈懿贵妃是个厉害的女人,所以,他为儿子安排辅佐,女人也不能列名。
  皇帝死了。六岁的儿子当了皇帝,为了尊敬他,他的母亲不好再做妃子级的人物,所以,她开始升级,和生不出儿子的皇后开始接近,于是,变成了两个皇太后:原来的皇后变成母后皇太后,上徽号称慈安太后;懿贵妃变成圣母皇太后,上徽号称慈禧太后,住在西宫,一般叫西太后。
  西太后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认为目前是一个机会,她向慈安太后说,现在丈夫死了,你我都吃不开了,肃顺这些人当起权来,以后我们好日子也没得过了,我们何不联络恭亲王,来一次政变?慈安太后被她说服了,于是她们秘密通知了在北京收拾英法联军后烂摊子的恭亲王,计划好政变。
  政变在文宗棺材运往北京的路上就开始了,载垣、端华都被交给缎带,强迫自杀,那时候,不杀你,叫你自杀,是一种优待、是一种恩,叫做“加恩赐令自尽”。中国人不喜欢死的时候身首异处,所以不砍头,而要你自杀是一种恩典。但从速死的效果上看,砍头的痛苦却比较轻。至于肃顺,西太后恨他,要在北京菜市口刑场上公开杀他。那一天肃顺被绑在牛车上,因为大家都为咸丰皇帝穿孝,肃顺也穿着一身白衣,脚穿布鞋,气氛凄凉;但他好汉到底,他在死前一直大骂,骂西大后的淫毒。他临刑时不肯下跪,刽子手用大铁棍打断了他的腿,才把头砍下来。他死后家也被抄了,家财都进了西太后的私房。他死的罪名之一是不给皇太后应用的物件,这种可笑的罪名,显然在报复她逃难到热河路上的一幕。就这样的,为了一个淫毒女人的权力欲和小心眼,整个清朝的祖制都给破坏了、皇帝的遗命给抹杀了,一股有新头脑的改革力量,就在绞环和刀血之中,全部摧毁了。
  中国在下降。
  满族女人的势力,却在高升。西太后和慈安太后,开始是垂帘听政。垂帘是垂下一道黄幔,地点通常是养心殿,两宫太后分坐在黄慢后面,黄慢前面坐的是皇帝。进宫后三步,就先跪称“奴才某某,恭请圣安”,然后脱帽、磕头,并且说,'奴才叩谢天恩“,再戴上帽子向前走,在前面的垫子上跪下。按规定,臣子不准同主子平视,要低着头进去、低着头应对、低着头出来,皇宫很大,没有电灯,只有蜡烛。刚一进去,过一阵才看得清。一般习惯是看皇帝下巴以下的地方,这样看,既免掉平视的不敬,也可感觉到主子脸上的表情,所以,严格的说,除非有技巧的偷看,晋见的人实在也看不清主子的模样。
  西太后垂帘听政那年只二十六岁,前面有足够的时间供她夺权和挥霍,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只凭一己的机警与毒辣,取得了主政的机会。皇帝是她儿子,并且只有六岁,对她没有妨碍。能妨碍她专政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慈安太后、一个是恭亲王。在西太后还是贵妃的时候,慈安大后已经是皇后,尽管穆宗即位后,西太后也升级为皇太后级,但她毕竟没做过皇后,在慈安太后面前,总是不对劲。文宗生前,曾给了慈安大后一个密诏,这是一道遗旨,上面说,如果懿贵妃闹得不像话,皇后可以召集大臣,宣布这个密诏,处懿贵妃死刑。文宗死后,西大后对慈安大后极为恭敬,恭敬之中,使入觉得还是有嫡庶正侧的分寸,使慈安太后感到满意。有一次,慈安大后生了大病,病好了,看到西太后胳臂上裹着伤,问她怎么回事,西太后说:“太后病了,我求神拜佛,发了愿,在臂上割了肉,拌在药里,为太后治了病。”这种割肉拌在药里的行为,是中国的传统迷信,中国人相信如果一个人病重,他的子女如果割股和药,给病人吃,这种行为就会感动上苍,病就会好。慈安太后听了西太后的说明,非常感动,便对她说:“真想不到你对我这样好,简直和姐妹一样,先帝真看错了人!”于是把咸丰皇帝留有密诏的事,透露出来;同时取出密诏,当着西太后的面,把密诏烧了。
  这一烧,烧掉了西大后所有的顾忌和礼貌,从此以后,一切局面都变了。
  两个大后集体领导的局面,愈来愈倾斜了。西太后愈来愈大权独揽,她的方式是重用宦官。宦官俗称太监,是一种割掉生殖器的男人,这种人的用处,是在皇宫里打杂。皇宫里事多,但皇帝的妻妾也多,男人在里面办事,会办出毛病,但女人又不如男人能干,于是就有了这种没有生殖器的男人。古代的皇宫真是一种畸型的结合——有成千上万的女性生殖器,有上千上百的没有男性生殖器,却只有皇帝一个人有男性生殖器。
  男人被割掉生殖器,又整天伺候在权力中枢,照顾皇帝饮食起居,在皇帝身边看皇帝表情、代皇帝传命,很自然的,一种情况就形成出来:他们得到皇帝信任、他们有权力、他们可以上下其手弄权力,并且这种权力的弄,又以强烈的心理变态做背景,于是,天下大乱,就多了一个乱源。
  太监一般都是无知的小人,弄权弄得十分离谱。中国第一个出名的太监赵高,就表演过“指鹿为马”的干政技术,弄亡了秦朝。到了汉朝,太监们更是闹得不像话,到处横行霸道。一个太监有抢夺百姓房子三百八十一幢的纪录,弄到汉朝亡了,军人开部队进宫,一次把太监杀光了两千多个。可是没用,唐朝又来了,唐朝的太监更凶,因为他们不止欺负起官吏百姓了,还欺负到皇帝头上,唐朝皇帝三分之一都是由太监拥立的,最后又弄完了唐朝,照样是军队开进来,大杀特杀,杀红了眼睛,甚至连没有胡子的人也当太监杀掉。到了明朝,太监又卷土重来。明朝第一个皇帝为了怕太监弄权,特别规定不许太监读书识字,结果无知妄作,更是可怕,明朝的太监王振,搜括的金银竟装满六十问仓库;另一个太监魏忠贤,他的势力遍达到内阁六部四方督抚。闹到全国向他拍马屁,马屁特色是给他盖庙——建生祠。祠通常是纪念死掉的伟人的。但马屁专家认为魏忠贤活的时候就该享有这份荣誉,于是全国大小官员,都纷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