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云飞的南巡主要是视察中国地方情况,期间,张云飞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训令,通称南巡训令。训令针对中国的老百姓们的封建思想进行开解,重申了深化中华帝国各行业的改革。
在上海发布的《告国民诏》中,更是讲述了抓住世界大战的机遇,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中华帝国经济、国防、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亚东大帝国的使命赋予了年轻一代人的身上。
第575章 血染的征程
【今日第二更】
随着美国的参战。欧洲战争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第一批40万美军抵达欧洲,经过英国武装之后,立即被派往法国前线作战。作为美国支援给英国的炮灰,40万生力军的加入,挡住了同盟国发兵锋,让欧洲占据渐渐的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不过,这时候协约国巨大的人口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陆地上的战局虽然好转,但是同盟国方面还是占据着优势。
原本中国准备支持协约国,以便维持欧洲战局平衡。不过,美国的参战,让中国高层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不但没有支援协约国,反而转向进一步支持同盟国,增加对同盟国的武器和战略物资补给量。
而英国想要获得中国的先进驱逐舰的计划,也随着美国的参战而被中国海军部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英国的海上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给英国造成致命打击,迫使英国出台新的护航法案,禁止英国船只单独航行,十艘商船以上的船队才允许出行,并派出英国驱逐舰护航。美国参战后,美国的战列巡洋舰开始游弋大西洋。四处攻击德国潜艇。
虽然英美两国的反潜技术非常的烂,不过德国的潜艇袭击次数却在开始下降,不断的传出德国潜艇被击沉的报道,给协约国海上贸易增加了希望,同时让德国海军蒙上了阴影。
为此,考虑到德国的潜艇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的下降。主要是中国造的潜艇渐渐损失,德国本土建造的潜艇质量上太差劲儿,给协约国稀烂的反潜技术套上了胜利的光环。中国海军秘密恢复了对德国海军出口潜艇的计划,以每月向德国出口10艘潜艇,并且装配了潜艇探测声纳,帮助德国海军继续扩大无限制反潜战。
为了防止德国海军用中国造的先进潜艇攻击中国商队和护航舰队,中国海军在出口给德国的潜艇上安装了后门,在德国人无法发现的位置上,安装了潜艇遥控装置。当进入中国海军护航舰队的范围内时,护航舰队可以打开紧急系统(遥控装置)控制德国潜艇,或者误导德国潜艇进入埋伏圈。
当然,这个后门除非是严重威胁中国舰队时,其他时候是不允许使用的。只要德国潜艇不攻击中国的舰船,那就万事大吉。
德国海军自然非常高兴,获得中国先进潜艇后,德国的潜艇战才会继续下去。同时,德国国内此刻的钢材已经非常的紧张,中国很少出口钢材原材料给德国,全部都是深加工后的成品。德国战事吃紧,已经没有多少闲人有功夫去检查中国出口给德国的潜艇。在地中海上得到中国提供的潜艇之后,德国海军立刻便将其投入到战争当中。
在德国海军得到中国先进潜艇支援之后,大西洋的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升级。刚刚开始下降的协约国舰船损失吨位开始升高。英美商船在1916年11月后,每月损失的商船总吨位猛增到了138万吨,其中英国82万吨,美国58万吨。
相反中国商船自从上次的“误会”之后,再没有遭到过袭击。英美等协约国除了认为是德国不敢触怒中国之外,也对中国海军的护航能力产生了兴趣。
没有不透风的墙,英美的间谍在数次跟随中国的护航船队中,通过刺探被护航的船员,渐渐发现中国海军拥有“先知”的能力,一旦德国潜艇靠近,立即会示警,并警告德国潜艇不得攻击中国商队。后来,美国的几艘潜艇先后悄悄的靠近中国护航舰队时,立即遭到中国护航舰队的鸣炮示警,最终确定了中国海军拥有可以发现水下潜艇的技术和设备。
然而,中国海军拒绝提供这种声纳设备和技术,使得英美非常的头疼。几次谈判之后,中国方面考虑到德国在大西洋上的潜艇已经是非常大的威胁,对于协约国的打击很大。其是英国方面,依赖海洋贸易,如今已经损失了全国60%的船只吨位。已经撑不下去了。
“这样下去将会使得协约国雪上加霜,如果英国跨了,美国根本没法跟德国打下去!”最后唐绍仪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必须要让协约国拥有制衡德国潜艇的手段,否则不等陆地决出胜负,英国就跨了,毕竟还有一支强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存在。
此时,德国公海舰队已经完成了巴伐利亚级和马肯级战列舰的建造,公海舰队战列舰数量达到了45艘,战列巡洋舰数量14艘,巡洋舰数量34艘,实力紧追英国海军,已经成了气候。
到1916年底,英国战列舰数量68艘,战列巡洋舰13艘,巡洋舰52艘,对德国海军已经不再是2:1的优势,只有4:3的数量优势,已经很难再封堵住德国海军了。
为此,中国高层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对英美出口声纳技术,但是要求英美两国需要订购200艘驱逐舰才行。然而,英国现在无力吃下如此庞大的驱逐舰数量,只好让美国出钱购买。而美国处于种种因素考量,最后同意了英国的要求。但是要求在美国欠英国的80亿美元债务中扣除,对此英国方面表示无异议。
中国两千吨级的驱逐舰造价20万龙币,外贸型驱逐舰,只是没有雷达和防空密集阵,造价在12万龙币左右。不过。这个时候,物价飞涨的时刻,又是美国人买单,自然不能少了。最后敲定价格为50万龙币每艘,不过要求一次性用黄金付清。
英美处于战争吃紧的考量,等不急中国造出这批驱逐舰,因为每个月英美损失的舰船吨位都是这笔交易的十几倍。于是,英美要求追加5000套声纳设备,和售后服务,中国方面也同意了,不过售后服务价格中包括高达2000万的人员培训费用。这样美国不得已将价值两亿龙币的黄金转运中国。当然,黄金转运之后,美国要求中国立即将200艘驱逐舰的声纳设备现行交给英美,对此中国海军方面没有异议。
从1917年开始,协约国将大约6000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改装的武装商船投入护航,并装备了中国的先进声纳系统之后,德国的潜艇战迅速被弱化,从1916年11月的最高203万吨记录,猛地下降到了45万吨,同时随着英美大规模的展开大西洋反潜战,德国潜艇不断的遭到打击,到1917年初,共计战沉850艘潜艇。使得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陷入了低谷。
与此同时,英美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英国的海外贸易商船吨位已经从战前的总吨位2700万吨,下降到了1917年的520万吨,这期间包括每年新建270万吨的船只,全部都折损了进去。而美国自参战前的总吨位2100万吨,下降到了1917年的总吨位1800万吨,不过美国的造船能力已经接近英国,因此将会很快恢复。
这时,最大的收益者,中国的商船吨位从战前的2600万吨。猛增到了1917年初的5100万吨,翻了一倍。这主要是靠一战期间每年近400万吨的新造船只,和对欧美交战国出口战舰、潜艇、商船的刺激,以及中国船舶工业采用标准化,所有的船厂基本上成为了总装厂,零件由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因此速度和效率空前提高所致。此时,中国的年造船能力已经远超英美,总吨位也上升至世界第一,远远的将位于第二的美国抛在后面。
中国不再欧洲问题上刁难协约国,但是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迁就协约国。协约国已经有了美国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的帮助,同盟国在战术上虽然还是处于进攻状态,但是在战略上却已经吃亏了。因为同盟国的几个成员国被协约国包围在了中欧,战略物资随着战争的消耗,基本上耗尽。协约国在处于战场外围,可以得到其他国家的陆上和海上的物资补给。
同盟国的主要力量德国海上得不到补给,只能依靠陆上,但是陆地上却是隔着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帝国,来自中国的战略物资补充,随着战局的吃紧,渐渐的都被这些国家给截留下来了,流入德国的慢慢变少。
基于这种情况,德国这时的爆炸式经济就无法跟英法的持续性经济相抗衡,渐渐的在战场上有些吃不消了。
维持欧洲战场的平衡是中国在一战期间的基本国策,帮助英国渡过了海上一劫之后,中国又转过来帮助德国。
1917年初,基于德国的物资紧缺,中国加大了对德国的战略物资出口。这体现在中国增加了巴格达铁路的运输能力,降低了途径其他同盟国时分流出去的物资,尽可能的供应德国。
不过,中国花这么大力气支援德国,不是没有条件的。此时,中国准备发动东南亚攻势,继续驱赶列强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
为此,德国在西线调集军队再次发起了攻势。不过这回不是攻击英法联军,而是掉头攻击中立国荷兰。
1917年1月3日,正值欧美各国欢度圣诞节期间。各国不约而同的停战。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上将调集20万大军,以飞机、坦克、装甲战车作为前锋,突袭荷兰。
荷兰在战争初期一直防备着德国,生怕德军入侵。在德军攻陷比利时和卢森堡后,荷兰人已经紧张到了极点,纷纷将海外殖民地军队回调本土。不过,随后德军转而进攻法国,让荷兰人松了一口气。
随着战局的发展,荷兰人发现同盟国和协约国打的不可开交,德军不可能再入侵荷兰了。
于是荷兰开始将兵力外调,主要是调回荷属东印度,抵抗兰芳军的进攻。
当初为了防御德国,荷兰将荷属东印度军队调回了大部分,使得东印度群岛的很多领土失陷。如今欧洲没有什么危险后,荷兰立即将兵力撤回荷属东印度,抵抗兰芳军的入侵。双兰战争打了很久了,从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一直打到本世纪,18年的战争,让荷兰政府都快累吐血了。
为了尽快打败兰芳军,荷兰政府这次下了狠心,一口气调集了国内30万军队,开赴荷属东印度。
可是当这三十万大军还在路上时,德军攻入了荷兰。
面对德军的先进武器装备,荷兰仅存的12万军队在一天时间内,接连打了五场败仗。面对德军的坦克、飞机、大炮的猛烈攻击,荷兰军队接连丢失了阵地,12万荷兰军队被全歼。
1月5日,德军前锋分别攻入荷兰名义上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和实际首都海牙,荷兰灭亡。
德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灭掉荷兰,让协约国震惊。尤其是英国,此时英国和德军只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德军攻占荷兰之后,使得德国公海舰队可以驻扎到荷兰,全面威胁英吉利海峡和英国本土。
不过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德军进攻荷兰完全是为了履行对中国的承诺,因为中国要在东南亚动手了,首当其冲的便是荷属东印度群岛。
在德军闪击荷兰的同时,东南亚地区,经过了中国现代化武装的兰芳军已经扩充到了两个装甲师,总兵力五万人,装配的都是中华帝国正规装甲师的全套装备,兰芳国大总长候汉新亲自任司令官。
按理说,十八年的战争,以兰芳军的力量,早就可以拿下荷属东印度。不过,中国考虑到国际影响,尤其是英法的态度,当时还不具备跟他们翻脸的时机。同时,候汉新对于荷兰和东印度土著当年灭亡兰芳,对兰芳进行大屠杀依然记忆犹新。原本就是报仇而来,如今得到了机会,岂能不报复敌人。
从根子上讲,候汉新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当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满脑子都是复仇,复仇,再复仇!
因此,候汉新在得到张云飞的全力支持下,卷土重来。为的不仅仅是荷属东印度的地盘,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他复仇的快乐,用现代话讲,要满足他变态的复仇欲望。
如何满足他的复仇快乐呢?掌握着军队的他,自然而然的要杀光他所仇视的人了。
18年来,候汉新先从兰芳的首都坤甸开始,带领着他的部众,先在西加里曼丹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当地的荷兰人和土著被大肆屠杀,到兰芳复国那天,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人,整个西加里曼丹几乎除了华人之外,再无人类可言。
世界各国当时对于候汉新复国感到理解和同情,但是对于其大肆屠杀荷兰人和当地土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