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寸进尺。众人双眼顿时喷出火光,冷冷的望着崔仁师。派遣太子参加和谈,本来就已经有分功劳的意思了,但是对方毕竟是太子,要不要这个功劳都无所谓,甚至可以说,对窦义也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个时候,派遣其他人参与和谈,那就是光明正大的分对方的功劳,这窦义会愿意的吗?
  “有那个必要吗?”卢照辞满面阴云,冷冷的扫了崔仁师一眼,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居然如此光明正大的分别人的功劳,难道你还真的以为,这朝廷是你崔氏的不成?若是让此人来做朝廷的中枢大臣,日后也是一个祸害。得想个办法收拾此人一番。否则,这关东世家大族的势力就会再次飙升,对帝国的统治是相当不利的。
  “回父皇的话,儿臣也只是带着一对耳朵过去听听而已,少说话而已,哪里需要有人去侍候的,就算有什么不懂的,也是有窦义窦大人在旁边,想必他会解释给儿臣听的。”卢承祖赶紧说道。
  “嗯,不错。”卢照辞赞许的点了点头,笑道:“你虽然是太子,但是切不可摆太子的谱。要知道君是舟,民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儿臣领旨。”卢承祖赶紧恭恭敬敬的说道。
  “陛下,蜀王和越王殿下,五天之后还京,是不是要派人前去迎接一下。”韦挺扫了其他众大臣一眼说道。
  “区区一个王子进京需要迎接吗?耗费钱财。”卢照辞面色一变,忍不住冷哼道:“让礼部的官员去迎接一下就成了,保证一下皇家的体面而已。”众人听的卢照辞的一番话来,忍不住脑袋低了一下。却是不好说什么的。
  “陛下,今日窦义将勃帖羞辱一顿,恐怕勃帖也急着要开始和谈了,只是不知道这和谈的日期放在什么时候的好。”房玄龄又出列说道。
  “陛下,虽然我们是要拖时间,但是此举却只是一时之计策,若是将和谈的时间无限期的推迟,恐怕会引起勃帖的怀疑,他会怀疑我等是不是有其他的阴谋诡计,更何况,大批的突厥俘虏朝西而去,这么大的动静,在长安的市面上稍微打听一下,都会知道的。勃帖此人甚是狡猾,只要稍加猜测就会知道骂,我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域。到时候,或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秦将军进攻西域,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臣的意思,第一和谈的时间不能再拖了,至于日后的事情,可以相对拖的久一点也是可以的。”杜如晦也出言说道。
  “两位大人所言甚是,还请陛下明断。”岑文本拱手说道。
  “朕知道了,这个时候,勃帖肯定是很着急了,弄不好已经怀疑朕的打算了。”卢照辞想了想,就笑说道:“那就派人告诉勃帖,三日之后,就开始和谈吧!也去告诉窦义,让他好生准备一番吧!至于怎么和谈,这就是不朕考虑的事情了,想必窦义自己也是知道的。”
  “是,臣立刻派人通知窦义。”岑文本赶紧应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情。”卢照辞想了想说道:“当初朕曾说,要建凌烟阁,如今凌烟阁也已经建成了,朕也命令大画家阎立本将诸卿的相貌都画了下来,一共二十四人,呵呵,都是有真人大小。这个阎立本啊!画功倒是一流的,啧啧,画的是徐徐如生啊!诸位的名字日后也是青史留名了,凌烟阁和二十四功臣图像必定能万古流芳,传命钦天监,选取一个良辰吉日,我等君臣前去看看这二十四功臣图。”
  “臣等谢过陛下。”无论是岑文本或者还是崔仁师,这个时候,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来,这等荣誉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也仅仅只有二十四个人而已。
  “陛下,臣还不知道这二十四人是那些大臣立足其中呢?”卢青云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众大臣闻言也纷纷望着卢照辞,显然也是想知道这二十四是哪些人,甚至韦挺也露出一丝向往来。这凌烟阁之事,;卢照辞曾在许多场合都说过,可就是没有说出这二十四个人的姓名来,虽然有的人也猜测了不少,但是毕竟是没有经过卢照辞以圣旨下达的明确。
  “也罢!朕就告诉你们吧!”卢照辞笑呵呵的指着面前的一叠厚厚的纸张,扫了卢承祖一眼,笑呵呵的说道:“太子,你来念念。”
  “遵旨。”卢承祖满脸的兴奋之色,赶紧将那一叠明黄色圣旨取了出来,瞬间稚嫩的声音就在大殿内响起。
  “凉王卢照英,自霍邑跟随至今,忠心耿耿,有从龙之功,立下战功无数,为二十四功臣图之首。”
  “齐国公岑文本,智计无双,朕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功,柄国执政,辛劳之至,为二十四功臣文臣之首。”
  “河西郡王李靖,从龙至今,忠心耿耿,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三。”
  “魏国公长孙无忌……”
  在其后,赵国公崔仁师、谯国公房玄龄,燕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英国公徐世绩、翼国公秦琼、鄂国公尉迟恭、胡国公程咬金、蒋国公屈突通、宋国公萧禹、夔公秦勇、褒公祖明、莒公李君羡、渝公罗士信、永安公卢青云、兖公马三宝、勋公丘行恭、勇公丘师利、永兴公何潘仁、武安郡公甘冲等人都是名列其中。二十四名功臣一个都不拉下,各个都是当初跟随卢照辞左右,或者是朝中名望较高的人物,比如说萧禹,人虽然死了,甚至可以说一个顽固不化的人物,但是名望实在是太高了,更何况,他也主持了第一次科举考试,也是有功之臣,所以将他列在其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有那崔仁师脸上微微露出一丝不甘心来,想这二十四功臣之中,卢照英乃是实打实的功劳,跟随在卢照辞身边,无怨无悔,卢氏江山有他的一份功劳,让他二十四功臣之首也是应当的。这个岑文本跟随在卢照辞身边,屡献奇计,离间李氏父子,他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崔仁师虽然心中不痛快,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岑文本确实有资格立在文臣之首;至于后来的李靖那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在文臣之中,或者武将之中,那都是令人尊敬的对象,排在自己的前面也是可以的,可是令他十分不舒服的是,这个长孙无忌不过是个降臣,以前辅佐李世民的,可是没少给卢照辞添麻烦,就这样的一个人物,也就居然爬到自己的头上了,连画像都在他后面,这就让崔仁师不满了,可是偏偏又不好说话。自己好歹也是宰辅不是,怎么可以计较虚名呢。不过,这件事可不能就这么完结了。崔仁师心中暗自打定主意,这个场子一定要找机会找回来不可。
  第272章 相迎
  “舅舅,听说父皇已经让太子哥哥参与和谈了。”从胜州前往长安的官道之上。三辆马车的周围尚有数百余黑衣骑士护卫左右,这些人正是从胜州主持祭祀大典的长孙无忌和蜀王卢恪、越王卢承烈三人。
  “不错。”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他也没有想到卢照辞会派卢承祖去参加谈判,这是干什么,是分窦义的功劳,或者是为了培养太子殿下,但是无论如何,在整个朝廷之中,那些大臣们见到这种情况,都会认为是卢照辞已经让太子殿下参与到政事中来了,这个太子的位置也会因此而稳固起来。
  “这样也好。”卢承烈轻轻的松了口气,道:“太子哥哥本性仁慈,他若是登上了帝位,想必对我们这些兄弟们也会是网开一面的。我还是可以安心的做我的亲王。舅舅,您说是不是啊!”
  “嘿嘿,太子若是继位,崔氏必亡。”长孙无忌忽然冷笑道:“看看,这上面的,崔仁师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居然得寸进尺,此人早就惹的陛下的不满了。”说着就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卢承烈伸手接了过来,却见上面详细的描述着当日勤政务本殿内发生的一切。当今贞观天子的一言一行,群臣的一举一动,上面都有记载。看的卢承烈心中微微一惊,惊讶的望着身边的舅舅,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远离长安,尚在长安千里之外,居然京中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看看,连勤政务本殿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知晓,可见此人的能量。已经大的让人心惊了。
  “要知道当今天子能有今日,统一天下,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因为当今天子有天下第一的情报组织锦衣卫的存在。”长孙无忌长叹道:“舅舅若是想帮你登上天子的宝座,就必须了解京中每个人的动态,这些人以后都是要交给你的。”长孙无忌倒并没有掩藏什么,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自己另外有人留在长安城中,为自己传递情报之类的。卢承烈人小鬼精,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陛下此举虽然是有培养太子的嫌疑,但是更多的方面却是为了窦义之事。”长孙无忌淡淡的说道:“虽然窦义以后也许不能为官,但是却不不能死。陛下这也是在保全窦义,所以才会太子参与其中。就算有错误的时候,太子也可以分担一些,要知道,这种事情,太子并不一定可以截取功劳的。”
  “父皇让太子和承烈去大将军府,要去拜大将军为师。舅舅,以前荆王和蜀去大将军府的时候,好像是没有下旨啊!”卢承烈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赶紧问道。
  “真有这种事情?”长孙无忌一下子猛的站起身来,肥胖的脸孔上露出一丝狂喜来,双目中精光四射,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来。卢承烈看的惊讶不已,长孙无忌在他心中永远是那种临泰山崩而不变色的人物,其智谋在朝中也是顶尖的,就是岑文本或许也不是他的对手。当然这只是卢承烈自己的看法,今日一见长孙无忌如此模样,心中不由的暗自好奇。
  “舅舅,这难道有什么说法不成?”卢承烈好奇的问道。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长孙无忌猛的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舅舅,不过是拜大将军为师而已,就是当初荆王和蜀王两位兄长也曾去拜大将军为师,日后的几位兄弟都会如此,前去拜军方大将为师,好习用兵之道。若是大将军能长命百岁的话,日后。必定会有许多人都拜大将军为师的。”卢承烈倒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有卢承嗣和卢恪的例子前面,这一切都显的极为自然。丝毫没有引起诸王子的重视,甚至卢承祖和卢承烈二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的,这个时候,卢承烈一见长孙无忌如此模样,心中不由的紧张起来。
  “殿下,陛下行事岂是常人能理解的,我等做臣子的也只能管中窥豹而已。”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殿下,你可知道陛下以何起家?”
  “父皇战功彪炳,横扫天下,勇武不凡,自然是以军功起家。”卢承烈想也不想就说道。这件事情是皇室中人都知道的,帝王者,兵强马壮尔!没看见,如今的荆王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吗?荆王小小年纪,但是继承了卢照辞的强大,在武学之中,赢得了不少人缘,这一切就是和他老子的经历有关系。
  “不错,陛下是以军功起家的。所以他对自己的子嗣要求,最起码要精通军略。因为只有这样,军权才不会落入别人的手中,在关键的时候,帝王也可以做将军,亲自平定叛乱。更为重要的是,皇帝陛下不希望自己的继承者是一个文弱的帝王,所以,才会让诸皇子进入武学。拜在列位将军为师。”长孙无忌双目中闪烁着奇光,望着卢承烈说道:“殿下,大将军是何人,嘿嘿,可以说,经过十数年的征战,其用兵之道丝毫不在当今陛下之下,陛下当初让荆王和蜀王去拜大将军为师,但是并未下圣旨,一方面固然是对大将军的尊敬,但是另一方面,却是不想让两位王爷拜在大将军膝下为徒。因为陛下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将江山交给这两位王爷。可是这次就不一样了。陛下即将下旨,让太子和殿下一起拜大将军为师,嘿嘿,这可不是你二人前去拜师,而是陛下的圣旨,大将军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他是不得不答应,殿下,由此可见,陛下对殿下可是关怀备至啊!可以想象,殿下的希望可是远在太子之上。嘿嘿,所谓的陪读。你见过一个王子做陪读的吗?微臣猜测,这是陛下在保护殿下。殿下才是陛下心中的储君人选,你看看,拜师有太子陪同,所有人的目光都指向太子,而祭祀有蜀王陪同,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指向蜀王的,殿下,陛下用心甚苦啊!日后,你到了大将军那里,可得认真的学习大将军的兵法韬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之处。否则就是对不起陛下的一番苦心了。”
  “承烈知道了。”卢承烈心中顿时像翻起了滔天巨浪一番,他也未曾知道,一件拜师这样的小小事情,居然有这么多的奥妙在其中。若是按照长孙无忌的猜测,他卢承烈才贞观天子心中的储君,在他的前面,当今太子卢承祖、蜀王卢恪等等都是自己的护身符,是作为诸王夺嫡的牺牲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