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史都说是风闻奏事,可是你也得看看你是在参奏何人吧大将军也是能参奏的?”卢照辞将手中的文本扔在一边,淡淡的说道:“朕念你是言官,就不追究你的罪行了,起来吧退到一边去。接着议事。”
  “陛下,臣为御史,风闻奏事,既然臣提出了此事,难道陛下就不准备彻查下去吗?”马峰心中一动,以为自己所说的正中卢照辞心思,顿时大声说道:“大将军为臣子,岂能私自犒赏军队,身为大将军,当治军严厉,岂能允许朝廷的钱财遭那些士兵强抢的。臣以为这是大将军有意为之,请陛下革除大将军一切军职、爵位,交与刑部论处。”那马峰却是毫不退让,出言就请卢照辞解除李靖的一切军职,可真是大胆啊满朝文武之中,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
  “呵呵,虽然让你风闻奏事,也不是让你冤枉好人,大将军李靖为国征战多年,其功在国,诸位能有今日,也是因为大将军之功劳,你一个小小的御史言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居然污蔑大将军,真是罪该万死。来人,剥掉他的官袍,交刑部论处。”卢照辞面目阴森,李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知道的,岂会允许被人对他的污蔑,这些御史言官就是如此,看不得别人的半点好处,一旦发现什么事情,就如同疯狗一般的扑上去,誓死将对方击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扬名,或为利益。看看,扳倒一个大将军,是何等的名声啊只是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吗?
  “陛下,当年陛下设御史言官,并且说是御史言官可以风闻奏事,言者无罪,就算马大人污蔑大将军,也是按照朝廷规矩办事,并没有过错。还请陛下明察。”那韦思言正待上前帮衬,就见宣德殿大学士之中,魏征站起身来,抢先一步说道。他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他魏征乃是谏议大夫,御史台的掌管者,他这个时候不说话,一方面让他日后如何掌管御史台,更为重要的是,这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啊可真是巧妙的很啊。韦思言又悄悄的将脚步收了回来,既然自己不用出头,那自然是最好了。魏征出头可比自己有用的多。
  “陛下,老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李靖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缓缓的站起身来,又拜了起来。按照成例,遭别人弹劾的官员,首先要避嫌,哪怕对象是李靖也是一样,只能如此,先去掉一切职位,躲在家中,等候朝廷审查结束之后,才能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靖兄,起来说话。”卢照辞见状面色一变,面色铁青无比,对李靖说道:“朕这次让你上朝,本来是准备商讨迁都之事,可惜的是,这么快事情就牵扯到你头上了。嘿嘿,就算你今日不来,明日再来,这个御史明天也会参奏你的。你何时来上朝,对方就何时来举报你,他哪里是说你在谋反,在收买军心,实际上,他是不想让朕迁都。马御史,朕说的可对?”
  “啊陛下冤枉啊臣绝无此意。”马峰面色一阵大变,说实在的,他也确实是冤枉的,依照他的智慧是想不出李靖为何这个时候上朝的,他虽然不喜欢迁都洛阳,可是他只是关中的一个小世家而已,迁都何处,对于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说他为了反对迁都之事而参奏李靖,确实是冤枉他了。可惜的是,这个家伙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是被人给利用了。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该彻查。”就在这个时候,韦挺越众而出,说道:“大将军乃是国之柱石,声明远播,在军中也是一呼百应,民间更是如此,臣以为,应该恢复大将军的名誉,还望陛下明察。”
  “臣赞同。”
  “臣复议。”
  ……
  就在韦挺话音一落,就见大殿内众多大臣纷纷越众而出,韦思言等兄弟三人率先出头,明面上都是为李靖感到不值,为李靖摇旗呐喊,但是实际上,其中的含义也只有自己清楚。一瞬间大殿上,热闹纷呈,都是在指责马峰为人,言语之中,却是丝毫不怀疑李靖。尤其是韦氏兄弟,更是义愤填膺,脸色涨的通红,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马峰这个人打的鼻青脸肿的,模样显得是那样的义正词严。
  “你们呢?你们怎么看的。”卢照辞笑呵呵的望着众人一眼,不声不响的从秦九道手中又接过一张纸来。
  “陛下,大将军对陛下之忠,臣等都是知道的,或许大将军有治军不严的地方,但是若是说大将军意图谋反,那臣就不相信了。”长孙无忌率先说道。
  “臣以为大将军绝对没有意图谋反之心。而治军不严之事,也是有待商榷的。”房玄龄出言说道。
  “不错,臣以为乱军之中,有些士兵抢得一些金银也是正常的事情。大将军总揽全军数十万大军,哪里会管道那么多,大将军只要能打胜仗就行了,军纪之事,臣认为应该找专门部门彻查,与大将军无关。”杜如晦不屑的扫了跪在地上的马峰一眼。
  “先生,你怎么看?”卢照辞又笑呵呵的望着岑文本问道。
  “大将军有功于国,岂会有罪。臣以为不用彻查了。”岑文本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陛下,这不符合朝廷规矩。”魏征闻言面色一阵大变,忍不住大声说道:“既然有御史言官参奏大将军有罪,那就应该彻查,就算大将军无罪也是一样。”
  “魏大人,有那个必要吗?难道你认为大将军有罪吗?”程咬金面色不善,走了出来,睁大着双眼对魏征喝道。在他一边,那些武将们脸色都不好看,显然李靖的威望太高,众多武将没有哪一个相信李靖是有罪的。
  “有没有罪,那也得查了之后才知道。”魏征不屑的说道:“崔仁师乃是陛下的姻亲,他都意图谋反,更何况是其他人了。有罪就查,无罪就嘉勉,仅此而已,这是朝廷的规矩,当初陛下亲自下旨的。”
  “陛下,臣以全家百余口性命担保大将军绝对没有谋反之心。”程咬金乃是福将,可惜的是不是文臣,没有那么好的嘴皮子,哪里能说的过这些文臣的,无奈之下,只得祭起终极法宝,以全家性命以担保。
  “臣也愿意!”常何也越众而出。接着在他的身后,祖明等武将也纷纷以全家性命加以担保,一时间,大殿之上,成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文臣之中,除掉岑文本等人外,其他人都希望卢照辞彻查此事,而武将却是一致对外,声称李靖无罪。众官之中,只有韦挺以及韦氏兄弟是跪在地上,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可以想象,如此下去,无论是最后怎么样,今日朝堂之上,卢照辞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提出迁都之事的,除非他能将李靖的事情摆平。可是这能摆平吗?当初自己亲自定下的规矩摆在那里,只要有御史台的人参奏对方,不管对方有罪无罪,都必须要彻查,虽然有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很短,可是不管怎么样,今天甚至,在未来的几天之内,李靖都没有办法再回到朝堂,卢照辞也没有任何办法提出迁都之事,在短时间内,可以说,韦氏兄弟的计策是成功的。
  “大将军李靖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在座的诸位都是知道的,可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大将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谋反的可能,为什么有的人还要参他呢?”宝座之上,卢照辞手上执着几张纸,站起身来,缓缓的走了下来,群臣的目光也随着卢照辞的身形而移动,虽然不知道卢照辞到底想说什么,只是看着卢照辞的模样,心中隐隐有一些不安来。难道当今天子就这样屈服了不成?众人心中是没有把握的,就是韦思言等人,也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妙来。因为天子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于平静了,平静的吓人,好像在朝堂之上,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一样。这让这些人心中毫无底气。
  “能入这个朝堂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朕没想到的是,在这么多聪明人中,也有不少的蠢蛋。”卢照辞冷笑着走到李靖身边,将李靖搀扶起来,笑呵呵的说道:“靖兄,恐怕你也想不到吧有的人为了想成名,连自己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都不知道,可是这种人偏偏是那样的大义凛然,好像满朝文武之中,只有他一个人才是最忠心的,其他的人都是奸臣。哼哼,就他一个人的眼睛是最亮的,其他的人都是瞎子。哼哼,马峰,若是大将军真的谋反之心,你就不是第一个发现此事的人了,而是锦衣卫了,朕的锦衣卫何等的厉害,难道连你一个小小的世家家主也不如吗?真是自不量力。哼哼,朕也不怕告诉你,靖兄若是想谋反的话,当年朕与李氏争夺江山的时候,他手握大军二十多万,他若是想当皇帝,可以和朕划江而治了,甚至可以挥师北上,趁着朕无暇他顾的机会,统一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这个时候说他谋反,马峰,你不觉得不很可笑吗?”卢照辞说的话虽然有些牵强,因为当年征南大军十余万,李靖虽然统帅,但是有一部分却是掌握在祖明等手中,不过,那个时候,李靖若是反戈一击的话,卢照辞必定会吃大亏,甚至功亏一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这里面的故事其他人不知道而已。文武百官之中,知情的也只是岑文本一人,就是李靖也只是有那个感觉而已,并没有证据。
  “至于你为什么你会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而不自知,哼哼,就因为你心中的那点权欲之心,迷惑了你的心智。”卢照辞神情冰冷,冷哼道:“实话告诉你,大将军今日能上大殿来,那也是朕请他来的,否则的话,大将军宁愿在家里赏花钓鱼,也不会管朝廷中的事情。朕请大将军前来是为了商议迁都之事的,可是没有想到的,在大殿之中,到底是有聪明之人,一见大将军前来,就知道所为何事,利用你的权欲之心,给了你一条明路,你说对不对。哼!”卢照辞将手中的纸张一下子砸在马峰脑袋上。纸张飘飘扬扬,煞是好看,只可惜的是,大殿内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人欣赏这些。而那韦思言面色更是变的苍白无比,因为他低着脑袋,与马峰靠的比较近,能清清楚楚的看见那些纸张上内容,上面出现了自己的性命,那黑色的“韦思言”三个字是那样的刺眼,刺的韦思言双眼一阵刺痛。但是更让他感到惊恐的是,锦衣卫居然是如此的强大,强大的连自己说的几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若是这样的话,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是皇上不知道的呢?难怪贞观天子敢说李靖不敢谋反,因为他只要有那个念头,第二天就会有大队人马包围了大将军府了。
  “朕要迁都了。”卢照辞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双目冰冷而无情,这已经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圣旨了。但是群臣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第400章 从根本上瓦解
  “朕要迁都。”大殿内,瞬间就有一股冷风吹过,吹的众人面色一阵大变,那长孙无忌等人原先就对迁都之事绝望了,这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一见卢照辞如此模样,哪里不知道,恐怕那些关中世家门阀又做了什么事情,使的卢照辞龙颜大怒,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直接下圣旨了。一想到这里,长孙无忌不由的狠狠的朝韦思言他们瞪了一眼,这个时候,只要明眼人都知道,此事必定与韦思言他们有点关系,看着他那苍白的脸孔就知道,韦思言等人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贸然迁都容易动摇国本,还请陛下明察。臣以为应当聚集户、兵、工、礼商议之后,商讨出最佳的方略来,再按照方略实施最好。”魏征神情一愣,出自自己的职业本能或者是性格使然,又说道。
  “那是自然。”卢照辞并没有反驳对方,而是点了点头,魏征办事一向是对事不对人,自己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迁都的话,魏征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加以论证,而并非是反对迁都。这也是卢照辞对魏征屡次冒犯自己而不追究的原因。
  “命越王卢承烈、次辅长孙无忌负责此事。”卢照辞又在人群之中扫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卢承烈身上,点了点头道:“长安大,居之不宜,远离江南,八百里秦川根本不能供应整个长安的需要,朕要迁都洛阳,利用大运河来沟通南北,这样一来,京师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看看,八百里秦川,昔年乃是龙兴之地,山川秀丽,草木丰盛,现在再看看秦川故土,沟壑纵横,哪里还有龙兴之地的模样,只是为什么呢?历代王朝定都如此,就会大兴土木,秦川已经不堪重负了。水土就会流失,一旦流失,哪里还能为帝国带来粮食。朕不喜欢每年都要望洛阳而行。做一个乞食皇帝。朕也不希望朕的后代和朕一样,每天都要为宫中用度而发愁。”
  “陛下所言甚是。”岑文本也出言说道:“河北自古以来都是王朝的发祥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