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卿,你且说说。”卢承烈点了点头,轻轻的问道。
  “殿下,列位大人,在京师之中,还有一位盖世名将,若是此人出马,必定能扫到江南宵小,恢复江南平静。”杨矫不紧不慢的说道。
  “你说的可是凉王叔?”卢承烈面色一变,大喜道:“孤怎么将凉王叔忘记了。”
  “殿下圣明,臣说的正是凉王。”杨矫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拱手说道:“凉王跟随陛下身后多年,精通兵法,勇猛在世,乃是世之虎将,若是凉王出马,必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扫平江南。”
  “不错。”卢承烈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连连点头道:“凉王叔乃是宗室名将,一直以来都是坐镇关中,护卫皇室的。如今父皇出征在外,江南有叛军四起,朝中良将缺乏,正好用凉王叔前往,得凉王叔前往,江南宵小又如何能撼动大唐江山呢?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呵呵,臣没有意见。”长孙无忌闻言哈哈大笑道:“太子圣明,凉王勇猛盖世,精通兵法,若是能领军出战,必定能扫平江南。杨大人所言甚是啊!”
  “殿下,可以命凉王在武学之中选取优秀学子一起前往,不但可以分担凉王的一点压力,使凉王更快的扫平江南,更重要的是,还能学到一些武学之中学不到的从军经验。一举两得之事,想必凉王是不会拒绝的。”王珪笑呵呵的说道。岑文本在旁边听的嘴角含笑,默不作声,长孙无忌也微微点了点头,韦挺一脸思索的模样,只有魏征微微皱了皱眉头,却是没有说话。
  众人都知道,之所以派遣那些武学弟子,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帮助凉王分担压力的,毕竟江南是何其大,要想凭借一人之力,平定江南是何其困难,但是若是有这些武学中学子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些小的城池,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可以让这些学子们领军前往收复,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王珪所言,其主要的含义并不是如此,而是另有算计,那就是监视凉王。这个时候,是大唐王朝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出一点差错,万一出现什么事情,就算卢照辞从高句丽杀回来,恐怕都没有那个实力了。
  要知道,当年李密在杨玄感帐下效命的时候,杨玄感想造反,李密就给了出了三个主意,上策就是北上攻占涿郡,取其粮草,断杨广的后路,中策就是取长安,坐拥关中,看天下烽烟,下策就是占领洛阳,号令中原。那个时候,杨玄感选取了下策,事实证明上策就是上策,下策就是下策,杨玄感兵败神王,但是若是选取了上策,也许如今的情况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如今的情况与当年是何等的相似,一旦有人攻占了涿郡,断了卢照辞的粮草,也许不能置卢照辞于死地,但是要想回来,也是要费上很大功夫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军权就显的尤为重要的。王珪这种想法虽然有点不信任卢照应的嫌疑,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就是连魏征也没有反对。
  那刚刚坐下的卢承泰闻言却是大悔,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武学,是啊他自己打仗也许不行,可是别人行啊武学中的学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只要寻找出几个优秀的,让他们统兵,只要打上一两场战争,攻占几个叛军据有的城池,这样就有了和长安说话的资格了。到时候,领军在外,哪里还需要看长安的脸色行事,能拖就拖。可惜的是,现在才想起来,这个时候主动说请兵出战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卢承泰一想到这里,不由的又悔又气。
  “如今虽然这领军大将是有了,可是从何处调兵呢?”卢承烈又皱着眉头问道。众人也是面色一动,天下兵马都是有数的,小县数百,上县千人,小州两千,大州三千,这些都是定数,其余的诸如几个大营中的兵马倒是有不少的兵马,可是此刻大多是跟随卢照辞出征去了,留下的兵马并没有多少。
  “江南行营还有多少兵马?”岑文本皱着眉头问道。
  “还有三万兵马。”说话的还是杨矫。虽然这些都是总参谋部的人管的,可是同样,在兵部,士兵有多少,这也是要备案的,因为粮草、器械、俸禄等物都是从兵部发下的,人数的多少兵部官员肯定是知晓的。
  “三万人?恐怕太少了点。”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说道:“更何况,如今江南缺少大将统领,如今还剩下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若是老夫领军,就在这个时候,趁着军中无大将的情况下,抢先进攻行营,击破行营,夺取军需器械,使的江南的局势就会变的更加的糜烂。”忽然说到这里,长孙无忌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来,其余的众人也都望着长孙无忌,这个家伙,怎么帮别人想起办法来了。
  “三万人马是少了点。”卢承烈点了点头,道:“江南何其大,三万人马丢在江南,就好像一朵浪花放在大海中的一样,一瞬间就让给他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三万人马少了点,凉王叔虽然作战勇猛,但是若是让凉王叔统领三万人去平定江南,也太少了点。更何况,从长安到江南,路途遥远,等到凉王叔到达江南的时候,还不知道江南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军情紧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三万人身上。再想想其他的地方,可还有什么可派之兵马。燕山大营?凉州大营?山东行营?还有其他的,汉中行营,等等,大唐十处行营,难道就连十万大军都聚集不了吗?父皇不是让那些府兵们维持各地的治安了吗?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之人,也曾拿过枪,也曾在战场山作战的,把他们组织起来如何?”卢承烈眉头紧皱,想自己这个太子也是倒霉,居然在自己监国期间居然发生这种事情,这日后让父皇归来之后,如何看待自己。
  “这个,殿下,其余各处大营之中,除掉正常的能镇压地方外,其余兵马大多是被陛下调到高句丽战场上去了,唯一有两三处兵马未动。”就在这个时候,杨矫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为难之色来,小心翼翼的说道。
  “哦,哪三处?”卢承烈双眼一亮,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杨郎中说可是蓝田行营、霸上行营已经汉中行营的兵马?”岑文本淡淡的问道。
  “首辅大人所言甚是。”杨矫赶紧说道:“根据兵部名册以及每三天所发下去的粮草,可以断定,在蓝田行营有兵马三万,霸上行营兵马四万,汉中行营有兵马四万之众,合起来,就有兵马十一万人。”
  “十一万人马?足够了,足够了。”卢承烈大喜,没想到关中加汉中居然还有十一万人马,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
  “另外蜀中行营也还有两万大军。”杨矫又说道。
  “如此一来,孤能调动的兵马就有十三万人。”卢承烈点了点头道。
  “殿下,不要忘记了,陛下之所以没有调动这十三万人,就是为了确保关中和京师安全的。”长孙无忌闻言赶紧说道:“关中乃是帝国的核心,不能有失,所以陛下才会留下十几万人马来驻守关中。殿下,这些兵马一旦去了江南,关中若是有战乱起,那该如何是好?臣的意思,还是认真考虑一下才好。江南行营虽然兵马较少,也不是没有可战之兵,虽然没有领军大将,但是还有许多行军总管存在,这些领军之人大多是从武学中毕业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坐镇江南,虽然不能击败叛军,可是短时间内,保证手中的兵力不损还是可以的,殿下,臣以为只要派少量的军队前往就是行了,关中不能有失。”
  “殿下,臣也以为如此。”王珪也出言说道:“只要关中在,那就是大唐在,只要关中在,就算江南被人划江而治,尽数被人家攻占了,只要陛下班师还朝,照样能收复江南。可是关中若是失去了,那大唐就危险了。臣以为关中之兵不能动。”
  “这?”卢承烈脸上顿时露出为难之色。他明白这些人的意思。在大唐甚至在前隋时期,都有一个特殊的情节,那就是关中情节。只要守住了关中,一切都可以从来,但是若是失去了关中,天下就要灭亡。当年杨广想离开关中的时候,就被那些忠臣们反对过。在长孙无忌等人看来,只要关中太平,天下就算乱成了一窝粥,也没有关系,迟早都是能平定的。关中才是关中世家的根本,才是帝国的根本。
  “长孙大人,不要忘记了,皇后娘娘还在江南呢?”杨矫忽然抬起头来,大声说道:“难道我们就不顾及皇后娘娘了吗?要知道皇后娘娘乃是陛下之妻,国之母,一旦皇后娘娘出了什么事情,你让大唐的颜面何在,你让太子殿下如何自处?”众人面色一变,卢承烈脸上更是露出一丝不安之色。
  皇后乃是国之母,是一个帝国的颜面,一旦有了损失,就算此事与卢承烈没有半点关系,可是卢承烈照耀逃不了惩罚的,天子或者朝廷都是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的,卢承烈这个太子之位恐怕是保不住了。这点是任何人不能阻止的,就是长孙无忌也没有办法。一时间,脸上都露出一丝不安之色来。
  “皇后娘娘有精兵保护,殷不破、程千里、王笑等人要不是军中名将之后,要么就是武学中优秀学子,领军才能都是可圈可点的,手下的士兵也是出自御林军的精锐人马,有他们护卫,想必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吧!”长孙无忌扫了扫周围,眼转转动,神情之间也露出一丝不确信来。
  “殿下,您能确定吗?”杨矫并没有望向卢承烈,而是望着卢承烈说道。
  “这个?”卢承烈双目躲闪,朝众人望去,又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其实,江南的那些叛匪也不过是一些土鸡瓦狗而已,凉王叔领军前往江南,想来平定江南也不过是覆手之间,来回之间,想必班师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再说,这个关中,关中现在太平的很,父皇治理关中,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拥护,何时诸位看见有叛逆来到关中的,关中留下十几万大军,是不是太过浪费了。让凉王领上数万大军出征江南,孤看也不是不可以的。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卢承烈显然是被杨矫说动了。毕竟若是皇后娘娘有任何意外,卢承烈他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不知道殿下准备出兵多少?”岑文本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江南行营有兵三万,尽是精锐之士,若是在关中行营出兵五万,就有八万之众,足够凉王叔平定江南了。”卢承烈点了点说道:“至于关中,孤认为不如再调汉中行营精兵两万进入关中,护卫京师,使的关中稳若泰山,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下英明。”杨矫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大声的说道。
  “殿下英明。”大殿内众人大声的喊道。
  “那就去凉王府。”卢承烈笑呵呵的说道:“宣德殿形成文书,发往蓝田、霸上大营,兵部准备粮草器械,准备出征。”
  “殿下,不知道派何人为副将,何人为偏将,那些将军跟随凉王出征?”长孙无忌又问道:“这些东西都是要由宣德殿、兵部、总参谋部下发命令的,然后调遣军中将领,若是殿下准备调遣武学弟子的话,那也要做好准备。是由兵部调遣,或者还是由凉王殿下去武学挑选,都是要由殿下做主的。”
  “孤亲自去,亲自陪凉王殿下去武学挑选优秀的学子。补充军队。”卢承烈想了想说道。
  第484章 叛乱进行时
  “凉王叔,这次朝廷可得看你的了。”前往武学的官道,马车内,卢承烈和卢照应二人相对而坐,卢承烈脸上露出一丝惶恐来,在群臣面前,他斯那样的意气风发,但是在卢照应面前,却是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这足以说明卢承烈此刻所承受的压力。
  “太子殿下,其实臣是不想出征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出征江南。”让卢承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卢照应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让他十分的惊讶,一时间他惊讶的望着卢照应,不知道说什么好。
  “呵呵,长孙无忌说的很是有道理,关中乃是朝廷的根基,哪怕是日后迁都洛阳也好,这个长安终究是丢不掉的。若非是因为粮草的缘故,皇兄是不会迁都洛阳的。”卢照应深深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皇后虽然是在江南,但是有大军护卫,万余精锐护卫皇后从江南回到江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许就在臣领军出征的此刻,皇后娘娘就已经回到江北都有可能。”
  “可是江南?”卢承烈脸上露出一丝为难来。
  “呵呵,臣说的就是这点,说句太子不爱听的话,太子就是太重视这个太子的位置了,所以才方寸大乱。”卢照应摇了摇头,豹眼之中闪烁着平常没有的智慧之色来,说道:“殿下,你可知道臣若是离开关中了,关中就再也没有大将驻守,若是关中再出现什么事情,那殿下用何人为将呢?殿下,不知道你可考虑过了?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