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罕。哎可惜的是,孤王一旦还朝,恐怕再也没有领军的机会了,到时候,真要落入他们之手了。”
  “呵呵,殿下何必如此灰心丧气呢殿下难道没有看见,宣德殿里的大学士都已经换了不少人吗?”李靖自然知道卢恪言语之中所指的人是何人,笑呵呵的说道:“放心吧陛下不但是一个好皇帝,同样也是一个好父亲。殿下的安全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一点,老夫会以性命作保。”
  “多谢老将军了。”卢恪点了点头,至于他心中究竟听信了几分那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帝王的心思是不可琢磨的,同样这些皇子们的心思也同样是不可琢磨的,能在皇宫中立足的人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那李靖也点了点头,两人又说了一番话,才让卢恪离开中军大帐,次日,李靖才领着二十万大军班师回朝。在路途中,又接到圣旨,天子赐下朱紫马车,以四匹白马拉着,与李靖乘坐。前面也打起了亲王仪仗,气势恢宏。让李靖威风不已,足以可以和任何皇子相媲美了。可以说皇恩浩荡。李靖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大将军,父皇此举可是皇恩浩荡啊!”卢恪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不由的笑呵呵的说道。周围的众人也都连连点头,脸上也都露出兴奋之色来,做人臣子能得到如此高的奖赏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而大将军李靖从一个降臣能得到如此高的奖赏,那更是难得了。
  “哎老夫老了,这次回朝之后,就准备告老还乡了。”李靖拍了拍自己的右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来,说道:“日后的天下也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与老夫没有任何关系了。闲暇之时,或许会在武学之中教教弟子。回家之中逗弄一下孙儿,过上一些悠闲的日子了。可惜了,老夫的右腿,否则还能再为陛下征战一番。”他如何不知道,卢照辞这是想让他放弃军权的前兆。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自己久掌军中,威望太高的缘故,但是更重要的是腿疾的缘故,加上年纪大了,卢照辞不愿意再让自己日夜辛劳,才会做出这个决定。当初若是不要要征战高句丽,天子想尽快歼灭高句丽,才会出动如此多的大军,如此多的将领,才会让自己担任副帅领军出征,否则的话,自己这个时候,恐怕是在武学之中教导弟子了。这次之后,是真的不能再领军出战了。
  卢恪等人却是不明白天子的心思,脸上的羡慕之色却是没有少了多少。这些将领又如何明白此刻李靖心中所想呢?沿途之上,又有各级官府接送,幸亏是班师回朝,大军一路过去,都是由个州府供应粮草,加上驰道的修建,大军前进速度快速无比。
  等刚过黄河岸边的时候,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又传来天子圣旨,加封薛仁贵为征北大将军,仅仅在李靖、徐世绩、卢照应和秦勇之后,成为大唐军队中第五位巨头,李靖更加明白卢照辞的心思了。
  “太子的大喜之日就要到来了。”李靖忽然对身边的卢恪说道:“想必蜀王成亲的日子也快了,蜀王殿下,不知道可有意中人?到时候,老夫可以作伐。”李靖脸上也露出笑容来。皇子成亲,哪里需要李靖去作伐的。只要下一道圣旨就可以了。
  “若是如此,就多谢大将军了。”卢恪赶紧拱手说道,这些日子,两人倒也聊的开来,明知道李靖是开玩笑的,但是卢恪还是拱手说道。
  “大将军,看。”就在这个时候,身边的中军护卫忽然指着远处惊讶的叫道。这个时候,不光是他,就是那些随行的士兵也都惊讶的叫了起来,纷纷发出一阵阵欢呼之声。原来,在远处的一个高岗之上,明黄龙旗随风飘舞,金黄色大旗之下,一个身着龙袍的中年人正骑在马上,他的周围,有无数御林军拱卫左右,在黑色的羽林之中,明黄色身影是那样的清晰。却是天子亲自来迎。
  “皇上。”李靖见状嘴唇直哆嗦。往日的一切都一一呈现在自己的面前。每次自己出征归来,卢照辞都是出迎十里,亲自迎接自己,如今更是出迎至黄河岸边,这种姿态足以让李靖心中感动不已。当下不敢怠慢,赶紧下了马车,也不顾自己的足疾,命人备了战马,在众人的搀扶下,翻身上马,朝高岗而去。周围的卢恪等将领赶紧跟随左右。
  远处的卢照辞见状,也不敢怠慢,驱动战马,飞身下了高岗,朝李靖迎了过来。身后的御林军也随之而动。
  “靖兄。”
  “陛下。”
  卢照辞的声音仍然是那样的刚劲而有力,充斥着威严。李靖的声音还是那样的中气十足,只是隐隐有一丝哽咽。
  “臣李靖拜见陛下。”很快两人相遇,李靖不敢怠慢赶紧从马上滚了下来,翻身拜倒在地,在他们不远处,卢恪等人也都翻身下马,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靖兄你我不必如此。”卢照辞见状,赶紧跳了下来,一把将李靖搀扶起来,拍着李靖那苍老的手说道:“朕与靖兄相交多年,这些俗礼要之何用,靖兄请起。”
  “陛下龙精虎猛,老臣见之心中欣慰不已。”李靖深深的望着卢照辞说道。
  “朕在洛阳听说大将军足疾又犯,却是心中着急万分,才将靖兄从前线请了回来,还请靖兄莫怪啊!”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他的脸上带有一丝惭愧之色,说道:“当初也因为高句丽之事关系重大,朕明知道靖兄有足疾还让靖兄出征,是朕的过错。”
  “哈哈,陛下,若是当初您不让老臣出征,老臣心中肯定会怨恨陛下的。”李靖却哈哈大笑说道:“扬威于国门之外可是陛下给老臣的机会啊!”
  “走吧走吧靖兄,这个时候你还不回长安城,恐怕承烈真的要找你算账了,要知道朕为了等大将军还朝,可是将承烈成亲的日子向后推了不少天了,再也不能再等了。”卢照辞哈哈大笑道。
  “哦,若真是如此,老臣是要赶紧回长安了了。”李靖心中一动,也摸着胡须哈哈大笑道:“走,陛下,现在就走。”说着就朝着随后而来的马车走去。
  第552章 李靖病重
  “儿臣拜见父皇。”洛阳御书房内,卢恪恭恭敬敬的朝卢照辞行了一礼。
  “起来说话。”卢照辞深深的望了眼前的卢恪一眼,不经意之间点了点头,说道:“你在高句丽的表现朕都知道了。不错,是长大了。朕很欣慰。”
  “都是父皇平日悉心教导的功劳。”卢恪闻言心中一喜,赶紧说道:“若是没有父皇的悉心教导,岂会有儿臣的今日。”
  “你本性刚毅果断,本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道理,你也不是不懂,却冒险进入庆州城内,万一被金春秋发现,你可想过后果了。或者说阏川这个老家伙不愿意归顺本朝,将你交给金春秋,那你该如何是好?”卢照辞淡淡的说道:“你年纪轻轻,脾气如此,朕也不怪你,但是以后要静心行事。”
  “儿臣遵旨。”卢恪脸上虽然露出赞同之色,但是在心中却是不放在心上,若是这样,他卢恪还是卢恪吗?
  “你也老大不小了,待这次承烈成亲之后,朕也会给你指婚的。”卢照辞摆了摆手说道:“此事你回去见过你母妃,看看她可能找到什么样合适的人家。这次朕找你来,主要是想问问你关于新罗的事情。”
  “请父皇垂问。”卢恪心中一动,赶紧说道。
  “新罗女王已经答应前往大唐,新罗该如何处置?你可有看法?说来给朕听听。”卢照辞摆了摆手说道:“毕竟你刚刚从新罗而来,对新罗的情况要比朕还有那些大臣们都熟悉。想来,你会给出合适的见解来。说说吧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是。”卢恪想了想,思索了片刻,方说道:“在儿臣眼中,新罗上下对新罗女王倒很是忠心,上下也是有一些智谋之士,诸如阏川,还有一个叫朴文校的,此人有点本事。若是我军击败金春秋之后,就立刻扶持金胜曼为新的新罗女王的话,恐怕新罗仍然是新罗人的新罗,不会归顺在我大唐的麾下。就算她会在短时间内来到大唐,最起码,新罗的女王还是她,她仍然会在新罗人的心中,有她存在,加上有阏川等人的辅佐,新罗仍然会继续成长,日后统一整个新罗半岛也不是不可能的。”
  “将金胜曼留在在大唐一两年如何?”卢照辞沉思了片刻,方轻轻的说道。
  “恐怕还是有些不稳妥。”卢恪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新罗上下极其排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我朝不可能征服新罗人的人心。更何况,还有一个金胜曼。”
  “要是想杀掉金胜曼肯定是不可能的。”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
  “那就在城破之日,让金胜曼即刻启程,来我大唐。”卢恪双眼一动,说道:“至于和人担任新罗女王,我大唐却是不说话,只是让阏川暂时负责新罗之事,我大唐派出军队,驻扎在新罗。天长日久,儿臣认为,新罗上下必定会分成两部分。我大唐才会有几乎将整个新罗纳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如此做。”卢照辞摆了摆手说道:“秦九道,传命薛仁贵,军情紧急,让他快速解决新罗之事,朕即将在洛阳召见各方使者,包括西域各国小王都会前来。在这之前,朕要见到百济国王的首级。”
  “仆臣立刻去办!”秦九道不敢怠慢,赶紧命人传下圣旨不提。
  那一边的卢恪脸上也露出喜色。他出身帝王世家,钻研的自然是帝王的心术,加上自己又是聪明之人,如何不清楚卢照辞心中所想。这一道圣旨显然是同意了自己所说的建议。可以想象,薛仁贵在接到卢照辞的圣旨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不光会出动大军攻打百济各处领土,更为重要的是催促金胜曼赶紧上路,前来大唐朝见天子。一个国家的建立,一个国王权威的确立,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到的。更何况是一个残破的新罗,金胜曼一方面还要恢复国内秩序,安抚民众大臣,还要削除金春秋和金庾信二人对自己的不利影响,确定自己的权威,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等到这些东西都处理完毕,处理妥当之后,然后才是准备礼物,准备觐见大唐天子。非半年时间是不可能准备妥当的。这个时候,若是金胜曼突然启程来到大唐,对于即将重建的新罗来说,就会再次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金胜曼对于新罗的影响也将达到最低点。只是这种事情到底有些阴暗,不符合一个帝王的手段,所以说这一切只能是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卢照辞不可能将这些话写入史书之中,写入起居录之中,只能是模模糊糊的表示出来,让底下的领军将领去领悟。这就是皇帝,这就是帝王心术。那卢恪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更加相信,跟随李靖多年的薛仁贵他也是明白这其中道理的。
  “新罗需要有人镇守,朕需要一个新罗总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卢照辞扫了卢恪一眼,双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来。好像是有着什么心事一样,却又是不好说出来。
  卢恪心中一动,将卢照辞这句话想了想,却是不知道卢照辞为什么要说出这句话来,按照道理,这种事情应该去问宣德殿的那些辅政大臣,或者是问问总参的人也是好的,什么时候问到自己的头上来了,难道是想让我去新罗吗?卢恪一想到这里,不由的摇了摇头,他不相信,卢照辞会是这么想的,这算是什么,分封或者是其他?卢恪心中迷糊了。
  “儿臣并没有合适的人选,还请父皇乾纲独断。”出于谨慎的想法,卢恪还是将皮球踢了回来。低着头,不敢望着卢照辞。
  “你大哥在西域过的很好。西域的风光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卢照辞仿佛是又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一样,双目望着远方。
  “父皇。”卢恪心中一紧,赶紧轻轻的说道。
  “朕记得一个传说,一个皇帝乃是开国之君,不过是一个和尚出身,后来他夺取了天下,将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出去,以护卫江山。恪儿,你说此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卢照辞好像在回想着什么事情一样。
  卢恪心中猛的跳了起来。这算是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卢恪心中不由的思绪万千。分封制度,这个制度可是传扬了好长时间,在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都是大有市场的,谁让当年的武王也是采取了分封制度呢?周朝可是有八百年的天下,古往今来,除掉周朝,哪个朝代能有八百年的天下呢?汉朝的时候也是采取了分封制度,也有四百年的天下。汉朝时期,不就是皇帝将江山都封给了自己的子嗣的吗?这叫分封诸侯国,这个时候父皇也说出这番话来,难道是想分封诸王吗?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卢恪吞了口吐沫,忍住其中的诱惑说道:“父皇,难道汉朝景帝时期的战乱父皇不记得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