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西南一部就算不能攻入吐蕃,但是也能拖住吐蕃的一部分兵力,让松赞干布小心翼翼。不敢讲全部兵力都放在大非川一线,为我大唐争取一些机会。或者可以让西南五部先乱起来,想来松赞干布一定会看出这其中的问题来,吐蕃要不想被两面夹击,一定会出兵干涉,短时间内,他倒是没有那个心思来找徐世绩的麻烦了。”
  “就算来找徐世绩的麻烦,朕也是不怕的。朕的士兵岂会害怕那些野蛮人。”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冰冷之色。冷笑道:“就算让朕的子民全民皆兵,每个人一口吐沫也能将他们尽数淹死。”
  “臣的意思,让秦勇重回西域。”李靖闻言忽然双眼一亮,又扫了孙思邈一眼,说道:“孙道长,今日就有劳道长了。至于配药的事情,还是需要道长亲自走动一下了。”
  “好,既然如此,老道就告辞了。大将军万不可劳心劳力。”孙思邈如何不知道以下的话,并不是他这个世外之人能够听的,而且他也是不愿意听,赶紧站起身来,又对李靖千叮咛万嘱咐,最后才朝卢照辞拜了一拜,出了凉亭。
  “靖兄何事如此紧张,孙道长乃是世外之人,至诚君子,有什么不可说的。”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却是摇了摇头。
  “陛下,如下之话是出自臣之口,入陛下之耳,前往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了。”李靖闻言面色凝重,轻轻的说道。
  “大将军请讲。”卢照辞面色一愣,连身体都坐的很直,盯着李靖的双目问道。
  “秦勇此人在西域威望甚高,尽管都是凶名。但是到底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他若是去了西域。足以领导十万西域联军。”李靖笑呵呵的说道:“陛下休要看西域如今在我大唐手中,丝绸之路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商队出没在大漠之中,可是西域各国联合起来,还是有不少军队的。这些家伙对于我大唐在西域的统治都是不利的。陛下何不让秦勇回西域召集十数万兵马呢?所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西域的这些兵马还是要除掉了,同样,吐蕃的实力也是要消耗掉的。我大唐却是不管,只要能削弱吐蕃的实力就可以了。而至于粮草之类的,想必秦勇会想办法解决的,而且是很容易解决的。陛下,您认为呢?”
  卢照辞倒吸了一口气,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李靖要让孙思邈离开凉亭了,实在是这个主意太骇人了,一旦传扬出去,史书上会如何记载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如何评价他卢照辞和李靖二人。李靖这就是赤裸裸的借刀杀人。只是要借的刀乃是已经归顺了大唐的西域各国,而要杀的人就是吐蕃。而至于李靖所说的获取粮草之事,却是从吐蕃人手中夺取而已。这样对于吐蕃人来说,杀神秦勇的光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人口本就少于大唐的吐蕃,面对秦勇的杀戮,也不知道会死了多少人。李靖这个主意实在是太过于恶毒了。就是卢照辞面色也变了起来。这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
  “臣还听说苏定方在草原上也是很有威严的。”李靖又轻轻的说道:“无论是草原人也好,或者是西域人也好,都比我大唐人,更容易适应吐蕃的环境。两人可以相互配合,组成联军,一定能帮助陛下在短时间内拖住松赞干布,甚至还能给予对方狠狠的一击。”李靖说到这里,顿时不说话了,认真的望着卢照辞。主意是自己出的,可是真正能做主的却是卢照辞。
  卢照辞思索了好久,才轻轻的说道:“此事朕会认真考虑的。”他双目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来。但是很快就被坚定所取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观点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更何况,现在是大唐,而不是自己原本所属的那个时候,在那个时候,任何一个民族分裂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飞机、大炮甚至导弹就足以解决问题,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一样,中央政府稍微软弱一点,或者说皇权稍微差一点,都足以让一个帝国被人颠覆。千百年来,大汉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不知道和多少个民族发生了战争。四方的少数民族为了中原的如画江山,也不知道入侵了多少次了。
  李靖却是将卢照辞的眼神看在心里,点了点头,道:“过段时间,太子就要大婚,无论是秦勇或者是苏定方都会回长安,到时候,让老臣见上一面。陛下以为如何?”这件事情卢照辞是不好出面的,可是李靖却是可以的。
  “哎,那就有劳靖兄了。”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只是苦了他们两个人了。毕竟这两个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背负了叛逆的名声。”
  “呵呵,陛下这就说错了。”李靖忽然哈哈大笑道:“陛下,这不是还有一个招安一说的吗?等到差不多的时候,陛下再招安他们就是了,然后传书天下,随便斩上一两个奸佞之徒就是了,冠军侯自然还是冠军侯,苏定方还是当他的大将军就是了。”
  “靖兄,我要禄东赞的脑袋。”卢照辞忽然咬牙切齿的说道:“此人乃是松赞干布的智囊,很是具有才干,更重要的是,此人文武双全,此人若在,恐怕秦勇和苏定方二人都不能将吐蕃如何。若是杀了此人,就等于折损了松赞干布一臂。”
  “这个老臣明白。”李靖闻言摇了摇头,说道:“老臣也没有想到,在吐蕃居然也出现了这种人物。真是我大唐的劲敌啊此人是不能让他活着回到吐蕃。”
  “如此甚好。”卢照辞点了点头,又说道:“太子也大了,朕现在还很清明,没有被皇权所迷惑了双眼,但是朕害怕以后会被皇权所迷惑,做出许多好大喜功的事情来,诸如当年的秦始皇、汉武帝一般。朕现在很迷惑啊!”
  “陛下想禅位给太子?”李靖双目一动,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老臣虽然早就有所察觉,但是这个时候从陛下口中说出来,还是吃了一惊啊!”
  “大将军早就看出来了?”卢照辞惊讶的望着李靖说道。
  “呵呵恐怕不光是臣看出来了,恐怕岑文本岑先生也看出来了。”李靖笑呵呵的说道:“若是老臣猜的不错的话,恐怕这段时间,岑文本基本上是不管朝廷的事情了。陛下什么时候退位,恐怕就是他什么时候告老还乡的时候了。这个狐狸可是狡猾的很啊不给太子任何机会。”李靖摇了摇头,双目中露出敬佩之色。退是有各种退法,这人到高位,想急流勇退的却是很少,无疑,岑文本也许能做到这一点。
  “哈哈,到底是姜还是老的辣,岑先生智比卧龙,朕就知道朕的这点心思是瞒不过他的。”卢照辞也没有隐瞒,只是笑呵呵的说道:“太子也大了,也可以继承天子之位了。他的手下可是有不少的能臣武将,朕也就不用担心了。当年汉朝的时候,文皇帝一生都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景皇帝培养了人才,文有贾谊、晁错,武将有周亚夫,这才有了后来的诸侯之乱中,景皇帝临危不乱,一举击败了各路诸侯,保住了江山的完整,朕的上半生是为了统一天下,开疆扩土,后来几年就是为了后来天子培养人才的。文有陈光蕊、狄仁杰,武有秦勇、薛仁贵、苏定方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承烈在这几个人的帮助下,所取的功绩,必定是在朕之上。如此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早早的交出皇位,也免的日后有朝一日,也成了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了。长生不老,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呢?皇帝做久了,掌握的权利越大,就越想着长生不老,到了后来,也就变的越是昏庸,朕可不想到了老的时候,还被人家笑话。所以还是让位的好。不光是朕,还有朕的儿子们也会是如此,当皇帝不能超过二十年。然后就退位让贤,前面的皇帝做的久了,后来的皇帝时间也就短了,这样对帝国不好。”李靖听了并没有说话,这种事情,他是不好插嘴的。
  “陛下想内禅,不光是因为如此,恐怕还是为了诸皇子吧!”李靖轻轻的说道:“太子殿下也是仁义之人,想来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会不会发生朕是不知道的。但是朕只是想在有生之年,扶上一把!”卢照辞双目中闪烁着一道金光,说道:“太子虽然英明,但是到底是年轻,朕乃是开国之君,马上夺取了天下,跟随朕的将领众多,这些人在军中多有威望啊所以朕想再帮太子看看。”
  李靖闻言更加不说话了。这也是因为卢照辞和他的关系很好,否则的话这些话卢照辞都是不会说的。卢照辞退位不但是因为自己不想当皇帝,更是为了给太子保驾护航的,免的当年跟随他的那些将领们桀骜不驯,有了卢照辞存在,这些将领就不敢造次。而等到卢照辞驾崩的时候,太子已经登基多年,一身的权威早就确立起来,何人会对他的皇位产生影响。当然,卢照辞这种行为不但是针对那些武将的,也同样是针对那些文臣的,不得不说,卢照辞的帝王之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人惊叹。李靖也只能仰天长叹,不敢说出任何反对的言语来。
  第554章 此人不杀,大唐难安
  “见过岑大人。”
  “见过使者大人。”
  驿馆内,岑文本满脸笑容,朝对面的禄东赞拱了拱手,脸上仍然是一脸的谦和之色,好像禄东赞就是他的知己好友一样。
  可是禄东赞却是不同,他虽然面目平静,可是心中却是死死的提防着岑文本,在长安这么长是时间了,他可是对这个大唐的当朝首辅大臣知之甚详。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智者的人物,整个大唐王朝中最有智慧的人物,卢照辞登基称帝,与此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的人物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让他如何不惊讶。想他来到大唐已经有数月之久,所见到的大人物不过是一个礼部郎中而已,国书已经递交很长时间了,可是大唐却是以皇帝不在长安为由加一拒绝。禄东赞对于这些都忍了下来。因为皇帝确实不在长安城。而且大唐上下的算盘他是清清楚楚,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因为不但大唐需要时间,就是吐蕃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他很高兴的留在驿馆内,闲暇之时,或是游山玩水,或是与阿雅等人聊聊天,嘱咐一番而已。而且他相信,大唐皇帝就算不准备和亲,但是对于吐蕃,还是会给上丰厚的补偿的。这种补偿说的好听点是赐予,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让吐蕃不再进攻大唐而已。
  但是眼下却是不同,大唐首辅居然亲自来到驿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禄东赞聪慧无比,他能辅佐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这就表明此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一见岑文本前来,心中就开始猜测着此人前来驿馆的目的。可惜的是,他从岑文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来。仅仅是谦和之色,根本没有上国人的那种得意,双目深邃无比,哪里能看出任何东西来。
  “不知道首辅大人前来有何要事?”禄东赞神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脸上露出不亢不卑的神情来,朝岑文本拱了拱手说道:“莫非大皇帝陛下已经归来,或者说准备召见外臣了?”这个时候,他的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双目中的轻蔑之色却是掩藏不住。想堂堂的大唐皇帝居然躲避他这个小小的使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此事一旦传扬开来,足以让后来人耻笑了。他禄东赞是何德何能,能有如此威风。传到国内去,整个吐蕃人都会感到好笑的,最起码这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
  岑文本将禄东赞的神情放在心里,心中虽然很是愤怒,但是脸上仍然是一片风轻云淡。想那勾践能忍十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只要能有利于大唐王朝,受点屈辱又有什么关系呢?想当年汉朝时期,冒顿单于写信给吕后,信中不乏有侮辱之词,可是吕后却仍然是谦卑无比。更何况,眼前之人也不过是一个死人罢了,想当年前来大唐祈求和亲的也不少,可是如今都成了什么呢?都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突厥可汗是如此,眼前的禄东赞也是如此,不久之后,松赞干布必定也是如此。
  “呵呵,我朝太子殿下即将大婚,所以特来请贵使参加。”岑文本笑呵呵的说道。脸上没有任何喜怒之色,好像没有看见禄东赞双目中的轻蔑之色一样。
  “这么说陛下即将归来了?”禄东赞脸色一动,忽然又拱了拱手,说道:“哦,外臣差点忘记了,岑大人府中也是有喜事的,令爱即将成为太子妃,真是可喜可贺啊大人放心,回头,外臣必定会亲自奉送上一份重礼,以贺大人。”
  “呵呵,多谢贵使了,老夫感激不尽。”岑文本笑呵呵的说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陛下就会在太子大婚之后召见贵使。呵呵,毕竟,我朝最近实在是太忙了。高句丽大军已经回转,江南也已经平定,大军也正朝北而来,陛下还要准备核查三军立功将领名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