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说,如果不打那一次,总让她六十分七十分下去,肯定考不上大学。有不少学生还能联系自己谈看法。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就是想玩,所以学习总没劲,有时父母打一顿就不敢马虎,学习才好一点。过一段时间没挨打又忘了。不知怎么搞的,就是管不住自己。”还有一个学生这样说:“我爸爸就是要我考八十分以上,最少最少也要及格。没达到就挨打。我实在考不到这么多分,挨了打还是考不到,有时我真想干脆不读了。”
我接过同学们的话说:“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对我讲了这么多心里话。我希望同学们要充分理解和相信自己的爸爸妈妈。尽管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了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了些,但是,你要相信,父母的全部情感和言行,都是出于对你的爱。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能做到诚实懂事,认真学习,即使成绩仍不理想,我敢肯定,家长决不会责怪的,因为他(她)们知道,儿子(女儿)已经尽力了。
“谁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考八十分一百分。我以前常说,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大家都高分上大学,这个世界就实在太单调了。正是由于各种不同人材从不同的方面奋发努力发挥各自的长处,才构成了世界的精彩纷呈。我的女儿如果通过努力只能考六十分五十分,我也不会盲目强求。只要她能养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说不定将来在其他方面同样能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这个道理我会对你们的父母讲清楚,希望你们的父母不要为难自己的子女。但是如果因为不努力而误了自己,那就太不应该了,因为你在虚度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一句名言,同学们学过的,是怎么说的?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这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现在不努力就会误了自己一生的!你的父母怎么会不生气、老师怎么会不着急呢。”
我的话刚完,就有学生发言说:“老师,我想是想学好,就是自己太贪玩,吃不了苦。老师能不能再管严点。”
我说:“我已经够严了,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吗?”
这个学生又说:“你也可以象对自己的女儿那样打我们骂我们都行。”没想到这样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居然对我提出这种要求,我真有点感到惊讶。我抽永承的那一鞭,我讲述对女儿的一次家教,居然引出了这样一种效果——这是我希望的,然而又是忌讳的。
我说:“这种教育方法是粗暴的,不科学的,你也愿意接受?”
又有学生接过我的话茬说:“你可以打自己的女儿,也可以打我们,我们知道金老师心好。”
作这种发言的全都是坐在后面的那些个子较高,年龄较大,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发言充满诚意。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求学欲望丝毫不亚于那些优等生!只是从小也许是各方面的原因把他们或逼或拉或引离了正轨,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受欢迎者。
第二天早读,我一到教室就发现有学生做了一块很精致的板子放在讲台上。既然学生赞成,我就打算使用这块竹片。但我决不轻易使用,用就要用在点子上,用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底线上。用就要用得公正公平公开。
我公然在家长大会上说:“我会动用这支教鞭打人,怕子女挨板子的就请转班。”家长们没有一个反对,也没一个要求子女转班。我又对学生补充说:“我打板子有轻有重,对初犯的我只能象征性地轻轻一碰,甚至我连一碰也不碰;而对屡犯的我就会重重地一击,这是不是老师不公平?”同学们说,不是,初犯的轻打或不打,屡教不改的重打,应该。
初中三年,挨板子最多的就是王永承。每挨一次板子,至少这三五天能看得见效果,下次测验成绩就会好一点。我对老师们说:“看来,王永承老爸那桌酒一定会做到底,没得说,我们也要为王永承负责到底。大家齐心协力,拉的拉,赶的赶,使尽办法也要把他逼上梁山。”
三年下来,还真让他以优良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几年后又一股作气考取了大学本科,终于圆了全家的大学梦。直到今天,他的父母还常对人说:“真是感谢金老师,要不是有幸在他班上,我家永承还不知怎么样呢。”
我的板子也有抽错的时候。这一次错误是我的另一项课堂管理措施引起的。
我发现别的班有一种课堂管理办法,觉得很好,就学了过来。这种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每节课的科任教师,下课后,在本子上写几个字评说本节课的纪律情况。其中主要是两项,一是老师对本节课的纪律印象是很好、较好、不好、还是很不好;二是评判依据,如好表现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
为了让这一措施落在实处,更见成效,我就再发展了一步,给每天值日的班干部一项新任务——详细记录每节课违纪的人和事。如老师指着某学生说:“不要讲话。”值日班干部就要把他的名字和行为记下来。这样,我每天查看纪律情况就一目了然。
有一天,科任老师的纪律印象写了个“不好”。我查班干部的值日记录,发现这节课记了好几个学生的名字。我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了一阵,并要求这些违纪学生写出检查。对这种一般的违纪,我只在口头批评,决不会轻易动用竹板。可是,放学以后有人将这位班干部的文具书本扔得满教室都是,有的课本还被踩了几脚,水笔也被踏碎。这个班干部晚上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东西被糟塌成这样,哭着向我报告。
学生报复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大忌,如不坚决制止,后患无穷。我急忙来到教室,见满地狼藉,便抑制不住激动。凭我的直觉,此事肯定是今天被记名的几个学生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所为。我立即把这几个学生叫到讲台前,怒火熊熊地说:“你们自己讲,是谁干的?”他们知道我的性格,一旦发了肝火,必然地动山摇。因此个个吓得战战兢兢,低头不语。我又吼道:“有胆量做怎么就没胆量承认。是谁干的,自己说了,我就从轻处罚!”
我眼睛扫视着每一个“犯人”。当我的视线落在其中一个年龄最大,个子最高,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时,他嘟囔着说了一句:“不是我……”
这“不是我”三个字竟把我的熊熊火焰引了过去。记录本上,他的名字在首位,几个人中他又最调皮。他带头说“不是我”后面的几个都跟着说“不是我”“不是我”。我认定为首的就是他,报复班干部的恶作剧一定是他所为或带头所为。于是,我的怒火便喷向了他:“把手伸出来!”他又说:“不是我。”
这时,我已经听不进他的话了,又接着吼道:“伸出手来,伸不伸?”他再不敢说“不是我”了,胆战心惊地把手伸了出来。我随手抓起竹板狠狠地在他的手掌心抽了一板。他挨了板之后,含着泪说:“老师,真的不是我。”
我终于听清了他最后说的这个“不是我”。这个“不是我”是挨了一板之后说的,而且前面还加了“真的”二字。我心里一颤,莫非我这一板打错了?
以前,偶尔批评或惩罚了学生,我都不会马虎了事。事后我还会找学生谈话,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抚平学生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弥合可能出现的情感裂痕。这一次我更不会掉以轻心,我的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
挨板子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等他稍稍平静之后,我把他叫出了教室。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我就象对自己的儿女一样,拉起他挨打的手抚摸着说:“还疼吗?”
学生说:“不疼了。”
我说:“那件事真的不是你做的?”
学生很认真地说:“我家离这里好远,放了学我就回家去了。金老师,请你相信我,我决不会骗你的。那件事确实不是我干的。”
我说:“不是你干的就好,老师相信你。如果这一次老师错怪了你,你怪老师吗?”
学生说:“不怪,真的不怪,我知道自己不好。我爸爸在家里常说我是碰上了好班主任,要不早就被赶出了校门。爸爸说,我哥哥比我好多了,可是没念完初二就离开了学校。”
这样的学生,能对我说假话吗?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呢?能得到学生如此透彻的理解和宽容,我感到既高兴又内疚。这个学生毕业以后,有一次我在街上碰见他的父亲,这位家长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还非要拖我到酒店坐一坐不可,说是表示一点谢意。
既然惩错了人,就有必要把肇事者找出来。在我反复的引导和启发下,那位行为出格的学生终于自己站了出来,承认了错误。
真相大白了,但我仍不就此了结。我利用了一节正课的时间,首先承认自己性格暴躁,主观武断,凭一时意气,冤枉了学生,惩罚了无辜。当场向那个受了委曲的学生赔礼道歉。并由此再次引出了一段“犯错误难免,犯了错误就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争取少犯错误”的议论。接着又从班干部的职责讲到班上的班风学风,要求同学们理解并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因为班干部是受全班的推举、班主任的委托,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全班的利益,是在为同学们服务的。此后,我更加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遇事尽量做到适度、准确、宽容、平和。而学生们也都能理解和配合我的工作。讲台上的竹板一直搁到初三毕业,既做教鞭,又做罚板。坏了有人不声不响重做,旧了有人主动换新。而动手重做或换新的,正是那些挨过板受过罚的学生。
三年来,我班的班风学风在全校众口皆碑。有在我班任课的老师说:“在金老班上讲课真舒服,无需管纪律,不但备好的课能点滴不漏,讲深讲透,就是教案中没备的也能临场发挥许多。”
从初二上学期开始,不断有家长找我,说想把他的子女转到四班来。我只收了少数由领导安排的学生,不敢完全敞开教室门,毕竟我的精力有限。
还有少数家长,儿子根本不是我的学生,又是在暑假中,也要求我给他看管。说在家实在没办法,只有金老师管得了。我岂能开了这个家门?再说这种事也不是我的力所能及,我怎能负得起这份责任。可还是有一位家长,放了假硬是带着儿子找上门来,说一定拜托金老师帮这个大忙收下他的儿子。我再三推辞,搬出了各种理由拒绝。可那位家长就是不走,说:“不要你天天守着,只要让儿子在你家里,我就放心。”我对他刚上初一的儿子说:“我会打人,你受得了吗?”那小家伙好象早有思想准备似地说:“受得了。”我问他:“你既受得了我的严厉,何不在家里乖乖地听父母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呢?”小家伙居然嬉笑着说:“嘿。不知怎么搞的,我在家里就是待不住。”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那年暑假,我只得收了这一个暑期生。
后来,我常会想,我在不长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几乎接受和配合了我实施的所有(甚至包扩打板子一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究其原因,我的粗浅认识是,如果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身兼教师和家长两职,发挥家长和教师的双重优势,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家长,其优势在于他不是老师,如果能以老师的责任,老师的方法,老师的耐心实施家教,其效果必优于教师;作为教师,他的优势在于不是家长,如果能向学生倾注父爱母爱等骨肉亲情,其感染力一定大于家长。所以,如果能把教师与父母的优势集于一身,其效应可能是超常的。
班级工作的得心应手,让我在辛苦中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使我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渐渐的,我的教学触角几乎伸展到了我认为与我的学生有关的任何角落,甚至还涉及到了学生家长的私生活。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直很优秀的张敏同学情绪波动,行为有些反常,上课也常常分心走神。对此,我不敢有丝毫轻心,立即展开了解,很快得知他的家庭出了问题。
原来,张敏的父亲是某单位的负责人。作为单位负责人,身边工作人员中有几个男男女女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活中常会有一些家长里短,心多嘴快的人。有段时间,不知从哪个角落突然传出了“张三李四情夫情妇”之类的流言蜚语。这种风声又不知是什么人嚼舌传到了张某妻子的耳朵里。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张某的妻子在家与丈夫大吵大闹不算,还跑到张某的单位找到传讲中的所谓“情妇”大闹了一场。这就应了一句话:“厕所不臭搅起来臭”。张妻这一闹,闹得满城风雨。张某身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