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国际特工-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东北汉子豪爽地碰了一下碗,一饮而尽。
  张永兴吃着花生米问道:“老谭,你怎么这么有神通,一下子就把两证搞全了?”
  谭继恕吃着猪头肉说道:“我的能力有限,是我的一个朋友帮得忙。他叫赵云溪,在龙江县公署工作,自然跟这里的官员熟悉,所以才很快拿下了两证。”
  张永兴端起酒碗沉吟片刻,问道:“此人思想倾向如何,能否为我所用?”
  谭继恕点点头:“别看他在衙门做事,为人很正直,有民族感。背后也骂日本人。”
  “算他一个。”张永兴喝了一口酒,接着问:“还有可靠的人选吗?”
  “有哇!”谭继恕说道:“跑咱们这条线的火车司机魏世芳就不错。为人仗义、豪爽,敢做敢当,是我的好兄弟!”
  “好,说干就干!”张永兴此刻两眼放光。
  8月,张永兴的情报组织已发展了三十多人,其中骨干有:齐齐哈尔铁路局调度室的谭继恕、司机魏世芳、龙江县公署职员赵云溪、 《民生晚报》记者乔两忱、养鸡场业主金万山、陈国华、日军仓库工人李景春、兰岳宣。另外他还派吴奎群在瑗珲三道沟开了一个杂货铺,作为掩护情报员过江的交通点。而苏军远东军区情报部四科也在江对面设了一个联络点,专门接收送来的情报。为了安全起见,张永兴启用了在安东一起从事工运的骨干分子许志岚、陈福绪、蔡秀林从事情报交通工作。
  一切布置就绪后,张永兴马不停蹄地开始穿梭在各联络点之间。
  一日,他来到龙江县公署找到了赵云溪,两人来到小河边,假装垂钓,开始交换信息。
  张永兴望着年轻有为的赵云溪感慨地说:“云溪,你还年轻,今后大有作为。”
  赵云溪望着河面,长叹了一口气:“可恨,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张永兴笑了笑:“也不尽然,报国有多种方法。只要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对得起祖国就行。”
  “张大哥,你说我能干些什么?”赵云溪问道。
  “搜集情报,掌握日伪动态。”
  “可我无从下手哇。”
  “这很容易。你只要及时关注县长及参事官会议内容和‘取缔反满抗日分子’的材料,就可以从中更深地了解到龙江县内的满军情报,借此掌握日本在此地驻扎部队的数量。”
  赵云溪听罢恍然大悟:“噢,原来我们县公署这点事还是很重要的!”
  张永兴说道:“记住,我们是搞情报工作的,是为抗日力量服务的。任何时候都要沉着冷静,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情报。”
  “那好,明天我把文书手里的文件、档案带回来一批,你看看有没有用。”赵云溪来了精神。
  “不行,这样大批量的拿材料会引起敌人的注意。记住,一定要不露痕迹地动这些材料。”
  赵云溪连连点头:“明白,明白。”
  当晚,张永兴回到住处时,谭继恕便赶了回来。他一进门就说:“鬼子刚刚发了两个军列,一列开往海拉尔、一列开往北安。”
  张永兴拿出了纸笔:“这两个军列都装些什么?”
  谭继恕想了想说:“开往海拉尔那列,装得都是带铁轮子的大炮,大约有一百多门吧!”
  “肯定是92步兵山炮。一百门,足够武装一个师用的。”张永兴飞速地记录着。
  “开往北安那列,装得都是粮食,大约有100多吨吧。”谭继恕坐下来端起茶缸喝了几口水。
  张永兴记录完后,高兴地说:“老谭,你提供的情报非常有价值。这样,我把大家近期搜集的情报一同送到三道沟去。明天,给我安排车次,越快越好。”
  “没问题!”谭继恕满有把握地说。
  第二天,随着汽笛长鸣,一列开往嫩江的货车驶出了齐齐哈尔车站。
  在火车头驾驶室内,张永兴一身工人打扮正和司机魏世芳谈笑风生。
  魏世芳一边观看前面的路基,一边对张永兴说:“老张,我这车头里,又热又脏,能行吗?”
  张永兴笑着说:“魏师傅,我看这很好。坐车不花钱,还能看风景,多带劲儿!”
  魏世芳嘿嘿一笑:“想不到,张先生还很能吃苦。您以前是干什么的?”
  张永兴说道:“我在安东办了一个平民学校,专门招收贫困人家的子弟,教他们学文化。”
  魏世芳问道:“民国二十年,安东四十多家工厂大罢工,你赶上没有?”
  张永兴来到他面前小声地说:“魏师傅,那次大罢工,我率学校的二百多名学员参加了!”
  魏世芳两眼放光:“有种。张先生,后来怎样?”
  张永兴兴奋地说:“胜利了,最后资本家同意了工人们提出的要求。”
  呜——!火车亮着雪亮的车灯在路基上奔驰,隆隆的列车震撼着宁静的夜空。
  第二天,张永兴在嫩江站下了车,由前来接应的蔡秀林陪同乘长途车向东进发。
  一路经科洛村、石头沟子、塔溪、新民村、三站、二站,到达西岗子,再往前不通车了。张永兴和蔡秀林只好下车雇用了一辆马车,向10里以外的瑷珲村三道沟驶去。
  傍晚,张永兴和蔡秀林才到达吴奎群的杂货铺,杂货铺虽然简陋,货品却很全。
  吴奎群热情地招待了他们,香烟、罐头、熟食、烧酒摆了一桌。两人大概是饿坏了,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吴奎群在一旁傻笑着。
  深夜,在吴奎群杂货店后院的小仓库里,三人开始研究工作。
  张永兴说道:“从齐市到三道沟路途遥远,今后我不能再跑交通了。这个任务就由秀林来完成吧。”张永兴说完看着吴奎群和蔡秀林。
  吴奎群说道:“我看行。永兴是个负全责的,不能总出头露面,这段路让小蔡跑行。”
  蔡秀林点头说:“没问题,老张你就发话吧,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张永兴拍了拍蔡秀林的肩,“老兄,今后就辛苦你了。”他停了一会儿,又说:“我看让陈福绪在讷河设个联络点,做中转,也省得大家都跑来跑去的。”
  “我看这样很好。”吴奎群赞同道。
  张永兴掏出了油纸包递给吴奎群,“老吴,这是大家搜集的情报,一定要安全送到江那边去。你有把握吗?”
  “又不是一次二次,没问题。”吴奎群接过了油纸包。
  “听说,炮艇加紧对江上的封锁,遇到可疑的船只可以开枪开炮。你们可要多加小心。”张永兴关切地说。
  吴奎群小声说道:“我早想好对付他们的办法了。我做了一个桦树皮筏子,又轻又小,趁着夜色和芦苇,不用二十分钟就过江了。”
  张永兴又问:“送信的人可靠吗?”
  吴奎群说:“是我的一个小伙计,十八九岁,鄂伦春人,话不多,但绝对忠诚。”
  张永兴又把联络的办法和对苏军情报人员使用的俄语重复了几遍,要吴奎群背熟。
  此刻已是三更。江面上传来了日军巡逻艇的马达声,三人急忙吹灯睡觉。
  11月,大雪纷飞,东北进入了严寒。
  这时,张永兴已找到了一个新住处。在齐齐哈尔市区内仁惠胡同的一个小院里落下脚跟。这个小院由两间瓦房组成,后面还带有一个小仓库,十分便于工作。
  一日,乔两忱踏着风雪来到了张永兴的住处,向他汇报了最新了解到的敌人动态。
  乔两忱因有《民声晚报》记者的身份,出入一些敏感地区比较方便,所以掌握的情报也较多。他围坐在小铁炉前,用手不住地在炉盖上方摆动,感受炉内的热量。
  乔两忱低声道:“伪满军在齐市设立了第三军管区司令部,主要负责黑河、龙江两省的治安、保卫任务。司令官是张文铸。步兵二旅、骑兵二旅、混成三旅分驻齐齐哈尔、黑河、北安、海伦各地。另外还有一个教导队住齐市。”
  张永兴用小本子飞快记录着:“还有别的情况吗?比如伪警察方面的。”
  乔两忱急忙说:“有,伪警察系统有了变动。分别组建了滨江省警务厅、哈尔滨警察厅、北满特别区警务处、哈尔滨游动警察总队。”
  “游动警察总队,这是干什么的?”张永兴问。
  乔两忱回答道:“这支警察部队主要负责中东路沿线的治安,配合各线警署的警察警备、讨伐,执行日本人的‘治安肃正’。”
  张永兴点了点头又问:“日本人有什么动静?”
  乔两忱说:“关东军第14师团开进龙江省,第10师团开进了吉林省,这是两支极具作战能力的部队。据说都受过冬季严寒作战训练。”
  张永兴合上小本,高兴地说:“两忱,你的情报极有价值,好好干吧!”
  乔两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水问道:“张先生,我有一事不明,那就是我们在为谁工作?”
  张永兴笑了笑:“在为抗日力量工作。”
  “究竟是那一派,中共,国民党,还是俄国人?”乔两忱两眼直视张永兴。
  张永兴缓缓地说道,“不管为谁工作,我们都是在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又何乐而不为呢?再说,有些事知道的太多了,会对你不利的。你懂我的意思吗?”
  乔两忱摇了摇头:“不懂。我是文人,干事喜欢目的明确。我不知道,我这样做会对我有什么不利?”
  张永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我们从事的是秘密工作,有极度的危险性,随时有被捕的可能。如果我们其中一人被捕,熬不住敌人的酷刑说出了组织的秘密,那么就会有许多人要遭殃。反之,知道得越少,危险就越小,危害就越小。这回你该明白了吧!”
  乔两忱似乎被震动了,他望着张永兴说道:“你是组织的负责人,知道的事情最多。如果你被捕,不是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吗?”
  张永兴平静地说:“这个,我想到了。我一人受罪,换来大家的安宁,值得!”
  “永兴!”乔两忱两眼闪着泪花抓住张永兴的手说:“你放心,我们都不会做孬种的!”
  张永兴望着乔两忱,坚定地说:“我相信!”
  12月,齐齐哈尔市郊的日军航空队飞机场建成使用,整天成批次的飞机轰鸣着从齐市上空掠过。
  张永兴早就注意到这一点,提前两个月便派金万山、陈国华将养鸡场开到了飞机场附近。
  寒冬腊月,张永兴披着羊皮袄,和金万山、陈国华昼夜潜伏在鸡舍里,注视着日军飞机场的动静,记录着日军飞机每次起落的架次和型号,以及日军飞行员转场的情况。这样,他们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1935年春节,正当张永兴在家和家人准备过年的时候,一个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抖落身上的积雪,急切地喊了一声:“大哥!”
  原来是张永兴的胞弟张庆国。自从去年夏天,张永兴将张庆国送到苏联以后,便没了音讯,如今兄弟相见,分外高兴。
  “克兴,你怎么回来了?”张永兴叫着弟弟的原名,心中抑制不住喜悦。
  “大哥,我该学的都学会了,你的两个女儿我已妥善安排了。你说,我不回来,呆在老毛子那里,干啥!”张庆国把大衣一脱,坐在了热炕头上,笑嘻嘻地看着他。
  张永兴倒了一碗开水递给他,“这么说你现在出徒了。不过我还得去考核你一下,看能不能做我的助手?”
  “你考吧,我肯定没问题!”张庆国神秘地拍了拍自己拎的一个大皮箱。
  深夜,张永兴兄弟俩,身披大衣躲进冰冷的小仓库里,借着一盏微弱的灯泡,开始组装他们的秘密武器——收发报机。
  这一次,张庆国学成归国,主要是担任无线电报务员。在地下组织的帮助下,他只身潜行数百里,将一部收发报机秘密带进了齐齐哈尔。
  午夜,随着滴哒的电波声,张永兴小组的电台终于和伯力情报四科沟通上了。从此,张永兴小组的情报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1935年6月,夏季来临。张永兴小组的工作已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连续向情报四科发报30次。
  鉴于齐齐哈尔宪兵队加紧疯狂搜捕爱国志士,张永兴决定中断几天的发报工作。
  这些日子,齐齐哈尔街头整日警笛乱叫,囚车呼啸而过,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伪满警察挨家挨户地搜查,个个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一般。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由于这几日无法正常的工作,张永兴兄弟俩锁上家门,双双来到富拉尔基嫩江江畔的一处小窝棚住下,钓鱼野炊,过几天悠闲的生活。
  “哥,你看,我的收获不小吧!”张庆国拎着几条鱼走了过来。
  “有进步,比上次来强多了。”张永兴翻身坐起,点燃干柴架上的小铁锅,准备熬鲜鱼汤喝。
  “哥,”张庆国一边收拾鱼一边说:“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