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女卷-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北齐兵为收复失地,抵御外侮个个奋勇争先,挖掘地道,架设云梯。留守平阳的北周大将梁士彦虽然率领有限的士兵拚死守城,但在北齐兵奋不顾身的冲锋下已岌岌可危。眼看高纬即将下达总攻命令,平阳即将重返北齐怀抱的时候,冯小怜却认为天色已晚,使她无法看到攻城之战的盛大场面,而要求在第二天天明以后再行攻城。第二天天昏地暗,北风怒吼,初雪飘落,大地渐渐一片银白,冯小怜又认为气候不佳,要求暂停攻城。殊不知夜暗之际或天气不佳正是军事作战进攻的最佳时机,囿于妇人之见,北齐大军竟然平白无故地丧失了两次大好时机。等到雪雾天晴,北周武帝已亲率大军赶到平阳,两军连日血战,齐军大败,退入晋阳,轰轰烈烈的平阳之战又以齐军惨败而告结束。
  平阳之战结束后,北周武帝以将士在严寒中作战特别艰苦,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梁士彦叩马苦谏,认为机不可失,应该直捣北齐重镇晋阳。北周武帝采纳了梁士彦的意见,自统大军追迫齐军,直逼晋阳城下。周武帝的行事与北齐后主高纬形成鲜明的对比,知道紧紧把握时机,并且他首先的准备休整也是出于对将士的爱护,不象高纬只是为了满足冯小怜的妇人之见。
  晋阳战役开始,晋阳是北齐经营多年的北方重镇,城高壕深,守备严密,城中粮谷器械充裕,支持一年半载决无问题。周兵远来,又值严冬,要不了多少时日便会知难而退。高纬等着北周军队自动撤走。不料事出意外,北周的大军并没有撤退的迹象,也没有积极进攻的打算。于是齐后主高纬命人在城中建筑一座高耸入云的天桥,时常与冯小怜一道登桥遥望城外敌军的情况,下得桥来便躲进冯小怜为他铺排的温柔乡里。这时,冯小怜为他又挑选了一批面目校好,身材绝佳的侍女,加以训练,很快地便组成了一个脱衣舞团,让高纬观赏她们的舞蹈,以消愁解闷。齐后主高纬也居然厚颜无耻地说:“看了能够头脑清醒,精神百倍。”有一天,木架搭成的天桥忽然垮了下来,风吹雨淋之下,这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冯小怜认为是不祥之兆,胆颤心惊,一再要求后主放弃晋阳返回邺城。想不到高纬又一次置国家利益不顾,听从了冯小怜的劝告,回到邺城。北周轻而易举地夺得北齐重镇晋阳。
  北周直扑邺城。高纬退守邺城尚有精兵十万,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居然“病急乱投医”,一面祈求菩萨保佑,一面将皇位传给太子高恒,自己带着冯小怜自部城往东逃奔青州,北周顺利地取得邺城。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均被擒获,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再度统一。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二首《北齐》诗:其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北齐本较北周强大,由于北齐后主宠爱冯小怜,而使朝政紊乱,民不聊生,临事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失战胜的契机,终至一蹶不振,而遭亡国之痛,北齐自高洋开园到高纬被擒,才仅只二十八年的时间,谁能低估女人的作用呢?
  高纬被解往长安,受尽屈辱后终于被杀,冯小怜被北周皇帝的弟弟宇文达所得,不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她又作了武将李询的偏房,受尽了大妻的折磨,舂米、劈柴、烧饭、洗衣等吃重工作之外,还不时地遭到叱责和鞭打。冯小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最终自缢而死,那晚天很蓝,月很圆。
  千金公主复国壮举付东流
  千金公主字文芳是北周宣帝的弟弟、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北周虽然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但生活习惯和文化思想都已相当汉化,千金公主的母亲就是一位汉族女子,她父亲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诗书,尤其能作一手好画。因受家庭的熏陶,宇文芳自幼爱好读书写字,对于经史、诗文、书画、政治、工艺,甚至建筑都有相当程度的造诣。
  在北周的京城长安,千金公主是人们公认的才女,而她的美貌也是首屈一指的。因为她是汉胡人种的混血儿,所以集取了两类人种的优点,五官和身材有胡人的轮廓分明、大眼高鼻和体态丰满欣长,皮肤又如汉族女子的细腻;性情上既有鲜卑人的豪放健朗,骑马射箭无所不能,又不失汉族大家闺秀所要求的端庄娴雅。长安城里的达官达显,莫不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位才貌绝伦的皇室公主,究竟花落谁家。
  当时塞外的突厥国逐渐强盛起来,拥有骑兵百万,对北周构成了一种沉重的威胁;北周皇帝为了保全边境安宁,安抚突厥国,就仿效汉代的和亲政府,把侄女千金公主许配给当时的突厥国王沙钵可沙。
  就在议定婚事,尚未迎娶的这段时间内,北周政权却发生了一系列动荡。首先是皇帝宇文赞厌倦了日理万机的皇帝生活,把帝位传给了年幼的儿子宇文衍,立为静帝。宇文赞自己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行为愈来愈乖僻,先后废立了五位皇后,最后立的是杨后,杨后的父亲是北周上柱国杨坚。杨坚是北周朝庭里一位颇有根基和权势的大臣,他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元勋,封为隋国公,杨坚沿袭其父的爵位,历居高官。年幼无能的静帝继位后,杨坚当仁不让以国舅老的身份辅政,把军政大权全部抓到了自己手中。
  当时,虽然宇文赞厌倦权柄、放弃皇位,但他的各位兄弟宇文氏诸王却舍不得轻易把大权拱手让给异姓杨坚,于是联合起来兴兵讨伐杨坚。但杨坚此时已掌握了训练精良的“府兵”,很快就镇压了变乱,尽杀了宇文氏诸王。第二年二月,势丽中天的杨坚索性逼静帝让位于自己,建立了隋朝,改元开皇,他就是隋文帝。
  因为朝廷中的这一系列的变乱,千金公主的婚事就被暂时搁在了一旁,待隋文帝坐稳了皇位,他又想到了千金公主的婚约。心怀大业的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就有心要统一全国,首先他的计划是吞并南朝,所以对北方的突厥无力顾及,于是决定先利用千金公主的和亲,稳住突厥国。隋文帝赐千金公主杨姓,并为她准备了丰盛的嫁妆,派遣上千名士兵,护送千金公主远嫁突厥。见到美丽而多才的千金公主,沙钵可沙大为高兴,从而也接受了隋朝的玺书,同意向隋廷称臣,并进贡了良马干匹。
  千金公主眼看着自己的叔伯与兄弟一个个惨死在杨坚刀下,杨坚应该是她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为何还要同意接受杨坚的赐姓,并心甘情愿地去作陪王朝的外交礼品呢?实际上,这个刚烈而聪明的公主心中早已埋下了报仇复国的种子,只是眼前她一个赤手空拳的弱女子无法与杨坚的势力抗衡,索性远走异域,也好从长计议,伺机进行她的报仇复国大计。
  到突厥后,千金公主施展她的万般柔情,很快宠络住她的丈夫沙钵可沙;继而教授突厥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逐步改良突厥人原始的生活习俗,告诉他们修筑屋宇,制作陶器,千金公主凭着她的聪明和才干,不久就赢得了突厥民众的敬仰和爱戴。
  在千金公主枕边细语的谋划下,沙钵可沙逐步开始向隋廷提要求:先是请求建立双边市场,以便互通有无,杨坚一口应允了;接着又要求南迁到隋朝的边土白道川,以逐水草进行放牧,杨坚也毫不吝啬地答应了。而这些还都仅是开头的试探,最后,千金公主又泪水婆娑地向沙钵可沙诉说自己家庭与杨坚的仇冤,跪地恳请他与隋朝绝交;痛爱妻子的沙钵可沙同意了她的请求,先上书绝交,进而发兵直攻隋朝边关。为了实现自己的复国梦想,千金公主意气风发地跨上战马随军出征,并亲自谱写战歌以鼓舞士气,军队为她所感动,一鼓作气,攻下了隋朝的边地重镇——王城。
  而这时,隋文帝正处心积虑地经略江南一带:趁陈后主新立,派贺若迅出镇广陵、韩擒虎出镇庐江,伺机逼进陈都建康;眼看胜利在望,就在这节骨眼上,北方突厥人又出兵扰境,杨坚当然不愿腹背受敌。于是,隋文帝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国,一方面向沙钵可沙许下许多好处,让他停止进军;一方面求见千金公主,劝说她以两国关系为重,保持和平相处,以免生灵涂炭。隋文帝已经猜中,突厥出兵一定与千金公主的主张有关。
  千金公主身负血海浪仇,对这些花言巧语哪里肯信;但转念一想,即使此举突厥国获得胜利,那取得统治地位的也只能是突厥人,自己的复国梦根本无法实现,不如趁机退下一步,再作更深入周密的复国准备。于是在千金公主点头之下,突厥部队撤回本土。
  要想恢复宇文家族的北周,必须先找到宇文家族的皇种才行。于是,千金公主暗地里派人四处察访寻找,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在隋国的僻野之地,找到了北周皇族幸存的一位王子。接着,千金“公主暗中派了手下几位得力的干将,辅佐宇文王子在沙漠中建立了一处秘密基地,由千金公主设法筹集提供资金,招兵买兵,加强训练,组织了一支为数不多,但兵精器良的精锐军队。按照千金公主的计划是要逐步扩充壮大,有朝一日,攻入中原,灭隋复北周。后来,千金公主又千方百计说服了丈夫沙钵可沙,让他尽量给予必要的支持,到时可与突厥结成联盟,分占关内关外,沙钵可沙表示了同意。
  正当千金公主的复国计划在逐步进行之际,沙钵可沙病死了,千金公主依照胡俗转嫁给继位的业护可汗;不久业护可汗去世,又转嫁给都蓝可汗。而她的复国梦却始终如一地策划着,并争取着各任可汗的支持。
  隋文帝开皇八年,隋朝兵力积蓄已盛,于是下诏大举攻伐南陈,不久,攻陷了陈都建康,俘虏了陈后主叔宝及所有皇族,班师凯旋归长安。统一了南方之后,隋朝的天下已经相当强盛而稳固,隋文帝可以转移精力安定北疆了。
  就在灭陈的当年,隋廷以三十万大军屯兵北方边境,以防突厥的骚动。此外,隋文帝还把大量从陈地缴获的珠王彩缎赐给突厥可汗和千金公主;且下诏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在诏书中不直称其名,以示尊重,反复劝勉她以大局为重,以民众祸福为念,努力调和中原与突厥的关系,甚至还把陈后主价值连城的翠玉屏风,赐给千金公主。
  眼看隋朝兵力日益强大,而突厥当权人物并没有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千金公主的复国计划,她不免感慨丛生,提笔在隋文帝赐来的翠玉屏风上题下一首长诗: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安在?空自写丹青;
  怀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千金公主的诗句既有身世飘零的感慨,又有家国兴亡的悲痛。由于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勤谨节俭,减轻税赋,休养生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隋朝很快发展成一个国富民强,兵力精壮的强国。而千金公主的诗传到长安以后,原本就对千金公主心存戒备的隋文帝,便更加对她放心不下,决定趁她的势力尚未发展起来之前,除去这个心腹之患。
  狡猾的隋文帝并不想与突厥国正面交锋,因此没法挑拨都蓝可汗与千金公主的关系,暗派使节向都蓝可汗灌输千金公主怀有野心,将伺机颠覆突厥政权的思想,使都蓝可汗也对千金公主产生提防之心,后来,都蓝可汗又遣使向隋廷求婚,隋文帝答应把安义公主嫁给他,但条件是必须除掉千金公主。
  此时,几经沧桑的千金公主在都蓝可汗眼中已失去了昔日的魅力,加上隋朝使节的不断唆使,蓝都可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千金公主暗杀在前往复国基地检兵的路途上。这位北周公主的鲜血染红了大漠的黄沙,给她艰辛的报仇复国梦,划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和亲远嫁番邦的都是汉族公主,唯独千金公主是鲜卑族善人后裔;而每一个出塞和亲的女子,都是十分忠诚地执行着朝廷赋予的安邦任务,独有千金公主特别,怀有仇恨和壮志,一心要击败中原的皇朝,实现自己酝酿已久的复国梦。这个梦最终虽然烟消云散,但这位雄心可嘉的公主已在历史上写下了悲壮亮丽的一页。
  独孤皇后铁腕严治后宫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案”,既使平民百姓家中的内务都难以了断,那么人员宠杂的皇家后宫之事就更是纠缠不清了。自古以来,朝朝后宫多是非,有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