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存手册-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如果作长期打算,你也应估计自己跋涉穿越险地的可能性。
  在海上,你更应处处留心可能会有所提示的信息,而不是束手待毙。这些信息可能会告知你不远处有片陆地,如果你努力达到那里,而不是呆着不动,生存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尽管铁锚能阻止你的漂流,可同时却让你暴露在狂风和海浪的肆意攻击下。
  身处陆地,坐等营救可能是最容易办到的。然而如果无人知道你身处困境或已失踪,无人知道你所处的地形环境空无一物,根本无法提供生存必需的食品、水或避难场所;或者你感觉很自信,能量和配备都很充裕,足够保证你可以回到文明社会,或有其他一处你能生存的地点。如果这样的话,一旦脱离了黑夜,而且其他条件允许,你可以决定出发。
  2、4 如何获取食物和水
  当你身处悬崖绝壁,通道被潮水切断,或者暴风雨或浓雾迫使你不得不等待时,可能很少有机会得到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不要即刻用完你的应急贮备。很可能你会被围困相当长的时间,尽管你可能会感到饥饿,还是应该按定额配用,以便能应付最差的境况。
  即便身陷这等险地,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也有可能获得某种可食之物。首先应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节省你的紧急配给品。不要仅满足于一种食品资源,应当搜寻多种可食植物,包括叶子、根、浆果和坚果以及其他各种可以利用的植物资源。搜寻动物的踪迹,以便设法狩猎或布置陷阱。
  当你濒临绝境而无法忍受你获取食物的方式,或者无法找到无论是你愿吃还是不愿吃的食物时,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放弃。如果出现了其他可供的选择时,就没有理由继续消耗已濒危的物种——动物或植物,也不要继续布置陷阱(它不会懂得选择的),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不意味着浪费。如果你不得不长期滞留此地,过分掠夺对自身也无益。
  记住,最易于获取的食物可能并不符合你日常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如果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选择吃一些异食,你将会发现,这时尽管身处险地,可喂饱自己还是比较容易,而且还能鼓励他人也吃。
  对短期求生来说,水会比食物更重要。如果得不到新鲜流动的淡水,你可以考虑其他的水资源,但要沸煮或消毒。优先考虑寻找水源的问题。
  即便气温条件允许你无需生火取暖,烧水也还是需要燃料。此外,白天气候温暖,不要想当然认为随之而来的夜晚也易于度过——世界上有许多地区日夜温差相当明显。
  2、5 导航
  在许多境遇下,呆在事发现场附近最为适当,因为那里有许多从飞机、车辆或其残骸中抢出来的各种材料和装备,而且那里还易于被营救者发现。但是,如果你已经决定转移,那么将需要许多辨别方向的技巧,以及各种引导你沿正确的路线,从荒芜之地回归安全地带的本领。
  你必须牢记“PLAN”,这可能会在某天救了你的命。
  P保护措施 (Protection)
  L着陆地区 (Location)
  A获取 (Acquisition)
  N导航 (Navigation)
  2、6 救人
  对于探险活动来说,计划中必须仔细考虑对人的选择。探险队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个性特征。所谓选择,不仅包括队员的体质训练和个人经验是否适于从事某项探险,还包括特定项目负责人的选择。灾难突发之时,重压下任何人都可能有非常态反应。天灾人祸常会导致大批受难群众流离失所,拥挤在一起。其中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可能会有孕妇,以及伤病员都需要特别的照料。随时都可能爆发造成更多人员伤亡的意外事件。毕竟受过良好训练的人员要比芸芸大众少得多。
  婴儿看上去非常娇弱,可是通常他们非常能忍耐逆境。但是必须注意给他们保暖。儿童需要消除疑虑,尽可能将他们安顿舒适,尤其对于那些与家人失散只剩孤身一人的孩子。对意外事件的奇遇感会使他们不至于过分焦虑,可以分派一些任务给他们,但不要随便应允他们四处遛逛和玩火,否则他们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老人通常意志坚强,可以帮助青年人消除疑虑,找回信心,但也必须保暖,有规律地进食。女人似乎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比男人强,也更能够为他人分担责任。
  位于轮船或商用客机上时,船上官员或机组人员如果与乘客在一起,将会被期望能统领局势,但不要期望可以如同严密组织的探险队那样,可以执行相当军事化的命令,或要求对领导和负责人的绝对服从。在做出决定,计划行动和维持士气时,必须试着采取某些民主化的程序。经受创伤会使一些人急切地服从能给予他们以希望的领导,但同时也带来了必须征服的偏见和灾难问题已被解决的错觉。
  在空难或海难中,不同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的人被命运连在一起,被迫存在于他们各自社会习俗难以允许的处境之下。处理好由此而来的各种冲突和矛盾需要相当的机智和灵活。然而,生存才是首要的。
  你的医疗知识越广博越好,但最重要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生存的信念,良好的医疗态度将会对之有很大的帮助。给别人一个知道如何去做的印象,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你如果镇定自如,会有助于鼓足他人的信心,增强彼此间的合作。你的知识经验越是丰富,处理问题就会越得心应手。
  1 气候带
  人类常常把不适应的外部环境当作逆境看待,感觉应与之争斗。这不是求得生存的好方法——与天斗,败者惟有自己。新的环境的确潜含危险,你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但大自然是不会偏袒谁的。学会适应气候,学会利用环境提供给你的东西。气候不仅仅取决于纬度,陆地和海拔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是指北纬60°33'以上,南纬60°33'以下的地区,但身处世界各地高海拔地区,都必须具有相应的防御严寒的能力。赤道地区,比如安第斯山脉,海拔5000米以上才被积雪覆盖,但越接近极地地区,高山积雪线就会越低——南美洲最南角海拔几百米以上就会终年积雪。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北欧和前苏联的北部地带都属于北极地区。
  苔原地区
  极帽南部,永久封冻地层,草木生长皆受到阻滞的地区。夏天冰雪融化,但是植物的根部依然无法侵入坚硬的封冻地层。高海拔地区也会出现类似的地形。
  北方针叶林
  在北极苔原与温带主大陆之间有一条宽达1300公里的森林带。在俄罗斯泰加地区,森林纵向延伸达1650公里,向北直至北极圈以内。但在加拿大的赫德森海湾地区,森林带平行于北极圈以南向东西方向延伸。
  冬季严寒而且漫长,大部分时间大地封冻,夏季很短,一年中仅有3~5个月地层解冻,雨水可以到达草木的根部。沿着流向北冰洋的江河两岸,草木尤为茂盛。这里富含许多珍贵的动物资源:麋鹿、熊、水獭、山猫、黑貂和松鼠以及其他更小的生物和多种鸟类。
  在夏季冰雪融化的积水存积在低洼地,会产生沼泽。横七竖八杂乱延伸的树林和密集生长的苔藓植物使得通行变得相当困难。蚊子会很令人讨厌(尽管这里的蚊子不会传染疟疾)。如果你有防寒衣物,冬季行进会相对容易一些。沿河旅行会是较好的选择,那里各种鱼类量足味美,可以利用充足的倒落林木扎个木筏,顺流而下。
  温带气候
  对于不具备特别生存技能或知识的旅行者来说,北半球温带地区及南半球相应地区所能提供的可能是最宜于生存的野外环境了。这些地区的环境为大多数读者所熟知,常常也是广泛都市化的地区。生存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这里不大可能很大范围地降临。只要健康状况符合探险活动的要求,具备基本的求生技能,一般来说,个人不大可能会长期与世隔绝,或经历长途跋涉仍然无法获得帮助。在隆冬季节里也要求个人具备一些极地生存所应拥有的技能。
  季节性落叶林
  在天气变暖,冬季也不那么严寒的地区,落叶林替代了针叶林。橡树、山毛榉、枫树和核桃树是美洲大陆的主要树种。栗树、菩提树、橡树和山毛榉是澳洲大陆的主要树种。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着多种树种和真菌。在这里生存应当不成问题,除非在极高海拔地区,那里的环境条件类似苔原或雪地地区。人类已经征服了许多这样的地区。
  温带草原
  主要为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雨量适中,这些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食物供给量最多最为丰富的地区——种植谷物;饲养牛羊。夏季里水源会成问题,冬季要有容身场所。
  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周围地区是准干旱地区,夏季持续时间长而且炎热,冬季短而旱。一年四季大部分日子都会有阳光和干燥的风。
  这些地区曾经广泛分布着橡树林,树木被砍伐后,土壤受到侵蚀,大部分地区逐渐覆盖上常绿灌木。美国加州的部分地区与之非常相似,树木很少,水会成为问题。
  热带雨林
  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片陆地包括广阔的可耕作区和各种极端的沼泽和沙漠地。有近1/3面积覆盖着原始森林——赤道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和高山林,共同特征是具有粗犷的山川,降雨量丰富,进而形成许多汹涌澎湃的江河,在海岸地带以及其他低洼地区经常会形成大片的沼泽地。
  热带亚热带大草原
  通常位于沙漠地区与热带雨林之间。森林边缘地带野草种类生长较高,可达3米,更常生长着各类灌木。全年平均气温偏高。非洲大陆有超出1/3的地区属于这种气候。同样的气候类型还包括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那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繁茂的桉树林。此外还包括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西南部平原以及巴西的草地平原等。经常会不容易找到水源,但是只要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茂盛的植物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非洲,能见到大量群居性野生动物。
  沙漠地区
  地球陆地表面有1/5被沙漠覆盖,那里干旱空旷,生存非常困难。当气流从赤道地区升起,逐渐排出所含的水蒸汽,在临近大地时又重被加热,几乎不带一点水汽降落下来,地面沙漠化开始了。在沙漠地带白天几乎不见一片云,烈日直射,夜间也无法保温,所以日夜温差极大。白天很高的日温(在撒哈拉沙漠白天气温可以高达58℃),至夜间会降至零度以下。地球上的沙漠地区只有一小部分由沙组成,大约是撒哈拉1/10的面积,绝大部分是被交错的干涸河床切断的戈壁碎石。风会吹移沙子,堆积于低洼之地。另外,有些地方会出现风浪山,干泥沼泽地和环行流沙。
  2 极地地区
  南极表面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北极圈内所有陆地终年封冻,海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山。一年中只有两个季节——漫长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隆冬季节有时全天是黑夜,仲夏时则会24小时全为白昼。
  除了冰河和封冻的大海,在北极地区夏季气温可达18℃,但冬季里会降至零下56℃,而且气温不会超过零点。在北半球的森林地带,夏季气温可达37℃,但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甚至比北极还低。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曾有过零下69℃的低温。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还要低。
  南极地区曾出现过每小时177公里的风速记录。北极地区秋冬之季,会有飓风,能将积雪上扬30米,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场来临的暴风雪——尽管事实上并没有下雪。伴随着低温,狂风有明显的冷凝效果——比温度计显示的低温还要厉害得多。例如,零下14℃时每小时32公里的风速会使实际气温相当于零下34℃,如果风速达每小时64公里,将相当于零下42℃的严寒。气温越低,实际下降的效果会越明显。当风速超过每小时64公里,气温的下降速率也就不会有更多的不同了。
  2、1 旅 行
  实际经验表明,灾难发生后呆在飞机或报废的车辆附近是明智之举。如果所在地存在危险,在临近之地建立安全的避难所是必需的。是否决定转移将依据获救的可能性以及距离文明世界的远近。
  当你仍能清晰思考时,应尽早作出如何行动的决定,严寒会使反应迟钝。
  在暴风雪中迁移是不可能的,此外无论何时,在茫茫冰地和苔原地区辨别方向也是很困难的。夏季里融化的冰水使得苔原地区出现许多沼泽,海里的冰变成半融状态,相当危险。
  在北极的夏天,黑苍蝇、鹿蝇和水飞虫会很令人讨厌。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因此搭帐篷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