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9年12月17日,没有阳光的中午。白宫的高级餐厅里,布什的“特邀午宴”进入尾声时,总统宣布了这一惊人的决定:“我决定武装逮捕诺列加。”
目的异常明确: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马到成功。这一大胆决策的结果,在美国的入侵史上又记下了这样的一笔:陆、海、空2。4万军队一齐出动。动用了美国最现代化的部队一82空降师。第一次将最先进的F—117隐形战斗机投入战争。116名女性直接进入战争最前沿。一位百发百中的女少尉击毙了4名巴军士兵。
然而,战争并没有像布什预料的那样顺利。4天过去了,不仅没有抓到诺列加,而且美军处处遭到巴军的骚扰。圣诞节即临,布什总统如坐针毡。
恰恰在这个时间,12月24日中午。诺列加只身驱车,绕过美军“耳目”,驶入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这是诺列加最满意而唯一的选择。与美军周旋了4天的诺列加,早已疲惫不堪,精疲力尽,他想尽快找到一条生路。
24日凌晨,他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与自己常来常往的梵蒂冈使馆没被盯梢。他顿时大喜,“天无绝人之路。”他迅速与梵蒂冈使馆进行了电话联系,得到的回答异常满意:“可以,保你平安无事。”然而,诺列加失算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是自己迈向地狱的第一步。
诺列加进了梵蒂冈使馆的消息很快传到白宫。布什欣喜若狂,他连连称到:“多好的圣诞节礼品,”“多好的礼品呀!”
布什亲自拿起了电话。他在直接向梵蒂冈使馆要人,但遭到了婉言谢绝。此后,美国向罗马教皇施加压力,向诺列加施展攻心战。美国政府运用了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战术。
一时间,几十号高音喇叭独出心裁地架在梵蒂冈使馆周围。此起彼伏的摇滚音乐震耳欲聋。“诺列加滚下台,不要独裁分子”的新闻,在反复地播放,几乎是在呼喊。一首名为“无处可逃”的乐曲直对着诺列加住的小屋。
这种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音乐“攻心战”是美国人的独创。
“巴掌”大的梵蒂冈使馆周围,一连数日,人车如潮,直升飞机的轰鸣、高音喇叭的吼叫,仿佛要将这块小小领地掀个天翻地覆。
几十辆坦克的炮口,阴森森地从围墙外伸进了使馆,几百名美军的枪口瞄向使馆大楼的每一扇门窗。似乎围住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满身法术的妖魔鬼怪。
梵蒂冈使馆内,一间普通的小屋里。诺列加穿着一身斑澜的迷彩服,呆呆地站在屋中央。他脸色蜡黄,眼睛布满血丝。接二连三的音乐“轰炸”使他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他悔恨不该到这个鬼地方来,不该自投罗网。
“哗啦”他将一盆冰凉的水从头上倒下。他心里发烧,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好受些。使馆的主教来了,与他进行着第4次谈判:“快离开这儿吧!我们受不了了。”主教在明显地驱赶他。“求求你,我不能出去。”诺列加在不停地祈祷,祈求教皇的保佑。
但小小的梵蒂冈使馆哪能经得住美国政府强大的压力。
他们终于向诺列加发出最后通碟:“1990年1月4日中午前必须离开使馆,否则主动交人。”
诺列加绝望了,现实已把他推上“断头台”。他想回到巴拿马人民中间去,但是一位主教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不能!
反对派会让你成为第二个墨索里尼。“诺列加在犹豫,此时此刻他完全失去了主意。昔日运筹帷幄的”铁腕“将军,瞬间的谋略已飞得无影无踪。
他想起了家庭,想起了在别国使馆避难的夫人和女佣人。
“请给我一次与亲人告别的机会。”他向主教在乞求。主教答应了。
电话拨通了,他的手在发抖,声音在颤抖,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听筒里传来夫人泣不成声的呼唤:“诺列加,你不能走!”泪如泉涌的诺列加紧紧地咬住嘴唇,没让眼泪流出来。
1990年1月3日晚8时3O分。世界关注的黄昏。天阴沉沉的,狂风刮着地面的纸片在空中飞舞,这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紧闭了10天的梵蒂冈使馆大门终于打开了,身着戎装的诺列加眼珠通红,神色严峻地出现在门口。使馆里的几位主教陪伴在他的身后。9天9夜,眼睛已熬红的美国兵像饥饿的蝗虫扑向“食物”。“哗啦”,诺列加被围得水泄不通。
诺列加冷冷地环顾着这一切。他缓慢地向前挪动了几步,轻轻踮起脚尖。他想越过美国士兵的头顶,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然而,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映入眼帘的除了美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之外,是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
4个美国兵架起他向一架准备好的直升飞机走去。瞬间,无数相机的快门启动,真实地记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野蛮行径。一位法国记者在追问:“将军,你想说点什么吗?”诺列加的嘴唇蠕动了一下,没有吭声。此时此刻,他什么也不愿说。
此时此刻,百万巴拿马人都怒视着这架直升机,人们挥动着铁一样的拳头呐喊:“美国佬,滚出去!”愤怒的人群被挡在美国士兵刺刀的外面。
直升机发动了,轰鸣声震动着整个巴拿马,也震动了所有巴拿马人的心。飞机渐渐消失在巴拿马运河上空。夜幕中,无数巴拿马人流下了耻辱的泪水。
飞机抵达巴拿马运河上空时,诺列加终于忍不住极度悲痛,涕泗滂沱的泪水从高空坠入巴拿马运河。
强行押送诺列加的直升机在霍华德空军基地停留片刻后,又换乘一架运输机飞往美国的佛罗里达机场。5月7日送上审判台1990年1月4日下午,美国迈阿密地区法院审讯室,经过一阵忙乱之后,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法官和律师们个个神情紧张地等候在这里。
今天的审讯非同寻常。因为被审讯者是一个主权国的首脑。
下午3时,飞机刚一降落,诺列加就被直接带入了审讯室。他显得异常疲惫,惺松的眼睛只是微微地抬了一下。他径直走到属于自己的被告席上,重重地坐下,把头轻轻地靠在椅子背上。
审讯开始了。他一言不发。法官在问什么他似乎听也没听。起诉书—12条“罪状”不知何时念完了,他依旧没有丝毫反应。
法官火了,提高了嗓门:“你承认以上事实吗?”诺列加突然抬起头:“美国法院无权审判另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的首脑。”他几乎在呼喊。
此时诺列加的辩护律师鲁比诺开口了。他陈述了两点理由:一是诺列加被带到美国来,本身就违反了巴拿马的法律;二是他是个外国人而且不是在美国领土上犯的罪,审判他的应是巴拿马法庭,美国人无权审讯。
法官沉默了,法庭也沉默了。
张口结舌的美国人只好宣布休庭。
时间仅仅相隔4天。迈阿密法院又开始对诺列加进行第二次开庭审判。
判若两人的诺列加,今天异常精神,他泰然自若地步入法庭,左手臂上搭着一件沉甸甸的军服。
诉讼刚刚进行了5分钟,诺列加的律师鲁比诺就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令美国人震惊不已的问题:“根据日内瓦条约,诺列加将军应享受一名战俘的全部特权。”
鲁比诺的话音刚落,诺列加就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他浑厚的男中音在大厅里回旋:“姓名:诺列加,军衔:上将,编号: 1。”
接着,他迅速穿上了佩带有四星肩章的军服。
法厅愕然了。布什总统惊恐不安。他深深知道,如果诺列加一旦享受战俘待遇,整个诉讼无效,美国的“入侵事业”将全部毁于一旦。诺列加又一次令布什总统骑虎难下。
据美国一家广播公司报道:被允许换上军服的诺列加,已从一间破烂不堪,连窗户都没有的牢房里搬进一座舒适的别墅。“慈善”的美国人不得不为他发上薪金,派上佣人,还为他备有一个装满酒的橱柜。陷入绝境的诺列加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美国人就把诺列加关进了被誉为“恶魔岛”的马里恩监狱。此时此刻,条约和法律都黯然失色。无论诺列加有何理由,美国人都将让他在监狱中渡过余生。
马里恩监狱位于圣路易斯市东南100英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边缘,除了望台、围墙及沿着周界设置13重带致命利刃的圆筒形铁丝网外,外表很像一个大学校园。有山有水,风景秀丽。
这个监狱是美国管制最残酷的监狱。送到这里的大都是判有重刑的犯人。这里的每一个警卫都带有一根长一米的黑色钢头硬塑料棒。这种被称为“肋骨分隔棒”的凶器,用来分开肋骨,使人疼痛难忍,却不会使肋骨折断。
据说,此监狱四周配置了防空武器,但监狱长哈曼否认了这一点,他希望尽快装上这种武器。
哈曼很欢迎诺列加的到来。他希望诺列加能写一部《我的故事》,不但可赚到100万美元,也会使他的监狱名声大震。
巴拿马人民在瞩目,世界在瞩目,整个地球也在关注:“铁腕将军”诺列加,你还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吗?!
第6章 被丑闻击垮的日本首相
——竹下登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精明强干,长着一副娃娃脸,在日本政坛上被人称为“阿信”。他以自己特有的玩弄权术的手段登上了首相宝座。正当他欲展宏图之际,一桩政治丑闻——里库路特特大贿赂案,使他从高山之巅掉进了万丈深渊,显赫政坛几十年的“阿信”被贿赂案的浪潮所吞噬,从此在政坛上消声匿迹。而这一丑闻则成为自民克30多年执政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本文将给您展现“阿信”的发迹和他垮台的宝过程。
6。1 青木伊平自杀
1989年4月的一天上午,天气晴朗,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日本首都东京的一条街道上热闹非凡。这个时候正是日本各地樱花盛开的季节,到东京旅游的外国客人,还有来自日本各地的游人纷沓而至,他们不失时机地来到东京,享受这场大的美景,这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东京街道显得更为狭窄。身着各种春季服装的俊男靓女,在大街上徜徉。
忽然,一件东西从一座大楼的楼顶上飘然而下。“什么东西从楼顶上掉下来了!”一位身穿米黄套裙的年轻姑娘叫道。
“有人跳楼了!有人跳楼了!”
马路对面有人在喊。当大街上的多数人反应过来时,看到的是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躺在大街上。这是一位中年男子,身穿西装,面部发青,口吐鲜血。大街上的行人“呼啦”围成一圈。人们议论纷纷。
“是从20层楼顶上跳下来的!”
“会不会还有救?”
“不可能!从6层楼跳下来都没命了,这是从20层的楼顶上。”
“真可惜!年纪轻轻的。”
“这人大概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也许是公司破产了吧,看样子象个经理。”
“也许是吸毒的,你看那脸色发青。”
正在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时候,从远处传来了“呜啦、呜啦……”的警笛声。不知是谁报的警,这么快警察就赶到了,人们看见两辆警车从人群中呼啸而过,在出事点停了下来。警察迅速从车上跳下来驱散围观的行人,检查了尸体。他们很快在现场进行了侦察,确定死者是自杀,因为找不到他杀的任何迹象。很快,警察就查清了死者的身份。两天之前,他还是竹下登首相的秘书,名叫青木伊平。他刚刚被首相解除了职务,现在跳楼自杀了。
这时各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纷纷赶到现场,录相拍照。一大群记者还把警长围了起来。“请问死者是竹下登的秘书?”
“是的!”
“请问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还不很清楚,只知道他两天前刚刚离职。”
一群记者围着警长追问,希望能得到这一案件的有价值的新闻报导。
“请问他的死因与目前正在调查的里库路特案件有关吗?”一个身穿艳丽女装的年轻女记者问。
“请问他是因为离职而自杀的吗?”一名身穿夹克衫的男记者问。
“请问他的家庭情况?”
“……”
在这群记者的追问下,警长大声喊着:“无可奉告!正在调查,请谅解。”警长在记者的围攻下钻进了汽车。汽车发动了,记者们被迫让开一条道,眼看着警车一溜烟似地消失在繁华的街道上。
6。2 竹下登辞职
青木伊平自杀的当天中午,电台、电视台就在午间新闻中播报了这一消息。当时,竹下首相正坐在电视机旁吃午饭。
听到青木伊平自杀身亡的消息后,竹下登手中的饭碗掉在了红白相间的榻榻米上,摔得粉碎。他先是一惊,看到电话中青木伊平躺在大街上血淋淋的尸体,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