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巡狩大明-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铺子造的东西质量自然是精巧之极,不过段飞亲自过目之后却对刘家三代能工巧匠说道:“刘老,这些刀本官就收下了,这些机关巧器嘛……用于暗杀和江湖争斗还成,在战争中就没什么大用了,而且打造费时维护费用昂贵,不适合推广啊,刘老,现在是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器迟早将替代刀枪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武器,你们这些能工巧匠要赶上时代的潮流啊,华明,你带刘老他们去参观一下咱们带来的火器,刘老便当知本官所言非虚了,那些东西很大一部分可是北派的匠人所打造的哦。”
  带着好奇与较劲的心态,刘老带着儿孙跟着华明走了,段飞见前来献策的人渐少,正要跟着去,突然有个孩子的声音在人群里尖叫道:“大人,等一下,我有备倭妙策要亲自献给大人,请大人稍候!”
  听那声音的尖锐程度,说话的人估计也就十三四岁,这么小的孩子来献策还是头一回,段飞好奇地转过身,向声音传来处望去。
  只见人群让了开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拉着个瞎了只左眼的老人走出人群向段飞走来,最后被金牛卫拦住,那孩子规规矩矩地向段飞一揖,说道:“大人,小子乃苏州昆山县人郑若曾,这是我乡老奚秋蟾,我们是来向大人敬献防倭之策的。”
  段飞笑道:“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小小年纪就能向本官献策呢,奚老,你有何策防倭呢?”
  奚秋蟾突然向段飞跪下,重重叩了三个响头才道:“请大人赦免罪民过去所犯的过错,小人才敢向大人敬献罪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防倭之策。”
  听到奚秋蟾的话,四周百姓鼓噪起来,段飞向奚秋蟾凝目望去,哑然失笑道:“好,本官暂且先承诺赦免你过去所犯之罪,不过,倘若你向本官献策之功不足以抵消你过去所犯之罪的话,本官还是会依律惩罚你的,至多酌情轻判而已,你现在可以当众说出你的备倭之策了。”
  奚秋蟾道:“大人,罪民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海盗,跟倭寇有过来往,还曾经去过倭国,罪民对倭寇及江浙、福建沿海岛屿、水路知之甚祥,罪民常跟若曾说海上的故事,在他要求下曾经讲过许多杀倭寇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不过却是罪民亲身经历所得,如今听说大人征集备倭之策,罪民在若曾帮助下整理出一整套海防之策,请大人们明鉴。”
  段飞点点头,说道:“亲身经历所得的经验定有独到之处,你继续说。”
  奚秋蟾道:“大人,倭寇往往利用清明前后的东北风大汛和重阳后的西北风小汛侵入江南,应在春汛、小汛前一个月,令各道统兵官分守信地,命其督领部兵出沿海兵船停泊之处,如在嘉湖,出三关;在绍兴,出龛山、临山、观海、三江;在宁波,出定海、昌国、象山;在海门,出新河、松门;在温州,出楚门、盘石、金乡,安营操练,与兵船相表里,如倭寇潜入海口,则水兵星罗于外,陆兵云布于内,趁其疲惫无备时,歼灭之。五月、十月底撤兵归道。此法应通行浙直广福各省,各卫相互守望,牵一发而动全身……”
  奚秋蟾侃侃而言,才听了几句,段飞已对他刮目相看,只听奚秋蟾说完陆上及近海的防倭之策,又道:“刚才罪民所说只是下策,其实防倭之要,在查敌于千里之外,御敌于|大海之上,对于浙江南直隶的海防而言,因再海上建起三重防线,即会哨于陈钱岛,分哨于马绩、羊山、普陀、大衢,为第一重;出沈家门港、马墓港为第二重;总兵督发兵船驻扎海上为第三重。洋山乃苏松御倭海道之上游,舟山诸山是两浙之屏翰,崇明诸沙是三吴之屏翰。定海海外诸山,舟山最大。定海乃宁、绍之门户,舟山又定海之外番,保有舟山,对于宁绍乃至浙直尤为关键……”
  “够了,奚老,你真的是个海盗?不会是读书不成落草为寇了吧?”段飞惊喜地说道。
  奚秋蟾恭恭敬敬地说道:“罪民不学无术,经商不成终落成了海寇,刚才所说的东西,都是罪民口述,由身边这个孩儿替罪民归纳出来念给罪民听,罪民背熟了才在钦差大人面前献丑的。”
  段飞欣然看着奚秋蟾与郑若曾,说道:“你们二位乃是本官征集防倭之策以来最大的收获,请二位随本官回钦差行辕,本官要与你们好好详谈,共商备倭大略。”
  奚秋蟾与郑若曾确实是段飞自公开征集防倭之策以来最大的收获,其实他不知道这个小孩郑若曾未来才真的了不起呢,他乃中国历史上拥有海防意识的第一人,如果嘉靖皇帝能支持他后来所写的50条“海防条议”的话,那么大明将可以建起海上长城,保大明海疆万世无虞。郑若曾就是古代历史上海上长城的筹划者。他在自己亲身经历和遍查古籍的情况下,写成《筹海图编》,《使倭针径图说》等书,有作“诫谕将吏”10条,“行军节制”56条,“申饬海防事宜”4条,“禁革事宜”4条,等等,曾对明末防倭起到重要作用,可惜明朝一亡,清朝又继续闭关锁国,郑若曾的心血终于白费,连名字都被世人所淡忘。
  第606章 卫生与人口
  段飞很看重奚老,对郑若曾却有些不那么重视,谁让他如今才十四岁呢?段飞对奚秋蟾大加鼓励,当场赏银万两,命他就在苏州衙门里撰写《防倭纲要》一书,本来打算请几个秀才给他打下手,奚老却坚持只要郑若曾跟随左右,段飞只好作罢,又找来许多参考书籍,甚至自己的秘藏海图都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新式的绘图法倒是引起了郑若曾的极大兴趣。
  段飞不能在苏州久呆,他在苏州呆了五天,然后去了扬州,扬州知府依然是鲍星鹏,不过他的手下官吏几乎全换了,如今的扬州府同知也是段飞的熟人,也就是原应天大理寺评事林希元,段飞当锦衣卫都指挥使后他也曾得到过几次升迁,如今已经成为堂堂四品官,对段飞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也极为钦佩,已经成为段飞的死党之一,扬州魔教案只后扬州的事务其实都是林希元在处理,鲍星鹏在段飞授命下正在努力研究,打算立功抵罪呢。
  亲眼看着装着宗设等倭寇俘虏的船送走之后,段飞与鲍星鹏、林希元回到扬州府衙,林希元向段飞介绍了接任以来扬州发生的改变,段飞对他的工作效率也很满意,不过他来扬州不是来看林希元的,他在乎的,是鲍星鹏最近有什么成果没有。
  林希元公务繁忙,随便聊了几句见段飞跟鲍星鹏似有话说,他便识趣的告辞了,鲍星鹏向段飞一揖,从袖口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献给段飞道:“大人,这是我等两个月来心血之作,按大人的意思取名为《妇科验方大全》,请大人过目。”
  段飞接过医书,笑着对鲍星鹏道:“我让你写本卫生防疫的小册子用于推广,你怎么写起妇科医书来了?”
  鲍星鹏道:“承蒙大人不弃,不仅给我们一条生路,又给了我们许多方便,用以研究更好的医术,尤其是那显微镜,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东西,经过我们研究认为,如今我们所知还是太少,想要有点收获写本医书出来,至少还要一两年时间。”
  段飞想了想,说道:“好吧,你们慢慢研究,不过你至少得先给我弄本卫生常识之类的小册子吧?你如今该有点明白了,伤口化脓等外伤是怎么发生的,人喝了不干净的水为何会拉肚子甚至长蛔虫,还有,没有经过消毒处理而且不戴口罩就去为人接生会造成新生儿死亡率激增等等……我现在要求不高,你就给我整个卫生常识的小册子出来好了。”
  鲍星鹏是个挺严谨的人,他说道:“大人,微生物我们是见到了,不过它能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还没有研究透,请大人给我点时间。”
  段飞道:“别的你慢慢研究,我刚才说的这几点都是我亲身验证过的,你先写出来,然后再慢慢研究验证好了。”
  鲍星鹏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段飞,段飞回瞪了他一眼,说道:“显微镜是本官发明的,本官闲着没事就喜欢用放大镜东看看西看看,发现问题就验证了一下,有什么好奇怪的?”
  鲍星鹏道:“那接生呢?大人也亲自验证过……许多次?”
  段飞无法自圆其说恼羞成怒地道:“举一反三不行吗?叫你写你就写,总之没经过消毒的东西就会有细菌,会造成伤口糜烂让人生病,呼吸和说话也会造成细菌传播,口罩这个东西本官在陕西防治天花的时候用过,很管用,还有种痘……”
  在段飞的催逼和亲口述说要点的情况下,鲍星鹏亲自手书的《卫生常识概要验法》一书经过一夜苦熬后终于出炉,这也就是一本小册子,这小册子中段飞口述的卫生常识就超过五十条,其余的经过段飞亲自审阅,删删减减,鲍星鹏又苦思冥想添加一些,最终林林总总地以问答的形式记载了总共一百条卫生常识,若是命名为《卫生常识一百问》一定会更吸引眼球,不过鲍星鹏说没那么白痴的名字,坚决给否决了。
  小册子到手后段飞立即命人拿去制版刊印,由锦衣卫掏钱第一版就印它十万份,段飞打算将它以官方名义免费发放至全国各种公立的私立的医馆、赤脚医生甚至巫医、接生婆手里。
  段飞的决定让鲍星鹏颇感奇怪,他不明白段飞做这事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封面上他亲自签名的段飞二字?堂堂锦衣为都指挥使,刚成为江南万家生佛的剿倭钦差,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来出名吗?
  鲍星鹏好奇地向段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段飞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口,本官的目的就是让大明的人口在几十年内激增至少两倍,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老百姓也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感染而失去生命,人口将会迅速增加,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啊!”
  鲍星鹏皱眉道:“人多了……遇上灾荒怎么办?据下官所知……大明的粮仓并不丰实啊……”
  段飞看了鲍星鹏一眼,点了点头,有些心情沉重地交代道:“粮食的问题本官自会想办法,你继续搞好研究,尽快多出点成果,本官先走了。”
  《卫生常识概要验法》以最快的速度,一夜之间排好了版,这得益于报社的同志们日益|精湛的排版技术,经过实践摸索,他们已经创造出快速排版的技巧,否则《每日新闻》就得改名叫《每周新闻了》。
  看到初印本之后段飞很满意地点点头,报社的同志们就开始加班加点地赶印起来,这东西段飞也收藏了十本,还是得给自己未来的子孙留点东西啊。
  段飞滞留扬州的时候,宗设等倭寇被送到了京城,锦衣卫故意大肆宣扬,然后将宗设等倭寇用铁链拴着脖子捆着手,串成长串牵进京城,沿途造成万人塞项的奇景在京城重演,而且更加盛况空前,连路边围墙、屋顶上都站满了人,树上更不消说也爬满了,真让人担心若是有人踏空摔下,或是树倒墙塌了怎么办?
  菩萨保佑,在这个万众欢腾的日子里这些可怕的事并未出现,倒是宗设等倭寇再次经历了一场对他们来说可怕的噩梦,对武士来说,这是极度的侮辱,然而自投降以后他们经受的侮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坚强如宗设、小野善刀等凶悍的倭寇也给弄得麻木了,他们开始后悔不该答应在那个什么认罪书上签字画押,可惜后悔是没有用的,段飞就从来没有打算放过他们的意思。
  第607章 杀寇立威
  正德早已得到消息,京城中也准备好了盛大的庆功大会,正德当众宣读对日国书,国书中陈词前所未有的强硬,正德念起来也铿锵有力,全不像往日那种软绵绵的官样文章,宗设等听得是面无人色,终于感觉到了大明的威严,。
  国书宣读完毕后百姓们欢呼起来,正德很是满意地向四周颔首示意,然后他开始当众大声念出对宗设等倭寇的惩罚。
  宗设及其手下罪行累累的倭寇一共三十五人,被判于午门外十字街头活烹,另六十四名倭寇罪大恶极被判斩首,其余倭寇都被判处边远苦役,另从其中挑选十名罪行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的倭寇,让他们随同大明使节团,过高句丽前往日本,大明使节团的主使是个不怕死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杨慎,副使也是个不怕死的年轻人,名字叫夏言。
  这两个政见相反的人怎么就凑一块了呢?这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平衡与妥协了,这两个人一个文采斐然,可以向日本宣传大明的文眀与友好,另一个则是强硬派,可以用断绝与日本的商业来往相威胁,虽然是个矛盾的组合,但是在他们两者背后的大佬们其实已经和解的情况下,必能完美地完成任务,达成其他人都不可能达成的任务。
  宗设他们一心求死,终于在二月二十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