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深入静,屋里说话的声音,她听得一清二楚。由于活题关系到翼王,所以,褚慧娘也就用心地听着。就听洪秀全说道:“抓贼要赃,捉奸要双。你说石达开不可靠,有什么凭证?”洪仁发道:“就拿你封官这件事来说吧,你封他义王他不干,封他电师通军主将他不应,当众说什么德微才薄啦,不堪重任啦,显得多么谦虚!可是背后呢,他早就自封义王了。天京的老百姓都称他为义王,老四,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两面三刀吗?”洪仁达往前凑了凑,龇着满嘴黄板牙,也说道:“石达开到处笼络人心,动不动就到军营去讲话,要不就对老百姓讲道理。成千上万的人围着他,又叩头,又烧香,简直把他当成活神仙了。”“对!”洪仁发插话道,“很多人都称他为万岁,万万岁,他也高兴地接受了。”
  洪秀全默默地听着。表面上声色不露,可心里却在不住地翻腾。洪仁达接着说:“咱大哥说得对。你是天王,是太平天国的君主。不能啥也不问,啥也不管。照这样下去,老洪家的江山,就变成姓石的了。”洪秀全的心猛烈一震,站起身来,在御书房转了两圈,不耐烦地说道:“够了,够了。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脏心烂肺要不得。朕对达胞不薄,他不会对不起朕的。”洪仁发也站了起来,腆着大肚子分辩道:“老四呀,你吃亏就吃到犟上了。试问,你对杨秀清如何,对韦昌辉又如何?恨不能把心都掏给他们吃了。可是,到头来又怎么样呢?还不是要夺你的江山,逼你退位?”洪仁达也插话道:“归根结蒂一句话,别人的肉再好,也贴不到自己身上。不是二哥说你,你太重用外人了。把自己的骨肉甩得远远的,一无兵权,二无政权,都让外人说了算。你呀,早晚要吃大亏的。”洪仁发道:“咱们还说石达开吧!你想没想过,他现在的权力有多大?除天京一部分军队外,外围几乎都是他的军队,他手里光精兵就有三四十万哪!倘若他坏了良心,只要轻轻一歪嘴,咱们就得粉身碎骨。不是当哥哥的吓唬你,满朝文武、军兵百姓,几乎都是他的人了!”洪仁达又说道:“石达开善于收买人心,比杨秀清、韦昌辉高明得多。老四,你该清醒一点儿。祸到临头,可就没救了!”
  洪秀全听罢,一拳击到御案上,厉声喝喊道:“不要说了!朕自有安排,用不着你们胡猜乱疑。赶快退了出去!”洪仁发不服,高声分辩道:“别忘了,是亲三分向,你爱听也罢,不爱听也罢,反正我们是尽了骨肉之情啦!”洪仁达也分辩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可是你的哥哥,决不能往火坑里推你,你好了,我们跟着沾点光;你要完了,我们也得陪你一块儿倒霉!”“住口!”洪秀全大声怒吼道,“放肆,太放肆了。不用你们多嘴,赶快给我出去!今后无旨,不准你们到宫里来!”洪仁发、洪仁达站起身来,气得浑身打战,脸色都变青了。洪仁发冷笑道:“好,我们走。刚才之言,你自己好好琢磨吧!”两个人一赌气,退出御书房,回府去了。
  褚慧娘在外边听得真切。眼看着洪仁发、洪仁达上轿远去,她偷眼往房中观看:只见洪秀全面色铁青,额角上的青筋鼓起老高,背着手在房中急促地走动。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叹气。直到后半夜,方才休息。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褚慧娘看见天官正丞相蒙德恩来了。不一会儿,国舅赖汉英也来了。天王在御书房召见了他们,褚慧娘仍奉旨在门外警戒。她发现洪秀全坐到宝座上,面朝着房门;蒙德恩坐在洪秀全对面,背朝着门外;赖汉英坐在洪秀全右侧,打着横头。桌上摆着香茶和水果,左右站着四名十四五岁的承值宫女,灯光昏暗,几条身影在墙上晃动着。这时,就听洪秀全说道:“今晚把二卿请来,有些事与你们商榷。”二人同声答道:“遵旨!”洪秀全道:“你们看翼王这个人怎么样?”二人一下被惊呆了,相互看看,不知如何回答。洪秀全也觉得问得突然,又解释说:“朕并无别的意思,对翼王也无恶感。二卿怎样看的就照直说,不必心存顾忌。”蒙德恩低着头,仔细玩味着洪秀全的活,揣测他的心理。稍停片刻,才不慌不忙地说:“翼王千岁,文武全才,公忠国体,是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别是我朝发生杨、韦动乱后,也只有五千岁顶扶朝纲,执掌权衡了。不过——”蒙德恩欲言又止,不往下说了。洪秀全见他有顾虑,忙说道:“卿有话尽管直言,说得不对朕也不怪。”蒙德恩道:“我想先听听国舅的意思。”说着活,用眼盯着赖汉英。
  赖汉英也在揣测着天王的意图。从种种迹象表明,他已看出天王与翼王貌合神离。凭心而论,他对翼王是非常尊敬的。然而,天王要求的正是反面,叫自己该怎么回答呢?当然,天王是自己的妹丈,至亲骨肉,荣辱相关。从这点讲,比石达开要近得多,但是,事情都离不开一个理字。他正在为难的时候,正好蒙德恩叫他发表议论。赖汉英灵机一动,忙说道:“臣斗胆问一句,天王如此发问,想必是听了什么闲话?如能对臣等直说,臣也好分辨是非。”
  洪秀全听罢,沉默了片刻,说道:“三天前,洪仁发、洪仁达向朕面奏,说石达开不可信任,并列举了三条证据。一,独揽大权;二,默许百姓称他万岁;三,散布流言,指责朕昏庸无能。他们说得有证有据,不容朕不信。卿等常与五千岁周旋,又深知外面的情形。不知这三条确否?”蒙德恩善会察颜观色,对洪秀全的意图已全部了然。忙答道:“这话就看怎么说了!就拿第一条来说,万岁钦命翼王辅政,就等于把权力交给人家了。现在说他独揽大权,恐怕不确:这第二条吗,确有这样的事情。在翼王还京的那天,军民数万,都高呼翼王万岁。这么多的人,你能惩罚谁呀?更不能把过错推到翼王身上。因此,这第二条也是立不住的。至于他暗中散布流言,中伤万岁,这一条确实很严重。不知他对谁散布过,怎样中伤的?要拿出人证、物证来。否则,还是立不准的。”
  洪秀全听罢,面色变青,一阵冷笑:“如卿所述,是洪仁发、洪仁达犯下了欺君之罪?”“不!”蒙德恩急忙分辩道,“臣还有下情启奏。方才臣讲了,话分怎么说。从单方面看,就是臣方才讲的那样;从另一方面看,就截然不同了。还拿头一条来说,万岁委翼王辅政,而不是‘专’政。所以,必须随时请旨,待万岁恩准后才能执行。据臣观察,五千岁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往往自专自主,独断专行。五天前阅兵会操,他调动了五万大军,水陆习演,兴师动众,好不威风。人们只知服从翼王,而不知效忠天王。要说翼王心怀叵测,我不敢说,起码是属于越职擅权。”说到这儿,偷眼看看洪秀全的表情,果见他的气色平和多了。于是,又继续说道:“再说第二条。国无二主,天无二日,这是天经地义的。身为翼王的石达开,他不会不知道。当军民高呼翼王万岁时,五千岁应该及时制止,声明君臣礼制。如果不听劝阻者,应当以法从事。五千岁却没有这样做,完全默许了。听说这类的事情不少,以法度而言就是僭越,僭越可就不是一般的过错了。”他见洪秀全不住地点头,又振振有词地说:“说到第三点,翼王更不该背后诬蔑君主,犯下欺君之罪。臣虽没听到什么,但从五千岁的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万岁还记得吗?翼王还京那天,您为他举行了极其隆重的盛宴,五千岁不但不感念龙恩,反倒说三道四,恶语伤人。也就是我主胸宽似海,不加计较;若换别人,岂能容他!再举一例,万岁在金龙殿上,亲口加封他义王、电师通军主将之职,并赐他金印一方。石达开不但不感恩戴德,反倒驳回天王的圣意。这种藐视君主的行为,还是绝无仅有的。翼王表面上不受封赠,私下却乐得他人称颂。因此,说他心怀叵测,也不为过,纵观五千岁所做所为,不能不使人怀疑。所以,国宗大人洪氏弟兄所奏,值得万岁深思。臣冒死进言,愿主上明察。”
  洪秀全靠到椅子上,两眼望着天花板出神。片刻之后,他突然问赖汉英:“国舅以为如何?”赖汉英对蒙德恩的谈话,极不赞成。但是,又不敢反驳。他己清楚地看到:天王存心要找翼王的毛病,对不同的意见,他是绝对听不进去的。若弄不好,还会引出杀身之祸。干脆,来个明哲保身算了。因此,忙说:“天官丞相所说极是。”洪秀全看了他一眼,又问蒙德恩:“家兄说我重用外姓,排斥同姓,你看可有此事?”蒙德恩眼珠一转,忙笑着说:“国宗大人说得似乎有些道理。我主乃天父之子,一贯博爱仁慈,乐天下之所乐,忧百姓之所忧。心怀坦荡,向无亲疏之别。然而,世上还存在妖魔鬼怪,不能不使人有所防备。所以,亲疏还是有别的。望陛下起用同姓,为天国造福。”赖汉英忙说:“对极,对极。”
  这次召见一直进行到深夜,方才散去。在门外偷听的褚慧娘,感到很不是滋味。她心里说:怪不得都说“宦海如火海”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太冷酷无情了。她正寻思这些事情,突然天王在屋中叫她。褚慧娘如梦方醒,急忙走进御书房,跪在洪秀全脚前,施礼道:“陛下有何吩咐?”洪秀全看着她,亲切地问道:“朕对你如何?”褚慧娘猜不透他的用意,涨红了脸说:“万岁对婢子恩深似海。”“嗯!”洪秀全说道,“朕一向把你当成心腹,不论多么秘密的事情,也不避讳你。”“婢子知道。”“知道就好!朕打算叫你办一样事,你可愿意?”“启奏陛下,只要婢子能做到的,愿为主上效劳。”“好!”洪秀全拉她起来,继续说道:“朕打算派你刺探石达开的行动,你可愿意?”“这个——”诸慧娘一下愣住了。洪秀全把脸一沉:“你敢抗旨?”慧娘叩头道:“不敢,不敢。婢子怕把事情弄糟,对不起陛下。”“原来如此。”洪秀全又和蔼地说:“你不必担心。不论好歹,朕不怪你就是了。”“谢万岁。”慧娘站起身来。
  洪秀全又继续说道:“从明天起,白天你只管休息;定更以后,你就夜探翼王府。看他都干些什么,都有谁与他来往,他都说些什么。然后,向我禀奏。”“婢子记住了。”“不过——”洪秀全道,“你要千万多加小心,万万不可暴露身份。”“是!”洪秀全从腕子上摘下一只玉镯,递给褚慧娘道:“这是朕赐给你的,以后另有重赐。”慧娘又叩头谢恩。第二天晚上,就开始行动了。没想到被翼王把她拿获了。
  褚慧娘把经过讲完,不住地落泪。石达开听罢,只气得五脏冒火,七窍生烟。心里说:洪秀全哪洪秀全!石某把一腔热血都献给你,到头来还拿我当妖人看待。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豁出性命不要,一定要找他辩理!
  第六十五回 石达开率部远征 攻南昌大将受挫
  观遍天下游遍洲,
  人心怎比水长流?
  只缘疑忌难相处,
  从此英雄未回头。
  翼王石达开逃离天京,率水陆大军五万,日夜兼程,回到芜湖大营。他顾不得休息,面对旅帅以上的将领,慷慨陈词,说明脱离天王的原因。并且,强调说:“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愿随本王远征者,石某欢迎;不愿者,可任其自便。”结果,去留各半。有十万人马,愿随石达开同行。
  石达开亲自起草了一份布告,命人誊写数份,到处张贴。布告上写的是:
  为沥剖血诚,
  谆谕众军民;
  自恨无才智,
  天国愧荷恩。
  惟失忠贞志,
  区区一片心;
  上可对天皇,
  下可质古人。
  去岁遭祸乱,
  狼狈赶回京;
  自谓此愚忠,
  定蒙圣君明。
  乃事有不然,
  诏旨降频仍;
  重重生疑忌,
  一笔难尽陈。
  用是自奋励,
  出师再表真;
  力酬上帝徒,
  勉报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
  历久见真诚;
  惟期妖灭尽,
  予志复归林。
  为此行谆谕,
  遍告众军民;
  依然守本分,
  照旧建功名。
  或随本主将,
  亦足标元勋;
  一统太平日,
  各邀天恩荣。
  一八五七年六月二日——也就是清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石达开率领十万大军,开始远征了。这一意外的消息,震动了全国。有惊有喜,有乐有悲。人们抱着不同的看法,议论着这件大事。早有清兵的细作,探知实请,并偷窃了一份布告,送到武昌。
  曾国藩闻讯大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