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凤祥是个急性子人,平日很少说话。可是要遇上投心对意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没个完。他还不隐瞒观点,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看看屋里没有外人,就毫不拘束地说:“东王也太任性了,明明自己说得不对,还听不进旁人的话。现在不打大仗,什么时候打?兵法云‘兵贵神速’‘一鼓作气’;打仗也得和打铁一样,‘趁热’,要等凉了,什么都晚了。罗大纲说的哪点不对?东王还要处分人家,这不是以势压人吗!”李开芳也忿忿地说:“天下才打了十之一二,就想过太平日子,这不是痴心妄想吗:难道天王就没看见,清妖都逼到大门口了?倘若人家缓过手来,想太平也太平不了啦!”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息。林凤祥接着说:“就因为翼王您说得在理,东王没有办法,才派我们北征。可是,只给一万人马,够什么用的?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敷衍一下,做个样子给别人瞧。”翼王正色道:“天王和东王都这么定了,发牢骚还有何用?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你们也要认真作战。切不可因意见分歧而贻误天国大事!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有话要对你们说。”二将听了,立刻严肃起来,凝神静听。翼王道:“孤军深入,乃兵家之大忌,东王这个决定是完全错误的。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只好逆来顺受。我希望你们渡江之后,直插燕京,千万不要在路上耽搁,这是一;所经城镇,能打就打,不能打则弃,要略城堡,舍要害,不要为一城之得失而糜费时日,这是二;你们的兵力确实大少。不过,这也无妨。你们可以边打仗,边招兵,不断扩大兵源。当初咱们起义的时候,人马不也是很少吗?只要向各地百姓讲明道理,依靠父老的支持,兵力是会得到补充的。这是第三。《十款天条》和《十项行军纪要》,乃天王所定,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保证。你们定要严格遵守,切莫大意!”李开芳、林凤祥一同站起来说:“翼王的训谕,使我们茅塞顿开,卑职一定铭刻在心。”石达开让他们坐下,接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要小看了满妖,他们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尤其你们是孤军奋战,天时、地理、人情,对你们都很不利。只有掌握敌情,依靠百姓,多动脑筋,随机应变,才能打胜仗。再者,我的人马比你们多,我决定拨给你们精兵一万名,战马两千匹,任你们安排吧!”
  “这个……”李开芳、林凤祥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地说:“翼王,这可使不得!您西征的担子也很重啊!我们怎忍心要您的兵呢?”“什么你的兵,我的兵?不都是为了天国打江山吗?我意已决,就不要推辞了!”翼王朝门外喊了一声:“来人哪!”承宣官石禄忙走进来:“翼王有何训谕?”一传我的话,请春官正丞相吉文元来见我。”“遵谕!”石禄退出门外。
  翼王站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对林、李二人说:“孤军作战,困难重重。千万别忘记多向东王请示机宜,求他及时增派援兵,补充粮草。”李开芳道:“只怕东王不……”“不要胡猜!”翼王恐他说出不好的话,这才接口道:“东王执掌朝纲,定会分清利弊,断不会抛开你们不管。应该向他请示,我在皖鄂再设法督促他一些。”
  坐在旁边一言没发的胡以晃,这时说话了:“请二位丞相放心,只管大胆杀妖。有关援兵和给养的事,就交给我好了。我一定提醒东王注意此事,翼王就不必分心了。”
  胡以晃这个人,一向沉着老练,刚直不阿,和石达开的关系很密切。因为翼王明日就要远征,他一是来送行,二是来请示机宜。石达开对他说:“明天咱们就分手了。天京之事,就拜托你了。”胡以晃欠身道:“翼王只管放心,以晃一定秉忠卫国。望翼王早奏凯歌!”
  “春官正丞相吉文元到!”随着承宣官的喊声,吉文元跨进书房:“卑职给翼王叩安。”“免了。”石达开让他坐下。吉文元又与胡以晃二人打了招呼。翼王道:“原打算叫你随我西征安徽,现在有点变化。我准备叫你协助李,林二丞相北征,你看如何?”吉文元站起身来回话:“卑职没什么可说的,西征、北伐,都是为了天国打江山,到哪儿去都可以。”“那好。”石达开笑着说:“我已和李、林二位丞相讲了,拨给你精兵一万,战马两千,任你调遣。”“遵命。”李开芳对吉文元笑着说:“北伐的事,就仰仗老兄了。”吉文元道:“文元愿听二位丞相驱使。”“哈哈哈哈!”众人都笑了。
  一八五三年五月八日,也就是咸丰三年四月一日,林凤祥、李开芳和吉文元,率领雄兵二万,从天京出发,经浦口,进入安徽境内。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克滁州,临淮关、风阳、怀远、蒙城、毫州,遂入河南”。这段战役,只用了二十天,速度之快,超乎意料之外。
  李、林、吉三将,遵照翼王的训谕,不断向天京报捷。东王大喜,转奏天王,追封吉文元为靖胡侯。东王在诸谕中说:“……尔等官居极品,奉命出师,统握兵权,务以身先士卒,格外放胆灵变,赶紧行事,共享太平……谕到之日,尔等急速统兵起行,不必悬望。勉之,慎之!”
  一八五三年六月十三日,太平军攻占河南归德府。当时,黄河尚未改道。李开芳决定从刘家口渡河,取道山东北上。
  出乎意料的是,刘家口并无船只。李开芳差人找来当地乡民询问,乡民说:“官军听说义军来到,全都逃往河北。临走时,把船带走一些,余下的都放火烧毁了。”李开芳无奈,便起兵西行。
  六月十九日,太平军来到河南省城开封。清军放火烧毁了城郊的民房,还在城外挖了两道深宽各三丈的大沟,阻止圣兵进城。然后龟缩到城里,不敢出战。
  李开芳见开封不易攻破,又下令到方圆二十里内寻觅船只。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吉文元道:“自发兵到开封,沿路荒芜,粮草困难,又无船只,不宜在此久留。”李开芳点头。大军继续西行,经朱仙镇、中牟、郑州、荣阳、汜水,来到巩县。林风祥道:“我军不应再西进了。应在汜、巩两地觅船渡河。”李开芳点头,派出八路人马,沿河上下寻觅船只。经过几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事儿,共找来民船三十六只。李开芳传令,马上渡河。
  六月二十八日,太平军分批渡河。因人多船少,渡了八天,还没渡完。李开芳急道:“已经过了河的先走,没过来的,继续渡!”他把吉文元留下,自己带着一万八千多人奔怀庆府。
  当时的怀庆,是个较大的府城,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十分殷实,还盛产火药、兵器。林、李二将急需粮草,便决定把怀庆攻下来。
  怀庆攻城战,打得非常激烈。清怀庆知府元寿、总兵赵大光率兵死守。激战了三十多天,也没攻破。李开芳大怒,亲自督战。林凤祥也和弟兄们一样,抬着云梯攻城。眼看着成功在望了,不料清援兵来到。一路是内阁学士胜保,一路是山东巡抚李繐。两支援军合起来足有六万多人,巨炮数十门,对太平军威胁极大。林凤祥对李开芳说:“前有坚城,后有妖兵,力量超我数倍,再战无益,不如弃此他往。”李开芳叹息道:“城未攻破,还空费了一个多月的粮饷,实不甘心!”吉文元道,“翼王说得明白,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舍。如等妖兵合拢,再走可就晚了。”李开芳无奈,当夜撤兵。以最快的速度,绕走济源,插入山西而去。
  次日,胜保、李繐两路出兵,想包剿太平军。结果,连个人影也没看见。胜保惊呼道:“贼兵来无踪,去无影,难道他们真会妖术不成?”
  且说太平军,进入山西后,连克绛县、曲沃、平阳、洪洞、屯留、潞城、黎城,横扫千军,如人无人之境。他们为的是攻占北京,因此并不停留。在黎城只住了一天,又转身杀回河南,自武安入直隶。九月二十九日攻占临洺关。直隶总督纳尔经额、总兵经文岱,率军三万,赶来阻截。李开芳当夜冒雨劫营。清军远路而来,人困马乏,加上夭降大雨,本想休息一夜,来日再战,没料到太平军杀进连营。纳尔经额来不及穿戴衣帽就光身赤足逃出大营。经文岱更惨,竟死于乱军之中。李开芳大获全胜,穿过清军的连营,乘胜北上。等纳尔经额清醒过来的时候,太平军已经走出一百多里了。
  十月十二日,太平军克张登镇,直扑保定。消息传出,北京大震,连咸丰皇帝都觉得脚底下晃动了。
  这个咸丰皇帝奕证,是满清入关以来,统治中国的第七个皇帝。前文书说过,他是靠着权术才登上皇帝宝座的。从他登基那天,国家就没有安稳过。内有太平军、天地会、大刀会、小刀会、捻军等起义,外有列强凌辱,国势每况愈下。可是这个昏庸皇帝,却修园林、选秀女、立妃嫔、玩儿汉女,荒淫无耻,尽情地享受。
  太平军攻占了南京,全国大哗,咸丰也很吃惊。可是他又觉得中国这么大,北京离南京又那么远,一时半时不会有啥危险,下了几道圣旨,打发向荣和琦善前去围剿,就认为万事大吉,又钻进美人堆里鬼混去了。
  咸丰是在圆明园听到太平军攻打保定消息的,当时他正在看戏,闻讯之后,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想:太平军远在金陵,怎么一下子就跑到北京的眼皮底下来了?难道他们会飞不成?他立即起驾,回到紫禁城,升坐大和殿,把六部九卿、内阁、军机、御前大臣等都召集来了,足有一百多人,在他脚下跪了黑压压一片。
  咸丰怒气冲冲,面沉似水,高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就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不是内忧,就是外患。全指望你们替朕分忧。可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连个贼匪都平不了,你们不觉得有愧吗?”文武百官都趴在地上,低着头,连大气儿也不敢喘。
  咸丰接着说:“长毛子居然打到保定府来了。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大清国州有州官,县有县官,哪儿都有兵,为什么就挡不住呢?胜保、纳尔经额都到哪儿去啦?各处的总兵都哪去啦?简直都是废物,都是废物!”咸丰把嗓门儿亮得很高,震得大殿嗡嗡直响。
  咸丰可能是骂累了,声音慢慢小了。他打了个唉声,长长出了口气儿,然后说道:“肃顺!”户部尚书肃顺跪着往前爬了一步:“奴才在。”咸丰道:“你立刻把户部挪到热河行宫去,你再知会各省,把所收的钱粮悉数送到热河!”“奴才遵旨。”咸丰道:“奕沂!”恭亲王叩头碰地:“臣在。”“长毛子都打到保定来了。你看,什么人可以打退他们?”恭亲王奏道:“依臣之见,非郡王僧格林沁不可。”
  这个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五年,被袭封郡王,在北京居官。该人剽悍凶猛,力大绝伦,还很懂得兵法。咸丰对他很器重。恭亲王奏罢,咸丰的脸立刻多云转晴,忙问道:“僧格林沁来了没有?”僧郡王高声回答:“奴才在此。”咸丰道:“朕命你为钦差大臣,节制直隶兵马,把长毛子殄灭,以慰朕心。”“奴才遵旨。”咸丰又说道:“速调胜保回师,配合僧军,会猎于保定,不得有误!”说罢退殿,文武朝散。
  僧格林沁回府,立刻让中军官通知兵部调动军队。众人都晓得僧郡王性如烈火,办事雷厉风行,谁也不敢耽搁。几天后,就调齐了三万大军。接着,僧格林沁祭旗出发。
  咸丰皇帝得知僧格林沁带兵走了,总算松了口气儿。可是,这位贪生怕死的皇帝,心里还没有底儿,总以为太平军迟早会打进京城,便偷着把几个宫廷大臣唤到面前,密令他们把宫内细软之物运到热河,不好转移的就先埋起来;还嘱咐他们把銮驾备好,太平军一旦兵临城下,就往外逃。
  皇帝沉不住气,那些王宫大臣也毛鸭子了,都暗中把金银财宝封存入柜,偷偷运往热河,有的还把女儿送走了。他们备车的备车,备轿的备轿,都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么一来,北京可乱套了,那些绅商大户也忙着搬家,光北京西城,就搬走了八千多户。全城逃走了三万多户。可见乱到了什么程度。
  且说僧格林沁。他离开北京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保定疾进。十月十九日赶到张登镇,安好营寨,马上点队出兵,讨敌骂阵。
  这时,林凤祥、李开芳正在帐中议事。他们原想把保定攻下来,补充粮草。可是,清军把保定城经营得特别坚固。尤其城下沟深壕宽,很难逾越。攻了几天,毫无成效。李开芳心中正有闷火,一听僧格林沁引兵到了,更是火上浇油,马上传令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