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书-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及齐神武专政,魏帝有西顾之心,欲委企以山南之事,乃除洛州刺史、当州都督。未几,帝西迁,齐神武率众至潼关,企遣其子元礼督乡里五千人,北出大谷以御之。齐神武不敢进。上洛人都督泉岳、其弟猛略与拒阳人杜窋等谋翻洛州,以应东军。企知之,杀岳及猛略等,传首诣阙,而窋亡投东魏。录前后勋,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统初,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右仆射,进爵上洛郡公,增邑通前千户。企志尚廉慎,每除一官,忧见颜色。至是频让,魏帝手诏不许。
  三年,高敖曹率众围逼州城,杜窋为其乡导。企拒守旬余,矢尽援绝,城乃陷焉。
  企谓敖曹曰:“泉企力屈,志不服也。”及窦泰被擒,敖曹退走,遂执企而东,以窋为刺史。企临发,密诫子元礼、仲遵曰:“吾生平志愿,不过令长耳。幸逢圣运,位亚台司。今爵禄既隆,年齿又暮,前途夷险,抑亦可知。汝等志业方强,堪立功效。且忠孝之道,不可两全,宜各为身计,勿相随寇手。但得汝等致力本朝,吾无余恨。不得以我在东,遂亏臣节也。尔其勉之!”乃挥涕而诀,余无所言,闻者莫不愤叹。寻卒于邺。
  元礼少有志气,好弓马,颇闲草隶,有士君子之风。释褐奉朝请、本州别驾。
  累迁员外散骑侍郎、洛州大中正、员外散骑常侍、安东将军、持节、都督,赐爵临洮县伯,进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及洛州陷,与企俱被执而东。元礼于路逃归。时杜窋虽为刺史,然巴人素轻杜而重泉。及元礼至,与仲遵相见,感父临别之言,潜与豪右结托。信宿之间,遂率乡人袭州城,斩窋,传首长安。朝延嘉之,拜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从太祖战于沙苑,为流矢所中,遂卒。子贞嗣,官至仪同三司。
  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攻洛州,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战。时以众寡不敌,乃退入城,复与企力战拒守。矢尽,以杖棒捍之,遂为流矢中目,不堪复战。及城陷,士卒叹曰:“若二郎不伤,岂至于此。”企之东也,仲遵以被伤不行。后与元礼斩窋,以功封丰阳县伯,邑五百户。加授征东将军、豫州刺史。及元礼于沙苑战没,复以仲遵为洛州刺史。仲遵宿称干略,为乡里所归。及为本州,颇得嘉誉。
  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成皋入附,太祖率军应之,别遣仲遵随于谨攻柏谷坞。仲遵力战先登,擒其将王显明。柏谷既拔,复会大军战于邙山。十三年,王思政改镇颍川,以仲遵行荆州刺史事。十五年,加授大都督,俄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梁司州刺史柳仲礼每为边寇,太祖令仲遵率乡兵从开府杨忠讨之。梁随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谓诸将曰:“本图仲礼,不在随郡。如即攻守,恐引日劳师。
  今若先取仲礼,则桓和可不攻自服。诸君以为何如?“仲遵对曰:”蜂虿有毒,何可轻也。若弃和深入,遂擒仲礼,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礼未获,和为之援,首尾受敌,此危道也。若先攻和,指麾可克。克和而进,更无反顾之忧。“
  忠从之。仲遵以计由己出,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从忠击仲礼,又获之。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本州大中正,复为三荆二广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等十三州诸军事,行荆州刺史。寻遭母忧,请终丧制,不许。
  大将军王雄南征上津、魏兴,仲遵率所部兵从雄讨平之。遂于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初,蛮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据授之,仍隶东梁州都督。清和以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清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
  仲遵虽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历官之处,皆以清白见称。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上洛郡公,旧封听回授一子。魏恭帝初,征拜左卫将军。寻出为都督金兴等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武成初,卒官,时年四十五。赠大将军、华洛等三州刺史。谥曰庄。
  子恒嗣。起家本县令,入为左侍上士。保定中,授帅都督,累迁仪同三司,出为纯州防主。建德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祖方达,齐末,为本州治中。父元真,仕梁,历东宫左卫率、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沌阳侯。
  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及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监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大同二年,除安康郡守。三年,加超武将军。太清二年,移镇魏兴郡,都督魏兴、上庸等八郡诸军事,袭爵沌阳侯,邑一千五百户。四年,迁持节、信武将军、散骑常侍、都督东梁洵兴等七州诸军事、东梁州刺史。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太祖深嘉之,即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封沌阳县伯,邑千户。
  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太祖遣雁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据守直谷,敦众不得前。太祖以迁哲信著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
  仍与贺若敦南出徇地。迁哲先至巴州,入其郛郭。梁巴州刺史牟安民惶惧,开门请降。安民子宗彻等犹据琵琶城,招谕不下。迁哲攻而克之,斩获九百余人。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遂不许之。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遂屠其城,虏获千余口。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军还,太祖嘉之,以所服紫袍玉带及所乘马以赐之,并赐奴婢三十口。加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直州刺史,即本州也。仍给军仪、鼓节。令与田弘同讨信州。
  魏恭帝三年正月,军次并州。梁并州刺史杜满各望风送款。进围叠州,克之,获刺史冉助国等。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身先士卒。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及田弘旋军,太祖令迁哲留镇白帝,更配兵千人、马三百匹。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迁哲亦自取供食。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黔阳蛮田乌度、田都唐等每抄掠江中,为百姓患。迁哲随机出讨,杀获甚多。由是诸蛮畏威,各送粮饩。又遣子弟入质者,千有余家。迁哲乃于白帝城外筑城以处之。
  并置四镇,以静峡路。自此寇抄颇息,军粮赡给焉。
  世宗初,授都督信临等七州诸军事、信州刺史。时蛮酋蒲微为邻州刺史,举兵反。迁哲将讨之,诸将以途路阻远,并不欲行。迁哲怒曰:“蒲微蕞尔之贼,势何能为。擒获之略,已在吾度中矣。诸君见此小寇,便有惮心,后遇大敌,将何以战!”遂率兵七千人进击之,拔其五城,虏获二千余口。二年,进爵西城县公,增邑通前二千五百户。武成元年,朝于京师。世宗甚礼之,赐甲第一区及庄田等。保定中,授平州刺史。
  天和三年,进位大将军。四年,诏迁哲率金、上等诸州兵镇襄阳。五年,陈将章昭达攻逼江陵。梁主萧岿告急于襄州,卫公直令迁哲往救焉。迁哲率其所部守江陵外城,与陈将程文季交战,兵稍却,迁哲乃亲自陷阵,手杀数人。会江陵总管陆腾出助之,陈人乃退。陈人又因水泛长,坏龙川宁朔堤,引水灌城。城中惊扰。迁哲乃先塞北堤以止水,又募骁勇出击之,频有斩获,众心稍定。俄而敌入郭内,焚烧民家。迁哲自率骑出南门,又令步兵自北门出,两军合势,首尾邀之,陈人复败,多投水而死。是夜,陈人又窃于城西堞以梯登城,登者已数百人。
  迁哲又率骁勇捍之,陈人复溃。俄而大风暴起,迁哲乘暗出兵击其营,陈人大乱,杀伤甚众。陆腾复破之于西堤,陈人乃遁。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赠金州总管。谥曰壮武。
  迁哲累世雄豪,为乡里所率服。性复华侈,能厚自奉养。妾媵至有百数,男女六十九人。缘汉千余里间,第宅相次。姬人之有子者,分处其中,各有僮仆、侍婢、奄阍守之。迁哲每鸣笳导从,往来其间。纵酒饮宴,尽生平之乐。子孙参见,或忘其年名者,披簿以审之。
  长子敬仁,先迁哲卒。第六子敬猷嗣,还统父兵,起家大都督。建德六年,从谯王讨稽胡有功,进位仪同大将军。迁哲弟显,位至上仪同大将军。
  杨乾运,字玄邈,傥城兴势人也。为方隅豪族。父天兴,齐安康郡守。乾运少雄武,为乡闾所信服。弱冠,州辟主簿。孝昌初,除宣威将军、奉朝请,寻为本州治中,转别驾,除安康郡守。大统初,梁州民皇甫圆、姜晏聚众南叛,梁将兰钦率兵应接之。以是汉中遂陷,乾运亦入梁。梁大同元年,除飘武将军、西益潼刺史,寻转信武将军、黎州刺史。太清末,迁潼南梁二州刺史,加鼓吹一部。
  及达奚武围南郑,武陵王萧纪遣乾运率兵援之,为武所败。纪时已称尊号,以乾运威服巴、渝,欲委方面之任,乃拜车骑将军、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潼州,封万春县公,邑四千户。时纪与其兄湘东王绎争帝,遂连兵不息。乾运兄子略说乾运曰:“自侯景逆乱,江左沸腾。今大贼初平,生民离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国宁民。今乃兄弟亲寻干戈。取败之道也。可谓朽木不雕,世衰难佐。
  古人有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又云‘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今若适彼乐土,送款关中,必当功名两全,贻庆于后。“乾运深然之,乃令略将二千人镇剑阁。又遣其婿乐广镇安州。仍诫略等曰:”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若有使来,即宜尽礼迎接。“会太祖令乾运孙法洛及使人牛伯友等至,略即夜送之。乾运乃令使人李若等入关送款。太祖乃密赐乾运铁券,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安康郡公。及尉迟迥令开府侯吕陵始为前军,至剑阁,略即退就乐广,谋欲翻城。恐其军将任电等不同,先执之,然后出城见始。
  始乃入据安州,令广、略等往报乾运。乾运遂降迥。迥因此进军成都,数旬克之。
  魏废帝三年,乾运至京师。太祖嘉其忠款,礼遇隆渥。寻卒于长安,赠本官,加直巴集三州刺史、尚书右仆射。
  子端嗣。朝廷以乾运归附之功,即拜端梁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略亦以归附功,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频从征讨。建德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封上庸县伯。乐广亦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刺史,封安康县公,邑一千户。
  扶猛,字宗略,上甲黄土人也。其种落号白兽蛮,世为渠帅。猛,梁大同中以直后出为持节、厉锋将军、青州刺史,转上庸新城二郡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渠县男。及侯景作乱,猛乃拥众自守,未有所从。
  魏大统十七年,大将军王雄拓定魏兴,猛率其众据险为堡,时遣使微通饷馈而已。魏废帝元年,魏兴叛,雄击破之,猛遂以众降。太祖以其世据本乡,乃厚加抚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复爵宕渠县男。割二郡为罗州,以猛为刺史。令率所部千人,从开府贺若敦南讨信州。敦令猛别道直趣白帝。所由之路,人迹不通。猛乃梯山扪葛,备历艰阻。雪深七尺,粮运不继,猛奖励士卒,兼夜而行,遂至白帝城。刺史向镇侯列阵拒猛。猛与战,破之,乘胜而进,遂入白帝城。抚慰民夷,莫不悦附。谯淹与官军战败,率舟师浮江东下,欲归于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