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猛与战,破之,乘胜而进,遂入白帝城。抚慰民夷,莫不悦附。谯淹与官军战败,率舟师浮江东下,欲归于梁。猛与敦等邀击,破之。语在《敦传》。师还,以功进开府仪同三司。俄而信州蛮反,猛复从贺若敦讨平之。又率水军破蛮帅文子荣于汶阳。进爵临江县公,增邑一千户。
  武成中,陈将侯瑱等逼湘州,又从贺若敦赴救,除武州刺史。后随敦自拔还,复为罗州刺史。保定三年,转绥州刺史,从卫公直援陈将华皎。时大军不利,唯猛所部独全。又从田弘破汉南诸蛮,前后十余战,每有功。进位大将军。后以疾卒。
  阳雄,字元略,上洛邑阳人也。世为豪族。祖斌,上庸太守。父猛,魏正光中,万俟丑奴作乱关右,朝廷以猛商、洛首望,乃擢为襄威将军、大谷镇将,带胡城令,以御丑奴。及元颢入洛,魏孝庄帝度河,范阳王诲脱身投猛,猛保藏之。
  及孝庄反正,由是知名。俄而广陵王恭伪喑疾,复来归猛,猛亦深相保护。魏孝武即位,甚嘉之,授征虏将军,行河北郡守,寻转安西将军、华山郡守。频典二郡,颇有声绩。及孝武西迁,猛率所领,移镇潼关。封郃阳县伯,邑七百户。俄而潼关不守,猛于善渚谷立栅,收集义徒。授征东将军、扬州刺史、大都督、武卫将军,仍镇善渚。大统三年,为窦泰所袭,猛脱身得免。太祖以众寡不敌,弗之责也。仍配兵千人,守牛尾堡。寻而太祖擒窦泰,猛亦别获东魏弘农郡守淳于业。后以疾卒。赠华、洛、扬三州刺史。
  雄起家奉朝请,累迁至都督、直后、明威将军、积射将军。从于谨攻盘豆栅,复从李远经沙苑阵,并力战有功。封安平县侯,邑八百户,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赏赐甚厚。后入洛阳,战河桥,解玉壁围,迎高仲密,援侯景,并预有战功。
  前后增邑四百五十户,世袭邑阳郡守。从大将军宇文虬攻克上津,迁通直散骑常侍、大都督,进仪同三司。陈将侯方儿、潘纯陀寇江陵,雄从豆卢宁击走之。除洵州刺史。俗杂賨、渝,民多轻猾。雄威惠相济,夷夏安之。蛮帅文子荣窃据荆州之汶阳郡,又侵陷南郡之当阳、临沮等数县。诏遣开府贺若敦、潘招等讨平之。
  即以其地置平州,以雄为刺史。进爵玉城县公,增邑通前一千六百户,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寇乱之后,户多逃散,雄在所慰抚,民并安辑。征为载师中大夫,迁西宁州总管,以疾不拜。除通洛防主。
  雄处疆场,务在保境息民,接待敌人,必推诚仗信。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深相钦尚,移书称美之。入为京兆尹,寻拜民部中大夫,进位大将军,俄转中外府长史。迁江陵总管、四州五防诸军事,改封鲁阳县公。宣政元年,卒于镇。大象初,追封鲁阳郡公,邑三千五百户,赠陈曹莒汴四州刺史。谥曰怀。雄善附会,能自谋身,故得任兼出纳,保全爵禄。子长宽嗣。官至仪同大将军。
  席固,字子坚,其先安定人也。高祖衡,因后秦之乱,寓居于襄阳。仕晋,为建威将军,遂为襄阳著姓。固少有远志,内明敏而外质朴。梁大同中,为齐兴郡守。属侯景渡江,梁室大乱,固久居郡职,士多附之,遂有亲兵千余人。
  梁元帝嗣位江陵,迁兴州刺史。于是军民慕从者,至五千余人。固遂欲自据一州,以观时变。后惧王师进讨,方图内属。密谓其腹心曰:“今梁氏失政,扬都覆没,湘东不能复仇雪耻,而骨肉相残。宇文丞相创启霸基,招携以礼。吾欲决意归之,与卿等共图富贵。”左右闻固言,未有应者。固更谕以祸福,诸人然后同之。
  魏大统十六年,以地来附。是时太祖方欲南取江陵,西定蜀、汉,闻固之至,甚礼遇之。乃遣使就拜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侍中、丰州刺史,封新丰县公,邑二千户。后转湖州刺史。固以未经朝谒,遂蒙荣授,心不自安,启求入觐。太祖许之。及固至,太祖与之欢宴,赏赐甚厚。进爵静安郡公,增邑并前三千三百户。寻拜昌归宪三州诸军事、昌州刺史。固居家孝友,为州里所称,莅官之处,颇有声绩。保定四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一。赠大将军、襄唐丰郢复五州刺史,谥曰肃。仍敕襄州赐其墓田。子世雅嗣。
  世雅字彦文。性方正,少以孝闻。初以固功,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除赞城郡守。累迁开府仪同三司、顺直二州刺史。大象末,位至大将军。世雅弟世英,亦以固功授仪同三司。后至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任果,字静鸾,南安人也。世为方隅豪族,仕于江左。祖安东,梁益州别驾、新巴郡守、阆中伯。父褒,龙骧将军、新巴南安广汉三郡守、沙州刺史、新巴县公。
  果性勇决,志在立功。魏废帝元年,率所部来附。太祖嘉其远至,待以优礼。
  果因面陈取蜀之策,太祖深纳之。乃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沙州刺史、南安县公,邑一千户。
  及尉迟迥伐蜀,果时在京师,乃遣其弟岱及子悛从军。太祖以益州未下,复令果乘传归南安,率乡兵二千人,从迥征。寻进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萧纪遣赵拔扈等率众三万来援成都,果从大军击破之。及成都平,除始州刺史。
  在任未久,果请入朝,太祖许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安乐郡公,赐以铁券,听世相传袭。并赐路车、驷马及仪卫等以光宠之。寻为刺客所害,时年五十六。
  史臣曰:古人称仁义岂有常,蹈之则为君子,背之则为小人,信矣。泉企长自山谷,素无月旦之誉,而临难慷慨,有人臣之节,岂非蹈仁义欤。元礼、仲遵聿遵其志,卒成功业,庶乎克负荷矣。李迁哲、杨乾运、席固之徒,属方隅扰攘,咸翻然而委质,遂享爵位,以保终始。观迁哲之对太祖,有尚义之辞;乾运受任武陵,乖事人之道。若乃校长短,比优劣,故不可同年而语矣。阳雄任兼文武,声著中外,抑亦志能之士乎。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七
  ◎儒林
  ○卢诞 卢光 沈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
  自书契之兴,先哲可得而纪者,莫不备乎经传。若乃选君德于列辟,观遗烈于风声,帝莫高于尧、舜,王莫显于文、武。是以圣人祖述其道,垂文于六学;宪章其教,作范于百王。自兹以降,三微骤迁,五纪递袭,损益异术,治乱殊涂。
  秦承累世之基,任刑法而殄灭;汉无尺土之业,崇经术而长久。雕虫是贵,魏道所以陵夷;玄风既兴,晋纲于焉大坏。考九流之殿最,校四代之兴衰,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莫尚于儒。故皇王以之致刑措而反淳朴,贤达以之镂金石而雕竹素。儒之时义大矣哉!
  自有魏道消,海内版荡,彝伦攸斁,戎马生郊。先王之旧章,往圣之遣训,扫地尽矣。及太祖受命,雅好经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学者向风。世宗纂历,敦尚学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圆冠方领执经负笈之生,著录于京邑。济济焉,足以逾于向时矣。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
  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斯固一世之盛事也。其后命輶轩以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衣儒者之服,挟先王之道,开黉舍延学徒者比肩;励从师之志,守专门之业,辞亲戚甘勤苦者成市。
  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其儒者自有别传及终于隋之中年者,则不兼录。自余撰于此篇云。
  卢诞,范阳涿人也,本名恭祖。曾祖晏,博学善隶书,有名于世。仕燕为给事黄门侍郎、营丘成周二郡守。祖寿,太子洗马。燕灭入魏,为鲁郡守。父叔仁,年十八,州辟主簿。举秀才,除员外郎。以亲老,乃辞归就养。父母既殁,哀毁六年,躬营坟垄,遂有终焉之志。魏景明中,被征入洛,授威远将军、武贲中郎将,非其好也。寻除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并称疾不朝。乃出为幽州司马,又辞归乡里。当时咸称其高尚焉。
  诞幼而通亮,博学有词彩。郡辟功曹,州举秀才,不行。起家侍御史,累迁辅国将军、太中大夫、幽州别驾、北豫州都督府长史。时刺史高仲密以州归朝,朝廷遣大将军李远率军赴援,诞与文武二千余人奉候大军。以功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固安县伯,邑五百户。寻加散骑侍郎,拜给事黄门侍郎。魏帝诏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朕诸儿稍长,欲令卿为师。”于是亲幸晋王第,敕晋王以下,皆拜之于帝前。因赐名曰诞。加征东将军、散骑常侍。太祖又以诞儒宗学府,为当世所推,乃拜国子祭酒。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魏恭帝二年,除秘书监。后以疾卒。
  卢光,字景仁,小字伯,范阳公辩之弟也。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孝昌初,释褐司空府参军事,稍迁明威将军、员外侍郎。及魏孝武西迁,光于山东立义,遥授大都督、晋州刺史、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大统六年,携家西入。太祖深礼之,除丞相府记室参军,赐爵范阳县伯。俄拜行台郎中,专掌书记。十年,改封安息县伯,邑五百户。迁行台右丞,出为华州长史,寻征拜将作大匠。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除京兆郡守,迁侍中。六官建,授小匠师下大夫,进授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转工部中大夫。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浑,以光为长史,进爵燕郡公。
  武成二年,诏光监营宗庙,既成,增邑四百户。出为虞州刺史,寻治陕州总管府长史。重论讨浑之功,增邑并前一千九百户。天和二年卒,时年六十二。高祖少时,尝受业于光,故赠赙有加恒典。赠少傅。谥曰简。
  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尝从太祖狩于檀台山。时猎围既合,太祖遥指山上谓群公等曰:“公等有所见不?”咸曰:“无所见。”光独曰:“见一桑门。”
  太祖曰:“是也。”即解围而还。令光于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基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太祖称叹,因立寺焉。及为京兆,而郡舍先是数有妖怪,前后郡将无敢居者。光曰:“吉凶由人,妖不妄作。”遂入居之。未几,光所乘马忽升厅事,登床南首而立;又食器无故自破。光并不以介怀。其精诚守正如此。撰《道德经章句》,行于世。子贲嗣。大象中,开府仪同大将军。
  沈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也。性聪悟,有异常童。弱岁而孤,居丧合礼。
  及长,专心儒学,从师不远千里,遂博览群书,尤明《诗》、《礼》及《左氏春秋》。梁大通三年,起家王国常侍。梁武帝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大同二年,除《五经》博士。梁元帝之在藩也,甚叹异之。及即位,乃遣主书何武迎重西上。及江陵平,重乃留事梁主萧詧,除中书侍郎,兼中书舍人。累迁员外散骑侍郎、廷尉卿,领江陵令。还拜通直散骑常侍、都官尚书,领羽林监。詧又令重于合欢殿讲《周礼》。
  高祖以重经明行修,乃遣宣纳上士柳裘至梁征之。仍致书曰:皇帝问梁都官尚书沈重。观夫八圣六君,七情十义,殊方所以会轨,异代于是率由。莫不趣大顺之遥途,履中和之盛致。及青缃起焰,素篆从风,文逐世疏,义随运舛,大礼存于玉帛之间,至乐形于钟鼓之外。虽分蛇、聚纬,郁郁之辞盖阙;当涂、典午,抑抑之旨无闻。有周开基,爰踪圣哲,拯苍生之已沦,补文物之将坠。天爵具修,人纪咸理。
  朕寅奉神器,恭惟宝图。常思复礼殷周之年,迁化唐虞之世。惧三千尚乖于治俗,九变未叶于移风。欲定画一之文,思杜二家之说。知卿学冠儒宗,行标士则。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是用寤寐增劳,瞻望轸念。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明斯隐滞,合彼异同。上庠弗坠于微言,中经罔阙于逸义。近取无独善之讥,远应有兼济之美。可不盛欤。
  昔申培鲐背,方辞东国;公孙黄发,始造西京。遂使道为艺基,功参治本。
  今者一征,谅兼其二。若居形声而去影响,尚迷邦而忘观国,非所谓也。
  又敕襄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