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狗不理传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一酸,她扭身走了出去。
  茶楼外面,众人听完了曲,正围在徐大爷的摊前说话,宋富贵让徐大爷把最后剩下的十个包子包好,回去带给母亲。徐大爷包好包子正要递给宋富贵,突然从他们当中伸出一只手,抢走了包子。
  宋富贵扭头一看,面前站着的竟是卫二姐。卫二姐见是宋富贵,也不觉愣怔了一下,想起自己曾不分青红皂白地泼了人一身水,就先红了脸,抱歉地说道:“这几个包子让给我吧,我有急用。大爷再给我盛碗小米粥。”说完,不等宋富贵搭腔,递过几个铜子一溜小跑地回了茶楼。
  一进后台,迎面碰上程大头,旁边还跟着一位陌生人:“来,来,来,快,快见过秦,秦,秦管家,秦老太,太,太太做寿,要请,请你唱堂会,堂会,这可是喜,喜……”
  卫二姐顾不得搭理程大头,来到赛西施面前:“大姐,先趁热吃两个……”
  还没等赛西施伸手,包子已被一旁的白牡丹夺过去狠狠地扔出了窗外。卫二姐没吭气,只心疼地看着包子被扔出去,赶忙又将粥碗递到了赛西施嘴边,小心翼翼地将稀粥缓缓地倒入了她的口中。
  再说那飞出来的包子不偏不倚正砸在茶楼外边宋富贵的头上,宋富贵没有提防,“哎哟”一声,一个油腻腻的包子馅正巧滑进了他的脖领内。
  宋富贵还未开腔,赵大愣先火了:“他娘的,一个臭唱玩艺儿的,神气个嘛!抢了人家的包子不说,又都扔了出来,这不是成心欺负人吗!”说着撸胳膊就要往里闯。
  宋富贵连忙拦住:“算啦,算啦,不就是几个包子吗,也没砸破头,碰破鼻子……”
  越大愣:“你这人真窝囊,叫一个娘们耍了……”
  徐大爷慢条斯理地说道:“大愣啊,这小伙子说得对,和为贵,忍为高,和字没有忍字高,忍了吧。唉,这是什么世道啊,就拿我们徐家来说吧,我大哥家的那个混小子,从小就是打爹骂娘的主儿,长大了纯粹是个混混儿,可愣是发了财,开了个大饭庄……”他还要说下去,有人碰了碰他,他也觉得气氛不对,赶忙抬头,一个人正冲着他狞笑呢。转载自《今晚报》
  五、天津卫特产小混混
  怎么这么巧,徐大爷正说着自家侄子徐老五,徐老五就带着一群小混混来了。
  话说这徐家包子原来由徐家兄弟俩经营,祖上传下的独特的制馅、发面的手艺,使徐家包子在侯家后名声大振。原先,吃包子的主要是些做小本买卖吃不起馆子的人,随着名气增大,渐渐的有些有钱人也愿意尝个新鲜。眼看着买卖越来越红火,谁知徐家老大的养子徐老五见钱眼开,生怕徐家手艺外传,拳打脚踢硬逼着老父把秘方给他,父、母一气之下病倒了,没过多久,抱恨而去。人死了,徐老五的心却不死,听说伯伯卖起了包子,就赶忙跑来了。
  见到徐老五,徐大爷扔了挑子就要走,却被徐老五一把拦住了:“别走哇,老不死的。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俩儿徐字,我不是还应该管你叫伯伯吗?在这么热闹的大马路上,咱们爷俩儿碰上了,怎么也不能一句话也不说就走吧?”
  看今日这关难闯,徐大爷索性将扁担横架在箩筐上,往地上一蹲双手抱着肩说道:“说吧,你想干什么?”
  徐老五皮笑肉不笑地:“我看你孤身一人怪可怜的,想把你接回家,也好……”
  “不去!”徐大爷“霍”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又想走。
  “老帮子,你可别把这事情做得太绝喽,古人讲,讲什么来着?”他扭头问身后的侯三。
  瘦猴赶快凑前答道:“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对,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妈的,这词儿起得多好。拿我们街面人的话这叫别给你脸不会运动!”
  “哼哼,来吧,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运动你伯伯这张脸!”徐大爷反倒坦然了,点起了旱烟。
  徐老五:“好吧,打开窗子说亮话,咱们老徐家那手绝活也该传给晚辈儿了吧。”
  徐大爷慢条斯里地磕了磕烟灰:“老五啊,咱们徐家有条规矩,从来是传大不传小,你爹行大,当然得了你爷爷的真传,哪能轮到我这行老的份儿!”
  徐老五恶狠狠地:“我家那老该死的,到死都不留好念性!我可听说,临踹腿那几个月他可一直住在你那里。”
  “住我那不假,可他病病歪歪的,哪有心思传手艺啊。”
  “不对吧,听说这些日子你在这一带卖包子都出了名。”
  “我,包子卖不动,早改卖馒头了。”挤得没了辙,徐大爷脱口而出。
  “什么,你说你卖的不是包子?”徐老五的两眼顿时瞪得像铜铃。转载自《今晚报》
  六、艺人老了不值钱
  此时翠香茶楼上也是波诡云谲。
  程大头领着秦管家死缠着卫二姐,见程大头还要絮絮叨叨地说什么,卫二姐生气地说道:“程老板,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我们卫家班不唱堂会,怎么,你忘啦?”
  程大头:“没,没忘。可这,这次不,不,不一样啊……秦,秦老爷他不,不,不比常人,他是,是……”“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急得他一头大汗。急忙用手绢去擦,等抬头,卫二姐已不在眼前了。
  秦管家在一旁看了个满眼,眉头紧皱,他没想到一个唱玩艺儿的,竟然这么傲慢,从牙缝中恶狠狠地挤出几个字:“他妈的,真不识抬举!”
  一听这话,程大头更害怕了,连忙又央求秦管家:“您老别,别,别生气,事情都包在我,我,我身上……我再想,想想办法……”
  卫二姐来到那间小黑屋门前,正遇上白牡丹和绿如意扶着赛西施往外走,赛西施那微眯着的双目突然盯住了卫二姐手中拿着的空碗,嘴中喃喃地:“饿,饿,我饿……”
  绿如意叹息道:“唉,可惜那包子给扔了……”
  卫二姐突然说道:“你们等等!”她扭头就往外奔。
  卫二姐来到茶楼外,远远地看见徐大爷身边围了一群人,她分开人群挤了进去:“诸位,你们谁手里还有包子?”
  大家没想到半路突然杀出这么一位程咬金,一时都愣住了。
  卫二姐却没有就此罢休:“大爷,您这箩筐里还有剩包子吗?”
  数来宝的赶忙打岔:“姑娘,你找错人了吧,徐大爷是卖馒头的,多会儿卖过包子呀!”
  卫二姐奇怪地:“咦,刚才我明明买的是包子,怎么大白天睁眼说梦话?”
  卫二姐话一出口,急得赵大楞上前就把她拨拉到一边:“你这娘们添什么乱!”劲儿用大点儿,卫二姐一趔趄,怒火上涌。正好顺生出来,手中还拿着个包子,她上前夺过来:“你们说这是包子还是馒头?”没等大伙儿反应过来,徐老五一把抢过包子,放入口中:“嗯,好,老帮子,味儿还真地道!”说着抡圆了胳膊一个巴掌扇得自己的伯伯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好你个老小子,敢在圣人门前卖三字经!说话呀,人家这娘们儿问你啦,这是包子还是馒头啊?”接着上前又是一脚,“你还想和我耍花活!”
  卫二姐没想到眼前突然发生这一幕,一时怔了:“哎,哎,你怎么打人啊?”
  徐老五随手一挥:“一边呆着去,这儿没你的事儿啦!”
  卫二姐又扭头向站在旁边的宋富贵问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富贵扭过脸,看也不看她:“这事全,全叫你给搅啦!”
  七、女艺人小香草
  卫二姐回到小楼已经很晚了,不经意间引发一场事端,卫二姐心里真有十二分的歉疚,程大头却不管这一切,仍絮叨着唱堂会的事:“秦老爷,咱,咱可惹不起,一,一,一跺脚,天津卫,卫,乱颤……”
  秦治邦,河北省安国县人。其父本是个小药材商,后入北京,在著名的同仁堂乐家药铺充后场刀房切药的伙计,后调到柜台为顾客抓药。在京期间,经常出入天桥、大栅栏等地,迷上了曲艺大鼓,尤其是一个叫小香草的女艺人,只要是她的演出,逢场必到,真是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本来,这在京城的伙计之中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可一个突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天小香草有些不舒坦,可戏园子老板坚持让她带病演出,结果刚唱到一半就晕倒在场上。众人慌乱,尤其是秦治邦的父亲,一个箭步蹿上了台,仗着他懂得一些医学常识,三掐两拍就将她弄醒,然后弓身把小香草背到了后台。
  从那一天起,他是天天必到,煎汤熬药,服侍周到,令小香草极为感动。病愈之后,一来做艺人生计艰辛,二来这个小伙计感情甚笃,渐渐地,小香草萌生了退出艺坛以身相许之意,二人终成眷属。不到一年生下秦治邦,小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这一日家中来人捎信,说老父病重,让他即刻返家探望,他这才为难起来。原来他在家中早已娶妻生子,如今在京城又有后续,带不带妻儿回去,这两房亲事如何处置,在他心中翻来覆去。心中有事,精神恍惚,结果在送药途中,被车撞倒。事也凑巧,马蹄正踏脑袋,当场七窍出血,不治而亡。
  突遭横祸,小香草痛不欲生,草草安葬了丈夫后,孤儿寡母今后如何生活呢?小香草带着孩子投奔老家。
  小香草千算万虑也没有想到,她丈夫在老家竟还有一房妻小。
  面对这土房土屋,冷语冷面,小香草想过要只身逃回北京,也想过投河觅井,但是最后她都咬牙忍住了,她是舍不得这一天比一天长大的儿子秦治邦啊。
  也许是父母的遗传,小治邦从小就喜欢听曲儿,赶上过年过节去外村看大戏回来,竟能学着哼唱,而且有板有眼。
  秦治邦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秦治国,比他大三岁,性格却跟他迥然不同。不像他整天疯疯癫癫满村乱跑,就爱一个人呆呆地看书,有时两人在村外树下乘凉,秦治邦放开嗓子大声地唱,他哥哥就托着腮帮子在一旁静静地听。
  那时候的农村封建伦理观念很强,秦治国的母亲是大,小香草是小,因此家中大权完全掌握在秦治邦的大娘手中。每到秦治国有什么好吃的时候,总是偷偷送一些给这个小弟弟。
  这样一直到了秦治邦十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驻守在山东清军的统领吴长庆的军队从他们的家乡路过,他瞒着全家人,只托人给母亲捎了个口信,就随庆军而去。
  从这以后他随军转战南北,逐渐升迁,升为营务处帮办。
  少年艰苦的生活,使他对钱财极为喜爱,他利用各种机会收敛金银,有了不少积蓄。这期间他又结识了袁世凯,成为他的亲信之一。后来,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他在保定办炮队速成学堂,后又在保定成立军官学校,秦治邦都是积极参与者之一,正当他如日中天之时,突然的一件事使他腾达的仕途出现了危机。
  八、落户天津有钱有势
  原来他这时负责军官大学的采买,经常与京、津的商人打交道,免不了有些龌龊之事,这其实在当时腐败的清廷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此时正赶上袁世凯有感于军风日下,信誓旦旦地要痛加整饬之际,再加上一些与秦治邦不和之人暗地里打小报告,一下子惹翻了火气正旺的袁总督,当夜将他逮了起来。这下子他可乱了手脚,连忙托人去求段祺瑞。当年在炮队速成学堂,段祺瑞任该学堂的总办,有一次正在为师生训话,突然有人行刺,秦治邦手疾眼快,将段扑倒,救了他一命。段祺瑞感念他的救命之恩,立即向袁世凯求情。袁世凯便网开一面,将他开除出陆军,让他到天津协办盐务。
  秦治邦到天津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置地,从老家将母亲接来,此时秦治国的母亲已然过世,秦治国还未成亲,也就随二婶娘一起来到天津。
  有了钱财,有了地位,他开始放荡了。过去母亲一直告诫他不要出入梨园剧场,可如今他一天听不到丝弦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要知道如今在天津他也是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啦!当他偶然间听到卫二姐唱的曲子时,便不由得为她所倾倒,可毕竟他不能总往戏园里跑呀,秦治邦正愁没有办法,可机会说来就来了。
  过些日子是秦母的七十大寿,借这个机会把这个正在走红的“唱玩艺儿”的叫到家里,不正是顺理成章吗。秦治邦给管家交待好,只等那一天。这几天,秦治邦很忙,先是来了几位从政的要员,后又从北京来了几个谈药材生意的人。因为父亲是干药材的,哥哥秦治国又懂药,秦治邦发了后,就开了一间药铺,名“施济堂”。
  “施济堂”药铺此时很是热闹。在古香古色的牌匾之下是三开间的门脸,大堂上,抓药的,等药的,买丸药的一屋子的人。虽然人挨人有些拥挤,但忙而不乱,十分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