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西哥能取得十余万平方公里土地也算不错了,比起大多数国家来说也算小有收获,何况墨西哥还得到了位于其南部尤卡坦半岛东南的英属伯利兹。这样一算,墨西哥只出兵作战两个多月,收获却已经超过很多国家了,想要要求更多也不可能。
历来各种战后各谈,除了割地,当然也少不了赔款,按照各项协议相加,英国总计要付出30亿英磅的赔款,算起来这个赔款并不算多,一个国家也分不了多少。
不过这是因为英国已经割出了全部的殖民地的原因,而且英国本土差不多被打得稀巴烂,本身损失极为惨重,过多的赔款英国也根本承受不起。而且这些赔款,阿德中意等得到了大量英属殖民地的国家并没有占去太多,其中起码还有过半可以供那些有出兵作战,有一定贡献的其他联合国成员瓜分。足以弥补他们出兵的耗费有多了。
而美国就不同了,一来其没有多少海外殖民地可供瓜分,至于其本土,目前法理上还是一统的,而且阿拉斯加坚持要最大限度的削弱美国这个近邻,所以赔款就将当高了,总额超过450亿美金,其中光是阿拉斯加就占据了其中一半,德意中墨等大国又差不多占去了剩下一半的60,不过剩下一半的40也还有近百亿,这笔赔款足以让所有参战国大赚一笔了。
战争果然是发财的途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赔款条件当中,在阿拉斯加的坚持下,还加注了如同当初与苏联签订的战后协议中同样的一句话,就是假如美国分裂,其赔款等各项战后支出都应该分解下去。新成立的国家有义务承担其相应的赔款。
这个分解也相当简单,因为美国赔款是根据其人口制定的,以每人承担300美金计算出来的,所以如果未来美国分裂,以其人口计算其应当承担的赔款就是。
而加上这样一句话后,各国已经可以预料到阿拉斯加处理美国的办法了。可以预料到在阿拉斯加全权处置下,美国会有何下场了。
当然其中阿拉斯加还有着小算盘,美国中北部,西北部数州人品稀少,地域面积却大,到时让他们加入阿拉斯加,其赔款将由阿拉斯加承担。但总共才多少?就算按两百万人口计算也不过几个亿赔款,何况其中过半本就是要赔给阿拉斯加的,真正要付的也不过两三个亿,以阿拉斯加的实力,随便开张支票就能把他们应承担的赔款全部付清。
而且要知道全美国要付给阿拉斯加的可是两百多亿。付出两三个亿不过是毛毛雨,都不用从阿拉斯加的国库中掏。再说中北和西北各州的资源岂是两三亿可以衡量的。
而中北和西北各州愿不愿意加入阿拉斯加?想来肯定是愿意的,那意味着他们将不用再承担赔款的压力了。还能从阿拉斯加得到大量的实惠,阿拉斯加现在可是比美国还要发达和富裕的国家。
也许唯一的缺陷就是加入阿拉斯加,他们就不可能再轻易的脱离了,因为阿拉斯加不是联邦制国家。一旦加入,他们就不可能再是联邦州,而会成为行政省,接受中央的直接管辖。不过就算不加入也没办法,做为美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他们几州加起来就那么点人,就那么点实力,想要自主谈何容易。还不如并入阿拉斯加继续做大国之民来得安心。
哈城会议结束了战后和谈这一项重点工作后,最后还有一个大事。就是关于正式成立联合国的事宜。
虽然在圣约翰斯会议时,叶枫和希特勒已经就成立联合国以取代早已经不被他们所承认,无法发挥作用的国际联盟的问题达成了一致,甚至此后轴心国和海约国已经统一以联合国阵营相称,但此时的联合国也仅仅是有一个名称,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加上有些问题还有着争议,所以联合国还没有成为实体组织。
第777章 联合国总督区
1943年8月24日,参加哈城会议的50余个国家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阿拉斯加,德国,中国,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国组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共由十五个国家组成,除五个常任理事国外,每两年按洲际配额选举出另个十个非常任理事国。
不过在联合国总部选址的问题上,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几个大国都想要将联合国总部设立在自己的国家内或者其国家可控制的其他城市内。
其中争执最为激烈的就是阿德两国,最后经过数大国磋商,最后各国达成一致,联合国总部就将选在哈城,但联合国除此外还将设立四个大会总部,即德国汉堡,瑞士日内瓦,埃塞俄比亚的亚贝斯亚贝巴,中国的上海。
另外规定联合国将成立包括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联合国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法庭等十数个主要组成单位,秘书处将负责管理联合国日常事务。
当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员国以及其它50余个签字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后,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
阿拉斯加国会于1943年9月10日,以80赞成票通过确认《联合国宪章》。并通过了在哈城单独划出千亩土地建设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决议。
1943年10月1日至11月2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50余个创始会员国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国组织系统正式开始运作,做为轴心国同意总部设立在阿拉斯加的交换条件,在阿拉斯加协调下,各国也通过了法国人赖伐尔担任首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提议。
直到1946年1月,高达68层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在哈城市完工,联合国于1946年1月8日正式开始运作。阿拉斯加、德国、中国、意大利、墨西哥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后来历史中的五大国之地位由此奠定。
当然此是后话,事实上哈城会议在制定联合国宪章后就于1943年8月28日正式结束。随即各国在各自托管地和占领地开始了或大或小的动作以尽快消化战争果实。
比如德国再次采取了与处理法国类似的办法来处理英国,允许英国继续存在,乔治六世仍是大英帝国的国王,不过大英帝国的领土仅限于大不列颠岛南部的英格兰地区,而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所属的整个爱尔兰岛由德国继续实施占领,成立了英伦总督区负责管理,等于把这些地区变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式领土。
另外比利时,荷兰也得以再次成为主权国家,当然都是由德国扶持的傀儡政府,南斯拉夫则分成了波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同样的虽是主权国家,但政府也是德国的傀儡。这些国家都没有正规军队,驻军都是由德国派出的,不想当傀儡也不行。
别外捷克,波兰等已经成为自治地区的地方也逐渐开始获得更多自主权,也许用不了多久也会恢复成独立国家。当然不要以为德国突然变得很大方,事实上德国这么做也是无奈为之,因为德国需要在联合国拥有更多的盟友。这首先就要求轴心国在联合国内拥有更多的席位,而想要在联合国获得席位首先得要求是主权国家。
而现在的联合国当中,倾向阿拉斯加的和海约组织的国家占了三分之二有多,其他的还有好几个是政治相对中立的国家,德意想要在联合国形成足够的实力与阿拉斯加为首的海约国对抗,那就必须要在联合国当中扩大自己的阵营,而要做到这一点,德国目前也只能在自己控制的欧洲想办法。这些地区毕竟是紧邻德国的,控制了他们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哪怕是主权国家也只能听德国的话。
而在距离德国本土较远或离阿拉斯加控制的地盘太近,很容易为阿拉斯加影响的地方如非洲,西俄,西乌克兰等地,德国则是变本加厉的实施严格的殖民地掠夺式统治。
德国最亲密的盟友意大利所得到的地方都在非洲,当然都只能采用殖民地统治方式。意大利可没有资格大方到让这些地区独立,甚至自治也不行。毕竟相比阿德两国,意大利本身的实力就有限,若不牢牢看住这些地方,很容易会脱离意大利的掌控。
另外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保加利亚等得到了新土地的国家则是直接把这些新土地吞并成为正式国土。毕竟他们得到的土地大多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且就挨着本土,有些甚至本就是原本从他们自己的土地割让出去的,现在只是回归,吞并当然没有什么困难。
中国采取的则是一种折中的方式,人口较少或离本土较近的或与中国向来联系较多,渊源甚深的如缅甸北部,印度侵占的藏南,老挝则依照本土的管理方式进行过渡管理,只待将来顺理成章的吞并,香港和从葡萄牙赎回的澳门则是直接纳入行政体系。其他的地方如菲律宾,马来亚,缅甸南部等地则是采用了阿拉斯加式的自治领管理方式,给予这些地方一定的地方自治权,但军事,外交及教育等重要事务则严格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以后能吞就吞,吞不了也可能通过移民,殖民教育等方式将这些地区逐步同化。
当然所有国家中,动静最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得到了最多地盘的阿拉斯加。
相比其他各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的阿拉斯加在处理这些新得到的地盘时也更是气势十足,想吞的直接吞掉,根本不管什么过渡不过渡,想要进行殖民地式统治的地区则直接并入邻近的殖民领地或新设领地进行管理。
不过阿拉斯加的殖民统治方式有口皆碑,所以哪怕原来拥有一定自治权或主权的地方又被变成了殖民地,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抵触,这也是阿拉斯加处理这些新地盘时底气十足的原因之一,他们不担心引起较大的反抗,就算有部分顽固分子反抗,以阿拉斯加的实力也足以扑灭。
比如早已经从主权国家变成了阿拉斯加希腊自治王国的希腊就是这样的例子。希腊变成自治王国时并非没有反抗,只是因为国王仍然在位,所以反抗并不多,少量的顽固反抗分子被驻守在此的第21集团军轻松扑灭后,现在的希腊自治王国一团和气,把精力都用到了如何利用阿拉斯加强大的实力提升经济水平上来了,这是阿拉斯加愿意看到的。
叶枫可不想看到阿拉斯加统治的这些殖民地或自治领地每年还要靠中央财政来接济。否则这么多殖民地,拖也得把阿拉斯加拖垮。
1943年9月9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宣布将格陵兰岛设为格陵兰县,并入北洋省管理,这使得北洋省坐拥四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光以面积而论,北洋省已经超过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真正坐稳了全国面积第一大省的座位,同时整个格陵兰岛21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只设一县,也使得格陵兰县成为全球无与伦比的第一大县,一个县都比全球大多数国家要大得多。
当然整个格陵兰不到十万人口,加上全岛几乎全境都是冰川,设为一县管理已经足够了。行政体系设置再高,只会浪费行政资源,增加无谓的行政开支。
9月12日,叶枫再次宣布国会通过兼并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的议案,将南洋省所在的整个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合并为新的南洋省,南洋省也从原来不过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增加到了80多万平方公里,不过从荷属印度割来的新几内亚岛西部和从澳大利亚手里接过来的岛东南部原本人口都不多,所以新的南洋省总人口也不过从两百余万上升到四百万人左右。面积与人口的增加不成正比。但却更有利于阿拉斯加真正将此地纳入统治体系。
9月15日,阿拉斯加与北也门达成协议,也门以租借亚丁港给阿拉斯加为条件,拿回了除亚丁外的其他南也门领土的主权,9月18日,南北也门正式合并成立新的也门民主共和国,首都仍在原北也门首都萨那。
9月19日,阿拉斯加与中国方面的代表在大连就英属印度(不含已经达成处置方案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地区及斯里兰卡,缅甸等英属印度总督区管辖地)的处置办法达成正式协议,按照大连协议规定,阿中两国采用了最粗暴最直接的瓜分方式,即以东经80度线分界,以西占英属印度三分之二的地区由阿拉斯加控制,以东占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归中国控制。不过应在西印度范围的克什米尔邦由于原属中国控制,所以这一区域由中国收回,并入了西藏。
大连协议签订之后的第二天,即9月20日,叶枫又签署总统令宣布经国会授权调整现有海外领地行政管理制度,阿拉斯加将设立十五个总督区管理所有的海外领地和自治领(含自治共和国和自治王国)及各托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