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粟裕-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毅在总统府,随手从桌子上拿起电话,接通了北平,接通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得知是用总统府老蒋的电话机打来的,高兴之至。只听得电话里传来了毛泽东主席那幽默灰谐的声音:“你有没有在总统府里写上:”陈毅、邓小平、刘伯承到此一游‘啊!?“
  随后,毛泽东开始为《人民日报》撰写新华社电讯稿: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已渡过三十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两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战犯汤恩伯21日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为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3日中午,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手捧《人民日报》,读罢他自己撰写的这篇消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激动、感慨之余,想到了陈毅那首七言绝句。兴致所致,遂吟成七律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月23日。白马庙,三野前委指挥部。
  张震向粟裕通报情况:“南京、镇江、芜湖之敌开始向杭州撤退。芜湖以西至湖口地区之敌向浙赣线撤退。常州以东之敌向上海收缩,出现了我们估计的第三种情况。”
  粟裕说:“决不能让这十万之敌逃至杭州,使杭州也遭一场劫难。”
  粟裕在作战地图上察看敌逃路线。
  粟裕手指地图,对张震说:“敌逃杭州,必须经过广德至长兴一线。”
  “是,别无它途。”张震点点头。
  粟裕继续对张震说:“现在,我们来好好计算一下敌我双方到达长兴和广德地区的行程和距离。
  “敌人从南京到长兴、广德约一百四十公里,其中一部分是山区,而且敌军在撤退的路上,还要受到我追击部队的攻击和阻拦,其速度必受影响,故估需四至五天才能到达。”粟裕指着地图边分析,边计算,“我东集团现在从江边直插太湖,到达宜兴地区约五十至八十公里,如进展顺利,用二至三天就可在这里切断南京至上海的通道。然后,再用一至二天的时间,在长兴地区切断南京至杭州的通道。与此同时,中集团从渡江地区到广德、长兴地区约一百五十至二百公里,这是新四军过去活动过的地区,中集团军干部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和道路情况。他们又善于吃苦耐劳,猛打猛追,故用四至五天时间,也可以到达长兴、广德地区,切断南京到杭州的通道。”
  张震听着粟裕的分析,不住地点头:“可行,可行!”
  粟张一番研究后,粟裕首先要通了陈士榘、叶飞的电话:“命令你们迅速由北向南,中集团则由西往东,你们与中集团对进,进占长兴、广德一线,关门打狗,力争围歼十万逃敌于广德山区。”
  随后,粟裕又向中集团下达了进占长兴、广德的命令。
  追击与逃跑,昼夜兼程,人马不歇,双方展开了一场速度的竞赛。
  23日晚至24日晨,粟裕连续几次急电王建安、宋时轮、陈士榘、叶飞:“请你们加速向指定的合围地区前进!”
  粟裕密切关注着前方动态,不断发出命令:“叶飞、韦国清,现在,我命令你们十兵团除以第二十九军沿京沪路向苏州进逼,监视上海方向之敌外,以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一军沿太湖两侧以吴兴、长兴为目标兼程急迸,首先占领宜兴,再继续向长江挺进,以求与第九兵团在此地区会师。以第二十三军从长荡湖东西地区向南急进,切断溧阳、宜兴之间的通路。”
  “第十兵团明白,一定完成任务!”叶飞答道。
  “还有,第八兵团之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也归你们十兵团指挥。让这两个军沿丹阳、金坛以西一线南下,配合各部歼灭逃敌。”粟裕继续对叶飞部署道。
  部署完十兵团后,粟裕又向宋时轮第九兵团交代:“你们九兵团之二十五军、二十七军到达宣城后,即向广德、长兴、吴兴急进,务于25、26日赶到广德以东之天平桥、梅溪之线以东,与第二十八军取得联系。”
  “九兵团明白,保证完成任务!”宋时轮答道。
  粟裕又拿起了电话:“陈士榘吗?我命你们八兵团部率三十四、三十五军在南京、镇江地区担任警备任务,不得有误。”“八兵团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粟裕向各兵团部署完毕后,对张震说:“我们的指挥部也该挪一挪了,再不挪不为实地指挥了。”
  “是呀!指挥部也该过江了。”张震答道。
  粟裕、张震带着指挥部机关,于4月26日移至江苏常州。各兵团、各军的诸将士根据粟裕的部署在各自的路线上昼夜行进着。
  聂风智带着二十七军,由西向东插入。24日,他们攻占宣城,部队在阴雨连绵的江南小道上冒雨急行,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他们夜宿几小时,白昼一顿午饭,除了急行军,还是急行军。
  4月27日聂凤智带着军部赶到达界碑,刚端起饭碗,北面枪声大作,哨兵和侦察员同溃敌接火了。
  聂凤智带领警卫部队立即向敌人冲击。刚巧这时一辆炮车出故障,滞留在这里,聂凤智立即让战士,拖过炮车牵引的大炮,装上炮弹向敌人打去,没开几炮,敌人就投降了,俘虏了好几百人。
  二十七军经八天八夜的急行军,终于赶到逃敌前面,按计划在吴兴的虹星桥和二十八军的先头胜利会师,封死了汤恩伯七个军往杭州的去路,完成了粟裕、张震交给他们的合围敌人的部署。
  二十五军不畏强敌,与敌人展开了几场激战,于4月27日占领郎溪。
  二十四军、三十二军由西向东,占南陵、宣城向广德前进,与二十五军协作,阻住了敌人向浙赣线逃窜,将敌人堵截在广德以北山区。
  二十八军在朱绍清的指挥下,由北向南,对南逃之敌展开了平行追击。
  先头团在占领宁沪铁路上戚墅堰时,击退了汤恩伯王牌军五十四军。
  二十八军肖锋副军长带领部队,翻山越岭,不辞劳苦,穷追猛打,占宜兴、长兴,于28日下午2时,到达吴兴附近的虹星桥,与二十七军先头胜利会师,截住了南逃之敌。
  二十三军在陶勇的指挥下,在金坛截歼敌五十军后续梯队一部后,又立即命令六十九师尾追敌人。到25日晨占领溧阳,将敌人压缩到溧阳、宜兴以南,广德以北山区。
  谭知耕率部解放了溧阳,切断了宁杭公路。部队正在胡桥附近休息,报话机里突然传来陶勇的声音,说他正在率一个排和敌人激战之中。
  谭知耕听后,不禁大吃一惊。立即集合二○五团派一个营赶去救援:“
  这是死命令,要绝对保障陶军长的安全!“
  派出一个营后,谭知耕还是不放心,又亲自率领特务排,沿河左岸北上去接应。当他到达溧阳北的肯渚时,陶勇早已一路打一路走地乘着汽船沿河而下,摆脱了敌人。
  “军长,你可回来了,这有多危险啊!”谭知耕紧紧握住陶勇的手说。
  “这有什么?”陶勇满不在乎地说,“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
  “可吓死我了,你不就带八个警卫员吗?”谭知耕又说道。
  “是呀,这次是有点险,差一点见不着你们了。”陶勇笑道,“还是命不该绝。”
  5月3日。苏州。
  为筹划上海战役,三野机关由常州东移苏州。
  “上海究竟怎么打?什么战法才能做到既攻城又打不烂城市呢?”粟裕一大早和张震在指挥部门前,边散步边讨论解放上海问题。
  “上海的问题,不仅是‘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管’的问题,打下以后,怎么接管的问题?这么大的城市一时不好管呀!”张震向粟裕谈着自己的看法。
  “军委、毛主席一再推迟打上海的用意也就在这里。让我们做好接管准备工作后再打。”粟裕对张震说。
  就在这时,又接到毛泽东主席的电报:总前委、华东局、并粟张:(一)总前委陷辰电悉。(二)谭王吉已迫近杭州,不知来得及停止否。杭州城年周磊率少数人为后卫尚未退走外,军队、警察及省政府均已向宁波撒退,城内治安由临时组织的民警维持。在此种情形下,谭王吉似可以不即去占领杭州,暂时由原来已经成立的治安委员会(以敕济委员会名义出现)、地方绅士吕公望等维持,以待我方干部之到达。是否如此,请粟张决定。(三)上海在辰灰以前确定不要去占,以便有十天时间作准备工作。
  在辰灰以后,则应作两方面的计划:甲、即去占领上海。这里假定汤恩伯在十天年由海上退走,上海成了无政府状态,迫使你们不得不去占领。你们的准备主要地应放在这点上。
  否则,你们将陷入被动。过去,你们在三个月准备渡江期间,没有抽出一个月时间令军队学习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项,没有作很快占领诸城的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吃了亏。现在只好在十天内补足此种缺点。乙、拖长时间至半个月或二十天或一个月再去占领。只要汤恩伯不走,就应如此。占领浏河的时间亦可推迟。我们前已电告你们,何时占领上海,要等候我们的命令,此点请粟张注意。军委、毛泽东,对于上海之战,觉得不是大问题,但保护上海,有序地接管上海倒是非常费心的事。
  毛泽东曾以军委名义,在此电前给粟裕和张震来过两封电报,催促他们积极做好准备,以便妥善接管。
  上海,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外资、外企、外宾涉足之地。共产党打下上海不难,打下以后怎么办,却是国内国外关注的。
  北平。
  当毛泽东从上海地下党组织转来的情报得知蒋介石在上海抢人抢物时,心情很沉重。
  毛泽东习惯地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恩来,如果我们要堵住蒋介石抢运物资的去路,就得先消灭上海的有生力量了。”
  “是呀,看来,迟一天进上海,蒋介石就会从上海多抢走些财物。”周恩来看着毛泽东说。
  毛泽东掐灭烟头:“恩来,你给粟裕、张震发个电报,让他们先进浏河一个军,威胁一下汤恩伯。”
  周恩来当即拿笔给粟裕、张震草电道:如果你们能以一个军从常熟进占浏河,威胁吴淞,则敌人不敢再从海上逃走。①粟裕、张震接电话,即命叶飞率部出击。
  5月3日。丹阳。
  陈毅、邓小平正在给前委机关干部和警卫部队开会。
  “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城了。首先,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颁布的约法章程。其次,我有六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艰苦演习。二要发扬军事民主。三要虚心谨慎。四要遵守入城纪律。五要注意外交问题。六要树立建设新中国的理想。”陈毅边说边伸手指。
  邓小平紧接着说:“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十里洋扬,是特务、流氓、妓女、强盗充斥的地方,还有各种反动组织、青邦、会道门等等,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在国际上也影响极大,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可以说,人民解放军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毛主席主张推迟进上海是很有道理的,是很有预见性的。
  进城之后,我们的战士要守纪律,干部更要守纪律……“
  5月6日。苏州。
  清晨,粟裕从外面散步回到指挥所。
  粟裕把他这些大反复考虑的三种打上海的方案,给张震讲并商讨:“……
  第三个方案是,把攻击重点放在吴淞,钳击吴淞,暂不攻击市区。这样可以封锁敌人海上退路,并迅速切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如果敌人要坚守下去,必须为保护其唯一的海上退路而集中兵力在吴淞周围与我军决战。如出现这一情况,就可避免在中区进行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