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39-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剑功偷眼看了看伊里布,发觉他脸色苍白,两眼无神,一股老态龙钟的模样,心中一动,正想细问,突然有下人进来禀报:“钦差大臣耆英差人送信来。”
  “几位慢饮,我去大堂看看。”牛鉴说道。
  过了一会儿,牛鉴回转来,说道:“来了。可算来了。钦差大人明天到江宁。唉,可算是有人担干系了。就算是做汉奸,领头的也不是我。”
  林则徐听了不悦,说道:“牛制台,您这是什么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少穆兄,你我是熟人,我也不瞒你。像你一样公忠体国,自然人人敬仰。可我就图个安逸,把事儿凑活圆了,就算。”
  “耆英大人明什么时候到啊?”伊里布岔开话头。
  “没个准信,就说明儿到。”
  “英夷那里,已经约好明天继续谈判了。”
  “无妨,楚道台、李道台,你们明天只管去。有我们在这里等钦差便可。”
  次日,楚剑功等人还是按时到达静海寺,与麻恭少校面谈。
  “清国必须永久而绝对割让临近海岸的一处或者几处岛屿给英国,以便英国作为军事和商务基地。”
  麻恭少校提交的照会上,冷冰冰的写着这样一句话,不容商量,不容置疑。
  “先生们,我们在赔款问题上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让步,现在,应该是你们来让步了?”
  “我们明白英国的需要,它需要一个自由的贸易港,我们可以满足这一点,但主权上不割地。”
  “不不,不列颠要占领一个岛屿,或者几个岛屿,完全控制,收税,驻军,任命总督。”
  “主权问题我们绝不让步。”
  47割不割
  6月20日
  “那就没法谈了,我要提醒你们,先生们,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占领,依靠贵国可怜的海军力量,你们根本无法抵抗,没有任何办法。”
  “是的,现在,我们无法战胜贵方的舰队,但是,你们也没有办法将大规模的部队长期驻留在亚洲。你们还要不要对整个欧洲保持威慑了?所以,请您尊重谈判吧。”
  “先生们,如果我们不就割地问题达成协议,那面,前面所做的关于赔款的妥协,都将作废。你们舍得吗?先生们。”
  李颖修有些犹豫,楚剑功轻轻地吸了口气,慢慢的说:“我再次向您重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那就只有用大炮来解决了。哦,等等先生,不要问我有没有开战的权限,如果现在谈判破裂,两小时之内,最后通牒就会送到江宁。”
  “您真的不考虑中国主权下的自由港吗?”
  “我得到的指示中没有这一条。割地,简单明了。”
  “我想,您应该冷静冷静,现在您的情绪不适合谈判。”
  “谈判破裂了是吗?那好吧,等着收最后通牒吧。”麻恭少校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李颖修突然感到一阵怅然。谈判这么久,所取得的成果就这样毁了吗?
  他们带着从人回到江宁,并没有去两江总督府,而是先回了朱雀军的驻地。
  在乐楚名等人退下去以后,李颖修开始和楚剑功商量:“其实,把香港割给英国人也没什么,国力强大了,自然可以收回来,我们那个时代,不就是这样么?”
  “那还要等一百多年。如果事事拿我们那个时代作参照,那我们在这里有什么用?”
  “其实不光我们啊。苏俄革命的时候,也签订过《布列斯特和约》,也曾经兵败华沙。二十年后才算翻盘。”
  楚剑功突然大叫:“别说了。我不会让步的,不会。”
  李颖修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才说:“你心虚了,不然何必大吼大叫。”
  楚剑功把抓起案几上的茶杯,啪的摔在地上,发泄了心中的戾气,慢慢平静下来。
  “是的,我心虚了。我害怕自己没能力把割让的国土收回来,更害怕自己没有强力的接班人。不是每个国家,都像苏联那样可以在几十年内翻盘的。你忘了另一个时空,中国折腾了多久?”
  “我觉得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发挥我们习惯的做法,分析。”
  “好的,我们开始分析。割地就不用说了,不割地,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麻恭没有装腔作势的话,就重新开战啰。”
  “开战,我们朱雀军还有三千多人,湖南、河南绿营还在,江南绿营还有一万人,其他溃兵,减掉已经离开的八旗,抛掉脱队的、阵亡被俘负伤的。西南西北的绿营加起来,大概四五万人,整顿整顿,未必不能一战。”
  “看起来还不错。”
  “我就是想知道,麻恭是真的要开战呢,还是虚张声势。”
  “我记得在另一个时空,关于割地,巴麦尊发出过一份‘四号训令’,似乎有妥协的余地。但在这个时空,谁知到这份训令还在不在呢?或者,训令的内容说不定已经变了呢?”
  “依我看,寄希望于训令,还不如希望阿富汗的局势让璞鼎查不敢久拖。”
  “按常理说应该如此,但你没看见璞鼎查已经拖了一个月了,他真的着急吗?”
  “也许他欲擒故纵呢?”
  楚剑功和李颖修也没了头绪。最后,楚剑功说道:“无论如何,做好打的准备。”
  两人商量妥定,便去两江总督署汇报。眼看近了,见到门前好大一片车驾。楚剑功看了看仪仗,便道:“钦差已经到了。”
  “钦差耆英?”李颖修不由得自言自语一句,他和楚剑功相视一笑。
  这位耆英大人,在另一个时空也是个喜剧人物。他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酒宴上,和璞鼎查眉来眼去,曾经用手抛食物,让璞鼎查用口接,后来在两广总督任上,还和璞鼎查情意绵绵的书信往来。连后世读到这些信的历史学家们,无论有学术基础的和还是良心的,都觉得这些信像情书。
  但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之后,缴获了大量的清政府档案,发现了大量耆英辱骂洋人的文件。后来在北京的谈判中,英国人又把这些文件给耆英自己看……
  尽管知道耆英在另一个时空的喜剧成就,楚剑功和李颖修还不得不进门去拜见钦差大人。
  大家客套了一番之后,钦差大人耆英问道:“李道台,楚道台,前些日子谈判的情形,本督都听其他几位大人讲了。免掉了鸦片和军费赔款,皇上一定龙心大悦。不知道今日可有什么好消息。”
  “回大人,英夷一定要割地,我等已经拒绝了。”
  “拒绝了,那英夷如何反应?”
  “英夷威胁说要开战。”
  啊!大堂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两江总督牛鉴马上说道:“还要打?这可如何是好?这江苏,膏腴之地,自然不能割让。但我听说,英夷只是想要个地方堆货。像澳门那种小岛,给他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
  “牛制台此言差矣。本朝国土,断不可弃。”
  “要打,那里去找军饷?”
  “如果朝廷肯赏功,一时之间没有军饷也行,至少朱雀军能撑。”楚剑功道。
  “还有十万大军呢?我看前日奏报,虽然在镇江小挫,但实力犹存,八旗已经北返。西南西北绿营还能战否?东南绿营呢?”耆英问道。
  牛鉴苦笑:“老兄,哪里还有绿营,除了朱雀军以外,其他各部,俱已破胆。”
  这时候,下人进来报告,英夷放了个俘虏回来。
  “快把人叫进来,看看有什么转机。”
  那俘虏进来,给诸位大人磕了头,正在说些“小人该死”之类的话,耆英打断他,问道:“行了行了行了,英夷叫你回来做什么?”
  “回大人,英夷要小人带句话。”
  “说!”
  “三日不割地,即行开炮。”
  “啊,这是什么意思。”
  楚剑功回道:“大人,这叫最后通牒,去年在浙东,伊里布中堂也收过一份。”
  “那怎么办?”
  “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能和,便只有打。”
  耆英求助似地望了望林则徐,林则徐道:“既然剑功这么说了,那就只有打了。”
  “四万多溃兵已经收拢,请杨军门速速整顿。”楚剑功提醒说。
  “也罢,来呀,拿我的帖子,去请杨侯爷。”
  杨芳自打奕经带领八旗北返,把西北绿营的烂摊子留给他之后,已经完全没了兴致,整日流连于烟花酒坊。
  “大人,下官这就告辞,回营点查朱雀军。”
  “好的,你去吧。”
  “下官也告辞了,”李颖修说,“下官要给璞鼎查写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挽回。”
  两人出了大门,楚剑功问道:“真的要打么?”
  李颖修低头想事,默默不语。
  回到朱雀军驻地,李颖修看着营中的士兵们,问道:“这次可能溃兵肯定靠不住。只有朱雀军单独对敌了。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家底,就要耗光了么?”
  “难道怕耗光实力,就妥协不成。”
  李颖修看看四周无人,便低声说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将来嘛。”
  “为了三千军队,就割地,那以后呢?英国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再行胁迫,还要不要割?假如日后你我控制了一省,为了保存实力,是不是还要继续签些不平等条约。以图将来嘛。”
  “你别急嘛。我也是和你商量。你要打到底,行,我支持。”
  楚剑功一下午都不痛快。晚上,吹过了熄灯号,便睡下了,连查哨都没去。
  睡到半夜,突然被吵醒了,远远地传来人的呼喊声,还有枪声,他赶紧穿衣,出门一看,远远地还有火光。
  朱雀军营地里倒是还镇定,有不少士兵已经起来了,陆达、杰肯斯凯、肯尼夫莱特,张兴培等人都到了。
  “陆达,你去整队。乐楚名,怎么回事?”
  乐楚名也不知道。
  这时候,今晚在外围执哨的陈日天回来了:“钧座,不好了,溃兵炸营了,溃兵洗城了。”
  所谓炸营,又称为营啸,指大军在极度压抑的状态下,因为某种缘故,全军纪律崩溃,集体发狂,狂啸,互相砍杀纵火等一系列混乱的情况。越是军马聚集之处,越容易发生炸营。
  第二次镇江之战后,奕经北返带走了关外八旗,除去阵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约还有四万多溃兵被收拢集结在江宁城里。他们士气不振,装备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么安排他们。离开驻地已经很久,却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活着回去。
  这时候通讯不便,迷信盛行。只要有一营乱起,混乱就迅速扩大,如果主将弹压不力,很快就会发生全军惊乱。现在四万多溃兵,来自西南西北的十几个省,互不统属。而镇江之战中,数个提督阵亡或者失踪,绿营的建制全被打乱,而统管绿营的杨芳也心灰意冷,纵情声色。这些溃兵几乎就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他们发生炸营是早晚的事情。
  48炸营
  6月21日
  第二次镇江之战后,奕经北返带走了关外八旗,除去阵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约还有四万多溃兵被收拢集结在江宁城里。他们士气不振,装备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么安排他们。离开驻地已经很久,却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活着回去。
  这时候通讯不便,迷信盛行。只要有一营乱起,混乱就迅速扩大,如果主将弹压不力,很快就会发生全军惊乱。现在四万多溃兵,来自西南西北的十几个省,互不统属。而镇江之战中,数个提督阵亡或者失踪,绿营的建制全被打乱,而统管绿营的杨芳也心灰意冷,纵情声色。这些溃兵几乎就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他们发生炸营是早晚的事情。
  昨天开始,和英夷谈判不利,很快就要重开战火的流言就在江宁城里传开了。清朝的官衙,真是一点秘密都守不住。然后溃兵之间又有谣言,说杨芳是湖南提督,他会带着湖南兵返回驻地,其他的人,便要作为炮灰,和英夷耗死在这江宁城下。
  溃兵斗志已丧,哪还敢和英夷对阵,不巧昨晚又发生了湖南兵和四川兵的大斗殴。平日里积攒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发出来,四万多溃兵散出营地,满江宁城纵火抢劫,此谓洗城。
  楚剑功也是事后才弄清了炸营额来龙去脉。当时他只是命令朱雀军以连为单位,上街巡逻。遇到小股溃兵就地羁押,遇到大股溃兵则向江宁城西南角挤压。“不听令者可当场击毙。”忙活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日上三杆了,才算消停下来。
  中午,两江总督署内,几位大人愁眉相对。
  “此次溃兵扰城,定要严惩,以明军纪。”
  “这是后话,林大人,我且问你,英夷如何应付?”
  “是啊是啊,本来还指望整顿溃兵一同守城,现下……杨军门,你如何交代?”
  “老朽有罪,有负朝廷重托,有负几位大人的厚望,我自当其责。”果勇侯杨芳倒是光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