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为自己而战,为缔造他的商业王国而战’。在两次浩大的收购中,李嘉诚头脑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这就是出色商人的头脑。
“如果说,李嘉诚收购英资是‘民族气概’之体现,那么,这之前和这之后,他都收购过华资,这不意味他是‘民族的叛逆’吗?”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想对此再作评议。李嘉诚、包玉刚收购英资企业的业绩,世界传媒对他们的述评汗牛充栋。这正表明,收购本身的空前反响及非凡意义。
李嘉诚控得港灯,委派港灯控股母公司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出任港灯董事局主席。
1987年3月2日,和黄将港灯非电力业务分拆上市——嘉宏国际集团公司。嘉宏从和黄手中购入港灯的23。5%股权,成为港灯集团的控股母公司。马世民出任嘉宏董事局主席。
重整后的长实系股权结构是:李嘉诚控有长江实业33。4%股权,长江实业控有36。55%的和记黄埔和42。9%的青洲英泥,和记黄埔控有53。8%的嘉宏国际,嘉宏国际控有23。5%的港灯集团。
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高峰期有百余间之多。
马世民负责和黄系的电讯、能源、货柜(集装箱)码头、零售及港灯与嘉宏的业务。现分述如下:
电讯:1986年年底,和黄设立一间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专线电视、和记传讯、和记资讯传通4家公司。和记电话公司主要从事流动无线电话,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5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24家传呼公司,是本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5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开办了亚洲卫星电视台;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货柜码头:葵涌码头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码头,到1985年,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之后,和黄先后投资近百亿港元,到1990年年底公司拥有10个泊位,89公顷码头设施(占总设施的63%),货柜吞吐量占市场的70%。和黄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同业的垄断性企业。另外,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86年盈利4。5亿港元,20世纪90年代盈利已逾10亿港元。
零售:零售业务是老和记洋行的传统业务。和黄拥有两大零售系统——百佳超级商场和屈臣氏连锁店,另还有屈臣氏制造业和多种消费机构。百佳与怡和系的惠康是本港最大的两家超市集团。到1990年4月止,百佳超级市场已达135间,另有10余间在海外。屈臣氏属下的连锁店有220多间。20世纪90年代初和黄零售业营业额达50亿港元的水平。
港灯:1984年,为怡和置地所控的港灯集团,拥有香港电灯公司和丰泽、嘉云等9家全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电力、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保险等多方面。该年税后盈利8。22亿港元。1985年,长实系和黄收购港灯后,年盈利12。8亿港元,增幅56%,为港灯集团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年盈10亿元大关。1986年又突破15亿港元。
嘉宏:1987年,港灯非电力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始有嘉宏国际。嘉宏除控有23。5%的港灯股权外,全资拥有希尔顿酒店,控有50%联信公司股权。1987财政年度(注:财政年度通常不以12月31日为截止期),嘉宏盈利6。8亿港元;1988年度增至9。5亿港元;1989年盈利突破10亿港元大关(10。01亿港元)。
能源:主要是投资海外石油业,为长实系海外投资的重点。本书将在后面相关章节详及。
1986年1月,和黄集团市值从收购时1979年的62亿港元,上升到141。5亿港元。同期,控股母公司长江实业的市值为77亿港元,和黄近两倍于长实,成为长实系的主舰。1979年,李嘉诚从汇丰手中以7。1港元一股购入22%和黄股权,共付出6亿多港元。1989年和黄纯利30。5亿港元,共获利60。8亿港元,相当于购价的10倍。
和黄取得如此惊人实绩,首先是李嘉诚正确抉择;其次是马世民管理有方。马世民名声大噪,成为本港洋大班中风头最劲人物。
1990年,香港《资本》杂志第二期,列出1979~1989年香港十大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
它们的排行序与10年盈利总和是:
1。 汇丰银行 292。72亿港元
2。 太古洋行 154。81亿港元
3。 和记黄埔 139。22亿港元
4。 中华电力 132。49亿港元
5。 香港电讯 130。57亿港元
6。 国泰航空 121。46亿港元
7。 长江实业 112。40亿港元
8。 港灯集团 107。69亿港元
9。 恒生银行 99。92亿港元
10。 新鸿基地产 89。50亿港元
这其中,传统英资上市公司有汇丰、太古、和黄、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港灯7家;传统华资有长实、恒生、新鸿基3家。经一系列收购后的归属为:英资有汇丰、太古、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恒生6家;华资有和黄、长实、港灯、新鸿基4家——长实全系就控有其中的前3家。
这10年间,长实系的3家上市公司,平均年盈利均达10亿港元以上。嘉宏国际1981年才分拆上市,故未列入。依据此表,长实系在本港业界的盈利水平如何,已是毋须赘言。
第二十六章 联手中资 四大天王占两席 1990年起,李嘉诚与中资中信、首钢联手合作,借壳上市,新组中信泰富、首长国际两间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与首长国际发展迅速,在中资四大天王中金榜题名。然而,李超人与荣公子在美丽华一役中,却进退维谷……
香港中资四大老牌天王是中银、华润、招商、中旅。这四大集团的前身,在清末和民国就已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
在改革开放前,驻港的中资公司按照内地国企的机制在香港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环境下运行,发展迟缓。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资逐步与自由经济机体制相适应。
最能体现香港资本主义游戏规则的领域在股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香港中资掀起上市热。中资后起之秀,似乎比老牌中资更显得活跃。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的前身,都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其中中信泰富、首长国际,在四大天王中分别占首席与第3席。
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上市,并急速发展,李嘉诚功不可没。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原国家副主席)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经商办公司,有所成就,亦积累经商经验。1986年,荣智健参加香港中信集团的工作,不久,荣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雄心勃勃,他不满足坐“现成”的交椅,他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间完全由自己所控的公司。另外,荣智健来港多年,已经相当港化,对中信复杂的人事关系及组织结构颇感不适。他觉得有些地方与内地的一些单位无任何区别。
也许,他可凭他老爸的威信,在香港中信下面,另组一间集团全资公司。但他没这样做。全资公司,不如上市公司的“翻头”大。他渴望到瞬息变幻,大起大落的股市闯荡。
李嘉诚以扶植泽钜、泽楷的心理,关注荣智健的事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未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如今,交情不错的荣智健有心大展宏图,世叔伯们岂有不帮之理?
李嘉诚、荣智健都看好借壳上市,英雄所见略同。
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一家公司上市,原则上需要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循正式手续在交易所上市,需花费相当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于是,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这些小型上市公司被喻为“空壳”——资产和营业额都极少,买家无须动用大额资金,有别于一般含义的股市收购战。
中资公司,或来港资历浅,或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中资上市,只有打一些资产少,或经营差的上市公司主意。有买壳者,就有造壳者——有的集团有意分拆上市,或掏空某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待价而沽。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李嘉诚、荣智健在股市多次寻找、权衡,相中了泰富发展这只壳。
泰富发展前身是本港证券大亨冯景禧旗下的新景丰发展。几经改组,控股权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的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控制性股权。
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曹光彪的大项目是港龙航空,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展开激烈空中争霸战。曹氏不敌对手,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只有“减磅”。
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任主席的百富勤,为中信的财务顾问及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宣布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元/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
泰富市值7。25亿元,是当时股市的“蚊型股”。
中信并不付现金收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及以物业作价的步骤而完成的。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的股东,与曹光彪打过交道,因此,这次收购,是经各方缜密协商的,是互利的公平交易。
到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
从股权分配上,可见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而无意获取权益。
借壳上市,对荣公子、李超人还只是小试牛刀。收购恒昌行,方可称大展拳脚。
恒昌行的正身是恒昌企业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是前恒生银行董事长何善衡。何善衡年事已高,后代又无意克绍箕裘,故萌生出售之意。
若无此传言,市场无人敢觊觎恒昌。恒昌整个集团资产净值高达82。73亿港元,经营状况良好,3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何善衡30%,梁球琚25%,何添15%,共计65%)——外强无任何可乘之机。恒昌行创立于1946年,历史悠久,信誉卓著,业务范围广,是华资第一大贸易行。
1991年5月,郑裕彤家族的周大福公司、恒生银行首任已故主席林炳炎家族、中漆主席徐展堂等成立备贻公司,提出254港元/股的价格向恒昌全面收购,涉及资金56亿港元。
荣智健、李嘉诚也在紧锣密鼓策划收购,暂且按兵不动,秘而不宣。
备贻公司出师不利。据市场披露的消息,备贻的3大股东已事先做出三分恒昌的瓜分计划:
郑裕彤得恒昌物业,林氏家族得恒昌汽车代理权(代理日本本田、日产、五十铃及美国通用汽车经销权),徐展堂则取恒昌的粮油代理等业务。
备贻想获成功,非得恒昌大股东支持不可。大股东首先就不满买方的“拆骨”企图,不待进入价格谈判,就关闭幕后洽商的后门。
以中泰为核心的新财团,立即加入收购角逐。新财团Great Style公司共有9名股东组成,前6大股东是:荣智健任主席的中泰占35%,李嘉诚占19%,周大福占18%(郑裕彤倒戈加盟),百富勤占8%,郭鹤年的嘉里公司占7%,荣智健个人占6%。
1991年8月初,Great Style向恒昌提出收购建议,作价336元/股(高出备贻82元),涉及资金69。4亿港元。经一个月的洽商,双方于9月3日达成收购协议。至9月22日,本港收购史上最大的一宗交易,为荣智健、李嘉诚等合组的财团完成。
中泰控得这间贸易巨人,遂成为香港股市的庞然大物,市值至1992年年初膨胀到87亿港元。
香港股市,一直视中资股为无物,此番,不得不刮目相看。
1992年1月,中泰宣布第三次集资计划,配售11。68亿新股,集资25亿港元,用以收购未有的恒昌64%股权。荣智健突然向其他股东全面收购,市场议论纷纷,有人说荣过桥抽板,有人说事先与李嘉诚等通过气。
李嘉诚很爽快接受荣智健的收购条件,所持恒昌股作价15亿港元,售予荣智健。恒昌一役,李嘉诚名利双收,既赢得帮衬荣公子的好名声,又获得实惠—售股盈利2。3亿港元。
荣智健完成全面收购后,中泰不仅有红筹股(中资股与国企股的统称),还于1993年上半年进入蓝筹股(恒生指数成分股,由33种上市公司股票编算恒指,均为各类上市公司的代表股票)。
李嘉诚与荣智健联手合作,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