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泌昌想了想:“罗龙文罗大人给我来过信,说此人诗和词都写得不错,对音律也还精通。”
  沈一石眼一亮:“那个议案能不能晚一天再议?”
  何茂才:“中丞大人早想到了,决定后天再议。”
  沈一石:“有一天就行。”
  “你有办法了?”何茂才急问。郑泌昌也紧盯着他。
  “没有赚不到的钱,也没有杀不死的人!”沈一石站起来望着二人,“只要二位大人拿定了主意,我能让他在后天议事的时候改口。”
  “能让他改口,我们有什么不愿意!”何茂才一拍腿也站了起来,“有什么法子,你说就是。”
  沈一石却又望向了郑泌昌。
  郑泌昌也慢慢站了起来:“如果是美人计一类的法子,我看用在这个人身上也不一定管用。”
  沈一石笑了:“中丞大人就是中丞大人。真要让他中什么美人计当然不一定管用,可是把假的做成真的呢?”
  何茂才这回有些明白了:“可这个人毕竟是小阁老举荐的,我们出面干这样的事,小阁老那里怕交代不过去。”
  沈一石:“大人们出面当然不合适,要是让织造局的人出面,让宫里的人出面呢?”
  “那行!”郑泌昌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接着又叮了一句,“那这个人就交给你去办了。”
  沈一石心里好一阵厌恶,脸上却不露声色:“但中丞大人总得发句话让他见我。”
  郑泌昌:“以什么名义叫他见你?”
  沈一石:“明天以了解织造局丝绸行情的名义叫他来见我,其余的事我来办。”
  郑泌昌又想了想:“这个我可以叫他。”
  “好!”何茂才一掌拍在茶几上,“还有那两个新任的知县,也不是善茬。收拾了高翰文,这两个人让我来收拾!”
  杭州知府衙门后宅
  杭州知府的衙门就设在杭州,因此高翰文到了杭州就有了自己的后宅,当天晚上也就入宅住下了。海瑞和王用汲在这里却还是客身,当晚是在官驿里住着。天也就刚刚见亮,二人便从官驿来到了这里,等着和高翰文一起到漕运码头看看粮行的行市。
  海瑞换了一身干净的灰布长衫。王用汲大约是家境甚好,此时穿的虽也是便服却是一件薄绸长衫。两人对坐在客厅里等高翰文出来。
  “刚峰兄。”王用汲叫了一声海瑞。
  海瑞本坐在那里想着什么,这时抬起了头,望着王用汲。
  王用汲见海瑞那副认真的样子,把本想说的话题咽了回去,望着他笑了笑:“也置一两套绸衣吧。这个样子我们一起出去,你倒像个长随了。”
  海瑞:“我就做你的长随。”
  王用汲:“折我的寿了。论年齿,刚峰兄大我十几岁呢。要不嫌弃,明天分手时我送你两套。”
  海瑞:“我只穿布衣。”
  王用汲尴尬地一笑:“我唐突了。”
  海瑞:“我没有那个意思。海南天热,没有人穿绸,穷乡僻壤,习惯而已。至于说到长随,也没有什么年齿之分。比方说高府台,他要真心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我们就都做他的长随,也无不可。”
  王用汲一笑:“我说的本就是这个意思。”
  海瑞:“那为什么又扯到衣服上去了?”
  王用汲还是笑着:“事要做,饭要吃,衣服也还得要穿。”
  海瑞难得地笑了一下:“那我就还穿布衣。”
  说话间,高翰文也穿着一件薄绸便服从里面出来了。
  高翰文:“二位久等了,走吧。”
  海瑞和王用汲都站了起来,随着高翰文向外面走去。
  杭州知府衙门前院
  三人刚走到前院,便有两个人满脸堆笑迎了过来。
  前面那人显然是知府衙门的公人,趋到高翰文面前便屈一条腿行了个礼,站起来禀道:“禀大人,中丞大人派轿子过来了,说是请大人去看看丝绸。”
  后面那人也连忙趋过来,弯了弯腰:“那边都准备好了,单等大人过去。”
  高翰文略想了想:“请你回中丞大人,上午我要和两个县里的老爷去看看粮市的行情。丝绸什么时候看都不急。”
  接他的那人:“这话小人可不好回。因为中丞已经通知了织造局,织造局那边在等大人呢。”
  “织造局”三个字让高翰文怔住了,又想了想,回头对海瑞和王用汲说:“既然是织造局那边的事,我得去。二位先去粮市吧。”
  沈一石丝绸作坊
  再矜持,高翰文一进到如此大的作坊,见到如此多的织机在同时织着不同的丝绸,也有些吃惊。
  沈一石陪着他慢慢走着,大声说道:“宫里每年用的丝绸有一半就是这里织的。嘉靖三十二年前没有海禁,运往西洋的丝绸也有一半是这里出的。”
  高翰文点着头。
  沈一石:“这里太吵,我陪大人先去看看绸样。”
  高翰文已经有些“世间之大,所见太少”的感觉了,一边点头一边随他走去。
  沈一石别院
  一走进院子,还没到沈一石那间琴房,高翰文便在院子中间站住了,眼中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广陵散》!”高翰文心里暗叫了一声,琴房里传来的琴声越听越惊,一时怔在那里。
  沈一石也在他身边站住了,斜望了他一眼,心里便有了几分把握:“大人……”
  高翰文惊醒了过来:“这是什么地方?绸样在这里看?”
  沈一石:“是。以往西洋的客人看绸样都是到这里来看。”
  高翰文还是站在那里,审视着沈一石:“养个高人在这里弹《广陵散》让西洋的客人看绸样?”
  沈一石故作吃惊:“高大人听得出这是《广陵散》?”
  高翰文没回他的话,仍然审视着他。
  沈一石:“琴声绸色,都是天朝风采。跟西洋人做生意,不只为了多卖丝绸,将口碑传到外邦也是织造局的职责。高大人竟也深通音律,职下就更好向大人详细回话了。请吧。”
  这时高翰文那双脚似乎不是自己的了,他紧跟着沈一石走向琴房,走向琴声。
  沈一石别院琴房
  照例白天这里也点着灯笼,衣架上一排排蝉翼丝绸被照得如梦如幻。
  高翰文站在那里目光慢慢扫视着,不是看丝绸,而是在寻那琴声所在。
  那琴声偏被一帘垂下来的丝翼挡着,也就是东边那张床,被那帘丝翼恰恰挡住。
  “高大人请看。”沈一石捧起一件双面绣花的丝绸,“这种丝绸在西洋就很好卖,名字很俗,叫四季花开,他们偏喜欢。”
  高翰文不得不装出认真的样子去看那件丝绸,一看,也还是被那件丝绸吸引了——就那么大一件薄薄的绸衫,上面绣的花何止百朵!而且花花不同,错落点缀的又都是位置,颜色搭配也浓淡参差恰到好处。
  沈一石放下了那件绸衫,有意领着他向琴声的方向走去。高翰文的目光又望向了挡着琴声的绸帘。
  沈一石:“那就先看这段绸帘吧。”
  “好。”高翰文信步跟他走去。
  琴声还在响着,高翰文停住了。沈一石也停住了,望向高翰文。
  高翰文摇了摇头,轻轻说道:“可惜,可惜。”
  “什么可惜?”沈一石故意问道。
  高翰文:“《广陵散》错就往往错在这个地方。嵇康本是性情散淡之人,偏又在魏国做了中散大夫,不屑名教,崇任自然,一生研习养生之道,然那颗心捧出来竟无处置放。后来悟得邙山是我华夏生灵之脐,唯有死后魂归邙山方是真正的归宿。故临刑前悲欣交集,手挥五弦,神驰邙山,邙山在五音中位处角音,因此这一段弹的应该是角调。后人不知,音转高亢,翻做宫调,以为其心悲壮,其实大错。”
  沈一石眼中也闪出光来,不只是“此人入彀”的那种兴奋,而是真有几分知音恨晚的感觉,那目光看高翰文时便露出了真正的佩服。
  沈一石:“鄙人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高大人可否赏脸。”
  高翰文当然也猜到了这不情之请是要自己指点弹琴之人,那一分深处的雅气便涌了出来,当即答道:“请说。”
  沈一石:“请大人指点指点鄙处这位琴师,既为了朝廷跟西洋商人的生意,更为了不使《广陵散》谬种流传。”
  一种舍我其谁之感油然而生,高翰文立刻答道:“切磋吧。”
  沈一石:“那我先谢过了。”说着便抓住那帘绸翼,轻轻一拉。
  那绸翼风一般飘了下来,露出了坐在琴前的芸娘。高翰文的眼睛直了!
  第七章
  沈一石别院琴房内
  高翰文的眼睛一瞬间凝固在了这个空间里。
  那张大床因铺盖了一张恰合尺寸的红氍毹,俨然成了一张大大的琴台。
  一身素白底子点染着浅浅藕荷色的薄绸大衫,跪在琴几前的竟是一位风雅绝俗却又似乎被一片风尘笼罩着的女子!
  惊鸿一瞥,高翰文目光慌忙移开时还是瞬间感觉到了那个女子低垂的眉目间轻闭的嘴角处就像《广陵散》,那颗心捧出来无处置放!
  “你有福。”沈一石的声音让高翰文又是一愣,面对幻若天人的这个女子,沈一石的声音竟如此冷淡,“得遇高人,好好请教吧。”
  那女子,芸娘慢慢升直了上身,两袖交叉在身前一福:“我从头弹,请大人指点。”
  纤纤十指又轻放到了琴弦上,《广陵散》的乐曲在四壁镶着檀木的空间又响了起来。
  沈一石这时轻步向门边走去,轻轻拉开了一扇门隙,侧身走了出去,又轻轻合上了那扇门。
  这里只剩下了怔怔站着的高翰文,和十指流动渐入琴境的芸娘。
  大明朝到了这个时期,特别在太湖流域一带,手工业作坊经济和商业经济空前发达,市井文化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盛阶段。这就有形无形作育了一批风流雅士,徘徊于仕途与市井之间,进则理学,退则风月。官绅商贾,皆结妓蓄姬,又调教出了一批色艺超俗的女子,集结在南京苏州杭州这几个繁华之地,高烛吟唱。构栏瓦肆纷起仿效,昆曲评弹,唱说风流,销金烁银,烹油燃火,竞一时之胜!以致当时官场谚云:宁为长江知县,不为黄河太守。民间亦有谚云:宁为苏杭犬,不做塞外人。可见这方乐土成了天下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向往。
  高翰文的眼睛闭上了,心神却随着芸娘的琴声从这间封闭的琴房里飘到了高山处,流水间。
  画外音在琴声中慢慢响起:“高翰文本是苏南书香大户,从小骨子里便受了太湖流域富庶书香子弟进则理学,退则风月的熏陶,加之聪明过人,于度曲染墨不止擅长,而且酷爱。只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走了仕途,才抑住了这个心思,把那些吟风弄月的才具用到了程朱陆王身上。沈一石也正是凭着对当时这种风气的把握,加上对这个人身世的了解,才把他带到了这里——雅人或因清高而不合污,却绝不会以清高而拒雅致。”
  这时乐曲恰好弹到了高翰文进门时听见的那个乐段,芸娘的手停了,波光流转,望着高翰文的胸襟处:“刚才大人说这一段应该是角音,我明白了大人说的意思,但所有的曲谱上都没有记载。请大人指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高翰文心中那头鹿此时怦然大动。一时忘了答话,忍不住向这女子望去。
  恰在这时,芸娘的目光从高翰文的胸襟处往上一望,二人的目光一瞬间碰上了!
  高翰文突然觉得头皮触电般一麻,立刻躲开了她的目光,望向旁边,却不见了沈一石!
  毕竟十年理学,良知便像一根缰绳,时刻拽住那颗放心。明珠在前,背后却是一片黑暗。高翰文心中立刻起了警觉,大声呼道:“沈先生!”
  一片寂然。
  高翰文快步走到了门口,正要去拉那扇门,那门从外面推开了,沈一石一脸正经走了进来:“大人。”
  高翰文审视着他。
  沈一石:“当年嵇康在临刑前弹《广陵散》,三千太学生围听,竟无一人领会。以致嵇康有那句‘《广陵散》从此绝矣’的千古之叹。前几年也曾听一些琴友谈起,《广陵散》只能一个人弹,一个人听,多一人便多了一分杂音。后来我们试过,果然如此。今天真人到了,指点了职下这位琴女后,在下还有好些话要请教。不知职下有没有这份福气。”
  听他竟然说出这番话来,高翰文大出意外,那份警觉立刻消释了不少,脸上顿时露出了知音之感:“沈先生,我冒昧问一句。”
  沈一石:“大人请说。”
  高翰文:“你在织造局当什么差?”
  沈一石:“平时和织师们琢磨一些新的花纹图案,主要还是跟外埠商人谈谈生意。”
  高翰文:“可惜。”说到这里,他又用目光望了一眼琴台前芸娘的方向,接着询望向沈一石。
  “是职下失礼,忘了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