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突袭中潜水艇的出色表现之后,他几乎立刻就改变了对潜水艇的消极看法,他也立即向海军部建议,请求统帅堂将潜水艇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海军。
不过没等海军部就此问题向统帅堂提出,统帅堂一声令下,程璧光就不得不指挥特混舰队开始执行开战以来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第一次战斗巡航任务,此次战斗巡航任务,统帅堂的命令很明确,那就是:出击东海,骚扰日本至台湾岛之间的贸易航线,迫使日本海军分散兵力。
早在中日正式开战之前,中国海军的所有主力舰艇都被调到了长江口,开战之后,面对气势汹汹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中国海军高挂免战牌,将主力舰队集中于江阴、上海等处,一边加紧训练,一边筹集作战物资,等待着中枢的命令。
部分海军将领和中下级军官曾联名上书海军部,请求主动出击东南沿海,保护沿海航线,但是这个请求毫无意外的被海军部批驳回去,连总参谋部的门都没进去,毕竟,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就在东南沿海游弋,如果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不能保护沿海航线,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战斗损失,而且这个作战原则也与总参谋部制订的海军战略相违背,所以,海军部根本就没将这些少壮派将领的联名书递进统帅堂。
不过短短几天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中国空军特遣部队成功的对旅顺、大连实施了空中突击,给予日本联合舰队第一分舰队沉重打击,这场空中突击在短短一小时之内就改变了渤海乃至黄海地区的海上战略局势,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将在东南沿海游弋的联合舰队主力调往黄海方向救援被困在旅顺港内的第一分舰队,如此一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威胁迅速消失了,而阻挡中国水面舰艇部队出击东海的绊脚石也消失了,于是,在经过总参谋部和统帅堂批准之后,海军部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行一次大胆的海上突击。
于是便有了特混舰队的这次东海出击,而在领到命令之前,程璧光出于谨慎,反复向海军部咨询情报是否可靠,他可不想率领一支只有巡洋舰的舰队去对抗一支拥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联合舰队。
情报当然是准确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北上的情报主要是由空军侦察部队反馈到总参谋部的,为了确认这个情报,总参谋部数次派遣侦察机对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跟踪侦察,一切情报都表明,日本联合舰队确实是打算北上黄海。
得到海军部的保证之后,程璧光这才下达了特混舰队出击的正式命令,这支舰队装满作战物资,利用黑夜悄然离开长江口,驶入了东海,然后一路南进,目标直指台湾海峡。
台湾岛,这个中国东南沿海的明珠,富庶而美丽,不仅是中国东南国防的重要屏障,而且也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岛,但是在那场甲午战争中,它却成为了日本从中国夺取的第一块殖民地,自从得到了这块殖民地,日本一心一意想把这里变成“东方印度”,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样板”。
从1895年起,到1914年,利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日本政府不仅在台湾岛上建立起一整套殖民统治秩序,而且也摸索到了榨取殖民地经济价值的好方法,在台湾岛上,日本的商人和企业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工厂,木材加工业、造纸业、制糖业、轮船运输业……这些现代化的工业与企业确实改变了台湾岛的面貌,但是却改变不了被殖民者心中的伤痛,从日本殖民统治建立之初起,岛民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但是由于力量对比太过悬殊,最终这些反抗都被日本殖民当局全部镇压下去,日本在岛内的殖民统治不仅使用了高压手段,也同时使用了怀柔手段,利用满清朝廷的无能刻意扶持起一个所谓的“日籍台人”阶层,这些岛内的顺民不仅在岛内高人一等,就连去了福建,也往往拿出“二鬼子”的傲慢姿态,动辄轻慢那些与他们讲着同一种语言的同胞,也正因此,在福建一带,“日籍台人”普遍遭到敌视。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商人和企业利用台湾岛与福建相隔不远的地理特点,以台湾岛为基地肆无忌惮的向大陆地区进行走私活动,这严重干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日本政府那边,没有日本政府对台湾岛的殖民统治,就不会出现这些光怪陆离的景象,如果中国军人能够收复国土的话,这一切光怪陆离就会逐渐消散。
作为海军军人,他们当然也想收复国土,但是问题在于,以目前的国家实力,能做到这一点么?台湾岛是远离大陆的岛屿,如果海军不强,那么武力收复基本上不可能,即使陆军和空军能够击败日本军队,日本政府恐怕也不会轻易放弃台湾岛,毕竟,日本在这里经营了差不多二十年,对于日本而言,台湾岛的利益已经与日本帝国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以前,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占整个岛外贸易的一半以上,但是现在,经过日本殖民当局的精心策划,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贸易量已经下降到了微不足道的程度,而与此相反,台湾岛与日本的贸易额已占全岛贸易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台湾岛确实已成为日本东亚殖民贸易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方印度”,确实不仅仅只是一个蓝图而已,日本政府正在将这一蓝图变为事实。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日本将台湾岛纳入其东亚殖民贸易体系,这固然给日本的财阀和商人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孤悬海外,台湾岛的防卫严重依赖于海军舰队,一旦日本海军舰队无法顾及,那么,连接台湾岛与日本的海上航向就极易遭到攻击。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中国军方才会将特混舰队调往东海,执行海上袭扰任务,在分散日本海军力量的同时,也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行打击,击沉或者俘获若干艘日本商船、货船,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些海上袭击行动将严重动摇日本商人的信心,日本疲软的国内经济将更加雪上加霜。
不开战则已,一旦开战,全体国民必须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这一点,是在开战之前就已被中枢确定下来的战略,因为中枢很清楚,日本政府绝不会讲道理,不将日本人打疼,他们就不会妥协,更不会向中国让步,必须让日本人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与国民利益,中国中枢政府不惜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与日本决一死战,而且中国军队也有这个实力。
当然,中国军队的这个实力似乎不包括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对此,程璧光心里非常清楚,也正因此,他才会急切的想将潜水艇部队编入海军直辖部队。
在此次出击东海的行动中,潜水艇部队也派了两艘远洋潜水艇协助特混舰队作战,而且那两艘潜水艇早在开战之前就已前往台湾岛附近海域执行侦察任务,与其它的潜水艇不同,那两艘潜水艇在特混舰队司令程璧光下达攻击命令之前是不会主动对日本舰艇采取攻击行动的,以免打草惊蛇。
相比空军,潜水艇执行海上侦察任务更为灵活,由于航程的关系,普通侦察机很难对台湾岛以东海域执行战术侦察,但是潜水艇却可以在台湾岛面向太平洋的一面执行侦察任务,而且它们做的也非常好,目前来讲,两艘潜水艇已经将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侦察了一遍,这对于特混舰队的行动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程璧光就坐在舰长室里,研究着刚才收到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五分钟前刚刚由在台东海域活动的“鳐鱼”号远洋潜艇拍发过来的,内容就是日本舰队的活动情况,根据电报上的情报来看,现在活动在台东海域的日本舰艇不多,而且多是炮舰、布雷舰一类的轻型军舰,这些军舰不仅数量少,而且分散,根本不是中国海军特混舰队的对手,现在出击台东海域,正是最佳时机。
“回电‘鳐鱼’号,我舰队已抵达预定海域,正等待增援舰队赶来,在特混舰队赶到一号海区之前,潜水艇部队不得擅自发起攻击。”
程璧光很快草拟好了回电,交给副官,命他去电报室拍发,然后走出舰长室,登上露天舰桥,举起望远镜,向南方海面眺望。
他在寻找那支赶来增援的“增援舰队”,那支驱逐舰队是从广东起航北上的,按照海军部的部署,那支驱逐舰队现在应该已经就在附近海域了。
一旦驱逐舰队赶到,特混舰队才真正名副其实。
第667章 特混舰队(下)
正在赶来增援的驱逐舰队与程璧光率领的巡洋舰队有些不同,那支驱逐舰队所装备的都是清一色的国产驱逐舰,那种驱逐舰不仅速度快,而且火力猛,属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由德国造船专家主持设计,并全程监督军舰的建造,军舰的发动机采用德国原装货,虽然航程短点,但是出击台湾附近海域已是绰绰有余了。
率领驱逐舰队赶去增援程璧光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是海军上校沈鸿烈,他是湖北天门人,秀才出身,曾在府学做过教员,后于1904年报名参加湖北新军,担任炮标司书,旋即调入初级军官补习班担任文化教习,1906年前往日本,在日本海军学校留学军事,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戊申革命”爆发后,他与一帮海军留学生和商船学校留学生一同返回国内,加入福建革命军,后来南北议和,北洋政府招募海军人才,沈鸿烈得以加入巡洋舰队,充任候补军官,虽然勤奋好学,一心向上,但是无奈他不是福建、山东背景,始终遭到海军中闽系、鲁系的排挤,郁郁不得志,遂心生去意,但是不等他呈上辞呈,南北河南大战就爆发了,作为海军候补军官,沈鸿烈跟随北洋巡洋舰队南下长江,他本打算利用这个机会策动海军起义,但是不等他动手,海军里已经有人抢在了他前头,而且还是高级军官,因此,他与“起义功臣”失之交臂,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提拔。
不过沈鸿烈并没有落魄多久,在联合阵线上台之后,新任大总统赵北一纸调令,将沈鸿烈调去了海军部,担任参谋官,并与总统见过数面,一番问答,颇得总统青睐,之后,沈鸿烈又被海军部派去广东,整顿广东地方海军,并在随后建议中枢撤消广东水师建制,广东水师解散之后,沈鸿烈率领一批挑选出来的合格军官北上天津,就此加入了海军舰队,在舰队里一干就是数年,期间先后担任过“飞鸿”号、“海琛”号等巡洋舰舰长,表现优异,并最终被中枢晋升为上校军衔,之后,总统一纸调令,沈鸿烈又离开舰队,前往福州、上海等地,监督驱逐舰的建造,当第一批驱逐舰建造完工之后,沈鸿烈就被海军部任命为驱逐舰队司令,率领舰队长期驻泊广东,并在期间指挥驱逐舰队南巡南海诸岛,宣示主权,颇为中枢欣赏,后被任命为南海警备司令。
此次特混舰队出击东海,袭扰日本海上航线,沈鸿烈也奉命同时出击,增援特混舰队,同时作为特混舰队副司令,协助特混舰队司令程璧光指挥舰队作战。
现在,沈鸿烈就站在一艘驱逐舰的露天舰桥上,举着望远镜,向北方眺望,寻找着特混舰队的踪影。
这艘驱逐舰编号501,舰名“鸣条”,是“鸣条级”驱逐舰的首舰。
“鸣条级”驱逐舰由德国造船专家主持设计,中国造船技术人员协助设计,目前一共建造完成七艘,全部由上海、福州的造船企业在德国造船专家和德国技师与技工的指导下建造,这级驱逐舰全部以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命名,首舰“鸣条”号就是得名于夏商两朝鼎革时期关键一仗“鸣条之战”,第二艘舰则取自商周两朝鼎革时期关键一仗“牧野之战”而命名为“牧野”号,以此类推,军舰竣工时期越晚,舰名的历史时代排名也就越晚。
“鸣条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为九百吨,主要武备为两门105毫米舰炮,分置于舰艏和舰艉,采用半敞式炮罩,人力旋转,可同时面向一侧开火射击,除了这两门主炮之外,另有75毫米副炮两门,47毫米高平两用炮四门,20毫米高射炮两门,另有鱼雷发射管四具,分别配置于左右两舷,以机械转动,可以对舷侧目标实施鱼雷攻击,在舰艉另设深水炸弹投放架两具,可以对潜水艇进行攻击。
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鸣条级”驱逐舰都算得上是一型先进军舰,虽然排水量不大,但是战斗力不可小视,而且由于采用了德国制造的蒸汽轮机,这级驱逐舰的最高航速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五节,无论是反潜,还是护航,都可扮演重要角色。
正因为这级驱逐舰如此出色,海军部一口气订购了十一艘,目前已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