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德怀传-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8年春,日军在占领较久的冀中地区征购战略物资,散驻之敌开始四出掠粮。朱、彭于指挥东路军作战、戎马倥偬之际,注意到敌人这一动向,立即下达命令,要八路军各师“用一切方法与努力,将铁路两旁之粮食搬入山地”“尽力购买医药、通讯器材、布匹、棉花,妥为储藏”。特别是提醒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区“在由娘子关到门头沟的六、七百里大山中,分段储存各种军需品”指示一二九师刘伯承,务将储存战略物资的山内公路销毁。
  1938年,华北全区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虽然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由于八路军先敌一步,使大批社会物资不致落入或毁于敌手,而支持了华北敌后军民的抗战。这一点,无论是蒋介石的中央军,还是阎锡山的晋绥军或其他进入华北的抗日军队,是既没想到也做不到的。
  从现存的电稿中,可以看到经济问题是怎样牵系着彭德怀。
  1939年2月,彭德怀为解决“磨擦”问题赴河北。24日晚,由陈赓部护送,通过敌人的严密封锁线,进入冀南。就在中央和总部都在等候他安全通过封锁线的消息之际,彭德怀却利用行路时间筹划着一件事。进入安全地带,他就报告延安和总部:估计4月份敌将大举进攻长治,须动员部队帮助群众提前春耕,免受损失。又建议组织医院、学校、工厂、机关人员利用时间开荒。他计算可能增产瓜菜15万担(150万斤),马料50万斤。如此,在困难时不发马料、菜金亦能坚持战局。
  3月,彭德怀在从冀南返总部途中,又将他一路上反复考虑的问题向毛泽东提出:一、在年内组织50万军队轮训,改善装备;二、利用晋东南地形复杂,煤铁硫矿丰富等条件建设军事工业;二、加强抗大分校培养干部;四、筹设冀南银行。
  同年10月,国民党军事反共迫在眉睫,彭德怀赴陕与阎锡山会晤,沿途部署应付突然事变,仍不忘了解经济形势。他发现各地物资紧张,即电总部“在同蒲路东速购粮盐100万斤,棉50万斤”,并催促根据地“筹办织布、纺纱、肥皂、牙粉等生活必需品工厂,要克服一切困难开工”。在洛阳和西安,他独自跑上街去观察市面,打听商情,警卫人员着急万分,四下寻找。他已对国民党区物资医乏的严重形势有了更深的感受,当即去电向朱德、杨尚昆报告情况,请总部加意敌后经济建设、军事工业和物资储备,“万不可轻视”。
  旅途,行军,是彭德怀思考问题、计划行动、调查研究的好时机。他从不放松机会亲自打听当年收成好坏,群众负担轻重,物价高低,以至货币比值,流通情况等,一一记在心中。可能是长期军事生活形成的习惯,彭德怀说他一生不喜欢用笔记本,他的口袋里没有干部通常不离的小本子,但他的脑子里装满了各种计划设想,各种情况数字,在研究工作的时候,在向干部作报告的时候,脱口列举,其精确程度,常常令专管财经工作的干部吃惊。
  第14章 心碑
  在敌后,生死存亡的最后一仗是争夺粮食。
  从1942年秋季以来,太行地区少雨少雪,一场持续的干旱无情地袭击华北。枯焦的庄稼,龟裂的土地,干涸的河床,给刚刚有了转机的敌后战场笼罩上一层阴影。
  抗战己进行到第五个年头,敌后根据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己学会了怎样在战争中生存。敌人发动“扫荡”,情报会通过各种抗日组织传到每个村庄、家庭。大家迅速埋藏好物资,设下地雷,布下暗哨。然后,民兵配合部队打击敌人,老弱妇孺上山进沟。生于斯,长于斯,太行山的一峰一壑,群众都是熟悉的,不愁藏身无所。敌人兵力有限,在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打击下,仍然不得不撤走。房屋被烧了,窑洞还在;门窗被毁了,用草帘遮风。只要土地上长出庄稼,群众就能守住家园。
  但是,干旱却是无法躲藏的。特别是三、五年一旱,本来就缺水的山区,历史上一次次灾荒,留下悲惨可怖的记载和回忆。清末光绪年间,辽州大旱,“所存凋残遗黎,仅有平时三分之一”,连吏役也“因饥馑逃亡无踪”。
  抗战第五周年——1942年7月7日,八路军总部在麻田举行纪念大会,追悼左权和其他在5月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漳河水只剩下潺潺细流,宽阔的河滩作了会场,白底墨染的巨幅烈士画像,从左权开始,一个接一个,悬挂在岸壁,“为左权参谋长复仇”、 “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唯有胜利能告慰死者。无论敌人扫荡、奔袭、蚕食、封锁多么厉害,都摧毁不了根据地。但能不能熬过灾荒呢?在河南省,严重的干旱加上贪财的国民党将军汤恩伯的搜刮,赤地千里,上百万人已开始逃亡,涌向收成较好的陕西。彭德怀沉入思索中,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变激昂的号召为实际行动。
  会终人散。深夜,彭德怀还在翻阅着大叠的情报。一个月前,他曾下令部队帮助挑水抢种,但许多地方己经无水可挑。彭德怀提笔向延安毛泽东、朱德报告旱情。此时此刻,对党中央,他毫不掩饰自己无限焦灼的心情:“太行山、太岳、冀南均大旱,至今未下雨。不仅秋苗未种,且许多地方饮水亦甚缺乏,人心惶惶,粮价大涨,前途不堪……”
  灾荒使敌人更加残酷。1942年秋,敌人计划在面临饥饿的华北征收2000万石粮食,以供其侵略战争的需要。从10月开始的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即以夺取粮食为重要内容。敌人在其占领区实行全面的物资统制和粮食配给,强买强征;对根据地,则是赤裸裸地毁割庄稼,抢劫粮食。11月29日,彭德怀向毛泽东、朱德报告:“根据地粮食大成问题。”“目前(敌)在太行山‘扫荡’中,表现最毒辣者为抢粮、捕壮丁、赶牲口、杀弱小。”“华北相当普遍的旱灾,冀鲁豫、冀南均很严重,秋收不及平常的四分之一。太行山五、六两分区武安、邢台、磁县地区尤为严重,有30 万人无法维持。”“武乡、襄垣、黎城及太岳较好,秋收有六、七成,但敌却在该区反复‘扫荡’与抢掠。”
  华北敌我之间,一场殊死的战役——粮食争夺战,在敌占区、游击区、根据地全面展开。
  1942年秋,在太行区召开的贸易工作会上,彭德怀向到会者指出了与敌人争夺粮食的严重性:“今天,谁有了粮食,就会胜利。”彭德怀分析,尽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敌寇的残暴统治,对中国人民的压榨、掠夺,驱使群众背井离乡,致人力缺乏,生产情绪降低,是造成饥馑的最重要原因”。
  他号召军民奋起,不仅要保护根据地的粮食不被敌人抢去,还要打击敌人在占领区的掠粮行动,保护敌占区的人民。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各根据地的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紧张地研究着粮食问题,帮助群众抗旱。保卫粮食成为保卫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的头等大事。
  到岁末年初之际,总部所在的太行地区,灾情虽然十分严重,救灾保粮的斗争已取得成果。彭德怀给朱德并中央写了一份关于太行区农业和财政状况的报告,这是敌后军民给延安中央送上的一份最厚重的新年献礼。彭德怀在报告中说:“1943年65000军政民脱产者以及约5000退伍、残废军人之粮食已得到解决。”1942年,太行山西部产粮区收成较好,敌人在占领区以低价强购粮食,总部根据情报仔细研究这一局势,最后彭德怀下决心,暂用军费以高于敌人的价格,从西部大量购进粮食,组织灾民运到平汉路东缺粮区售出。这原是历史上华北物资流通的一个自然渠道,为群众所熟悉,抬高西面粮价收进,帮助了产粮区农民;向东部出售,又帮助了灾区的人民。尽管都是敌占区,得利的是中国人,受打击的是日本侵略军。原计划收进 18万石,实际收进了21万石,向东卖出12万石,为太行山根据地增进了9万石2300万斤粮食。敌人发现八路军的收粮活动,慌忙提高西部地区粮价以图破坏。但敌人晚了一步,八路军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已超额完成了收购计划。
  这一年,武装工作队发动群众抗征抗抢、保卫粮食,也取得传奇式的胜利。
  1942年敌人在华北计划征粮2000万石,实际完成不到十分之一。我方公粮计划为100万石——只及敌征计划的5% ,则大体完成,敌占区人民通过斗争减轻了负担,从交粮利敌变为交粮抗日。
  1943年3月,太行山区打退了敌人又一次年关“扫荡”,春回大地。
  在根据地内,一冬开展的垦荒、救灾、修渠筑堰、减租减息,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可寒冷的华北,还要苦撑到夏收,新粮方能入口。一方面春耕劳作,一方面青黄不接,缺粮的人家开始捋树叶、挖野菜。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和附近村庄,也常常可以看到提筐挖菜的妇女和孩子。饥饿正在猛烈地袭来。
  彭德怀看到,村党支部锄奸委员赵小泉家的晚饭是一锅野菜。村里开减租减息的积极分子会,大家饿得坐不住,彭德怀让大家躺在炕上说话,节省力气。
  这时,从敌占区和国民党区涌入太行、太岳区的灾民达25万,更加重了根据地的粮荒。社会上出现各种流言:“天旱是因为八路军不信鬼神”、“天旱是因为彭德怀压住了龙脉”。村庄里又搭起了神棚,烧香拜佛,请龙王。有的干部悲观,对抗战前途信心动摇。在无数次强敌进攻前镇定自如的彭大将军,在群众的饥饿前忧心如焚。
  一个念头在彭德怀的心头萌动了多日——由部队节省一部分粮食来救济饥肠辘辘的饥民。但这个问题关系重大,他还在斟酌,未下决心。
  彭德怀爱引用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斗力系于胃”。八路军的供给本来就仅保持最低需要,再节粮,战士饿着肚子怎么打仗?战斗力的削弱,意味着根据地人民要遭受敌人更大的蹂躏。
  早在1939年2月,彭德怀就曾有过这样一次难于下决心的时候。那一个月,八路军只能给每个指战员发5角钱的鞋袜费,连津贴也说不上了。彭德怀十分不安,说:“我们的战士太苦了!”他和朱德、左权几次盘算,千方百计,想在3月份给每人增加5角钱的零用,仍然无法落实。到月末,彭德怀转侧通宵,第二天早上懊恼地对总部工作人员何廷一说,“各种办法都想了,还是办不成咯!”
  这次,他把精于计算的后勤部长杨立三找来一起研究。杨立三报告,机关和部队垦荒生产成绩很乐观,预计可以自给两个月的粮食。太岳太行两区以6万人计,可得540余万斤粮,约莫能给农民每人减轻3公斤粮的负担。
  彭德怀计算:“看起来数字不大,但太行区的贫农常年吃盒子饭,粮菜掺半,还有柿子、土豆等杂食。据我计算,每人每大粮食消耗量不过六两。3公斤粮就够一人维持10天,也不是一件小事。”“只是……”彭德怀沉吟说,眼下还有什么办法呢?“眼前,确实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彭德怀下定决心:机关的粮食还要减,战斗部队必要时,也须节出粮来。
  4月1日,彭德怀指示八路军总部直属队各单位,从即日起,每人每日节约1两小米救济饥民。
  4月27日,彭德怀下令总部直属队全体指战员,每人每日节约2两小米救灾。各村公所可用公粮熬粥,救济过往灾民。这样,总部直属队的干部每日口粮只合今7两,战士每天口粮也不足1斤。彭德怀规定,北方局和总部的干部每日采一斤半树叶、野菜,交炊事班与粮食掺做。
  几天之后,彭德怀再次指示,直属队不得在村庄附近采集,他带领干部攀崖越岭到仙人峰、南洞山一带寻野菜,把近处、平坦处留给群众。就是野菜、树叶,也不得与民争食。
  细心的参谋长滕代远提醒彭德怀,没经过长征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干部,对遍山百草,分辨不清哪些可食,哪些有毒。于是,在滕代远的主持下,八路军总部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野菜展览。
  从4月直到秋收,彭德怀、滕代远、罗瑞卿等领导人,和北方局总部人员一起,每日两餐菜粥、榆叶面条,或玉菱芯、黑豆皮做的悖悖,个个面有菜色。彭德怀痔疮时发,经常便血。总部如此,太行、太岳、冀南等重灾区的领导机关和部队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而牺牲的印度医生柯棣华,在他的日记中写着:“这些人即使在战争中失利也不会被摧垮,八路军吸引着人民。”3月初,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王政柱奉命回延安学习,行前,彭德怀抱着一个特制米袋来到王政柱处。米袋里装的都是金子!王政柱知道,这是打仗缴获和没收汉奸积存的190 两黄金。彭德怀郑重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