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张缙节的右相兼吏部尚书,那就缺一个工部尚书苏翰昌,他正在从江宁府赶回洛京的途中。
  “我们来晚了!”张缙节和赵秉明走房间拱手歉然笑道。
  “就等你们二人了。”
  皇甫无晋笑着招呼他们坐下,两人坐下,张缙节对众人笑道:“我和赵侍郎去洛水边看热闹去了,你们怎么不去?”
  众人听说他们去了洛水,一下子来了精神,纷纷询问情况,张缙节道:“已经结束了,八百余人一刀剁下,那个壮观,我是不敢看。”
  他又对皇甫无晋笑道:“估计今天晚上,洛京很多人家就要把殿下供起来了,这一刀下去,殿下就是他们心中的神仙。”
  皇甫无晋笑了笑,他听出张缙节玩笑的语气中多多少少有点不满,知道他并不赞成自己这样大规模杀人,皇甫无晋不想多提这件事,便岔开话题道:“既然张相国和赵侍郎到了,那咱们就开会吧!”
  张缙节笑道:“能不能先透露一下今天开会的主题?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一般皇甫无晋召集众人开会,都会事先发一份开会资料,具体时间、地方和开会内容,让大家有所准备,但今天却很突然,所以张缙节便猜到,会不会是雍京出了什么大事?
  皇甫无晋点点头,给裴纪使和眼色,裴纪将手中的一份文书递给张缙节,“这是雍京送来的最新情报,三万士子反对太后专制,被申济的军队血腥镇压,据说当场就死了五百多人,后来又重伤不治一百余人,死了近七百人,几乎全部都是太学生。”
  张缙节看了一遍消息记录,他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残暴,难道雍京当权连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吗?得罪了士子,他们将彻底失去朝廷的合法性,现在天下已经在诟病雍京是申家王朝,如果这个消息再传遍天下,恐怕连晋州和蜀州都不会再支持这个朝廷了。
  这时,皇甫无晋缓缓道:“申济一介武夫,据说他还在杀人现场露面了,可能他真不懂这其中的厉害,但申太后应该懂,听说白明凯还专门劝过她,可最后还是出现这个结果,只说明了一件事,雍京相后权力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听说申国舅复出后,一次也没有去过华清宫,申太后遭受巨大的政治压力,她才被迫用高压手段镇压太学生。”
  皇甫无晋停一下又道:“这件事对我们而言,应该是好事,我反复思考,我决定做一件事,这也是我把大家召集起来的原因,我打算在洛京成立政事堂。”
  众人眼睛同时一亮,忍不住地有点激动起来,皇甫无晋微微一笑道:“在座六位重臣,再加上途中的工部尚书苏翰昌,一共七人,由你们七人正式组建洛京的政事堂,雍京用血争取不到的制度,我们洛京来实施。”
  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服私访
  政事堂制度其实就是一种集体协商制,军国大事由五名或者七名相国协商解决,防止一人独裁造成重大失误,雍京为了推行这种制度而付出了近千人惨死的代价,依然遥遥无望,而洛京却率先实行了这种制度。
  这种制度同时也能使皇甫无晋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对付雍京。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的寒冬时节,皇甫无晋考虑到军队已鏖战大半年,便决定休战一个冬天,让士兵们得到休息,同时重新整合军队,开足马力制造枪炮,削减数量,而实行精兵制。
  同时,他也在坐等雍京的局变,雍京的权力斗争越演越烈,如果自己大军压境,反而会使他们放弃斗争,一致对外,如果自己解除雍京的边患,再加上白明凯在中间的催化,反而会使雍京的斗争白热化,这有利于建立自己的正统性。
  一早,皇甫无晋便带着十几名随从出门了,他打扮成商人模样,亲自来洛京市场视察民生的恢复情况,这也是皇甫无晋所关注的头等大事,在大宁王朝所有的地域中,唯有洛京被破坏得最严重,他刚入城时,洛京民生凋敝,店铺不足半成,人口锐减到不足三十万。
  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他很关心洛京的恢复情况,尽管张缙节的报告中不时提到洛京恢复,一串串数字的增加,但那只是纸条上的变化,远远比不上他直观目睹看得真切。
  皇甫无晋是乘坐一辆马车上街,马车速度很慢,他透过车窗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大街上的情形。
  马车经过定鼎门,几辆牛车满载着家什物品进了京城,牛车上坐在一对孩子和一个老人,女子则骑在小毛驴上,兴奋地感受着京城内变化,到处是喧嚣热闹,人来人往。
  “大郎,真的又和从前一样了。”
  一名身材壮实的男子牵着牛车大步走着,他‘嗯’一声,算是应和妻子,他也一样感受到了京城的变化,再不像他们逃走时的冷清,大街上只有凶神恶煞奔跑的齐军士兵,充满了令人压抑的恐惧,他还记得自己出城时被几名齐军士兵拦住,抢走了值钱的铜炉和几匹娘子陪嫁时的绸缎。
  “大郎,你说我们藏在地窖里的米有没有坏掉?”
  坐在牛车上的老母亲最担心家里的米,那可是两石米啊!一亩地的收成。
  “娘,放心吧!那些米我装在大缸,又包了石灰,时间不长,坏不掉。”
  一家人的牛车兴冲冲地从皇甫无晋身旁经过,给了皇甫无晋一种极大的成就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他所追求的成功。
  “去南市!”
  他吩咐一声,马车调头,向南市而去……
  南市内虽然还没有恢复到从前鼎盛时的情形,但已经开始有生机出现,十家店铺至少有七家开始营业,大部分都是卖各种生活日用品,而贵重的珠宝、绸缎等店铺依然没有开张,齐大福和百富钱庄都没有开业,但是已经人活动的迹象了,封条已经扯下,大铜锁也打开了,还有酒楼也开张了几家,生意好像不错。
  皇甫无晋在南市内没有乘马车,而是和十几名随从漫步而行,他看见一家关记马行生意最为火爆,好像刚刚进了一批驽马,好多管家模样的人正在挑选马匹,从马匹贩卖上倒可以看得出大户人家回归情况,皇甫无晋正要上前,一名亲兵却指着远处喊:“头,你看,齐瑞福!”
  皇甫无晋愣了一下,他向亲兵手指处望去,可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上挂着一只木制的红色鲤鱼,格外醒目,那正是齐瑞福的标志。
  几乎是皇甫恒主政开始,齐瑞福便全面退出了洛京,所有的店铺和住宅都人去房空,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了齐瑞福。
  视察马店便暂时放下了,他快步向齐瑞福的店铺走去,没有走到店铺门口,便听见了一片喧闹声,只见有五六百人拿着袋子和箩筐拥挤在店铺前,地上洒满了大米,原来是米店,这一带应该属于绸缎区,那这家齐瑞福原来也是应该卖绸缎,现在却卖米,倒是非常精明。
  “大家不要拥挤,店铺里有的是米,也不会涨价!”
  米店的大掌柜在大声叫喊,维持秩序,他身材肥胖,虽然天气寒冷,却也忙得他满头大汗。
  他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见不远处站着十几人,中间那个年轻的公子,大掌柜一下子认出来了,那不是姑爷吗?他惊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慌忙跑上来行礼,“姑爷,你怎么来了?”
  皇甫无晋笑了笑,“你认识我?”
  大掌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姑爷和小姐成婚时,我也在旁边帮忙,负责清点嫁妆。”
  “哦!我没有注意到,你贵姓?”
  “小人姓徐,姑爷,请店铺里坐。”
  这个掌柜很聪明,他见皇甫无晋身着常服,便知道他是微服私访,不要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所以他一口一个姑爷,而绝不称他殿下。
  皇甫无晋确实想问问情况,便点点头,从侧门走了店铺,他走到贵客房坐下,徐大掌柜连忙跪下行礼,“小人参见殿下!”
  “哎!大掌柜,刚才不是蛮好吗?你叫我姑爷,我也很高兴啊!”
  “是!”
  徐掌柜站起身,连忙又给皇甫无晋倒了杯热茶,“我临行时见到了小姐,小姐说她们也要进京了。”
  齐凤舞现在已经有六个多月身孕,所以要赶紧进京,再过一个月,她就不能长途跋涉了,皇甫无晋已经收到家信,她们应该已经在来洛京的路上,连太皇太后也跟着一起来了。
  皇甫无晋点点头,又笑问道:“齐瑞福怎么会想到做米生意?”
  “这是大老爷的意思,洛京刚刚恢复营生,做绸缎买卖不现实,所以做米生意是最紧迫,我们是前天开业的,从楚州运来五万石大米。”
  “可是今年豫州的粮食也是大丰收,你们卖米是否明智?”皇甫无晋微微笑道。
  徐掌柜犹豫了一下道:“姑爷,我说句实话,你可别生气。”
  “你说,我不会生气。”
  “姑爷,我们也知道今年豫州粮食大丰收,不过在明年春天前,豫州的粮食到不了洛京的市场上,这是我们的判断。”
  “为什么?”
  “因为豫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属于皇亲国戚,收获的粮食,绝大部分都是他们的财产,他们现在都集中在雍京,根本无法过来处置,所以农民也只能把粮食都储存在家中,不敢动,这些我们都明白,才敢大量运米来京城,姑爷应该也看到了,外面有五六百人来买米,这还是少的,昨天足有数千人,现在洛京城的粮食并不宽裕,斗米八十文,过年时估计要涨到一百五十文。”
  皇甫无晋有些坐不下去了,如果他不来微服私访,还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这段时间朝廷刚刚成立,千头万绪的事情多如牛毛,而土地问题是大问题,牵涉面很广,不是那么容易就解决,所以朝廷也暂时搁置了土地,却没想到土地带出了粮食供应,这可是大问题,现在八十文一斗,和皇甫恒主政时差不多,如果真涨到一百五十文,恐怕他皇甫无晋的脊梁骨都会被人戳断,他已经意识到,土地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站起身道:“你立刻告诉你们大老爷,尽快卖完这五万石粮食,不要囤积,更不要再卖了,一个月之内,洛京的粮食就会大降价。”
  离开南市,皇甫无晋急着要赶回皇宫,他要先制定临时措施,将所有在雍京的皇亲国戚的土地先没收为中央朝廷所有,然后再谈土地分配,只要土地归中央朝廷,那今年丰收的粮食也自然有朝廷的一份。
  皇甫无晋刚上马车,只见一名亲兵疾奔而至,“殿下!王妃和太皇太后她们已经到了,座船就在洛水码头。”
  这个消息让皇甫无晋大喜,他便暂时放下去皇宫举行会议的念头,立刻令道:“去洛水码头!”
  马车启动,向洛水码头疾奔而去。
  洛水码头上热闹非常,二十几艘大船停泊在岸边,三千护卫士兵在四周戒备,大宁王朝的太皇太后从江宁返回,随行的还有皇甫无晋的妻儿们。
  另外,东海郡刺史苏翰贞和维扬县令皇甫惟明也带着家人进京了,苏翰贞将进京任职,而由皇甫惟明出任东海郡刺史,他们是进京来办理卸任和就任手续。
  众人一路跋涉,今天终于抵达洛京,大家情绪都十分高昂,二十几辆马车已经停在码头上,这时,皇甫无晋的马车疾奔而至。
  苏菡正扶着太皇太后上岸,她一眼看见了丈夫,便笑道:“老祖母,无晋来了!”
  叶云箐呵呵笑道:“我眼不花,我看见了,他变得又黑又瘦,菡儿,你要给他补补身子。”
  “孙女知道了。”
  皇甫无晋飞奔上前,给祖母跪下,“孙儿无晋叩见祖母,不能在身边尽孝,孙儿不孝!”
  叶云箐扶起他,慈爱地笑道:“你这傻孩儿,你不能尽孝,但你的媳妇们替你尽孝了,也是一样,你赶快谢谢她们。”
  皇甫无晋见妻子们都来了,不仅笑逐颜开,他连忙向众妻妾们施礼,“多谢大家替我照顾祖母。”
  苏菡见丈夫果然瘦了很多,她心中也不由一阵心疼,连忙笑道:“夫郎,快看看孩子。”
  京娘和乳母抱着两个儿子上前,大的一个皇甫晓昨天刚满七个月,而小的一个皇甫昭也有五个月了。
  两个小家伙看见自己的父亲,都怯生生地转过身去,见他要抱自己了,都吓得大哭起来,皇甫无晋不由挠挠头笑道:“连自己的爹爹都害怕吗?”
  苏菡抱过自己的儿子笑道:“夫郎,主要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以后多呆在一起就好了。”
  皇甫无晋见齐凤舞挺一个大肚子,气色还便很不错,他心中高兴起来,又和大哥皇甫惟明一家以及苏翰贞一一打了招呼,便对众人道:“大家先回家里安顿下来,以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聊!”
  第二百八十三章 查抄庄园(上)
  家人到来,让皇甫无晋喜不自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