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传》也暗示荀是自杀的,称荀临死前,曾把与自己有关的重要文件都烧了,因此他曾经提出过的许多奇策密谋都不为人所知(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献帝春秋》却另有新解,它认为荀之死与即将被暴光的伏皇后事件有关,通常认为这件事是一年多以后才被发现的,但《献帝春秋》认为曹操早就知情,并且荀也牵扯其中。
  董承和董贵人被杀后,伏皇后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让伏完联络一些人除掉曹操。伏完找到了荀,荀看完后觉得事情很严重,他没有作任何表示,但也没有向曹操报告(完得书以示,恶之,久隐而不言)。
  伏完联络的人里还有自己的妻弟樊普,樊普害怕事后被诛连,就把这封信交给了曹操。曹操心里有了防备,但没有立即挑明。荀后来感觉事情泄露了,担心曹操追究,就想办法给自己解套。当时曹操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到宫中,成为献帝的贵人,荀于是主动跑到邺县,劝曹操另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曹操有点吃惊:“现在朝廷有伏皇后,我的女儿能配给皇上,只是因为我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而已,怎能有更进一步的奢望(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见录,位为宰相,岂复赖女宠乎)?”
  荀说:“伏皇没有儿子,性情凶险恶毒,以前还给她父亲写信,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因此应该废掉她(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常与父书,言辞丑恶,可因此废也)。”
  曹操说:“这件事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荀假装惊讶地说:“我前面向您报告过了呀(昔已尝为公言也)。”荀想打个马虎眼混过去,哪成想曹操很认真,说:“这难道是小事吗,我怎会忘记?”荀装着又想了想说:“确实没有报告过,可能是当初您在官渡与袁绍相拒时,不想打扰您,所以没有说。”
  如果曹操明白了荀是在为自己圆场,应该装个糊涂就过去了,但曹操并不想给荀这个面子,他继续追问:“官渡之战以后为什么不报告(官渡事后何以不言)?”问得荀无言以对,只有不停地检讨自己(无对,谢阙而已)。
  《献帝春秋》认为,这才是曹操与荀二人关系的转折点,此后曹操心里对荀产生了严重不满,只是表面上包容他而已(太祖以此恨,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
  《献帝春秋》进一步认为,董昭提出授予曹操魏公的建议,荀表示反对,荀想当面向曹操陈述,正好这时让他到军前慰问,慰问活动结束后,是荀自己要求留下来的,目的是找机会跟曹操当面谈谈(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留请间)。
  曹操知道荀要谈什么事,就是不给他机会,最后荀在抑郁中死于寿春。
  《献帝春秋》的记载与前面几部史书不同,对后世影响却很大。但是,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如果按照此说,在伏皇后事件没有公开之前荀主动找曹操谈过这件事,荀等于成了告密者,这恐怕不符合荀一向做事的风格。荀如果只求自保,他也就不会在关键问题上一次次惹怒曹操了。
  尽管荀的死因扑朔迷离,但正值壮年的他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死于军中,又是在是否恢复五等爵制争论的关键时刻,不能不引起朝野内外甚至民间的广泛猜测和议论。
  当时社会上什么传闻都有,其中有一种认为曹操逼荀杀伏皇后,荀不干,于是自杀。这种议论由从寿春逃到江东的人告诉了孙权,孙权深信不疑,他以告示(露布)的形式广泛宣传。刘备知道后也说:“曹操这个老贼不死,看来祸乱就结束不了(老贼不死,祸乱不已)!”
  客观地说,曹操这时虽然不喜欢荀,但还不至于杀他或者逼他自杀。荀跟随曹操二十多年,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荀也是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尽管近年来荀对曹操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但那都集中在如何对待汉室这个问题上,观点虽然不同,但曹操深信荀不是董承和伏完,他不会谋反。
  在曹操眼里,荀一直是一个士人,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容易让他改变,但也不用过于防范他,因为他没有太大的威胁,所以曹操不会在即将与孙权展开大战的前夕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荀杀掉,这完全不符合曹操的利益。
  荀之死可能是巧合,精神压力的增大影响到荀的健康,刚好在这个敏感时刻病逝,这是完全可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自杀,感到前途悲观,不想过言不由衷的生活,同时害怕给家人、朋友带来灾难,巨大压力下的荀用自杀的手段一了百了,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在官方发布的通告里不会说他是自杀,只会说他因病去世。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追赠荀为敬侯,以表达对他的敬意,爵位由荀的长子、同时也是自己的女婿荀恽继承。
  荀恽娶的是曹操的女儿阳安公主,后来他担任过虎贲中郎将。在曹丕与曹植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他因为站在曹植的一边而被曹丕忌恨,此后逐渐不得志,死得比较早。
  荀还有其他几个儿子,荀俣后来担任过御史中丞,荀诜任过级别不太高的军职,荀较为有名,是个学者,到晋朝时做过大官。还有一个荀粲,是曹洪的女婿,崇尚道教,是玄学早期的倡导者,他与妻子很恩爱,二十九岁时因妻子去世悲痛而死。
  荀对曹魏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他不仅有杰出的才能,在曹操早期的事业开拓中屡立奇功,本人更是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号召力,一大批汝颖士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才加入曹魏阵营的。
  但他名义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一方面缘于他为人谦逊,一再辞让封爵和官位,另一方面是晚年与曹操在政治立场上产生了分歧,作为汉室忠诚的拥护者,他事实上成了最大的“保皇派”,对于曹操试图突破朝廷体制甚至取而代之的做法,他表示不满和反对。
  苏东坡是一流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流的历史学家,他在《东坡志林》一书中对荀内心的矛盾作过深入分析。他说:“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是圣人之徒,开始认为非曹操不能平定海内,故而辅佐他。之所以替曹操出谋划策,他认为这些也是汉家之事,荀文若怎么能教曹操造反呢?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该有的自然会有,到不得已的时候再接受,不该来的就不拿,这是周文王的做法,也是荀文若所认为的。但是曹操却要加九锡,荀文若以死反对他,所以我说荀文若是圣人之徒,他的才华似张良,而品德似伯夷。”
  荀死时有两项职务:部长级的侍中和副部长级的光禄大夫,直到五十多年后的咸熙二年(265年),他才被追授为太尉。
  也是在这一年,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被司马炎赶下台,曹魏帝国从形式上完全终结了。
  【三、接受劝进】
  建安十八年(213年)四月,曹操结束了“三征孙权”中的第一次远征回到邺县。次月,献帝派郗虑代表自己(持节)前来邺县,正式拜曹操为魏公,此举标志着两汉施行了数百年的爵位制得到了突破,正式有了“公”这一爵位。
  有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一年前为何大规模增加魏郡所辖的县数,再大的侯爵也只能食邑一个县。曹操此前的爵位是武平侯,食邑是武平县的一万户,献帝给曹操破了例,又把武平县周边的阳夏县、柘县和苦县增加为曹操的食邑范围,使食邑数累计达到四万户。对于这项史无前例的封赏,当时曹操不敢接受,原因之一是根本没有这项制度,他怕别人议论。
  那次增加曹操食邑的做法有可能出自献帝本人的意思,如果是出自于曹操,之后他又“让县自明本志”,那就不免给人以自导自演的印象了。献帝破例给曹操增加到四个县作为食邑,潜意识里也是担心哪一天曹操把现行封爵制度彻底给推翻了。
  可是这一天仍然来了,献帝也只能无奈。
  就在几个月前,还有一项重大政策出台——恢复了古代的九州制。根据《献帝春秋》记载,其主要内容是:撤销幽州刺史部和并州刺史部的建制,将其所辖郡国并入冀州刺史部,撤销司隶校尉部、凉州刺史部,将其所辖郡国并入刚刚成立的雍州刺史部,撤销交州刺史部,将其所辖郡国并分别并入荆州刺史部和益州刺史部。
  根据本次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天下共有兖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冀州、益州、雍州等九个刺史部,和“禹贡九州”的概念对比,双方的差别只在益州一地,“禹贡九州”没有益州而有梁州,但这两个州指的都是一个地方。
  按照调整后的区划,目前“曹统区”的范围包括冀州、兖州、豫州、青州的全部,以及雍州、徐州的大部,荆州、扬州的一小部。孙权拥有扬州的大部以及荆州的一小部,刘备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璋拥有益州,另外现属于冀州刺史部的辽东一带有公孙氏的割据势力,而原交州刺史部的大部分地区也处于割据状态。也就是说,截止本次行政区划调整时,天下三分的局面尚未形成。
  赤壁之战造成了三足鼎立,这是没错的,但并非在战后立即就形成三分的局面,它还有一个过程。
  魏公不是“郡侯”,他的食邑范围不仅包括魏郡,尽管这个郡已经有二十九个县之多。根据献帝颁布的诏令,魏公的食邑范围还包括魏郡周边的其它九个郡国,即河东郡、河内郡、魏郡、赵国、中山国、常山国、钜鹿国、安平国、甘陵国和平原国,幽州和并州撤销后,它们此时都隶属于冀州刺史部。
  这十个郡其实就是一个国中之国,姑且称之为“魏公国”。
  郗虑一行带来了献帝为策封曹操而发布的长篇诏令,这篇诏令仍然完整地保存于《三国志武帝纪》中,它文辞华美,相传为供职于尚书台的陈留郡中牟县人潘勖所做,他是有名的碑颂高手。
  但凡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都比较吃力,里面典故和生僻字太多,肉麻的话太多,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不过里面也有些实质性的话,比如说允许魏公国像汉初诸侯王那样设置丞相以下的百官(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僚,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
  献帝同时赐予曹操“九锡”的殊荣,根据历史记载,从周公开始,到王莽再到隋唐时期的李渊,大约有十来个人被授予过“九锡”,包括孙权、司马昭以及东晋的桓玄、南朝的李裕、隋唐时期的王世充等人。他们大都是在前朝受了“九锡”,转眼就成了旧王朝的掘墓人,这让“九锡”的名声一落千丈,李渊、王世充之后再也没人尝试过了。
  据《魏书》记载,曹操对魏公和“九锡”也进行了多次辞让,有一次曹操说:“接受‘九锡’,建立国家,这是周公这样的伟人才能承受的。汉初八个异姓王,都跟汉高祖在当老百姓的时候就共同起事,建立王业,功劳巨大,我怎么有资格跟他们相比(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当然,这只是客气客气,费了那么大的劲,又是改区划,又是四处做工作,哪有不接受的道理?曹操再辞让,大家就搞了一个劝进,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魏书》里记录着一个三十人左右的劝进者名单,他们是:中军师陆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扬武将军都亭侯王忠、奋威将军乐乡侯刘展、建忠将军昌乡亭侯鲜于辅、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乡亭侯董蒙,关内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杜袭,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中领军万岁亭侯韩浩、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领护军将军王图,以及长史万潜、谢奂、袁霸等。
  这是一份难得的第一手史料,里面有几个人事迹已经所知不多了,如刘若、刘展、董蒙、王图、袁霸等,但在当年他们都担任要职,并能跻身于劝进者行列,想必也并非等闲之辈吧。
  在大家的劝进下,曹操表示接受魏公和“九锡”,但“魏公国”的范围只能接受魏郡,不接受其他九郡(于是公敕外为章,但受魏郡)。荀攸等人再次劝进,言辞更加恳切,最后曹操才表示受命。《魏略》一书保存着曹操拜谢受封的上书,虽然文字工整,文笔不错,但一看就是秘书们的代笔,读起来跟《让县自明本志令》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一年的七月,在邺县修建魏公国的社稷、宗庙。九月,在铜雀台的边上修筑了金虎台。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