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北岸,他们把袁术好一通嘲笑,然后撤兵。
  袁术的命也确实够背的,好不容易壮着胆想过过皇帝瘾,别人还没有怎么发话,自己昔日的部下和盟友便先给来了一通下马威。孙策、吕布不仅没有成为自己的外援,而且纷纷杀到家门口来了。
  有孙策和吕布的配合,曹操这边就好办多了。等袁术已经被那两位兄弟弄得顾头难顾尾之时,曹操决定亲自东征。
  时间是这一年的九月,袁术听说老对手曹操亲自来了,倒也干脆,留下部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等人驻守蕲阳以抗拒曹操,自己开溜了。曹操指挥于禁等人进击,把桥蕤等四人包围在苦县,全部斩杀。袁术又南渡淮河,不敢迎战。
  曹操无意对袁术穷追不舍,因为南阳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曹洪被张绣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得尽快回师,再战南阳郡。
  曹操回师许县,在准备第三次南征张绣之前,他要先办一件案子,让有关部门对杨彪立案追究。
  杨彪原任太尉,出身于著名的弘农郡杨氏家族,曹操之所以现在想起了他,是因为他跟袁术有姻亲关系。曹操可能接到举报,说袁术称帝杨彪也有份(欲图废立),于是把杨彪下狱,准备以大逆不道之名来治罪。
  建设部部长(将作大匠)孔融听说,来不及穿上朝服,就跑过去见曹操,替杨彪求情:“杨家四世清德,为海内景仰。《周书》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怎么能以袁术之罪归于杨彪呢?”对于孔融的说情,曹操没有让步的意思,让许县令满宠负责审理此案。
  许县令好比当年的洛阳令,品秩不高但权力很大,尤其是对京师地区有司法管辖权,可以审理朝廷官员,何况杨彪已不担任公职,形同普通百姓,更是归许县令来审理。
  孔融和荀都私下里找到满宠,让他不要对杨彪用刑(勿加考掠),谁知满宠一上手,对杨彪就来了个大刑伺候,把孔融和荀气坏了。
  满宠把杨彪打得死去活来,几天后,他向曹操汇报说:“快把杨彪打死了,他也没有什么可招的。此人海内知名,如果没有证据就治罪(罪不明白),必然大失民望。”曹操想了想,第二天就赦免杨彪出狱。这时候孔融和荀才明白,满宠打杨彪正是为了救他。
  曹操突然拿杨彪说事,表面上是他与袁术有瓜葛,其实是因为杨彪出身于世家,代表了某种政治势力,虽然他已经下台,但影响力仍不同一般。新朝廷刚建立,曹操经常在外面征战,必须内外都树立起绝对权威。拿杨彪开刀,有杀一儆百之意,为的是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袁术的事只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借口而已。
  杨彪受惊一场,被放出来后,他看到汉室衰微,许县都是曹氏的天下,于是对外称自己脚有病(脚挛),十多年里不再出门,避免惹祸。
  【五、突破安众防线】
  建安二年(197年)九月,曹操东征袁术之战收效不错,斩杀了袁术手下的桥蕤等四将,巩固了东部的汝南郡、陈国、梁国等势力范围。这一仗没有怎么大打,曹操也无心继续扩大战果,他下令迅速回师许县,准备南征张绣。
  十一月,曹操率军出发,首先抵达南阳郡最北边的叶县,与驻守在这里的曹洪会合。如果曹操再不来,曹洪可能真守不住了:张绣的部队以凉州军为老底子,战斗力很强,刘表又派邓济等人支援张绣,南阳郡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曹操首先进军湖阳,那里有刘表的人马驻守,曹军攻克湖阳,生擒了刘表的部将邓济。之后,曹军转攻舞阴,将其攻克。
  在肃清了宛县这些外围后,曹操率军攻打张绣的大本营宛县,进军到水河畔。这里是曹操的伤心之地,去年,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心爱的部领典韦都战死在这里。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在水河畔举行仪式,祭奠阵亡将士。曹操亲自参加祭奠,欷流涕,将士们都深受感动。
  但是,建安二年末的这次军事行动却突然中断了一段时间。曹军在宛县一带过的年,之后又回师许县,没有记载显示是张绣、刘表联军打退了曹军的进攻,曹军是自己撤回去的。
  还有一种可能,曹军没有回师,仅是曹操带少数人回到了许县。曹操离开主力回到后方,一定是有重大事情需要处理,但具体何事不得而知。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曹操在许县仅停留了一个多月,就又回到了南阳郡前线,这次他还带上荀攸一同前往。根据《三国志荀攸传》记载,荀攸劝曹操暂时不要在南面用兵,荀攸说:“张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而张绣只是一股游军,处处要仰仗刘表的接济,刘表一旦不给他提供资助,二人势必分离。不如暂时缓兵,让他们自动分开(可诱而致也);如果我们攻得急,刘表对张绣肯定不能不管,要全力相救。”
  事后证明,荀攸的这个分析是有远见的,但曹操考虑到南面的事不能拖下去,必须尽快解决,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从而腾出手来对付东面的吕布和刘备。所以他没有采纳荀攸的建议,继续进兵。
  在曹军的强大攻势下,张绣的主力离开宛县南撤,退到距宛县一百多里外的穰县(今河南邓县附近)。曹军进攻穰县,与张绣军展开激战,张绣顶不住,急忙向刘表求援。
  果然如荀攸分析的那样,张绣之于刘表,就是一面坚固的盾牌,张绣在前面顶不住,刘表不能不管。刘表派兵驰援张绣,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刘表派了多少人马前来,但这次他一定动了老本,因为他派来的人不仅有驰援穰县的,还悄悄分出一支人马占领了一个战略要地,要给曹军来个前后夹击,让曹军有去无回。
  这个地方名叫安众,接下来将让曹军大吃苦头。
  穰县城里的张绣迎来了刘表的援军,士气大振,曹操攻城遇阻。张绣在城里作着长期守城的准备,但他突然接到了报告,说曹军主动撤退了。张绣有些不解,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曹军仍然占有优势,何以无缘无故撤退呢?张绣害怕曹操使诈,下令先不要贸然去追。
  曹军撤得很快,一路向北而去,张绣看看不像有诈,于是大胆追了上去。张绣有所不知,曹操下令回师并非使计,而是真的,因为许县大后方出了问题。根据《献帝春秋》记载,听说曹军主力南下,田丰劝袁绍趁机袭击许县,将献帝抢到自己这里来。袁绍手下有人叛逃到曹营,提供了上述情报。曹操接报后,认为事关重大,丝毫不敢迟疑,即刻挥师北撤。这件事很蹊跷,史书记载也十分简单。可以猜测的是,要么田丰真有此议,袁绍确实准备发兵袭取许县;要么是袁绍造的谣,目的是不让曹操太顺手;还有一种可能,是贾诩的计策,为了解穰县之围,故意制造谣言,给曹操提供了假情报。
  不过,曹操在做出回师决定时,一定是有充分依据的,如果这样看,第一种可能性应该最大。
  曹军要回师许县,最快速的推进方式是走南方大道。走这条道就好比上了高速公路,直线距离最短,路也最平坦宽阔。
  东汉的南方大道跟东方大道、东北方大道一样,是全国交通网里的骨干线路,它起自洛阳,连结鲁阳、宛县、穰县、襄阳以及南郡的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武陵郡的治所汉寿(今湖南常德)。
  曹操现在只想火速回师以解许县之危,因此想都没有想,指挥人马沿着南方大道向北疾行。谁知,这条行军路线差点让他们全军覆没。
  穰县以北仅二三十里处,是一片山地,地势很险要,南方大道穿山而过,在此形成了一处要塞,此地就是安众。
  曹操包围穰县时,没有想过这么快就会撤军,所以忽视了背后的这处要点。刘表的援军恰恰发现了这里很重要,于是分重兵占领,实际上断了曹军的后路。
  刘表的人马进入安众要塞后,立即整修防御工事,以南方大道为轴线,以山地为依托,很快建成了一条东西连绵数十里的防线。
  曹操率军抵达安众,突然发现过不去了,如果绕道而行,无论向西还是向东都是山区,道路不畅,费时费力不说,敌军依托有利地形更容易袭击自己。安众防线就像一条铁链,牢牢地缚住了急于回师的曹军。
  张绣也指挥穰县的人马从后面杀来,曹军面临前后被夹击的不利处境。双方陷入僵持,情况对曹军很不利,虽然人数占优势,但在有限的区域内兵力难以全部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守着有利地形的一方更占优,曹军陷入了所谓的死地。
  在此关键时刻,曹操发挥了他在军事上的天才想象力,指挥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了看似牢不可破的安众防线,并且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
  关于这件事,《三国志荀传》说,曹操先是给荀写了封信,说“只要到了安众,必然能打败张绣”,后来果然就把张绣打败了。后来荀见到曹操,讨教破敌的原因,曹操的回答是:“兵法说‘归师勿遏’,而敌人非要阻挡我们的归师,并且跟我们争夺死地,我因此知道他们必败。”
  曹操的这番话等于没说,不是所有的归师都能打胜仗,也不是所有在死地里的归师都能起死回生。曹军之所以化险为夷,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敌人想象不出的作战方式:地道战。
  曹军白天与敌人对阵,晚上悄悄在最险要的地段挖掘地道,这项巨大的工程估计颇费了些时日,绝不是一夜之间可成的。根据史书记载,曹军到达安众时是五月,回师到许县荀向曹操讨教破敌秘密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安众地道挖掘工程量的巨大。
  最后,曹军的工兵部队以顽强的毅力挖通了安众防线,曹操指挥人马趁夜遁去。
  天亮后,张绣吃惊地发现,数万曹军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侦察之后才发现,曹军已从地道里越过了他们精心构筑的防线,张绣立即下令追击。贾诩过来劝张绣不要追,否则必然失败。张绣不听,指挥所部人马以及刘表的参战部队全军压上,沿着曹军撤退路线追击(悉军来追),果然吃了败仗。
  他们还没有追上撤退的曹军,就先后迎面遇上了曹军新投入战场的两支生力军,这两支人马不约而同挡住张绣、刘表联军,上来一顿猛打,把张绣、刘表联军打得大败而回。
  这两支人马,一支由曹仁带队,一支由李通率领,他们倒不是商量好的统一行动,而是碰巧遇到了一起。
  曹仁没有随曹军主力行动,曹操派他肃清宛县附近几个县的残敌,而李通驻守在南阳郡以东的汝南郡,是曹军距此最近的部队。这两个人马都是得知曹军主力被阻于安众防线而前来解围的。赶到时,正好遇着曹操率大队人马从地道里钻出来仓促北撤。
  曹操说你们来的正好,张绣必然会率大军追过来,你们就在此打阻击吧。所以,当敌兵杀过来时,正好与他们相遇。
  追击不成损失不小,张绣很后悔。谁知贾诩这时又过来力劝张绣立即再追。
  张绣以为听错了:“当初没听您的话,结果打了败仗,现在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追?”贾诩说:“现在敌情出现了新变化,去追一定能取胜。”张绣抱着将信将疑的想法派人追击,这一次竟然打了胜仗。
  事后张绣请教贾诩胜败的原因。贾诩说:“曹军开始退却,但曹操必然会派精兵断后,我们追击必然失败。打败了我们的追击,他们又会轻军前进,没有料到我们会再来,所以我们就能取胜。”张绣听了,简直佩服得要命。
  曹操再征张绣,居然又遭失败,在曹操的军事生涯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事。
  曹操回到许县,对荀攸感慨地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造成今天的结果呀(不用君言至是)!”言语之间,对一再败于南阳郡而十分后悔和无奈。
  【六、书法家的新任命】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再次亲率大军南征张绣,但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准备不足,自身的掉以轻心,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曹操刚开始在许县创业便遭遇了这样的军事挫败。
  回师以后,并未见袁绍来袭,也许曹操较早得到了情报,迅速回师,让袁绍失去了最佳进攻时间所以放弃了奇袭许县的计划吧。
  但是,曹操屡次南征不利,让袁绍有点看笑话的意思,也滋生了袁绍的骄傲情绪。在袁绍看来,未来最主要的对手就是曹操,他们现在虽然都腾不出手来直接对决,但迟早会有那一天。袁绍看到曹操连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张绣都打不过,觉得挺开心。
  早在去年,袁绍曾经给曹操写过一封信,以许县地理位置偏僻、地势低湿为由,要求曹操把献帝迁到兖州刺史部的鄄城,这里虽然还没出“曹统区”的范围,但距袁绍的控制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