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通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会从此中断了1500多年。到公元1896年,运动会又在雅典恢复了。以后仍然是四年一次,分别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而且参加者不再限定为希腊人,全世界各国运动员都可以参加。
  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叫做神圣运动会。因为它原来是为了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主神宙斯表示崇敬而举行的。运动会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要向宙斯敬献整牛、整羊。竞赛期间是全国性的节日。希腊人都把能看到奥运会比赛当作一生幸福的大事。这样,就使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希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首先是增强了希腊各个大小城邦的联系。通过举行全国性运动会,各个城邦有了共同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彼此接近。同时还可以增进各个城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来往。运动会期间实行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某些城邦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希腊雕刻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刻家迈伦塑造的掷铁饼者,线条流畅,肌肉壮实,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青年运动家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称得上是一件不朽的作品。希腊人有句流行的话:没有奥林匹克,就没有希腊雕刻。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希腊的影响之大,从他们纪年的历法上也看得出来。希腊人用举行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那一年-公元前776年,作为他们纪元的开始。我们说,现代第24届奥运会是在1988年举行的,按照希腊人的说法,则是在2764年。
  15。马拉松之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项目中有一项是马拉松赛跑,比赛距离是42公里195米。为什么叫马拉松?为什么不多不少要跑这么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和希腊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公元前500年,在波斯帝国占领的米利都爆发了由希腊人支持的爱奥尼亚人的起义。那时候,统治波斯的是国王大流士一世。他早就对繁荣富庶的希腊城邦垂涎三尺,于是就借口希腊人参加了起义,要向希腊发动战争。大流士一世派遣许多使者到希腊各城邦去,威胁他们向波斯敬献泥土和水,意思是要这些城邦表示臣服,否则就要毁灭整个希腊。许多小的城邦不敢违抗,但是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不把大流士放在眼里。雅典人杀掉了使者。斯巴达人把使者扔进井里,对他们说:井里有泥又有水,请自使吧!这两个城邦决心和大流士决一死战。
  这样,大流士在公元前490年向雅典发动了进攻。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波斯是个强大的帝国。雅典和斯巴达不过是小小的城邦,而且斯巴达同雅典也不够团结。当雅典向斯巴达请求援兵的时候,斯巴达人却说,要等满月才能出兵,月儿不圆对打仗不利。可是,波斯人不等满月就要打来了。
  不过,雅典人也有他们的有利条件。
  雅典人的兵役制度,根据公元前600年左右著名政治家梭伦制定的法律,分成四等:第一等是最有钱的人,担任军队中的领导职位。第二等从乡村贵族中选拔,组成骑兵。第三等是富有的农民和手工业作坊主。他们自费购买兵器和甲胄,充当重甲兵,使用的武器是一根2米长的沉重标枪、一把希腊短刀和一面金属盾牌,全副甲胄和武器重30多公斤。第四等包括贫穷的手工业者、小土地所有者。他们有的成为陆军中的轻甲兵,武器是普通的标枪和弓箭;有的充当战船上的划桨手。雅典的军队就是由这四部分人组成,他们都决心为保卫自己的家乡而战。波斯兵主要是由奴隶和用钱雇来的外国人(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希腊人)仓促组成的,纪律松弛,士气低落。从质量上讲,雅典军队无论是士气、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都比波斯军队要强得多。
  雅典军队的战术也比波斯先进。雅典采取以重甲兵为主力的方阵队形。战斗时,手执长矛、盾牌的步兵组成密集行列向前冲锋,两翼由轻甲兵和骑兵掩护。这种队形的攻击力很强。波斯人的编队是千人、百人、十人一股,不是一个整体。步兵、骑兵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波斯的精锐部队仅仅是国王的御林军,包括号称百战百胜的步兵1万人,长枪步兵1000人,长枪骑兵1000人。
  波斯人把战场选择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岸边,这儿是三面有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波斯人想和雅典人在平原上进行骑兵决战。他们从海路运去马匹和骑手,登陆的步兵、骑兵各有1。5万人。
  其实,这个战场并不利于波斯军队的进攻,反倒有利于雅典人的防守。雅典人控制了各个山头,就封锁了波斯军队到雅典去的道路。
  波斯人完全低估了希腊方阵的攻击威力,他们布置了传统的阵势,步兵在中央,骑兵在两翼。
  指挥雅典军队的是米太亚得。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波斯军队中服役,熟悉他们的战术。米太亚得在两翼布置重兵,中间用方阵重甲兵挡住波斯骑兵的进攻,然后从两翼包抄过去,迫使波斯全军后退了1。5公里。雅典军队乘势袭击了波斯的军营和在岸边抛锚的战船。波斯军队猝不及防,兵力损失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仓惶登船逃走,许多来不及逃跑的当了俘虏。这次战斗中,重甲方阵战术代替了过去单枪匹马的作战方式,是古代作战战术的一次重大变化。
  战斗结束以后,斯巴达的2000士兵才赶到,他们已经没有仗可打了,只能向雅典人表示祝贺。
  雅典统帅米太亚得急着要让雅典城内的人得到胜利的喜讯,就派了士兵中著名的飞毛腿斐迪辟去报信。这位飞毛腿在战争开始以前,曾经奉命去斯巴达求援。据说240多公里的路程,他只用了两天两夜就赶到了。这次向雅典传送捷报,路程并不算长,只有40多公里。可是,他为了更快地让他的同胞们听到胜利的消息,一个劲儿地加快奔跑速度。斐迪辟从斯巴达送信回来没能得到充分休息,紧接着又进行了这次长跑,使身体受到了损伤。当他跑到雅典城的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只说了声: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斐迪辟的著名长距离奔跑,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把距离42195米的长跑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定名为马拉松赛跑。
  古希腊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许多独立的城邦。城邦原来是在沿海一带建立的居民点,后来同周围的大小村庄连在一起,发展成为独立的小国家,所以又叫城市国家。城邦小的只有几千人,大的有几万、几十万人,掌权的是奴隶主阶级。雅典是古希腊最大的城邦之一。雅典人在这次马拉松之战中得到的胜利,加强了希腊其他城邦抵抗波斯侵略的信心。
  16。“四千迎战三百万”
  四千个南方希腊人在这里抗击过三百万波斯军。
  这是希腊著名诗人赛蒙尼提斯为了纪念公元前480年希腊温泉关战役而题写的碑铭。
  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和希腊的又一次交锋。
  波斯王大流士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洗雪马拉松战败的耻辱。
  薛西斯为远征进行了4年准备。他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兵力,据说有500万人。照诗人赛蒙尼提斯的说法,有300万人。公元前480年的春天,薛西斯亲自率领陆、海大军向希腊进发,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命令随军的奴隶和工匠马上修起一座渡桥。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波斯王大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人,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海锁住。他还拿起鞭子痛击海水,惩戒海水阻止他前进的罪过。这当然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举动。但是,一些自命不凡的狂妄的帝王往往就是这样可笑的人物。
  渡桥最后还是造好了。工匠们把360艘船排列起来,用粗大的绳索和海岸相连,船面上还铺了木板。船桥划分成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船桥的两边装上了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波斯王乘坐八匹白马拉的战车,由头戴花环的1万名长生军保护着,浩浩荡荡通过渡桥。波斯全部军队用了七天七夜才过完。
  波斯军队的士兵大都是强征来的,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有人这样描写当时的波斯军:有身穿五光十色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和米堤亚人;有头戴钢盔、手拿亚麻盾牌、棍子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漆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使用棕桐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角尖的矛;还有色雷斯人,头包狐狸皮,身穿鲜艳的长斗篷,手拿标枪和小盾;此外,还有高加索各族的人们,他们的帽盔上装饰着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这时候,希腊各城邦为了击退波斯的进攻,已经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团结。3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希腊联军由斯巴达人统帅。
  公元前480年6月,波斯军进到希腊北部的德摩比利隘口。这里傍山靠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对温泉关。关口很狭窄,只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通往中部的必经之道。正像诗人赛蒙尼提斯在碑铭中写的那样,希腊人在这里配置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军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到奥尼达带了300人前来参战。他为什么不多带些人来呢?因为当时正在举行奥林匹克竞技大会,按照希腊习俗,这期间是不兴打仗的。
  波斯王仗着兵多将广,气焰很嚣张。他派人捎信威胁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没法说,光是将士们射出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得暗淡无光。斯巴达人回答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阴凉地里杀个痛快!过了两天,波斯王派去侦探希腊人动静的士兵回来报告说,斯巴达人把兵器堆在一边,有人在做柔软操,有人则在梳理头发。波斯王听了,真有些莫名其妙。一个投降过来的希腊人解释说:那是斯巴达人的习俗。每逢出战以前,他们都要梳理头发,准备战死。波斯王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他没有想到这几百斯巴达人竟敢和他的百万大军对抗。他下了命令,要活捉守关的斯巴达人。
  波斯军大模大样地冲上关去,他们以为斯巴达人一定会望风而逃。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锋利的希腊长矛。波斯兵将虽多,可是在狭长的关道上,用武之地太小,施展不开。守在关上的斯巴达人,显示出他们训练有素的战斗本领,一个个如猛虎雄狮,扑向敌人。他们居高临下,使用的长矛比波斯刀的威力大得多。波斯人一批一批地倒下。波斯王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气急败坏地吼叫不已。最后,他命令1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还是攻不上去。
  正当波斯王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希腊叛徒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抄到关口的后方。波斯王大喜,就命令这个叛徒带路,引着一队御林军连夜赶去。他们过峡谷,渡小溪,攀山崖,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有1000佛西斯城邦的士兵守在那里,波斯人以为是斯巴达兵,不敢上去交战。当他们听叛徒说出那些守军不是斯巴达兵,才放心攻上去。守军败走了,波斯兵也不去追赶,继续直插目的地──温泉关。
  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叛徒通敌的消息,便把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士兵迎战。700个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波斯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向山上隘口猛扑。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就挥动利剑。忽然,斯巴达王受伤倒下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波斯兵尽管被杀死许多,可是冲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像是无穷无尽似的。他们用密得像飞蝗的箭矢向斯巴达人猛射。最后,隘口终于被攻占了。温泉关的英勇守军全部牺牲。斯巴达王的尸体落到波斯人手中。波斯王下令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挑在矛上示众。
  据说,战事结束以后,阵地上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害了眼病,无法上关作战;一个因为奉命外出,在路上耽误了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