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亿万到零-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香港旅游商业中心尖沙咀也正式开张营业。
  同年9月,由英国首相访华引发香港信心危机,日本百货商开始裹足不前。
  和田一夫在筹备阶段,数次赴香港。考察日本的同行,也是他来港的一大目的。他原来就对这些本国的同行了如指掌,又发现它们来香港后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基本没变。它们都经营中高档百货,并且,都在港岛、九龙的商业旺地。
  和田一夫再次以“间隙理论”进行策划、决断。必须回避竞争激烈的地区,到相对薄弱的地方进行发展。
  他把目标投向新市镇。
  香港的新市镇都在原属“乡下地方”的新界。
  新市镇的建设,是香港政府为减少市区人口、地皮、房屋、交通的压力,于1972年开始进行的。最初是屯门、荃湾、沙田3个,80年代扩增到8个。和田一夫去时,沙田正在大兴土木,至90年代沙田仍在建设之中。
  沙田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九龙市区北面,走隧道穿过狮子山仅2公里路程。沙田有大型住宅区、工业区、中心街区。中心街区在九龙至广州的铁路两侧,内有大型商场大厦、巴士站、大会堂、酒店等,行人在区内可完全与车辆隔离,人行天桥四通八达。沙田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等4所院校,计划设立53所中学和47所小学。当时人口约30万,到本世纪末规划人口为75万。
  以其气派,沙田完全是一座中等规模的新型城市,它与老城区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拥有大片的绿化面积。
  那座面积10万平方米、层叠式的商场大厦——新城市广场,是新鸿基地产兴建的出租物业。大厦内仅小型戏院就有6间。由于当时处于地产楼市低潮,租价较低,承租的商家不算踊跃。有八佰伴这样的日本财团肯来沙田发展,新地集团主席郭得胜正求之不得,这样可以带旺整座出租物业。
  于是,八佰伴以每平方英尺(折合0。0929平方米)不及10港元的优惠租价,承租下大厦共四层约10900平方米铺位,租约一签就是10年,每月租金仅170万港元,算是便宜之极。论面积仅次于三越公司的分店面积。
  据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陈启铭回忆,“1983年展开招租活动时,我们觉得如此大的商场,必须有一个大型百货集团,租用数十万平方英尺的楼面,才能令这个商场(出租)经营成功有望。在一家日资银行帮手安排下,我到日本去与10多家百货公司会面,见过不下10家百货集团。”
  由于中英谈判,香港前景不明朗,那些日本大百货公司都裹足不前。只有八佰伴的反应是积极的,结果达成协约。陈启铭说:如果不是八佰伴,“日资百货来港的速度,恐怕不会像目前(指90年代)这么快。”
  正当八佰伴进行开业前的筹备工作,传来了好消息。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声明强调,香港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香港股市立即回升,各业出现一派兴旺的景象。当然,物业租金水平也会高涨,但在此之前,八佰伴已经租下铺位。这等于为前期投资节省了一大笔资金,减轻了日后归本的负担。
  同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3天之后,1984年12月22日,香港八佰伴第1号分店在沙田商场隆重开幕。
  这间面向大众的超级市场大获成功,到次年底已进入盈利阶段。和田一夫由此而总结出“黎明理论”。即黎明前有一段最黑暗的时间,黑暗的尽头正是曙光普照。中英“联合声明”仍未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顾虑,信心危机仍出现时阴时阳的局面。和田一夫坚持“黎明理论”,顶风逆潮,继续在香港发展。
  这一时期,八佰伴在美国的分店也开设起来了。
  第十一章 立锥纽约 化解花菱闯股市
  1986年,和田一夫来到美国最大都市纽约,时值自由女神百年庆典,竞争对手都在歇业休假。和田一夫借女神所赐良机,一天之内决断买下土地,用以建设八佰伴分店。这一年,八佰伴熬过了70年代的“花菱危机”,国内业务也有可喜的进展,正式成为东京股市上市公司。
  1986年7月初,57岁的和田一夫飞越太平洋,抵达美国最大的都市纽约市。
  1961年,和田一夫初次踏上美国的领土,还是个美国人眼里卑恭的小学生。现在日本人在礼节上仍是那么的恭谦,却是美国人眼里的竞争对手。此番,和田一夫正是要在强手如林的纽约市场分一杯羹的。
  25年光阴没有虚度,从美国同行那里取到的真经更是结下了硕果。八佰伴连锁集团在国内国外,已拥有近70间大小分店。其中在美国就有两间,分别在洛杉矶市和三藩市。他已取得在美国经营的经验,才决定进军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纽约,这里也同时是世界零售业最发达的城市。
  然而,在这年的2月,和田一夫还有些犹豫。
  八佰伴驻美国分公司的总经理田岛正一,在总公司董事会上,提出在纽约开设分店。
  “美国是先进国家最先进的城市,现在还有点勉强吧?”和田一夫想在资金和经验上准备再充分一些。
  “那么,是不是可以先找一块地皮?”
  “当然可以。”和田一夫马上表示同意。八佰伴一贯的做法大都是租店开店,这样可节省前期投资。但是,如果商场物业是自己的,虽然前期投资大,却可以一劳永逸。纽约寸土尺金,地皮贵,租金亦贵。若是自己的物业,便于长期扎根。
  7月初,田岛正一发回消息,说在纽约找到了一块较合适的地。和田一夫马上赴美看地,并作市场考察。
  和田一夫到达纽约,纽约正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
  原来,美国全国都在为自由女神举行百年庆典,女神所在地纽约更是异常的热闹。这座铜像是法国人民赠给美国的,象征着美国人的自由民主,美国人对她无比珍爱。
  在车上,田岛正一告诉社长,庆典期间,纽约几乎所有的企业放假。我们可先去看看那幅地皮,另外还可看看市场,仍有少数超级市场营业。
  和田一夫有些懊丧,买地的事可能要拖延两天。他们直接驱车去看那幅地。
  这幅地的条件相当优越。田岛正一讲,当地已有几个超级市场集团前来交涉,但都未签约。现在正值庆典,这几家超级市场的董事和律师都在休假。
  和田一夫灵机一动,心想现在暂无竞争对手,我们能不能抢在他们前头与地主谈判呢?
  美国人通常不在假日谈生意的。田岛正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心翼翼拨通地主的电话,说明意向。这位犹太商人很爽快地说:“既然是从遥远的日本来,我十分愿意见面。”
  两位日本客人坐在犹太商人的会客厅。望着这位有着宽阔发亮前额的犹太人慈祥的笑容,和田一夫怎么也与“经济动物”——这一对犹太人的偏见对不上号。其实,到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动物”的“桂冠”又戴上了日本人头上。
  也许,他们在假日谈生意,正是“经济动物”的表现吧。
  和田一夫说他希望在纽约开店的愿望由来已久。充当国际间文化、经济交流的使者,这是他少年时的理想,非常希望把这种理想早日化为现实。
  犹太商人对和田一夫的善良愿望和高尚商德表示赞赏。
  他们很快进入实质性谈判,很快达成协议,并草签了土地买卖合约。速度之快,还不到4个小时。
  临别时,犹太商人坦诚地告诉和田一夫,他们商定的地价,正是他所预期的地价钱。他父亲常教诲他“夜长梦多”的道理,只要价格与预期的差不多,就得尽快脱手,不要贪心不足期望再高的价格,因为市场行情说变就变。
  和田一夫也坦诚相告:他们假日急着拜访的目的,是想借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时机,若庆典一过,洽谈地皮买卖的应接不暇,地价很可能抬高。
  犹太商人笑道:两天后,不排除这种可能。不为别的,因为我等了两天。
  和田一夫笑道:那么,我可以感谢女神了。
  三人都大笑起来。
  翌日,和田一夫兴致勃勃登上泛美航空大厦的顶楼,俯瞰那块属于他的领地。首间纽约八佰伴超级市场将设在那里,和田一夫仿佛看到超级市场内顾客熙熙攘攘,美国顾客交口称赞八佰伴。
  他的视线顺着超级市场往上抬,哈德逊河从东部大平原婉蜒而来,河对岸是曼哈顿的摩天大厦,更远处是自由女神在晴空中的身影。
  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他心中构筑,他要实现八佰伴在纽约的连锁化!
  纽约是美国、也是全球最早开设超级市场的地方,是世界百货巨子的大本营。一家日本地区性的百货商要在此实施连锁化,确实有些异想天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和田一夫觉得他是脚踏实地实现这件事情——因为他已有了立锥之地。
  两年后,一幢糅合了东西方风格的商场建筑,矗立在哈德逊河畔。
  首间八佰伴分店由美国八佰伴分公司与纽约费得曼公司合作经营。超级市场包括蔬菜水果、食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时装、书店、餐室等类别。经营品种由日美双方的经理共同商定。
  开张前的3个月,和田一夫飞赴纽约,见了购货单后,把固执的美方经理带到三藩市附近的圣何塞八佰伴分店参观,请他调查商品的销售情况。
  调查结果令美方经理大吃一惊,日本商品的销量极大,购买者大多是美国人,而美国商品却常常处于滞销的情况。这并不是美国商品有很大缺陷,而是摆错了地方,好像是西方的耶稣像放进了东方的寺庙。
  和田一夫去了香港。不日,接到纽约分店挂来的越洋电话。分店已进了一大批美国货,是不是等销完了再作更改?和田一夫的态度很坚决:顾客就是上帝,顾客的需求就是圣旨。纽约分店重新配货,商场货架几乎全部摆上像圣何塞那样的热销的日本商品。
  纽约分店开张后,一开始就以它鲜明的日本特色与日本情调呈现在美国顾客眼前。它受到美国顾客的好评,也证实了八佰伴在纽约进行连锁化的可行性。
  八佰伴总部迁往香港后,和田一夫在公司董事会上决定,买下纽约哈德逊河畔的八佰伴分店旁的那幅地皮。地皮用来建筑纯日本式的高级旅馆,拟定与伊豆市的旅馆商山本董事长合资经营,把最富日本特色的伊豆温泉文化移植到美国来。
  连同购物中心在一起,这将是以八佰伴为核心的“纽约小东京”。
  八佰伴每一次海外行动,都能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无论舆论是带善意,还是恶意。而八佰伴在国内的发展,就不如海外那么显著。如有传媒和同行评价,几乎没有什么好话,说八佰伴虽有半个多世纪“悠久历史”,仍是“地方上的小百货商”;说八佰伴在“国内呆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到海外寻找立锥之地”。
  他们孤立地以八佰伴在国内的业务,与立足于本国发展的大公司相比。
  事实上,八佰伴在国内的业务,总在曲折中拓展;事实的另一面,八佰伴在国内的业务确实遇到不少困难,有时情况非常之严峻。
  “花菱事件”,算是一场最大的危机。
  花菱百货商场在静冈县的清水市。清水市紧靠静冈市,处于东京到大阪的国铁线上,加工业发达,是本县内较大的市镇,也是商家必争之地。
  从60年代中期起,外来的大百货公司,如松坂屋、田中屋、长崎屋等,先后进入清水市争夺市场。
  清水市的商家惶惶不安,坐到一起寻求生存之策。与其让外来大商家来本市抢地盘、截客源,不如联合起来,合资建一座大型商场,使外来大公司不再独占“大而全”的优势。
  当时正是日本零售业的兼并合并风起云涌时期,清水市的151家大小商店,共同出资建设了本市最大规模的购物中心——花菱商场,于1969年开业。
  但生意还未走上正轨,151家股东因缺乏一致的经营思想,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如同一群乌合之众。有的认为权益分配不均,有的对执行董事的经营大为不满,有的互相猜疑。一部分股东要求退股,这般让大家捆在一起束手待毙,还不如分开来各自寻找出路。
  这样一来,阵脚大乱。每每开董事会议和股东大会,吵得乱哄哄。结果,一个个股东都不愿意合作下去,表示放弃。由于管理混乱,商场的货品门类、货品的摆设、货品的定价以及服务质量,都令顾客大失所望。花菱每况愈下,到1972年,花菱的营业性亏损已接近6000万日元。
  无奈之下,花菱董事会只好向政府求救。可这副烂摊子,谁也不愿意伸出援手,把它揽进怀抱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