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农业霸主-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叔,三平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三平能说的是,我会尽力而为!”却见梁三平看着陶世荣,一字一句无比诚恳的道:“竭尽全力,绝不退缩!”
“有你这句话!这就足够了!!”陶世荣哈哈一笑。竟然直接倒下。看得梁三平大惊,便要走过去扶住他。但郭文君却比梁三平更快。直接将自己的老领导扶住。
却见郭文君笑着道:“没事儿,老领导只是喝醉了。我送他回去,就回来接你。还请三平你等一会儿,我去去就回……”
郭文君说着,便将陶世荣的手臂搭在自己的肩膀上便要朝着门外走去。但他却被梁三平拉住了。却见梁三平掏出一叠全国粮票和钱,对着郭文君道。
“老郭。麻烦你拿着这些钱把今天的账结了……”郭文君见状便要拒绝,却见梁三平一挥手道:“如果是陶叔在家里请我,这给钱就不应当了。”
“但这是在机关食堂里面吃,要陶叔拿三个月工资请我。你觉得我能吃得下这顿饭?!”梁三平对着郭文君,叹气道:“要这顿饭我就这么吃了。会折寿的!”
“这钱,必须我来出。不然,我这心里不安啊!心里不安,怎么做事?!答应陶叔的事情,我绝对会竭尽全力。但如果要陶叔拿出三个月的工资请我吃饭,我会被人说断脊梁骨的!”
郭文君沉默了一会儿,将梁三平手上的粮票和钱都接过来。梁三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肯定就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了。郭文君明白,这钱他拒绝不得。
而另一方面,确实陶世荣家里的情况也并不好。老陶的老娘,当年因着他关牛棚给气病了。虽然老人后来没啥事儿,但病根落下了。现在都还在修养。
这位老人膝下还有四个孩子,一个已经读书出来了可三个都还在读。妻子身体也不好。别人不太知道,但郭文君知道。老陶当年牺牲的那些战友,有好几户家里都是他在照顾的。
是以,哪怕是恢复了工作老陶的那点儿工资也让他的日子过的并不宽裕。所以郭文君选择了把这些钱拿上,他不想看着自己的老领导酱油拌饭吃上半年一年。
背着已经晕厥了的陶世荣,郭文君走出了包间。门外的食堂服务员要过来帮忙,被郭文君笑着拒绝了。顺着有些昏黄的灯光,郭文君扶着陶世荣向他家走去。
“你说,一个死掉的人会不会跟你提出要钱、要权、要名、要位……等等这些要求?!”
“不会。”
“会不会要好车坐,好房子住,要当大官,要用权力搞特殊?!”
“不会。”
“是的,不会。我就是这样一个死人——和我的那些战友一样——死了三十多年了。现在你看到的我,只不过是死去的我和我死去的战友们派来继续我们梦想和事业的一个影子、一个灵魂——是一个灵魂不是一个活人——你懂吗?!”
“懂了!”
郭文君想起了自己和陶世荣的这番对话,那是一次清明。下了班的陶世荣忽然提出要求,要郭文君和自己一起去烈士陵园。他们去了。
在那座烈士陵园里面,郭文君惊讶的在牺牲烈士的名单里看到了陶世荣的名字。开始他不过以为是重名,但陶世荣告诉他:那就是陶世荣自己。
那一年,陶世荣是班长。这就赶上了和日本鬼子的一场大战。在那场战役中,为了掩护老百姓安全撤离,整个团数千名战友几乎全部牺牲了。
陶世荣肚子被弹片划开,然后被炮弹炸晕了滚落到边上的草丛里。后来叫回来的老百姓们发现了,这才活下来的。解放后,这里竖起了纪念碑。纪念那场战役、纪念那些牺牲的战士们。
陶世荣的名字,意外的被篆刻进去了。曾经有人想要将这个名字除掉,但陶世荣告诉他们。这么刻上去并没有错,陶世荣已经随着当年的那些战友们一起战死了。
现在活着的,不过是一个陶世荣和他的战友们派来坚持他们梦想的灵魂。所以,这个灵魂不会有要求,不会有太多的**。更多的,他只是希望能做好事情。
是的,这就是陶世荣。
很快的,梁三平需要的档案就送到了招待所里。根据那些资料,梁三平开始琢磨浙省的农业该如何发展。显然,浙省有着比琼岛更好的基础。
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农业资源。又或者是水产、桑蚕、经济作物……等等,都比之琼岛要好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梁三平才觉得难以下手。
“还是先从龙井做起来吧……”想了好一阵子,梁三平才决定先从茶叶入手。茶叶,是浙省的传统产业了。哪怕是浩劫时期,也没有断绝出口。
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品牌和产业,始终没有完全做起来。梁三平现在想做的,就是将品牌树立起来,规划做起来。依托这里特有的龙井,将整个茶叶市场做出来。
不得不承认,现在由于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还是比较好的时候。而至于合作模式,梁三平也想好了。安天民公司会出面,和当地茶农签署协议。
平时如同上班,给予工资。在采摘后将会根据收益,进行分成。而茶树的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则是需要浙省这边的农业部门联合农学院进行协助。
在尽量保证传统种植、制茶工艺的前提之下,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生产。一边翻阅着资料,梁三平一边在撰写报告。这还是只是初步的规划,更加具体的需要到茶园去看看。
梁三平一直都认为,除非是到了当地去看过情况。否则一切都没有发言权,那些没有到实地看过就随口乱说的不过是空口白话。
做龙井还有一个好处,这是在浙省省会最近的区域产品。交通运输也方便,做好这项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向着其他农产品扩张开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看龙井,说世情
梁三平拿下自己头上的帽子,在树荫下轻轻的扇动着。此时的他站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成片成片的茶园,心里估算着这里的产量情况。
龙井村有个老龙井御茶园,此地便是龙井茶发源地和核心茶区。老龙井御茶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背靠天门山,左傍棋盘,右倚狮峰,如母子相拥,三山环抱着这老龙井御茶园,即使不懂堪舆也可以感觉出此处当属宝地也!
梁三平现在就在这宝地上,望着这片茶园。在思考着如何把龙井茶做大。这桌茶园是浙省直机关管理的对外专业接待点,不仅是茶考究泡茶用水也很考究。
这里泡茶所用之水来自于龙井茶的源头——老龙井。老龙井旧名龙泓,又名龙泉,其名始于三国东吴,乃是与虎跑、玉泉齐名并誉为“天下第三泉”。
其泉水系溶岩裂隙泉,矿物质含量很高,泉水崖壁所书的“老龙井”却是是宋代著名文人苏东坡亲笔,历史渊源深厚可见一斑。
老龙井御茶园内,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十八棵”御茶。此十八棵御茶,便是这里最为名贵的部分,平时皆有专人看管侍奉。
先有泉有龙,随后有龙有井,继而有井有村。龙井村名由此演变得来。在龙井上村的六角井边,现在依然可以看到井边有块古老的石碑。碑文上刻录:
“清井记:井以龙名,名村龙井,毓秀钟灵。合村严禁:内井特,取水饮食清香。外井专洗衣服,不许犁耙、芋头、腥臭杂物入井堀污秽,不得挖取井石。如有悖犯,罚油香各五斤,决不宽恕。”其落款立碑时间为乾隆四十九年孟冬吉日。
“这处茶,可以说是我们浙省最好的茶园了。”郭文君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道:“这里也是龙井茶的祖地,最早辩才法师便是在此种下了第一批龙井茶……”
梁三平点了点头。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他昨天已经从史料上看到过了。辩才法师,乃北宋时期高僧。俗姓徐,名无象,法名元净。十岁时,父母亲就把徐无象送到西菩山明智寺出家为僧,师从同县僧人法雨禅师。
十六岁时落发,受具足戒。十八岁那年,游方问法离开西菩寺,来到杭州上天竺寺。师从慈云法师,学习天台教义。慈云圆寂后,又师从明智韶师,学《摩诃止观》。
后来,杭州知州秦溱邀请他前去住持大悲宝阁院,前后又长达十年之久。杭州知州沈遘以上天竺寺住持智月法师之邀,聘请辩才入山住持,并上请朝廷。以教易禅,朝廷恩准。赐改寺名为“灵感观音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辩才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文人墨客。在士林之中,辩才很是有名望。辩才法师与当时名士苏轼相交甚笃,与曾得太祖称赞之名臣胡则亦有相交。
而龙井茶,便是这位高僧在辞主持归隐龙井后种下的。这也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批获称“龙井”的茶。在此之前,虽然茶经对龙井茶所有记载但只是言道“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但却并没有直接提到“龙井茶”。龙井茶真正大放异彩。是在明清时期。特别是在清朝,乾隆下江南并亲笔题“十八颗”御茶后,龙井茶才真正的兴盛起来。
“三平,怎么样?!这个茶园不错吧?!”却见郭文君笑呵呵的对着梁三平道:“这处茶园,我们浙省这边一直都有专人照看。从来没有断过……”
梁三平闻言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感慨。这就是历史底蕴啊,哪怕是经历了这么多年这里依然保护的很好。甚至当时立下的石碑,现在都完好无损。
这便是传承和底蕴啊,梁三平心里在感慨。浙省后来在农业方面,发展的比很多省份强这不是没有缘由的。虽然浙省也有走过一些歪路,但总体发展而言比很多省份要强。
耕地面积多、自古的渔米之乡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们在经济作物方面的用心用力。龙井茶,这几乎已经被经营成了国内顶级茶叶的代名词了。
而另一项,则是几乎全国闻名的金华火腿!中国的“南北二腿”闻名中外,南腿为滇南所产的火腿,北腿即指产自浙省所产的金华火腿,两者同样出色。
上等金华火腿皮色黄亮、形似琵琶、肉色红润、爪小骨细、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金华火腿是盐腌过后,再风干、发酵的猪腿,原产于浙江金华,早在宋朝时期便已经被列为贡品。
而在香江、澳门及夷洲地区,金华火腿也有着自己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华人圈中金华火腿都是极为著名的一道浙省特色。
在这两项上,梁三平认为可以做的文章不少。的确,这两项可以给浙省带来不少的收入。即使是现在,这两项也是浙省的主要出口拳头产品之一。
“就龙井来说,我们是可以做一份拳头产品的。销售渠道的话,还需要打通。”却见梁三平品着茶,笑着对郭文君道:“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规模。”
郭文君抱着茶杯,叹气道:“不容易啊!现在很多同志都转不过弯来,我们也想过要做品牌、做通路,但却不那么容易。里面的事儿,太多了……”
梁三平哑然失笑,他知道郭文君说的是实话。就目前而言,浙省内部很多人还是在观望。浙省边上的魔都,已经被规划成特区了。看起来似乎发展的不错。
但这却没有惠及浙省太多,浙省依然是不紧不慢的发展着。一部分人还很是犹豫,不太敢大步迈出。事实上,现在内地这样的情况很多。
很多的争论依然存在,甚至一部分的争论就是从魔都出来的。你如何不让这些个干部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十年的浩劫,让他们现在都没有缓过劲儿来。
这种情况,直到那位老人南巡之后所有的争论才告于段落。事实上,也是从那之后所有的阶层才放下了争论,全力的投入了改革的大潮中。
可以说也是从那个时候,改革才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轨。而在之前,因为路线的争论导致的是大部分人都在观望中,根本就不敢投入进去。
生怕被人抓住了痛脚,最终跌落下去。当年关牛棚、下干校,已经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尽管他们未必害怕,但这不代表他们愿意就这么被丢进去。
“老郭,我也给你兜底吧!”却见梁三平笑着对郭文君道:“如果浙省这边自己有争论,自己都没有确定的话。我能做的也很有限。没有你们的支持,其实我啥也干不了。”
浙省毕竟不是琼岛,也不是粤北。哪怕是在粤北和琼岛,如果没有了沐山他们的支持,梁三平也很难做事情。所以,他决定先打开天窗说亮话。
“肘制太多,婆婆太多了。到处都管着,那我们啥也做不了。连走两步都得去打报告,还得看着几十个婆婆的脸色,不知道能不能走那两步……”
却见梁三平肃然的看着郭文君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真的啥也做不了。除非浙省这边自己已经统一口径了,不然的啊……”
不然的话,我肯定不会全力投入的。这句话梁三平没有说出来,但郭文君听的出来。的确,谁都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梁三平的钱,都还不是他自己的。
而是安天民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