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雷达的位置,直奔目标而来。随着连串的爆炸声,一座座防空雷达烟飞灰灭。失去了雷达的防空导弹,对袭来的战机毫无办法,在接踵而来的机炮扫射下,又是一连串的爆轰声。等到高射炮在雷达和探照灯的指示下发出连串火舌时,赖玉成他们已经完成任务急速升空返航了,那些炮弹在曙光中爆成朵朵礼花,就像是为他们送行。机场的停机坪上,那架满载燃油的预警机还在不断爆燃。
印军在东线的二架预警机在十分钟内就全部报销了。再说张少校率领4机直迫LCA,LCA约4000千克。飞机升限15000米,最大速度2。0马赫。航程3700公里。固定武器为一门俄式GSH…23双管23毫米口径航炮,备弹220发。机翼下有6个挂架,最外侧挂架可挂两枚格斗导弹,原来它只能制导格斗导弹,现在挂载了苏制K…3的印度仿制品。后来印度为LCA研制了一种中距空空导弹“阿斯特拉”,该型导弹采用雷达主动制导,可“发射后不管”。
今天遭到了我国歼-10的挑战,歼-10是我国继歼-8后研制的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机,在俄国和以色列专家的帮助下,当然也得力于我国强大的航空工业和科技力量,于2001年早于LCA投入现役。歼-10虽称轻型,但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8吨,最大载弹量达8吨都比LCA大得多,火控系统和搭载的空战导弹都比LCA强,挂载了R-27、R-77中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80公里,近程格斗导弹则用巨蟒4型格斗导弹。这可是中印两军的首次空战,也是新一代中国飞行员的首次实战。
空战绝对不仅仅是战机的比拼,它也是整个作战系统和战术的较量。张少校他们自从接收到这款新型的国产战机,就不断在为夺取空战胜利而练。在苦练飞行技术时,为了充分挖掘歼-10的潜力,甚至摔掉过飞机。他们又苦练协同作战,适应在预警机的指挥下,进行超视距空战。近年来随着军费的急速增加,他们的训练强度大幅度提高,要知道在接近实战的演练中每发射一枚新型导弹都意味着大笔金钱化为烟尘。现在这一切都将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印军的4架LCA是在预警机北部20公里的11000米上空作警戒飞行的。张少校发射反辐射导弹时,他的3名战友已经同时向它们发射了6枚R77空空导弹,他们并未开启机载火控雷达,而是接收我军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送来的敌机信息,灌入R77,然后发射。他们也未去抢占高度,而是继续在5000多米的高度逼近印机,只是每隔0。1-0。5秒向导弹发出控制指令。他们发射导弹时与印机的距离是50公里,R77的速度是4马赫。可是印机已经从A-50U传输来的信息发现了张少校他们,按照条令他们立即开加力把LCA加速到2马赫进行拦截,连预警机也未能发现自下而上急速飞来的这6枚R77,在这种崎岖的山地,机载雷达的地面杂波非常强烈,对低空小目标的搜索距离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R77与LCA的相对速度达6马赫,18秒钟后就可以到达18公里的弹上主动雷达导引的距离。
印军的小队长是萨里姆上尉,他是个狂热的印度教徒,非常喜欢国产的LCA,在技术上可是下了苦功的,得到过总统的嘉奖。他们的战机上挂载了2枚印制的K-3格斗导弹,由于长时间巡航的需要挂载了2个副油箱,因此只能再挂载2枚国产的“阿斯特拉”中程空空导弹。虽说是中程可只有40公里的射程,而且不能根据预警机的信息来控制。萨里姆一接到预警机的报警,立即命令扔掉副油箱,根据预警机的信息,转向来袭的敌机,并立即开加力从高空压下来。LCA的火控雷达对歼-10的探测距离本来有120公里,可是在藏南山区下视时,急速地降到40公里,而要锁定目标则还得往前5公里。一开始双方相距50公里,由于我机未开加力,速度在高亚音速,相对速度是3马赫,约需要17秒才能接近到35公里。一到35公里处,他们立即减速到0。9马赫,准备发射“阿斯特拉”,一声令下他们以交叉攻击的方式每人发射了2枚,向敌机飞驰而去。看着导弹后面羽状尾焰,萨里姆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对方似乎并未检测到他们的锁定雷达波仍在直线向他们逼近,于是指挥队员认真地导引导弹,因为“阿斯特拉”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受地面杂波的影响,至多只有15公里。导弹的速度是4马赫,敌机的速度约1马赫,因此接近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要引导它们飞行20公里需要13-14秒。可惜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当他们一启动火控雷达,歼-10上的“天眼通”雷达告警接收机就开始源源不绝地得到LCA的信息,“天眼通”已经具有EMS的功能,不但能从接收到的雷达波中分辨出是对方是在搜索,还是已被对方跟踪、锁定,并且能同时跟踪8个辐射源,分析得出对方的三维坐标、运动矢量。因此张少校已经不需要预警机的跟踪信息,自己向R77发送制导指令。萨里姆他们发射导弹的那一刻,那6枚R77已与LCA接近到20公里,2秒后张少校他们发出启动弹上雷达的指令。刹那间萨里姆上尉的4架LCA上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警报声大作,萨里姆和另一架长机各受到2枚导弹的追踪,后方的2架僚机各被1枚导弹追杀。他们大吃一惊,2秒后他们的机载雷达终于从地面杂波中检测出6枚来追命的导弹,距离已接近到15公里以内。他们深知进入了导弹的主动追踪距离,现在已极难摆脱导弹的追杀,战机的机动性根本无法与导弹的机动性相比。萨里姆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些导弹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不过他再也没有功夫去想了,他知道,不等他们把“阿斯特拉”引导到主动段,自己就会被击落。于是立即指令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让它们去碰运气,自己实施机动以摆脱导弹的追击,居然会4机一起向左急转,萨里姆更是不顾同伴的死活把战机飞到僚机的侧后面,把追杀自己的2枚导弹引向了僚机。
张少校他们一见印机急速机动,根据敌方导弹的搜索雷达波轻松地摆脱了它们。立即开加力追杀过去,谁也不能绝对依靠中程导弹的拦截。不过他们的战术得当,6枚导弹干掉了3架LCA,只有萨里姆拼死机动,并以牺牲僚机为代价才得以活命。可是惊魂未定之际,雷达告警接收机又尖叫起来,显示有2架敌机的雷达锁定信号,2枚R27导弹交叉扑来。这回他只能靠自己了,他做起了蛇行机动,可是对张少校这一招并不管用,他和僚机引导导弹切半径,一下子逼近到14公里才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这时他们已经听到指挥机的呼叫:“洞幺5,洞幺5,5点种方向有4架敌机刚起飞,立即前往攻击。注意敌军防空阵地。”
看着平显上显示的攻击目标和已知的敌防空阵地标志,张少校回答:“洞幺5明白。”此时中印边界全线的上空和地面都已展开了激战。
中印的第一次空战,也是四十年来的我国空军的第一次实战,竟然以5比0告终,其中有1架是无比珍贵的预警指挥机,这是包括前指和空1师的首长都没有想到的。张少校他们来不及高兴就投入了另一场战斗。空1师党委立即上报了请奖报告。当张少校他们还在空中作战时,前指批准的张少校荣立一等功等一系列的嘉奖令就颁布下来,基地上一片欢呼。
西线礼花
在西线,空3师的李向明少校亲自率领的是4架歼-11M小队,紧跟在雷红大尉的小队后面,在7:04钻出了加勒万河谷,同样向基地发回:“天鹰出击!”的呼号。高天凌大尉的小队最后出山谷。与东线不同的是,这里紧靠印巴战争的前线。
极为巧合的是印军正在全力以赴地准备5:25分,向巴基斯坦发动“最终解决”的攻击。这个时刻,正好太阳升起,斜照在巴军的阵地上,对印军的空中攻击和地面部队的冲击都极为有利。印军的陆军总参谋部为此制订了“阳光”作战计划。中国军方只能估计“最近”印军要发动对巴基斯坦的攻击战役,是不可能知道攻击发起的确切时刻的。那里知道双方的计划正好“碰头”了。此后只能靠现场指挥员的临场发挥了。
印军为了确保对巴军的“歼灭性的打击”,考拉尔德中将的司令部命令北部上空的预警机,“除了监视中国方向的空域,还应支持对巴基斯坦方向的监视”。
然而,在实际执行时,一方面因为中国方面根本没有动静,另一方面又快临近发起攻击的时刻了,监视人员把监视方向转向了西方。这是个致命的决定。
雷红率领的小队,一钻出加勒万河谷拉起机头,从东北方向直扑这架预警机。一直接近到25公里处,二架战机从下方向它发射了4枚导弹。直到A-50U的报警装置响起了刺耳的尖叫声,才引起监视人员的警觉,刚刚来得及向基地发回:“发现敌机12架,方位…”已经在空中化为一团火球。在空中警戒的只有2架LCA战机,刚反应过来,就被这4架中国战机盯上了,这时已不是保护预警机而是逃命要紧了。一架经验丰富点的受了点轻伤总算逃走了,一架却被打了个空中开花。
李向明少校率领的小队,一出山谷,立即打开加力,急速升空,向久舒尔西边的印军基地扑去。很快就接近了目标区域,发现印军的防空系统已经严阵以待,他并不知道,印军是为对巴军的攻击做准备。他立即改变计划,命令小队迅速降低高度,从低空突防,其他3人攻击防空导弹阵地,他单独掠地从印军防空阵地的空隙插入机场,攻击停机坪上的那架预警机。他们早就反复演练过各种攻击方案,对印军的防空阵地的位置、武器种类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样的超音速掠地飞行真是骇人听闻,地面的印军只见黑影一闪而过,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震耳欲聋的音爆,高炮和防空导弹根本无法瞄准。也只有歼-11M重型战机有这样巨大的动力和强固的结构能做这种飞行。
李向明的三位部下,直扑机场边上的防空导弹阵地,以反雷达导弹攻击雷达系统,又以机炮猛烈扫射导弹发射架。打得阵地上一片火海。可怜那些亡魂根本不相信“巴基斯坦的空军”能突破他们的防空网呢。
而李向明少校独自驾机闯入机场,只见机场的泛光灯把跑道照得通亮,二架苏-27正在滑行起飞,同时把停机坪上的一架A-50预警机照得清清楚楚。他压住心头的狂喜,知道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了,冷静地减速转向瞄准它庞大的机身,一按炮钮,一串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立即腾起巨大的火球,要知它的肚子里足足装了60吨的优质燃油啊。李向明一拉机头急速升空,就像是火球把他推上去的一样。他立即发出:“返航。”的命令。
在空中他把战机拉平后,转向了北方,只见三位战友从右下方靠了过来,知道大家都安全脱身心中十分欣慰。正准备再次爬升后返航时,只见机载雷达的屏幕上显示有2架敌机正在爬升,李向明立即想起这就是刚才从机场起飞的2架苏-27。立即命令:“我攻前,013攻后;012号、014号掩护!”一压机头直扑前面的一架印机。那二架印机刚离开跑道在爬升,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李向明一个点射就报销了前面的那一架。另一架也被干掉了。李向明命令立即返航,深知在这里得不到我方预警机的支持,不能贪功再战了。
再说高天凌大尉率领的小队扑向南部空域的另一架预警机时,印军的预警机虽然已经捕捉到东北方向来犯的4架敌机,要求增加战机掩护,并且向南方防空导弹阵地转向。印军指挥部却为难了,因为向巴军发起总攻击的时间还未到,如果战机提前升空必然打乱原定计划,引起各方的混乱。可是战机不升空,预警机依赖2架LCA与地面的防空导弹的保护那简直是开玩笑。考拉尔德中将最后决定,战机立即起飞,以8架战机增援那2架LCA迎战来犯的敌机,其余按原定计划执行,总攻击提前立即展开,参谋部立即据此调整其他各方的行动计划,并陷入了狂热的忙乱之中。为此耽误了3分钟的时间,应该说考拉尔德已经是够果断的了,但是高天凌他们又向预警机逼近了60公里。
按预定计划高天凌小队升空到16000米,再以最高速度逼近预警机,对它发动攻击。因为天上只有2架印机,预警机又是毫无攻击力的。他命令另3架战机贴近那2架LCA战机格斗,迫使预警机下方的防空导弹阵地不能任意发射防空导弹。一些升空的防空导弹既既受到我机载干扰机的干扰,我战机又以机动飞行和贴近敌机一一摆脱了。印军的高炮则根本就够不上16000米高空的飞机。
高天凌在毫无敌机阻挡的情况下,迅速接近预警机;他已经看到地面各处亮起了泛光灯,在为起飞的战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