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快到年底的时候他来了,不是来报到,是来提他的档案的。这孩子当时联系到了一家合资公司,去了那里工作。他跟我们预先签订的那份意向性协议本来也不是个正式合同,确实不具备很完善的法律约束力。所以他根本没把这份协议的事放在心里,觉得不过是个意向性的东西,来不来都无所谓。等到他在那边的三个月试用期满了要转正,那边公司要为他办理社保等等事务的时候他才知道档案被我们提过来了,这才过来说想把档案提出来,转到人才市场去。
我估计要是没有档案这回事,我们可能就很难再见到这位毕同学了。
这孩子来转档案关系的时候,我们同事质问他为什么这么久没有来报到,就算是去其他公司了也该给我们这边有个交代。这孩子还觉得他没有错:来不来本来就是他的自由,他又没有和我们签订正式合同,是我们小题大做把档案给他提走了,还害他现在要多跑两趟来转。
他这个不管不顾的态度把我们几个办事的同事气得够呛,回来后一个劲儿跟我抱怨,说以后坚决不要这种眼睛长到头顶上的名牌大学学生了。他根本不知道,我们行虽说是开始全员招聘,可人事制度毕竟还没有完全企业化。像他们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作为正式员工招进来的档案还是要先归入我们自身的档案库,不可能像企业一样,直接把档案托管到人才市场的。
像这样的事,我原先在朋友那里也听到一些。想想也是一些毕业生自恃条件好,事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考虑用人单位,把违约当“儿戏”,才导致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反感和愤怒。应届毕业生就业基本都是通过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而就业协议书作为就业市场的一种“秩序”、“规则”,它维护着人才流动的和谐环境。
随意违约意味着和谐的市场环境被打破,必将对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即意味着其他大学生失去这个岗位;如果再毁约,可能就是所有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失去了这个机会。如果众多的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关上大门,则所有的毕业生都将为此“买单”。这就是“株连”。“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耗不起那精神。如果像这样招聘人员,企业又得花费一番人力、物力、时间;延误了招聘的最好时机,再物色合适的人员就难了。现在单位压根不敢再录用应届毕业生。
这出苦肉计连我们这些老江湖都看走眼了
小周也是我们招聘进来的那批大学毕业生之一。那一批因为主要是为计算机部招的,所以大多是男孩子,只有三个女孩……小周是其中一个。小周应聘的时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心细。在我看来,心细的人都比较踏实。
当时我们银行正在集中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这次需要分类的资产数额巨大,有的地方一个支行的贷款笔数就有上万条,所以工作非常的琐碎复杂,需要操作人员有很好的耐心和很强的责任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抽调了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把他们封闭在一个宾馆里集中做这项工作。
由于有这方面经验的熟手不够,我们几个搞人事的同志到处抓差,估计能用的人都派过去了。小周虽说在学校里是主修计算机,不过这个姑娘二专业选了金融,学过一些关于这种评级的知识。我记得面试她的时候,她的理论知识还算是比较过硬的;再加上她是个女孩子,一般女孩子都比较仔细嘛;所以虽然她是刚毕业的,我也让她去了。一方面是多个人手帮帮忙,一方面也可以锻炼锻炼她。那几天我也和他们一样,每天在宾馆里蹲点,成天就在几个房间里晃,帮他们做些人员的协调,要是有点什么突发状况也帮忙解决一下。
头两天大家还稍微轻松点,基本上到下午五六点钟就能忙完。第三天突然送来了一大叠的问题账目,所有人都忙到晚上八点多了还没有理清楚。我看那帮同事一个个忙得晚饭都没工夫下去吃,就下楼去宾馆餐厅帮他们联系送餐的事。
等我回来的时候,清点核实人数,发现小周没有在她的岗位上。我左右一打听,组长说她没打招呼就离开了,谁都不知道这小姑娘去了哪里。我有点奇怪:小周也不是头一天来,应该知道行里的规矩。因为是金融类账务,封闭式工作期间凡是离开操作房间都必须跟组长请示汇报的。这姑娘怎么招呼也不打一个就没影了呢?
等了一会儿,还是没见她人回来,我就出去找她了。到她房间一看:好家伙!她躺床上看上电视了!
我问她怎么回了房间;她说她活干完了,觉得很累,就回房间休息一下。我叫她把分配给她完成的报表拿给我看。这一看我就火了。她面试的时候说对信贷五级评级很了解,还把“骆驼评级”讲得头头是道的,可她做的那叫什么?这些报表中存在着很明显的逻辑错误,数字勾对关系根本就对不上;完全看得出她说过的那些理论在她那里纯粹只是些理论而已,根本不会实际操作。
我这人你别看平时挺和气的,对年轻人也很有耐心,可要真火了脾气也够呛。行里那帮老家伙管我叫“炮仗筒子”,点燃了肯定惊天动地。我当时这火一上来,劈头盖脸就给了小周一顿好说;叫她马上回去重新做,还要为今天的事情写份检查给我。
见我突然变得很凶,小姑娘的眼泪哗地就下来了。我一看这样,气也就消了些,拿着她的报表先走了,让她洗把脸再过来重新把工作做好。
回到工作室我再细看看她的报表,有些不放心,估计靠她一个人来做肯定麻烦,就让其他几位同事帮她先改着。
你说说,本让她过来帮忙,越帮越忙,反倒添了回路活。我一边看,一边气恼:现在的孩子咋这叫人着急?等着等着,我抬腕看表,都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见小周过来。我气冲冲再回她房间看时,她的房门从里面锁上了,怎么敲怎么喊她在里面也不肯吭声。
敢情这小鬼还跟我赌上气了,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整个一孩子性子啊!
要是她就只拧这么一晚上也还好办,可第二天一大早大厅里的服务生就来跟我说她拎着包出去了。打她手机没人接,打她家里电话说她在宾馆工作没有在家。这小姑娘没影了。我是真有点急:她一刚毕业的小姑娘就这么跑了,要出点什么事我们行里肯定责任大了。
我赶紧把这事跟我们行长说了。行长的意思是先想办法找到人确定没出事,找回来了就把她退回学校去: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不肯好好反省,还耍小姐脾气,这样的人要来做什么?
第46节:为了未竟的约定
后来,我们都快报警了,她自己又来上班了。他们组长把她带到我那里来,我问她为什么一声不吭就这么消失了。她还抱委屈了,说挨了我一顿训斥她有些想不通:不就写错了几个流程吗?改了就好了,凭什么骂她骂得那么厉害?
听起来这姑娘大概从小就没挨过什么批吧,心性太高了点,是一丁点气都不能受啊!我也懒得再跟她讨论,直接告诉她行里的意思,我们行的工作不适合她,准备把她的档案退回学校,请她另外再联系其他单位。
这姑娘听我这么一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她早不想干了,完了“啪”地把门一摔就走人了。顺理成章地,我这边对她也就直接除名了。
我开始以为小姑娘做事冲动,后来才知道,所有这些事都是她早算计好的,我们几个老头子都让这小姑娘给耍得团团转呢!
在一次同事的聚会中与他们办公室的人谈起她。他们办公室里一个跟她关系很好的女孩才告诉我:原来,小周在大学时有个读研究生的男朋友。小周刚到银行上班没两天她男朋友就申请到了出国留学的资格,想带着她一起过去念书。要是他们结了婚,小周可以先申请过去陪读,就不用自己再重新考试什么的。可是按我们行里的要求,所有员工有必要晚婚晚育,也就是说行里的女孩子要结婚得在23岁过后,比《婚姻法》规定的要晚几年。这规定有点过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这里年轻人太多,都挤一块儿结婚生孩子就没人工作了嘛,他们新进来的总得等人老员工先解决问题不是。小周当时才21岁不到,肯定不符合行里的规定。她要想结婚除非不在我们这里干了。可要是她自己主动辞职她又怕我们故意为难她,比如说在办手续或者调档的时候拖着不办,或者要她交违约金什么的。刚好这时候我们派她去做评级的工作。她就想了这么个点子:在封闭式工作的时候捅漏子,让我们主动辞退她。她想,这人要是个麻烦头子我们肯定巴不得早点打发走,一定不会为难她的。所以才给我们唱了这么一出。
怎么样,这姑娘够厉害吧?用苦肉计实现金蝉脱壳,连我们这些老江湖都看走眼了呢!
为了与父亲一个未竟的约定
那批招聘来的大学生中有个姓程的同学,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勤奋、踏实肯干,我们对他寄予厚望,从进来以后就直接让他参加了银行的网络新项目开发。他白天和计算机部的同事一起开发程序,几乎天天晚上都留下来加班,硬是把自己分配到的任务提前两个星期就完成了,然后他又接着帮助其他同事做。最后那个项目提前了好几天完工。
为此,我们行里还特别对他们几位参与项目开发的年轻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还打算破格让他承担下一个项目开发的小组管理工作。
真没有想到,我还没来得及把组织上的意见告诉他,他却向我递交了辞呈,理由是要去复旦大学读研究生了。我很是意外。你想啊,从这孩子带来的在学校里的成绩来看,他并不算个特别聪明的天才。参加工作后白天要上班,晚上又差不多天天加班工作到九点,哪里来的精力和时间复习迎考?更何况,我们在招人的时候都会了解:要是短期有自己考研打算的,我们不会要;要想继续深造可以在工作两年后由单位委培读在职研究生。
这孩子是从农村出来的,很早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当时我们在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时我还见过他母亲。他母亲觉得儿子能留在城市里,还能在银行里找到个固定的工作很不错了,也没打算让他再继续念书,家里也负担不起。他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一部分靠向亲戚朋友借,一部分靠赚奖学金和课余打工筹来的。他自己当时也说过,想早点出来赚钱帮衬家里,没有打算在短期内考研,这才能通过我们的最后审核。
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打算问个清楚,也再挽留挽留……毕竟现在肯这么踏实干活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另外也算有点私心吧,我很想了解了解他到底是怎么考上这研究生的。我们家那小鬼什么都不干,天天待家里复习,连考两年了都没考上!小程的经验搞不好能对我家那孩子有点帮助呢。
跟小程的这番谈话让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孩子参加工作后就在我们单位旁边租了间小屋子,每天晚上加班结束后一回去就开始复习功课,再忙再累也会坚持看四个小时的书。有时候加班晚了点,书看下来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第二天还要继续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开发程序。虽然对电脑这玩意儿我是个纯粹的门外汉,也还是知道他们开发程序是相当费精神的事。好多计算机部的小伙子在每天的工作结束时都累得不行,他还要强打着精神看书,也够厉害的。知道他的事后,计算机部好多同事都很佩服他,说光是工作脑袋都不够用了,根本不可能再看得进去功课。
我当时问小程:“人都那么累了,怎么还能看进去?”这孩子只说了句:“看看也就慢慢习惯了。”
我问起为什么他以前说不准备考研,现在又突然想考了?
这孩子很诚恳地向我道歉,说他撒了谎。他说他父亲以前在复旦大学里面打过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跟他讲起复旦大学如何如何的好,惋惜自己没有读过书,没有能在这样的地方学点东西,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去复旦上学。父亲去世后,小程一直把去复旦读书作为自己与父亲的一个未完成的约定。可惜他那年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只好下决心等考研的时候再争取了。至于先找个工作,是因为他开始对自己能不能考上并没有把握;而且就算能考上,他也需要筹集读书的费用,这才撒谎先进了银行的。工作这么几个月的工资加上这次项目完成的奖金,除去他这几个月的生活费后剩下来的,已经基本够了他第一学期的学费和路费,以后的生活费和学费他会再慢慢打工赚出来。说实话,我真是很佩服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所以特意指定了我们部门的一个同事专门帮他办妥了辞职手续,连他的违约金我也想办法帮他支付了。作为一个父亲,我为他的父亲有这样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