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问到我是哪个系哪个专业的时候,我的脸红得发烫。后来他干脆用中文和我讲,他说:“你不要害怕,学英语必须张口说。别害怕,其实我也说不好,我也会说错。你回去多听听磁带,然后再来这个地方多练就好了。”我挺感激那位同学,回家以后,我就按他说的买了很多磁带。
人大的英语角、北大的英语角我也去过。英语角的经历使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英语一定要张口说,一定要大胆地说,不要害羞。经过几年学习和在英语角炼就的“厚脸皮”,我的口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然而,即便我的英语已经说得十分流利了,我一般还是不愿暴露我的厨师身份。很多人都猜测我是英语系的学生,可只要我暴露身份,他们就“哎哟”一声,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我,那种眼光不是歧视,是敬仰、惊奇和好奇。更可喜的是,我在英语角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外国朋友。从一开始连跟中国人说英语都不敢,到后来和外国人直接对话,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信心也越来越足。英语角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和英语学习的乐趣。
1。用英语卖饭,你敢吗
张立勇
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NEVERWITHDRAWFROMYOURJOURNEYOFLEARNINGENGLISH。
我一直提倡英语学习是“勇敢者的游戏”。为了练习口语,我在食堂用英语卖饭。媒体做了很多报道:
清华大学十五食堂的某天中午,学生下课晚了,窗口挤满了人,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递进碗:“两个馒头!”“三个,我要三个!”卖饭窗口前全是叫声和晃动的饭碗,卖饭师傅张立勇忽然脱口而出:“Wouldyoupleasewaitforawhile?(请等一下好吗?)”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多人都听见了,学生们愣住了:卖馒头的小师傅会说地道的英语?伸进窗内的手和碗都缩回了。“Thanksforyourpatience。(谢谢你们的耐心。)”张立勇笑着又加了一句。
……
又一天,两个学生在卖饭窗口前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没注意有‘馒头’呢?”“有,是steamed…bun。”张立勇接过了话茬儿。还有一次,两个学生在争论bean能否指代豌豆,窗口里面的张立勇说:“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两个学生听了,点头称是。
从此,张立勇开始在窗口有意识地用英语卖饭,窗口前总是排起一溜长队,就连不太爱吃馒头的学生也排上了。他们有的不相信,有的好奇,也有想故意刁难的,都来和这位号称“馒头神”的小师傅说说英语。周围的同事说他在出风头,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但张立勇仍旧坚持这么做。过了大半年,他在学校已小有名气,有些不买饭的人也到这儿来“蹭话”。这位“馒头神”的神奇故事N次进入清华BBS十大新闻,让清华学子折服。
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说话,所以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敢在中央电视台说英语。记得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邀请的时候,编导告诉我说节目里安排了我跟节目主持人沈冰的一段英语对话。据说沈冰的英语非常厉害,我心里除了忐忑之外还感觉很兴奋,因为能有机会跟高手过招。到了录节目那天,果真有英语对话,对着摄像机,我还是从容地面对沈冰的英文提问,效果还算不错,得到了沈冰的肯定。
从一个天性怕说话的人到敢在中央电视台说英语,敢跟老外说英语,我感悟颇深,勇敢,不一定就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记得在英语角曾经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差,我也曾“隐姓埋名”,但勇敢拯救了我。于是后来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胆量,我便开始利用给学生卖饭的时间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后来学生们竟然把我所在的窗口冠名为“英语窗口”。我用英语卖饭既不想出风头,也不是不务正业,只是想尽可能利用一切条件练英语,处在清华的特殊环境中,我不会放过和清华英语高手过招的机会。当初做这个决定我也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显得太招摇?别人会怎么看我?但我最终觉得这些考虑是没有必要的,为了学习英语,我就要有面对一切的勇气,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用英语卖饭时曾遇到各种菜名,“宫爆鸡丁(DICEDCHICKENWITHPEANUT),麻婆豆腐(BEANCURDINCHILLISAUCE)等等各种菜名的翻译曾让我头痛,为此我曾请教过很多学生、老师、教授,查找过很多资料,感觉菜名的翻译有时比考托福还要难,还要复杂。英语卖饭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还让我学到了另一种英语。
目前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不敢开口。而我们应当意识到英语本身的真正内涵:它不是为了考试而设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阅读报纸杂志而设置的,它是一种语言,是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所以一定要勇敢地开口。我练口语时也曾被人笑话过,被人称之为“神经病”,然而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要呼吁:练口语是一项正义的事业,不要怕别人笑,也不要笑别人,我们要给“疯狂口语人”更多的宽容。
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NEVERWITHDRAWFROMYOURJOURNEYOFLEARNINGENGLISH。
2。给自己一个学习英语的理由
张立勇
我被翻译的潇洒“感染”了,这种“感染”给了我学习英语的动力。
时下学习英语的热情在我们国家越来越热,但其中不乏盲目学习者,而盲目学习者往往找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以多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一学无成”。为什么?原因是没有找到自己学习英语的理由。
我有个朋友突然一下子拿起英语书说要学英语,我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想起来要学习英语?他的回答很让我感到意外:“不学不成啊,不学有些电脑游戏就玩不转了。”我很反对玩电脑游戏,但他这种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的态度却让我感到钦佩,的确,现在的很多软件包括游戏软件都是英文版的,如果说你连EXIT(退出)、ENTER(进入)、CONTINUE(继续)等等这些词都不认识,那确实没法“享受”游戏的乐趣。我的这位朋友英语进步很快,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学习英语的理由非常充分。其实英语不仅体现在游戏软件的应用上,而且大部分的电脑技术学习都要用到它。我在学电脑的时候对这一点深有体会。譬如:PRESSF1TOCONTINUE(按F1继续)、SHUTDOWNYOURPUTERBYSELECTSTARTMENU(请选择“开始”菜单关闭计算机)等等。
自然,给自己学习英语一个正确的理由是很重要的,是为了考试?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考试,还是为了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导游或者成为商务谈判的高手?是为了提高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是为了出国,考托福、GRE等各种考试?还是想提高翻译(口译)能力,想成为翻译或口译的高手?或者说纯粹就是学着玩?所以我建议在学英语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学英语,这样我们就不至于盲目地去学,而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能找到学习的“阶段性成就感”,也就是说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另一方面,光有动力还不够,你必须把学英语的动力化为实际的行动。记得我在广州的一家玩具厂打工的时候,有一群外国客人来公司考察,他们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老外的热情我很喜欢,但却令我尴尬,因为听不懂老外们跟我们说的英语,而在一旁的翻译却能跟老外们侃侃而谈,并且通过英语这么一座桥梁顺利地与我所在的公司达成BUSINESS(商业)的目的。那时翻译给我留下了“伟大”的印象,或者说羡慕崇拜,我确实被翻译的潇洒“感染”了。
正是这种“感染”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在广州浓重的商业气息和“一间屋子六个男子,除了烟鬼就是牌迷”的无法让我静下心来学英语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地拿出高中的英语课本来看,因为我觉得那时我崇拜或者说羡慕当初的那位翻译,不是仅限于表象上的盲目崇拜,而是行动上的崇拜,就好比河里有条漂亮的鱼,我们不能老站在旁边看鱼,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回去织个网把河里的鱼捞上来。
很多人给我写信说如何崇拜我,其实我很不喜欢听这样的话,相反,“看了您的故事后,我现在坚持每天两个小时学英语”之类的话倒让我觉得挺欣慰。我真诚地希望您能织好一张“捕捉英语鱼的网”,尽快地把那些还没捞起来的“单词鱼”、“语法鱼”、“听力鱼”都一一捞起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当工作中遇到不顺的时候,每当因为我大声朗读英语或者因为收集各种各样的产品说明书而被人笑话的时候(如各种食品调料、各种电器的中英文说明书,上面的英文是最实用的、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每当得知远在家乡的父母双双得病的时候,我也曾经脆弱过,也曾无数次问自己:放弃吗?然而我始终相信信念与理想可以战胜学习征途中的一切困难,为了孝敬父母我必须学英语,为了赶上曾经跟我是同一条起跑线的朋友、同学我必须学英语,想起我的一些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大学毕业有着舒适的工作,有的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而我依然一事无成而且家里很穷,我必须学英语。那时是代表清华精神的“自强不息”“行胜于言”救了我,是但丁先生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救了我。各种名言警句挂满了我的宿舍,每天都在提醒我自己要努力学习,在我最困惑时它们曾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中国加入WTO使我对英语学习的信念更加坚定,北京申奥成功的夜晚我高兴地哭了,因为我感觉到了祖国的力量,也感觉到了中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意气风发的足音,我没有理由不学好英语。
3。秀水街卖衣服的女孩如何学英语
张立勇
收音机是我最便宜、最实用的英语老师!
我还要说说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试想,你给一位想在菜市场里用英语卖菜的老太太送一本GMAT考试的教材去学英语,结果会怎样?曾经有一位女孩,想把英语学好,打算到秀水街(一个位于使馆区,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市场)去卖衣服,听别人说英语语法是基础,很重要,于是整天抱着《××语法》不放,一年、两年、三年。但这位女孩还是没有学好卖衣服的英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没有对症下药的结果。假如这位女孩当初买的是《五分钟英语口语》那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说在特定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教材很重要。
记得我刚到清华时,我很想系统地把英语学起来,虽然当时我的英语基础已接近高二年级的水平,但还是买了本《许国璋英语》,不厌其烦地从最基础的学起,我感觉这套教材对我后来学《大学英语》和清华编的《新英语教程》都受益匪浅。“站不稳,哪能急着跑”,这是我学英语的一个深刻体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材越贵越好。我曾经接到一位北京下岗职工的来信,信中说:“想把英语学好了,去帮别人卖货,收入才有可能会高些,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更可怕的是听说现在学英语很昂贵,得花上四五万元钱,所以感觉特别苦恼。”看到这封信,我倒吸了一口凉气,的确,现在学英语变得越来越贵,但几年下来,我觉得未必就得花上好几万元钱才能把英语学好。当初为了省钱,我经常去“二手书市”买教材,BARGAIN(讨价还价)是出了名的,我的磁带和WALKMAN也都是二手的。
自学英语是快乐的,而同时也是痛苦的,记得当初遇到很多的困难,有语法的,有词汇的,那时真希望身边能有一位老师来指导。我也曾想去报个英语培训班,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拮据,加上缺少时间,只能是“望班兴叹”,但我后来买了一台破收音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救世主”。我从收音机里听了很多的英语讲座,如赖世雄老师的《初级美国英语》、北京教育广播的《中级听力集锦》《EVERYDAYENGLISH》《欢乐美语》等等。以我个人的经验,好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收音机得到解决,收音机是我最便宜、最实用的英语老师!
贫穷也能学英语!
4。舍得“糟蹋”自己的英语书
张立勇
在听英语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当做到“四动”:动耳、动嘴、动笔、动脑。
谈到听力,很多人就会拿30分的听力题你得了多少分来衡量一个人的听力水平,然而生活当中有很多六级考试听力拿高分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突然觉得什么都听不懂,原因何在?我认为这是很多人对听力的误解,考试听力与日常交流听力是两回事。刻意听懂英语不叫听懂英语,随时随地随意听懂才能叫真正听懂英语,或许这就是我对英语听力的定义。英语听力什么时候叫好?把耳朵听出“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