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早期教育,本段标题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以否定一切的姿态引人注目,而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思辨。对它不必完全否定,但更不要夸大其词、误导受众。本书后文解读部分,特别收录了一篇曾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过的同题研究文章,恰是印证了“我”的心愿。
创新从教师开始
经过凤亮这一番非常时期的采访,倒也消解了几分寂寞,而且霍老师很乐意帮助更多的孩子。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很高效,她面对的就不只是星光和三生堂了。
霍老师别具特色的教育故事和教学故事,回想起来俯拾皆是,其思维和方法之精彩独到,令凤亮惊叹。
为什么霍老师的班能接连创造奇迹?这不仅是说每次全市统考他们班都高居榜首,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很高超。这是因为霍老师带给他们的,对于学习的第一印象和终极印象都是快乐的,在她的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学习就是这么快乐和简单。
霍老师教改的成功B段曾经提过,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非常态可比。然而阅读量一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同学们的作业和习作中错别字多起来了。
她就启发同学们想办法,在班上成立了一个“错别字病院”。由病院的小医师即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同学,分别给家长发去了诊断书——
“亲爱的家长:您好!最近我班同学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多了。我班成立了错别字病院。报告您一个好消息,您的孩子当选为院长。向您表示祝贺,并请您帮助她做好工作。”
“……告诉您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您的孩子得了‘重病’,需要‘住院治疗’。请您不要着急,他会很快痊愈出院的。”
全班同学都成了这个病院的成员,不管治病的还是被治的,都兴高采烈,热情高涨。那些病号不但没有痛苦之情,反而主动参与,每当消灭一个错别字,病情减轻一点,他们就喜笑颜开,“治病”原来也是如此乐趣无穷的事情。
重病号住院治疗,轻病号门诊治疗,这里的医务工作者各司其职,尽责尽力。原本争取两周解决问题,实际只用一周的时间,班里的错别字现象就奇迹般地近乎消失了。全体同学都欢欣鼓舞,不光是学习上有了进步,他们还接受了一次特别的教育,在这次职业体验活动中,有了一种社会责任感。这种集体活动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对集体生活的参与就是一种教育,孩子们学会关爱学会协作。
同学们爱上霍老师的课,因为霍老师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就连枯燥的句子结构都能学得妙趣横生。霍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四组,小组的名称非常新鲜,就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霍老师说:“每个同学都写一个相应的词,然后每组出一位同学来念他的词,看一看能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我们轮流着念。”讲明规则,有趣的组合游戏开始了。结果真是“妙句横生”:“海汀同学在蓝天上翻跟头”、“大老虎和小花猫在床上打乒乓球”等。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兴趣就更高了。
霍老师经常带领同学们玩各种学习游戏,这些活动都是他们班独创的。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造,这种乐趣和境界他们一直都在体会。这天他们又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叫“赞祖国语言文化班会”,是展示祖国的语言文字魅力的。课桌分成了四个圈,四个小组展开了擂台赛。霍老师站在同学们中间说:“现在我们先说以‘一’字开头的成语,说出一个得一分,看哪组的分数最高。”……依次往下进行,正像进行到“八”时,某小组所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都瞪起了眼睛,平日那股聪明劲儿发挥到了极致。游戏远远没有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成语接龙、歇后语速接上下句、成语或谚语对仗,等等,真是创新无止境呀。
当了校长以后,培养青年教师就成了一项重任,她经常亲自示范教学,或者带着一帮青年教师听课。说到听课,霍老师太熟悉也太有感情了,她教过的班几乎都成了“明星班”,报纸采访,电台来录节目,搞电影电视的也来拍过现场,更有全国各地的教师同行前来听课观摩。她的日常课都通常得在千人大礼堂里开,否则“客人”太多盛不下。而当她有了更多机会听青年教师的课,也同样别有思路。学完一篇课文《水》,青年教师提了个问题,“同学们看看能不能说出与水有关的词语。”一个同学说“喝水”,又一个说“水果”,教师表示同意之后便准备预习下一课了。霍老师在后面坐着,心里起急,一个好教材不能就这样浪费了呀。
霍老师站起身,边往前面走边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大家愿不愿意做个聪明的孩子呢?”大家都说愿意。“那你们想知道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吗?”孩子们都提高了注意力,想探究一个答案。“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能不能变得聪明,关键是会不会使用这四件宝。”大家更觉得新奇,有的孩子急着问是哪四件宝。
这时青年教师将讲台让给了霍老师,她拿起一枝粉笔,接着说:“第一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霍老师微笑着看孩子们用心思考。“耳朵!”有同学答道。霍老师边夸奖边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耳”字。转过身来,霍老师又说:“第二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有孩子立刻答出是眼睛。霍老师又在“耳”边划上两个点儿,好像一双眼睛。“第三件宝——红门楼,白门槛,里面有个红孩儿。”有人答是嘴巴。霍老师在两点儿的下面写上“口”字。“第四件宝——白娃娃,住高楼,精巧机关猜不透。”有孩子回答这是脑子。“用脑就是用心。”霍老师边说边在“口”下添上“心”字。组合完毕,同学们看清楚原来是一个“聪”字。
“耳、眼、口、心,这四件宝不能只用一次,得日日用,”霍老师在“聪”字右边写下“日”,“月月用。”再添“月”字,“天长日久,就聪明了。”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聪明”二字,都茅塞顿开,想做一个越来越聪明的孩子。“所以我们就得多听、多看、多问、多想。”有同学若有所悟地说。
霍老师很高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要开始经常使用这四件宝,大家刚学了《水》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家里有多少东西、事情和水有关系呢?我们回去可以看一看、想一想,明天上课我们来说,但不许说重样儿。只要我们能想到的带‘水’的词都算数。谁说得多谁最聪明。”
第二天,孩子们脸上都带着一种兴奋和期待,等候霍老师的“检阅”。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说的“水词”那个多,简直是教师们都想像不到的。霍老师也被孩子们的热情和联想力感染着,“看来水真的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时有同学说:“可是我们国家好多地方都缺水。”
霍老师看着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不光说了一个带‘水’的词,还点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同学们说说看该怎么办呢?”
“我们得珍惜水,爱护水,不能糟蹋和浪费水。”一句话就有好几个“水”。
“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能污染水源。”
孩子话一出口,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不禁深深叹服霍老师的教学功底。这堂课不仅教育了孩子,也启迪了听课的青年教师们。
领略了霍老师的“艺术功力”,她和学生们在很多时刻都能大获成功,威震京华名声在外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凤亮盛情相邀的这次面向全国的网络教学活动中引起轰动,也就可以预见了。
然而,霍老师这时候最牵挂的还是女儿的安危,她自己在医院里怎么样了,可以排除非典疑似了吗?
互动留言:
文不在多,启迪则明。这些精彩的故事如果铺叙开来,篇幅会很长,但作者没有这样处理,而是只留下一些“干货”,把它们作为浓缩的精华,以细节打动人,给人以启发。这样其实更有裨益。正如有些听课的青年教师所说:霍老师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能启迪人的智慧。
又如本书B段标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就如宇宙般神奇,而创新也需要一种引导和示范。所以说,没有好老师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自我提升,更需要教育部门通过激励机制和制度营造的环境氛围。
社会生活对教育的严峻挑战
不知不觉,四年级了。我们寿光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如人的成长一样快,曾经封闭和停滞的东西一夜之间苏醒了过来。蔬菜大棚在这里悄然兴起。这个秋天来临的时候,听到父母的谈话,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涩。
“咱也得弄几根竹竿架起来,掇个温室,要不从哪儿弄点钱哪。”父亲蹙着眉,声音低沉地说。
别人家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争着翻盖新房,可我们家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倒灭”,这话是三姐后来说的。三姐仅长我三岁,可真有个姐姐样儿,从小就哄着我玩耍。为了照看我,三姐还晚了一年上学。长大以后,更是三姐在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供我上学和发展。我能走到今天,首先应该感谢她。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幸和坎坷,然而我最幸运的是今生有一个好姐姐。
之后很多年,我家一直住着那两间低矮阴暗的平房。这还是父亲顶门立户的第一所房子呢,住了有二三十年吧。虽然现在这所房子扒掉也已好几年了,可它留给我的印象深极了,少儿的我就是伴着那所房子成长的,这是人生的第一印象呀。相信父母和我们姐弟能忆起属于那所老房子的所有时光,有时候出现在我梦中的家的场景,总是那座老房子。
父亲已经病休在家了,他当兵和工作时累出了腰腿病。其实这不是病休的惟一原因,因为家里的农活也离不开他呀。我小时候被母亲搂在被窝里,天还黑着呢,父亲就从炕上起身到村后的水房挑水,直到把水瓮给灌得满满的,才赶去上班。我上三年级时村镇就都通上自来水了。
我们姐弟三个上学都需要钱哪,还得拿那么重的集资,父亲之外我们都是农业户口。本来也有几次父亲能把全家带出去即“农转非”的机会,那样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可惜临了都功亏一篑。
村干部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就知道缴集资的时候在大喇叭里喊,点名道姓地叫没缴的户赶快送钱去。当喇叭里喊出父亲的名字,再看看父亲一筹莫展的样子,当母亲只能出去借钱交集资的时候,我在心里真是恨透了这些当官的。瞧瞧各村的支书大人,可以无偿使用学生劳力给他们家干活,这比用童工还黑呢。前几天,我们全班去给村支书自家田里掰棒子,我们这些小学生用地排车把棒子运到他家院子里,进屋洗手时见人家早就吹上名牌落地扇了,那可是村里绝无仅有的呀。
村支部的办公电话也安在了他自己家里,平时用着方便。人家从来不用起早贪黑种大棚卖菜,却有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好运,简直是“天上掉银子”。他们平白无故地就可以住上村里最好的房子,用上让一般人家羡慕不已的电器,有什么致富机会从来都是干部优先,比如承包村里的企业之类。我村的沙场就让支书家给包了,卖沙的钱都哪儿去了,那可是国土资源和集体资产流失呀。
弄到后来,不但他家的宅基地比旁人家都大出好几号,还给孩子买上了价值十几万的小轿车到处开着闲逛,也都没人管管。真的不知道他们的钱是从哪儿来的。不用担心会出事,整天挥霍公款吃吃喝喝就万事大吉了。比如镇上土管所先头还放话:“不论是谁家,多占了宅基地都要一罚到底!”可到村支书家的时候,还没测量呢就立马打道回府了。那话难道只是对平头百姓说的?
有位乡人从海外归来,村支书便赶去大献殷勤,而当年人家落魄时,村支书曾一脚将人家踹到河湾里。可这样的村支书居然能够一当二十余年。后来我有位同学是镇委书记的儿子,竟然屡屡偷班上同学的钱物,可见其父是个什么官。正是家里的物欲横流,礼品堆积如山,激发了他的物质野心,此乃另一种潜能啊。这些社会现实远比书本更有说服力。要想改变教育,同时得改造现实。
这是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当社会和生活教给孩子的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那么学校教育就变得软弱无力,在社会实践面前不堪一击,教出来的道德防线会很快土崩瓦解。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回归现实。
我们全家主要就靠父亲那几百块钱工资,可过到了啥光景。毕竟年岁和身体不饶人哪,父亲已经46岁了,还有病在身,真得像别人那样去种大棚?腰腿病是最怕温室里那种潮湿闷热的环境呀。可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父亲付出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