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还是发自本能的戒备起来。

    “诸位,我姓赵,知道李老到了我家里,特意从宁县赶回来的。”

    透过半开的车窗,赵长天言简意赅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你叫赵长天,任宁县县长?”

    车门左侧,年纪最大的男子沉声问道。

    “是的。”

    赵长天干脆的应道。

    看来应该自己一家人的情况,眼前的这个警卫都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这也正常,以李保国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下到地方,其安全防护工作肯定是滴水不漏。

    “你可以进去。”

    仔细打量了赵长天几眼,车门左侧的男子点了点头说道。随之,他做了一个手势,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三个人从车旁退开,解除了警戒。

    打开车门,赵长天走下车。

    “兄弟,你贵姓?”

    赵长天注视着年纪较大的男子,很客气的问道。

    他已经基本判断出,这个人应该是这些警卫员的头头。

    虽然他没有穿军装,无法判断其具体的级别,但以赵长天的分析,眼前的这个人至少也应该是中校。

    “我姓高,高千军。”

    男子简练的回答道。

    “高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赵长天微笑着说道,友好的伸出手。

    “彼此,彼此,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高千军的粗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友好的回应了赵长天,握住赵长天的手,摇晃了几下才松开。

    分散在附近的几个警卫员,看到这副场景后,都露了惊讶的神色,他们都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看到过长官对一个外人如此客气了。

    事实上,对于眼前的这个比自己要小上十岁的年轻人,高千军可是丝毫没有轻视之心。

    自从接到任务,要陪同李老到顺城看望一位老朋友,他就早早的开始了对赵家的调查、了解。

    随着了解的深入,高千军对赵家的情况越来越熟悉,他也越来越震惊。

    几年以前,赵家还只是一个地道的普通农村家庭,和全中国无数农村家庭没什么区别,家境非常一般,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已。唯一有一些特点的地方是,这个家族的人丁非常兴旺。

    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几年后的今天,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家族成员可以用鲤鱼跃龙门来形容。

    这个家族的数十名成员,以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可如今,却基本上全都成为了城市中的精英阶层,大都有私家车、有自己的住房。在事业上,最差的,手底下也管理着几十名员工。

    而这个家族的两个第三代成员,赵长天、赵长江兄弟,更是取得了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成就。

    赵长天,以二十四岁的年纪,成为正经八本儿的正处级干部,这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况且,赵长天还是在地方担任县长,与在机关工作是两个概念。

    赵长江,只有二十三岁的年纪,却成为一个资产超过十亿元的大集团老板,这就更加的不可思议。

    高千军虽然不是商场上的人物,但也知道在国内资产超过十亿元的大集团意味着什么。

    在京城多年,高千军知道一些红色家族的子女做生意、办企业的情况,他们利用某些特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有身家上千万的,被称之为商业奇才,可这些人能与白手起家、完全凭借个人能力的赵长江相比吗?

    因此,综合起来分析,在高千军看来,即使是在京城,那些生长在豪门大院、得到各大家族种种资源支持的天之骄子们,也根本无法与赵家兄弟相比。

    而且,通过方方面面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高千军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远大集团的真正掌控者、以及赵家这个迅猛崛起的大家族的核心人物就是赵长天。

    虽然从表面上看,赵长天在仕途上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应该没有多少时间、精力用在商场上,但是,根据高千军掌握的信息,远大集团刚成立的时候,赵长江还是一个没进过几次城、只读了两年初中的农村小青年而已,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创办一家企业。

    至于赵家的其它人,都是普通的农民,更是没有那个可能。只有赵长天,在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县城闯荡。

    所以,综合这些情况分析,远大集团的开创者,有很大的可能就是赵长天,而赵长江应该是在后来才逐渐成长起来的。

    当有了这种判断之后,高千军对于赵长天的好奇,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对于这样的人物,即使是以高千军的高傲,也不得不佩服。

    因此,当高千军确认了赵长天的身份之后,才会对他如此客气。

    “高先生,我先进去看看李老,稍后再见。”

    客气的交代了一句之后,赵长天向着别墅走去。

    怀着一丝激动的心情,赵长天走进别墅,飞快的打量了一下厅内的景象。

    大厅中央的沙发上,两个老者隔着茶几相对而坐,其中的一个正是爷爷,另外一个老者七十岁左右的年纪,虽然已经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气势凌人。

    在老者身旁,坐着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的女人,从她身上,赵长天能感受到一种女强人的气质,与二爷爷的那位下海经商的女儿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大小子,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看到孙子进来,老太爷摆了摆手,大声的召唤道。

    赵长天紧走几步,走到了老太爷近前。

    “大小子,这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李爷爷。”老太爷面带微笑的指着对面的老人。

    “李爷爷,您好,经常听爷爷提起您。”

    赵长天非常恭谨的说道,边说着,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你就是长天吧,坐下说话

    李保国上上下下、仔细的打量着赵长天,眼中流露着若有所思的目光。

    面对着这样一位真正的大人物,以赵长天如今的身份也多少的感觉到了一丝紧张、拘谨。眼前的这位老人,从地位上讲,在共和国的高层领导人中绝对可以排进前十位。

    “大小子,那是你李爷爷的小女儿。”老太爷又指着李保国身边的女人介绍道。

    “姑姑,您好。”

    赵长天礼貌的送上了问候。

    同时,脑子里瞬间闪过这个女人的资料,李中惠,李保国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在某大型国企担任要职。

    “长天,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李中惠微笑着回应道。

    赵长天注意到,李中惠望着自己的目光,有一种审视的味道。

    与两位客人打过招呼后,赵长天坐在了老太爷身旁。

    “长天,我最近没少听到你的名字,你二爷爷对你可是很看重啊。你这个小家伙,干得不错,很不错”

    李保国注视着赵长天,语带肯定的说道。



………【第四百零七章重大转折】………

    第四百零七章重大转折

    李中惠眨了眨眼睛,诧异的看了父亲一眼。

    在她的记忆中,多年以来,她还是第一次听到父亲对一个人如此肯定,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

    大哥的大儿子,自己的大侄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中宣部下属某司的副司长,父亲也只是说了一句“还行”而已。

    而在印象中,父亲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六个子女,也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褒奖词汇。

    以四十一岁的年纪,在一个大型国企业担任重要领导职位,李中惠自认在事业上已经达到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程度,可就是这样,父亲也只是评价为‘还凑合。”

    她是昨天才回到北京的,之前一直在外地出差,在知道父亲今天要来明阳看望一个老朋友,才向公司请了假。

    在来时的旅程中,由于时间的原因,对于顺城这位几十年未见的姓赵的老朋友,父亲只是简单的谈了谈。对于这个老朋友的家族,父亲谈得更是很少,只说老朋友的后代都很有出息。

    对此,李中惠也没有多问,在她看来,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级市,赵家也好,赵家的后代也罢,能有什么太大的出息?即使有一点成就,也根本无法比拟京城的豪门世家。

    但在抵达赵家之后,看着占地极广的庄园,建造得富丽堂皇的别墅,李中惠发现自己的想法,也许产生了一些偏差。

    但尽管如此,她也并不认为赵家的后代就能优秀到让自己也欣赏的程度,在她惯有的意识中,真正的天之骄子基本都是来自豪门的。

    原因很简单,只有足够的资源作为依托,一个年轻人才能在事业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难道自己以前的想法错了吗?

    她了解父亲的性格,绝不会因为那位赵伯伯是他的好朋友,就对他的后辈进行脱离实际的表扬,那么,眼前的这个气质上成熟、稳重的年轻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能得到父亲的这种高度的肯定呢?

    “长天,你在哪里工作?”

    怀着一种疑惑的心情,李中惠望着赵长天问道。

    “中惠,长天在宁县担任县长。”李保国接过了女儿的话头,“二十岁的县长啊”他接着感叹了一句。

    李中惠睁大了眼睛,她是真的惊讶了。

    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但李中惠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政治氛围极其浓厚的官宦家庭,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官场的一些事情并不陌生。

    二十四岁担任县长,那可是实打实的正处级干部。在自己的家族,她最为欣赏的大侄子,在同等年龄的时候,还待在副处的位置上。在二十五岁的时候,侄子才达到正处。

    而且,那个时候,大侄子还是在机关工作。

    但地方的实质正处,与机关的正处,虽然级别相同,但在对能力的要求上,却有着一定的差距。

    也就是说,仅仅从这两个角度比较,自己最欣赏的侄子,与赵长天相比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

    如果再考虑到,侄子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固然有他自己能力的因素,但也是与自己家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可赵长天呢,据自己对赵家的了解,他是农村家庭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也就是说,他在仕途上发展,几乎要完全凭借一己之力。

    如此两相对比,在自己眼中的最为优秀的大侄子,就更是明显的落入了下风。

    “长天,我听说你们宁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很落后。你上任应该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谈谈你都做了哪些工作发展经济?”

    李保国面带微笑的注视着赵长天。

    李中惠心中一动,看来父亲是想要考较一番赵长天了。她注意到,父亲的语气非常和蔼、亲切,比对自己家族的优秀后辈还要亲和一些。

    “李爷爷,正像您说的那样,我们宁县的经济确实非常落后,不但各项经济数据在全国都是处于最低层次的,而且,三大产业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工业和第三产业几乎是没有任何基础、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现阶段,宁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农业。”

    “我上任以来,首先对矿产资源进行了整和,确定了发展物流产业为宁县支柱产业……”

    赵长天将自己上任以来所做的一些工作,简要的向李保国做了介绍。

    李保国边听边不住点头,并不时的会插上一嘴。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长天的心情越来越轻松,愈发的挥洒自如。他知道,如果能得到眼前这个老人对自己的认可,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会有一些好处。

    赵长天很清楚,赵家虽然现在的发展势头很猛,但崛起的时间过于短暂,欠缺一些底蕴。自己在仕途上的发展也是如此,以前是靠着郭青云和刘常清的提携,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依靠着自己经营的背景和能力,才能达到如今的位置。

    他一直都很明白,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外援,一旦遇到强大的对手,自己的仕途发展也好,家族积累的财富也罢,根本得不到保障。

    但是,在自己成为县长之后,无论郭青云,还是刘常清都已经无法成为自己可以依仗的后台,虽然刘常清已经升到中组部任职,但在短时期内,也无法给自己提供帮助。

    至于省委书记王林,赵长天曾经有过一些期待,但随着几个月时间的过去,他的这份期待已经逐渐的变成了失望。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想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保持在仕途上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发掘、经营新的后台。

    二爷爷可以作为家族和自己的一个重要背景,但这还不够,二爷爷的家族在军方或许有不小的能量,但在政府这边的影响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