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腕-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保国的要求下,赵长天重点对宁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介绍,李保国频频点头,听到精彩处,会提出问题,让赵长天详细介绍。

    “长天,你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思路,我是很认可的,如果真的能按照你设想的那样推行下去,前景将非常不错。

    但是,知易行难,尤其是改进传统农业与新式副业相结合,这里面蕴涵着许多变革的东西,你想过没有,长期以来,农民已经习惯了固有的生产模式,要让他们改变固有观念、接受新鲜事物,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用什么方式推行你的施政理念和工作布局?你有信心可以将这项工作贯彻下去吗?”

    李保国表情严肃的注视着赵长天。

    作为能够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决策的领导人之一,李保国深知,最近这些年,在政府高层,对于农村发展战略,一直有着几种声音。

    有的是希望将农村和城市发展放到同一个高度,在政策一视同仁。

    有的希望将农村工作列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从政策对给予倾斜。

    有的希望优先发展城镇经济,甚至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最近这几年,第三种声音在政府中占了主流,反映在政府的具体施政方针,就是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提高,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城镇人口在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

    对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情况,李保国虽然心理有一些想法,但更多的却是无奈,他虽然是国家领导人,但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他的影响力也主要在军方,因而也只能服从大局。

    况且,李保国也非常清楚,为了与国际早日接轨,使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大环境,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个国家级的大战略,对这一点,他也是认同的。

    李保国只是希望,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少牺牲一点农民的利益,减轻一些农民的负担,能够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一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惠。

    为此,他曾经多次与一些负责农村工作的官员和专家交流过,希望能在现有的政策和条件下,推沉出新,找出一些开展农村工作的新路子,能够加快农村发展的步伐,尽量让农民的生活不落后于城市居民太多。

    但是,在多次的交流中,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失望的,他得到的基本都是一些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的教条化的意见。

    可今天,赵长天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却让他眼前一亮,甚至让他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在李保国看来,改进传统农业与发展副业结合,这个思路并不新奇,真正令他看重的是,赵长天提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空话、套话。

    在李保国的思绪起伏中,赵长天的声音响起,“李爷爷,为了能让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宁县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挑选了具备一定能力和影响力的干部充实到小组中来,具体领导新农村建设。

    同时,还将以多种方式在农村展开宣传工作,其中,最为主要的一项举措是,让各级干部下到乡村一线,与农民展开长期的互动帮扶工作,集中力量让一部分农民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我相信,最多半年时间,当这一部分农民尝到甜头之后,就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形成规模化效应。”

    赵长天侃侃而谈,眉宇之间充满了自信。

    “我曾经在全县干部大会立过军令状,要在今年将农民的收入提高一倍。

    我之所以放出这种豪言,就是要让县里的干部和群众知道政府的决心,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没有退路的位置。

    我相信,在释放出这种信息之后,再加严格执行相关奖惩条例,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会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

    在此基础,我有信心,将新农村建设贯彻到底。”

    说着说着,赵长天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不自觉的用了身体语言。

    这些话,基本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他知道,在这位老人面前,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赵长天深知在李保国面前客观表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早在来京城之前,就已经设想了数种与李保国见面时的场景,并一一构思了应与之相对应的应答方案。

    在这种准备非常充分的情况下,赵长天回答李保国的提问,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而且,他毕竟曾经与李保国在赵家见过一次,此次再度拜见,从心理层面讲,已经基本可以克服那种面对大人物时的紧张、拘束。

    况且,从骨子里,赵长天前世混了二十年黑道,对官员哪怕是李保国这种国家领导人,也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

    正是因为准备充分,加良好的心态,这才给了包括李保国、李中惠等李家人一种感觉,赵长天表现得挥洒自如,恭谨而不谄媚,礼貌而不拘谨。

    李保国看得暗暗点头,对于眼前的年轻人,即使以他的挑剔眼光,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一个人才,结合着自己这些日子以来,通过一些渠道掌握的与赵长天有关的信息,李保国逐渐的坚定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长天,你的思路很好,我希望你能像你刚刚说的那样,要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开展下去。即使遇到困难、阻力,也要毫不动摇。”

    李保国目光炯炯的望着赵长天,“如果真的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会帮你参考参考。”

    李保国的语气中蕴涵着一丝郑重。

    谈话行将结束的时候,李保国说出了令赵长天感觉非常意外的话。

    赵长天的心猛的一跳,呼吸有些急促,只觉得全身下的血液流动瞬间加快。李保国的这句话,分量实在是太重了。在来之前,即使是在他离谱的想象中,也从没想过会得到这种承诺。

    要知道,眼前的老人是一个真正的国家级的领导人,以他的身份,所做出来的承诺必然是一言九鼎,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随着李保国的这番言语,现场受到冲击的,绝不仅仅是赵长天一个人,李中惠的眼睛也是连连眨动。

    刚刚,她在被赵长天的观点吸引的同时,目光不时的在老爷子和赵长天身来回打量,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老爷子面前,表现得如此放松。也是第一次看到,老爷子会如此的对一个年轻人的发言感兴趣。

    甚至于,她惊骇的发现,老爷子的脸几次出现了微笑,还露出了欣赏的表情。

    她已经记不清有多长时间,老爷子没有流露出对人欣赏的表情了。而他欣赏的对象,居然只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

    不由得,李中惠对赵长天有些嫉妒起来。

    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谈话行将结束的时候,老爷子居然会对赵长天做出这种承诺。

    事实,包括她在内的家族大部分成员,在工作,老爷子基本都很少过问。也只有对身居要职的大哥和二哥,才是例外。只有他们两个,才有机会经常向老爷子汇报工作,并在一些重大问题,得到老爷子的亲自指点和帮助。

    可眼下,赵长天居然得到了类似于大哥和二哥的待遇,李中惠是真的震惊了。

    “李爷爷,最后在占用您一点时间,有件事情,我想向您汇报一下。”

    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赵长天有些忐忑的说道。



………【第四百六十二章激动的刘常清】………

    第四百六十二章激动的刘常清

    按理说,拜访进行到现在,气氛非常不,李保国也流露出了谈话结束的意思,赵长天应该告辞离开了。

    如此一来,此次拜访,就可以称得非常圆满了。

    但是,赵长天并没有忘记刘常清的事情。他,此次李家之行后,下一次再见到李保国,就不是时候了。可刘常清的局面非常危险,可以说,每多耽搁一天,他的危险就会加大一分。

    因此,赵长天还是鼓足勇气,决定兑现对刘常清的承诺,为刘常清争取一下面见李保国的机会,至于能否最终促成李保国出手帮助刘常清,那就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了。

    赵长天觉得,以李保国刚刚表现出来的好,说不准,还真有可能为刘常清争取到一个宝贵的机会。

    “长天,有话就说,婆婆妈妈不是男人该有的性格。”

    在赵长天的思绪流转中,李保国摆了摆手说道。

    “李爷爷,是这样的,我在顺城的一个老领导在前不久调到了中组部工作,担任副部长。这位老领导叫刘常清,他对我帮助很大,不瞒您老,我和他的关系很密切,平素也一直称呼他伯父。”

    赵长天留意着李保国的脸色,斟酌着说道。

    李保国的表情很平淡,看不出变化。令赵长天有些心安的是,李保国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刘伯父在层没有过硬的关系,当初,刘伯父之所以能有机会调到中央部委工作,应该是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赵长天言简意赅的将刘常清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麻烦向李保国做了介绍。

    整个介绍的过程中,赵长天秉承着如实、客观的原则。

    看到李保国用目光示意他继续,赵长天壮着胆子说道李爷爷,我希望能将刘伯父介绍给您认识,不可不可以?”

    说完之后,赵长天的心提了起来,紧张的望着李保国。

    李保国没有马给出答复,而是眼帘微垂,当着赵长天的面思考起来。

    赵长天很清楚,以李保国的智慧,话说到这个份儿,已经足够他明白的意思,能领会到刘常清想要获得李家庇护、帮助的意图。

    赵长天很清楚,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李家这种具有庞大影响力的政治家族,对于刘常清这种主动投靠的高级别官员,李家应该是会考虑接纳的。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来说,一个副部级别的高官主动靠拢,都应该能够引起一定的重视。更别说,刘常清还是在中组部这种影响力很大的部委身兼要职。

    但是,刘常清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旦接纳他,就很可能意味着会同时伴随而来的烦。

    因此,刘常清能否获得李家的接纳、得到李家的帮助,关键的还是要李家掌权人也就李保国是否有那个魄力,或者说,是否愿意在刘常清身下注。

    当然,也要看李保国是否有能力化解刘常清目前的困难局面。毕竟,江家在京城也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一点一点的,李保国沉吟了大约一分多钟的,开口了,“长天,九点,你让刘常清一趟。”

    李保国的声音很平淡,但他言语中蕴涵的意思却令赵长天为之一喜。尽管李保国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他能够答应见刘常清一面,却无疑表示着有考虑的余地。

    估计李家能否接纳刘常清?还要看刘常清的表现。

    至于李保国是否能看在爷爷的面子,给予刘常清特别对待,赵长天没有抱这种幼稚的幻想。他深知,在官场,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因为人情而影响利益的政客并不多见,他不并认为李保国是这种人。

    况且,刘常清涉及到的问题,已经牵扯到了高层博弈。

    李保国能看在爷爷的面子,对特殊关照,这在赵长天看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他根本就没有指望李保国也会对刘常清另眼看待,一切,还要看刘常清本身是否对李家有着足够大的利益,是否值得李保国亲自出手。

    目前看来,无疑已经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刘常清引起了李保国的重视。

    “李爷爷,谢谢您”

    赵长天从椅了起来,鞠了一个躬,诚挚的说道。

    李保国点了点头,表情平静的接受了赵长天的感谢。

    “李爷爷,那我就先了。”

    赵长天礼貌的提出了告辞。

    “我就不留你了,替我向你爷爷问好。”

    李保国的摆了摆手说道。

    “中惠,你送一送长天。”李保国向着女儿交代了一句。

    在李中惠的相送下,赵长天离开了李家。

    走出别墅,在李中惠的招呼下,赵长天了来时的那辆红旗轿车。

    随着车子缓缓驶出警卫森严的南海园,赵长天长出了一口气。刚刚的半个多小时,他虽然表现出一副很轻松、应付自如的样子,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其实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实在是这次拜访,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刘常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好在,此行的收获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