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川古志郎冷然的看着袁茂彦,那眼神带着戏虐!冷笑着道:“怎么?!想凭着你们国防军那点破海军过来和我大日本帝国舰队交手?!想要回味一下甲午,我们自然不会客气!”
及川古志郎的话让李汉魂脸色猛变,甲午一战!中国海军精锐尽失!可谓丢了百年国运!
“哈哈哈……好气魄!!”袁茂彦不怒反笑,拉住了身边的李汉魂对着及川古志郎便轻声道:“朝鲜还有几个师团。却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想领略一番关东军的滋味!!”
“我国防军空军!正想领略一下东京上空是否凉爽!不知司令官阁下给不给我们这个机会!!”既然撕破脸皮了,袁茂彦也不会客气!直接对着及川古志郎恶狠狠的道!
听得袁茂彦的话,及川古志郎脸色猛然数变!死死的盯住了袁茂彦,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你这是在威胁我?!”
“对不起,我们国防军从来不威胁任何人!”袁茂彦冷然的看着及川古志郎,轻声道:“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你可以控制的事实。”
及川古志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颤抖着嘴唇说不出话来!这时候。小泽领事赶紧站了出来对着袁茂彦便道:“袁桑!这是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整个国防军?!”
袁茂彦噗哧一笑,看也不看小泽对着及川古志郎便道:“司令官阁下若是代表日本军队。我便是代表国防军。”
及川古志郎沉默不语,一瞬间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如果自己动手的话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毫无疑问,国防军会立即开启朝鲜的战事!
而现在朝鲜的日本师团达到了六个,坦克等刚刚才上马装备到部队还需要时间。飞机的产量也才上来,堪堪装备了数百架。
训练、熟悉也需要时间,这时候开战。未必就不会像面前这位可恶的国防军军官所说,国防军的战斗机、轰炸机跑到日本领空旅游去!
真到了那个地步,整个海军都会为自己背黑锅!而自己的命运么……可想而知!哪怕是裕仁都不会保自己,虽然自己曾经在他做太子时期当过他的侍从武官。
“司令官阁下最好早点儿做出决定……”袁茂彦笑眯眯的抬起了手腕,看了看手上那只产自东三省的腕表轻声道:“我给司令部的电报是。如果一个小时没有接到我的回电他们将之恶极发动进攻。”
及川古志郎脸色猛然变得铁青,好一会儿了才颤抖着嘴唇勉强的拉出一丝笑容道:“这一切都不过是误会,我们也希望汕头继续繁荣。”
这已经算是表态了,袁茂彦放下了手腕看着及川古志郎轻声道:“误会?!哦!那我立即通知我们国防军本部停止备战吧!不然我们和你们再次误会,就不好收场了!”
及川古志郎闻言脸色忽白忽青,沉默了好一会儿直接转身离开。小泽则是无可奈何的对着袁茂彦轻轻的一个鞠躬道:“那么。拜托袁桑了!”
说完,追着及川古志郎的背影跑了过去。这时候,码头上的日本兵在各自长官的呼喝下护卫着及川古志郎缓缓的登上了他们的军舰。
一直沉默的看着袁茂彦和及川古志郎交锋的李汉魂缓步走到了袁茂彦,一起看着那远去的日本第三舰队司令沉声道:“袁先生,你们之前跟我说的话还有效吗?!”
袁茂彦闻言一愣,随即笑眯眯的道:“当然!我们国防军的汉子,向来是一口唾沫一个钉!不玩儿虚的!”李汉魂沉默了好一会儿,点了点头。
第二日,还在头疼南京之事和汕头日本人寻衅的陈济棠收到了来自于李汉魂的通电。
“日寇侵闽,占我呆湾!对西南即猛进突飞,期生吞而活剥,对东南、华北更纵横捭阖,图鹬蚌之兼收!本集团军现誓为御侮救国而牺牲,自应披发缨冠,当仁不让,岂宜舍近图远,坐误时机。余空有救国有心,却无回天无力,谬兼疆寄,心窃耻之。敢封金挂印,奉还大命……”
(未完待续)
第一卷 虎啸满洲 《论中国》读书笔记(1)
基辛格,毫无疑问的是美国最早以国家立场来研究中国的学者。作为中美关系缓和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
在2011年5月27日基辛格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同时他呕心沥血之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
2012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上市。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读过《论中国》这本书,才会知道这是基辛格先生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的各种数据、分析和结论皆是这位“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反复研究而得出。并非各大电视台那些连中国都没有来过的评论家们的臆想。
“中央帝国”的陨落
《论中国》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国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清以前的中国,虽然王朝更迭但始终作为地区大国的姿态出现。“中央帝国”的思想已经渗入骨髓。但这也导致了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
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尤其是对“匠人”的地位,总是以极为低下出现。
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分沓而至。仅仅不过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随后,整个中国经历了数十年崩裂、探索、混乱和迷茫的阶段。饥荒、军阀混战、政客弄政、贪官污吏……等等不断的在中国上演。
有人绝望,甚至开始自我蔑视、批判。更有甚者开始要求彻底推翻整个中华文化。这无疑是最为凶险的时代。无数人在这个时代如蝼蚁般死去,没有人对这个国家抱有希望。
这里成为了列国殖民、凌辱和嘲笑的对象。也养成了一堆习惯弯着腰,挺不起脊梁的国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虎啸满洲 《论中国》读书笔记(2)
大国博弈
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杨子任等为首的新型领导人的政治战略思想,细致的分析与各种事例的举证,刻画的丝丝入扣!着实敬服不已。
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呆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
杨子任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
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苏联从斯大林时代的各种强硬动作,早为杨子任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
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杨子任这么干。
而在呆湾问题上,杨子任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
杨子任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杨子任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这些,也体现在了历次对外战事中。
“对毛来说,西方的威慑概念还太被动。他拒绝中国站在被动挨打的位置上。只要有可能,他就主动出击。
在某种程度上,这与西方的先发制人的概念相似,即首先出击以预防受袭。但按西方的原则,先发制人意在军事取胜。毛的先发制人的不同点在于他超乎意想的心理威慑。
他的动机力与其说是发动一次决定胜负的军事打击毋宁说是改变心理平衡,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扭转风险计算的结果。
正如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看到,中国在1954…58年间的台海危机、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1969…71年间的中苏乌苏里江战斗、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的行动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是勇敢的突然出击然后是政治角力。
在中国人眼里,把双方拉回到心理方程式中后,真正威慑的目的就达到了。”
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事,这给予基辛格的惊讶最大。
“没有一个军事学家能够想到刚从内战解脱出来装备着缴获国民党武器的人民解放军能够迎战一支有原子弹支持的现代化军队。”但中国出兵了,究其原因在基辛格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做出了表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卷 虎啸满洲 《论中国》读书笔记(3)
“1950年7月7日和7月10日—仅在美国出兵朝鲜两周后,周恩来主持了两次中国领导人的集体会议,研究分析美**事行动对中国的影响。
计划开始了。与会者同意将原来为解放(基辛格原词,侵略)台湾而驻扎在福建沿海的部队派到中朝边境去,并将其改编为东北边防军,以“保卫东北边境和支援朝鲜人民军”为使命。
到七月底—美军跨过三八线前两个多月,多达二十五万人的中国部队已经部署在中朝边境。
中政局和中军委会议在八月继续召开。8月4日,仁川登陆前六个星期,那时局势对入侵的北朝鲜军队还是相当有利,前线仍深入南朝鲜纵深,直逼釜山,毛怀疑北朝鲜的能力,告诫他的政治局:
“如果美帝国主义者赢了,他们就会被胜利冲昏头脑;然后,他们就会冲着我们来。我们必须帮助朝鲜,我们必须支援他们。这可以是以志愿军的形式,在我们选择的时间,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在这次会议上,周也做了同样的分析:
“如果美帝国主义者打垮北朝鲜,他们就会变得妄自尊大,和平就会受到威胁。我们要保证胜利,就必须增强中国的影响,这将可能改变国际局势。我们必须作长远规划。”
总之,是预计仍然挺进的北朝鲜军队战败这一结果……而不是美**队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中国必须阻止的。第二天,毛命令他的最高将领们“在两个月内完成准备等待参战的命令。”
这些是节选自《论中国》中的一段,也是基辛格研究的结果。这种结果让基辛格认为“中国的战略学通常表现出三个特征:对长期发展趋势明察秋毫的分析,战术选项的仔细研究,和运作决策的分头探索。”
“这一切发生在麦克阿瑟在仁川两栖登陆的几个星期之前。事实上,中国的一个战略研究小组预测了这一事件。那时,离联合**队越过三八线还有一个月之遥。
简短地说,中国参战是基于战略趋势的考虑,而不是对美国某个特定的战术动作作出的反应,更不是为了保卫三八线的法律确定性。
中国的进攻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为避免尚未发生的危险和基于对美国最终意图的错误理解。
这当然也是表达朝鲜在中国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