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秋生-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

    售票大厅排队为方爱娟买票,两个尾巴也跟在后面排队。张秋生买好票离开,尾巴立即堵住售票窗口,一边说:“我买两张到兰州的票。”一边伸手掏钱,发现钱包不见了。问旁边另一个尾巴,另一个往口袋里一掏,钱包也没了。

    张秋生和方爱娟坐在候车室等车。方爱娟心神不宁的四处张望,没有发现可疑之人。她有点疑惑,怎么不盯梢了?是不是已经知道他们去向,在前面等着他们?

    张秋生装着闭目养神,神念却进到手套里查看刚才两个尾巴的钱包里都有什么。大失所望。这两个傻鸟太可怜了,两人的钱加起来只有三百来元。另外只有两张身份证,还是假的。假的也就假的吧,制作还非常粗糙。

    前世张秋生刚刚流浪时加入过江湖门派,一个是盗帮,没待几天就偷跑出来。在那里学的只是一些“手艺”,没等“师傅”教江湖门道就跑了出来。他在与章老头打斗时,由于不知道江湖切口不会唇典,所以直接骂章老头扒手。把章老头气得跳脚。但孙一行等人却不以为然。因为张秋生只是个中学生不是江湖人物,所以觉得张秋生用一般人的骂法很正常。

    张秋生加入的第二个江湖门派是骗帮,他在这里主要是学武功,没单独去江湖中立万。所以他对江湖并不了解,也不清楚江湖人士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但毕竟在骗帮待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造假证是骗帮一项产业,这两人的假证造的太水了。估计也是逃犯,可能是没钱做好的,随随便便做一张糊弄人吧。

    事情好像有点与张秋生本来的愿望相违。他不想与江湖**交往,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可怎么总是三番五次的遇上这些怪事?他虽然不怕事,但真的不想惹事。他对女人没什么兴趣,可现在就有女人死皮赖脸跟着他;他不想与江湖上人打交道,还处处都能遇上。遇上就遇上吧,像章老头那样的遇上几个还差不多,多少能发点财。可是像这样的小虾米,两个人加起来才三百来元钱,还是少遇点吧。

    两个尾巴没了钱买车票,就无法跟踪了。方爱娟四处张望都没发现可疑之人有点纳闷。根据她这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跟踪的经验已非常丰富。这时应当有人跟踪的却没有,让她有点惶惑。她弄不清是那个团伙改变策略了,还是身边这大男孩让他们害怕。

    不过一直到上车找到座位,方爱娟都拽着张秋生的手臂,生怕一松手这唯一的靠山就不见了。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个男孩对她没有一点邪念,跟在他身边使她心情很放松。上车没多久她就抱着张秋生的胳膊睡着了,长时间以来她都没有放心地睡过一觉。

    一路无事,方爱娟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不再时时抱着张秋生的胳膊。好景并不长,列车快到西安时方爱娟再次抱住张秋生胳膊,并且比以前抱的都紧。

    一个穿西服打领带的向张秋生座位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休闲夹克的。方爱娟有点颤抖,紧紧贴着张秋生这个唯一的依靠。

    西服男在张秋生面前站定,彬彬有礼的说:“这位小兄弟,我们经理请你去一趟。”说话时对方爱娟看都不看一眼。“经理?”张秋生有点懵:“你们是什么公司?”

    “娱乐公司,”西服还是彬彬有礼,但态度是不容抗拒的强硬:“去了就知道了。”
第六十三章 出差
    曹忠民就站在张秋生身旁,听到他们说三十万时还没什么意识,等看到张秋生把六张五万的存单接过来时才突然想起这是什么,大叫:“哇,三十万元钱吔,张秋生你发财了。不是明天早餐,这一学期早餐都归你请了。”

    张秋生拍了这家伙脑袋一下说:“这是我要办公司的钱,公司法规定要三十万才能注册。”九一年时的公司法规定一般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为三十万元人民币,后来修改的公司法将这个最低注册资本金提高为五十万。

    中年男人听了张秋生的话忍不住好奇地问:“小兄弟,你才多大年龄?就急着要办公司?”

    张秋生挠挠着说:“这不是没办法吗?我爷爷nǎinǎi是鞋厂退休职工,鞋厂两个月没发工资了,连退休金都没钱发。厂里的产品堆积如山卖不掉,职工要是缺钱可以去厂里拿鞋抵工资。我就想着办个公司,专门帮他们厂推销产品。”

    王长青几个踢足球的也跑过来喝水,听了张秋生的话都纷纷附和。对张秋生要办公司推销鞋厂产品,既支持又羡慕。他们也想办这样的事,可惜没钱。那个时代三十万是笔巨款,别说中学生就是一般生意人也没有这么多钱。不像进入二十一世纪,三十万在大城市还买不上一间厨房。

    张秋生假模假式的在书包里掏摸一会,从手套里将短剑拿出来递给中年男人。牛长风这时才介绍说这是他的大师兄。可张秋生早就听出了这是那天在趸船上说话的中年男人。这才知道当时是他们师徒二人在说话。

    大师兄拿着剑看了一会,特别是剑身上的“吴夷”两个篆字,确认剑没错。心里暗想这个张秋生明知这把剑值钱,还是这么随随便便用张破报纸裹着放书包里。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又是谁的徒弟?

    同学们起哄要张秋生请客吃冷饮,你办公司也不差这点钱。全班同学,练芭蕾的踢足球的打乒乓球的全来了,反正也到了放学时间。大家簇拥着张秋生向冷饮店出发,连梁司琪、张秋然、吴痕包括他的跟班都来了,好像张秋生的钱是大水淌来的一样。

    牛长风和大师兄对望一眼,都感觉张秋生这小子在同学中的人缘不是一般的好。

    晚上等秋同睡着了以后,张秋生向家里报告了三十万元钱的来历,并且说了自己准备办一家公司的打算。爷爷nǎinǎi和梁司琪都亲眼见过姐弟俩的一些神奇,对于这钱的来历也没过于惊讶。

    只是对于办公司大家都有点犹豫,主要是没人打理。张秋生要上学,顶多也就抽空请假出个几次差。公司rì常总要有人看守。现在宿舍里的人家都在府右街忙得热火朝天,恐怕也没谁有空。除非已经证明这公司有大好前途。可是这公司还没办,怎么知道它的前途怎样?

    最后还是梁司琪说:“我看把你舅舅叫回来吧。他辞职跑深圳帮人打工,还不如回来帮自家人。”

    梁司剑那天从麒林回到姚河,将老爸送回家就去单位辞职。把单位一把手吓一跳,自己的副手怎么好好的要辞职?从整个社会来讲,供电系统的待遇福利最好,目前社会上喧嚣一时的下海经商没怎么冲击这块。刚好这时也快下班了,局长语重心长的对梁司剑说:“你先回家好好想想,这事开不得玩笑。另外这事我也做不了主,需要省局批准才行。”

    梁司剑要辞职的事让梁老太回姚河后没时间找李会元。她原打算如果老头子没找她麻烦,就去找李会元谈谈。一家人打点矮桩没什么,只要外人知道她是市长丈母娘就行。可是被儿子辞职的事这么一闹,哪还有时间去找女婿?

    梁老太也可怜,跟儿子又哭又闹又苦口婆心的做了几天工作,无奈儿子铁了心非辞职不可。最后达成的妥协是停薪留职三年。就这个三年都是梁老太拼了老命争取来的,依儿子的xìng子起码要办五年停薪留职。

    梁司剑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在留在目前岗位上。他无论怎么努力都免不了别人说他是靠姐夫上位,连自己母亲都这样认为那还能不让别人说?而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个姐夫还是靠出卖外甥女骗来的。

    办好停薪留职后梁司剑就去了深圳,在一个同学办的公司里打工。同学对他不错,一去就封他一个副经理。深圳那时遍街都是经理。有一个笑话说,从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砸死十个人。其中有九个是经理,还有一个是董事长。

    同学的公司不大,注册资本二百万,实际只有五十万。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从港商那儿拉单子,然后到内地找加工。另外是什么都做,什么来钱就做什么。据梁司剑的观察,所谓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做不成。轻松而又能赚大钱的事都需要靠山背景,比如出口配额,紧俏物资批文,哪样不要靠山背景?

    另外还有一样东西能赚大钱,那就是机会。全国各地的人才jīng英都涌向深圳,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靠山背景,很多人甚至身无分文。这些人都是冲着机会去的,他们相信改革的前沿阵地机会多。

    梁司剑也是一边为同学打工,一边等待机会。接到姐姐的电话他非常高兴,听到姐姐家有三十万现金等他回去办公司时他惊呆了。他带着老婆省吃俭用的一万二千元钱来深圳,不敢随便乱花一分,指望能在关键时刻靠这笔钱搏命。秋生这小子轻轻松松就搞来这么大笔钱,让他拿着话筒不断感慨。不过想想俩孩子的舅爷爷送他们的礼物,他也就释然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钱这个东西就是越有越有。什么叫马太效应?这就是!

    梁司剑现在正为公司盯一个单子,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可能要两个月后才能去麒林。张秋生请他将个人资料寄回来,公司要以他为法定代表人注册。注册公司的同时,就开始运作。

    公司终于注册成功,没有放鞭炮没有举行酒宴,静悄悄的开业。第一笔业务就是洽谈包销鞋厂的所有产品,第二笔是洽谈包销外贸服装厂的产品。

    所谓的外贸服装厂,其实就是专做mín ;zhǔ德国的工作服,简称民德工作服。德国统一后这些工作服就再也没人要。可在计划经济的惯xìng下还继续生产,现在也是积压如山。厂里也早已发不出工资,工人全部下岗。

    张秋生前世有一半时间都是在监狱里渡过。这些目前市场上已经没有销路的服装鞋子完全可以推销到监狱去。所以早就打了这个主意,只是一直没钱办公司。当然也可以虚假注册,那时的皮包公司都这样。但张秋生不想这样。倒不是他有多么遵纪守法,而是想着要做好一样事,那从一开始就要正规。

    给厂领导们都送了两斤酒,这不算行贿,而又恰恰是目前麒林最红火的酒,有钱买不着的无名散装酒。在公司注册过程中,也是这种酒开道,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谈判很顺利,本来就是积压产品,堆在那儿烂也是烂。如果真被张秋生推销出去还盘活了资金,这是好事。纺织局和外贸局领导都非常支持此事,广大职工更是期盼。这些积压产品卖出去了,厂里拖欠的工资、没有报销的医药费都可以有着落了。

    公司里现在暂时由爷爷坐镇。舅爷爷借了两个人,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张秋生带着样品出发了,目标是西北几个省的监狱管理部门。

    这是一列从深圳始发开往哈尔滨,路过麒林市列车。麒林市没有直达西北火车,张秋生要在郑州换乘。现在不是chūn运时期,北上火车上很宽松。张秋生一上车坐下就碰到熟人,当然是前世的熟人。

    这人叫丁少明,与张秋生当保镖的老板是朋友。据说丁少明的生父是京城的一位高官,后来父母离婚他随了母亲。他虽然是高官子弟,但可能是没与父亲生活的原因,身上没有纨绔子弟的毛病。为人十分诚实,对名誉看的比钱重要。他在深圳也创出一片天地,拥有一个规模不错的公司。可惜后来被一个朋友所骗倾家荡产,穷困潦倒时张秋生的老板请了他去做自己的副手,老板将外汇、期货、证券等等一摊子全交给他,自己专心搞房地产。原因就是放心他的为人。

    张秋生看着丁少明,心里想着他这时北上要干什么呢?这人商业嗅觉非常灵敏,缺点就是太诚实。老古话无jiān不商,大脑无论多么好使不jiān滑都难以成为一个好商人。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这话在丁少明身上似乎体现的非常明确。

    张秋生还是在想着丁少明去干什么?他是南方人,没听说他在东北有亲戚。他现在应当正处于创业期,创业期的人没时间无事到处乱跑。

    “喂,这位同学,你老是这么看着我干什么?”丁少明受不了张秋生长时间的这么盯着,忍不住问道。“嘿嘿,不好意思,嘿嘿,”张秋生挠着头皮陪着笑脸说:“我在猜你是什么人,现在要干什么去。”盯着人看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虽然是“熟人”也不合适。

    “哦,”丁少明被张秋生的话勾起了兴趣:“猜出什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