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凤来仪-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康王的急智,相信太后在得到提醒后不会由安皇子摆布了:就像她知道太子和福王对红鸾有些不同,这一点看来安皇子也是知道的;但是安皇子还是怕那两位绝世聪明的皇兄,不会直接向太后开口讨要红鸾,所以他还拖了康王进来。

    他是想把水搅得越混越好,把红鸾的终身大事摆到众人面前,让太子和福王再也无法回避,从而让太子和福王离心离德,同时引得太后大怒而赐死红鸾——皇家最忌讳的就是儿孙们为女子而起争执。

    如果真有那样国色天香让众皇子动心的女子,如果不是被皇帝看中收到了宫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现在皇帝的病虽然有好转但是却还要静养,再者红鸾也不是那倾国倾城的美人儿,到现在还没有见过皇帝,又如何会被皇帝收到后宫中?

    也就是说,“引”得众皇子相争的红鸾,今天晚上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太子和福王看破了安皇子计策——这几乎是肯定的,那么放弃相争就只能看着安皇子把红鸾收到身边。

    安皇子会如何待红鸾那是不必问不必想的,红鸾的性命在丢掉前定会过得生不如死;而且安皇子还会不停的用红鸾试探、谋算太子和福王二人:安皇子是完全不介意今天晚上红鸾会活命的;因为红鸾活下来的话就只能从了他。

    而且他还让太子和太子妃在今天晚上反目成仇,就算是太子不会立时发作但是他们夫妻自此之后只会相互提防、算计:这是他很乐意看到的吧?

    尚宫想明白安皇子所有的心思之后,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低下头飞快的思索着应该如何救红鸾,她叫红鸾到慈安宫来时,可没有算到有这种变故。

    无解。尚宫的眼底深处闪过冰冷,想到了多年前的那一幕,同样也是无解她的手在袖中紧紧的握住,好不容易才物色到一个可用之人,好不容易有希望可以解开先皇后死的谜团,现在眼睁睁又要放弃,一切要重头再开始吗?

    多年来她重头开始过不是一次,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她越来越不能接受重头再来,因为她的时间不多了:先皇后的事情要查清楚需要时间,如果再重新开始她们有那么长的命吗?

    这两年里尚宫总是感觉好像有些危险在逼近,连尚勤也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偏就是找不到具体的人与事,让她们防无可防,也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那感觉只是在宫中生活久了而生出的本能。

    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察觉到她们在查的事情;所以红鸾几乎是她们唯一的机会,让尚宫就这样放弃掉如何能接受?而红鸾此时还不知道慈安宫里等着她的,是隐在暗处能要了她命的危险。

    红鸾,现在快要到了吧?

    现在粉红票是252张,再有8就能多加更一章了

正文 380章 太后之赏381章 打脸之举

    380章 太后之赏381章 打脸之举(粉红票250张)

    大殿之上因为安皇子和平日完全不同的举止安静下来,所有的妃嫔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把目光放在安皇子身上:她们来是为了对付太子妃以及其家族想壮大自己势力之事,至于红鸾是生是死并不放在她们心上——左不过是个宫人罢了。

    皇宫里有数之不尽的宫人,哪一天没有宫人被责罚至死伤的?这原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宫人的性命当然比不上她们自己的利益与其家族的利益。

    安皇子没有得到太后的回应,立时再施一礼:“请太后允孙儿所请。”其坚持可见一斑,显示他必得红鸾的心意。

    太后微微一叹:“你也不小了,是应该有个身边人才对;彩蝶,”她唤出一个宫人来:“你以后就伺候四殿下,定要尽心尽力;不过,你还是慈安宫的人,自现在开始你就是女史,四殿下所有贴身之事都由你打理,不能假手他人而逃懒,听到没有?”

    她是老于世故,历经宫中争斗的人,对于安皇子有别于平日里的举止,首先想到就是可疑二字;也许,她和皇帝都错看了四皇子。

    这么多年来她一心侍佛并没有在皇孙身上多用过心思,而皇帝忙于朝政,对于他的儿子们除了其母得宠的几人外,其它他一个月也难说能见到一次吧?所以他们母子错看了太子,那么再错看一个四皇子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红鸾严格来说并不是她慈安宫的人,也不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人,这一点她并没有忘掉;而红鸾能进入宫中诸人之眼,是因为宫奴院,这一点她同样没有忘掉。而此时康王显然并没有对红鸾有特别的兴趣,想到康王看过去,她眯起眼睛来:这孩子就是一根筋,谁对他有点好处总是忘不了,可惜性子急燥些所以在宫里宫外名声大不如福王和太子。

    可是太后就是喜欢康王的一根筋。

    不过她的四皇孙显然对红鸾极为有兴趣,至于四皇子所言的那番鬼话她当然是不相信的,她正在想的就是:安皇子倒底对红鸾哪里感兴趣了?就是因为想不到,所以她才对四皇子的所为极为不安。

    她在成为太后之后已经习惯事情都在她的控制之内,任何脱出她手掌的人与事都会让她极为不喜;因为那会让她想起自己还为妃妾时候的感觉来。

    所以她开口就给了四皇子一个宫人,并且让这位原是勤侍的宫人连升三极成为女官,让她去执掌安皇子的寝殿。没有人会说太后的安排不好,只能说太后是爱护孙儿,就应了那句姜还是老得辣。

    安皇子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太后会如此轻易生出疑惑了,同时当机立断安排了人到他身边;他是真得不想答应,可是他能拒绝吗?人人都清楚彩蝶到他身边是做什么的,他的拒绝意味着什么,不要说是太后就是宫中几岁的人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

    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咽下满嘴的苦涩后他跪下施大礼谢恩,作出感激涕零的样子:“孙儿谢太后的大恩,太后对孙儿的慈爱让孙儿羞愧,自明天开始孙儿抄写**,并让人印五百《金刚经》来略略尽孝道。”

    太后听到安皇子要抄写**,还要印制《金刚经》有三分高兴:“有心就行了,量力而为。”同时她心中确定一事,她的四孙儿很知道如何才能讨得她欢心,可是多年他这样做得次数并不多,却也足够让她记住有这么一位孙儿了。

    就是因为安皇子做得不多,平日里也从不以言语讨她的欢心,致使她收到四皇子抄写的**或是让人绣的观音像时,只是感到高兴并没有多想过。但是现在不同了,她已经生出疑心来那么四皇子的一举一动都让她会多想想。

    “实在是哀家事佛心诚,反而对你们这些孙儿们多有疏忽;彩蝶自五、六岁入宫就跟在哀家身边,是个极稳妥人,有她照顾你哀家也就放心多了。”太后挥手让彩蝶上前给四皇子叩头,自现在开始彩蝶就是四皇子的身边人,也就得了太后同意可以暖床的宫人。

    安皇子再次跪拜:“孙儿得太后如此疼爱是应该知足的,孙儿也知道太后所赐的人肯定是最好的,可是孙儿依然不能忘了红鸾,还请太后为孙儿做主。”他说完叩头:“孙儿以后定会好好的孝敬太后。”

    他的这番话说完大殿之上更加安静,众妃都把目光收回来,低头的低头、吃茶的吃茶、还有把玩自己的裙带的:安皇子实在是太过了,太后赏给他彩蝶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他死了讨要红鸾的心,可是他如此不知进退。

    众妃却不知道安皇子此时的心思,已经吃了大亏的他如何肯放过红鸾?太后反正都生疑了,眼下先除掉红鸾或是让红鸾落到他的手上,再想法子消掉太后的疑心就是。

    太后的眼睛眯起来,而康王抢先说话道:“我倒是先后见过红鸾有十几次了吧?嗯,要比四弟你熟愁她了,可是也没有对她生出什么念头来——那丫头长得实在太一般了,真不知道四弟你看上她什么了。”

    “幸亏是向老实本份不惹事的四弟,不然我真要怀疑那个不知进退、只知道太后的笨宫人,做了什么让四弟生气的事情,今天求她做你的身边人是想借刀杀人;”他嘻皮笑脸的看着安皇子:“太后仁慈事佛多年,手中根本就没有刀了;好在四弟也不是想要红鸾的小命,太后有刀无刀的也无所谓。”

    他大大咧哽的胡说一通,惊得丽妃出了一身的冷汗,给康王使了几次眼色却没有阻止住他;在太后面前她不敢训斥康王,因为康王的身份可比她尊贵的多——按礼法来说能责罚皇子们、能当众训斥皇子们的是皇后而不是她这个贵妃。

    太后只是嗔了康王一眼,并没有训斥他自顾自的吃起桔子来;丽妃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明白康王为什么非要为那个该死的红鸾出头。

    381章 打脸之举

    康王看到他母妃使过来的眼色,可是他不得不救红鸾,是有苦自己知啊;首先,他的确是欠了红鸾的情,就算他性子再直、再鲁莽也不得不承认他打安皇子那事儿,不是红鸾的话他最轻也要被禁足:至于他的名声受损?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还有名声?那才真是笑话。

    依着他的性子,当然不能在得知红鸾会被人害死的时候,而对红鸾的生死置之不理;其次,让他如此拼命维护红鸾性命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他怀疑他的两个皇兄真得都对红鸾生出了兴趣,如果此时他不在太后面前点破“安皇子的用心”——管四皇子是不是有这个心思,反正他的两个皇兄因为他的四皇弟会有危险是真的;到时候,就不只是红鸾会被处死的事情了。

    他的两位皇兄赶来慈安后为红鸾说话,到时候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如果真得和他四皇弟弄成争红鸾的情形,定会让太后和父皇对太子非常的失望;而他认为太子做皇帝很不错,比他的任何一个兄弟都更适合,至少比他的这位四皇弟合适太多了;所以他是绝不能让太后认为他的皇兄皇弟,会为了红鸾而起争执的。

    为此他不惜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为此他不惜给他的四皇弟扣上那种罪名:如果真冤枉了他的四皇弟,到时候再补偿好了;眼下他却要先顾全太子。

    而太后没有责怪他,让康王的心中微微松一口气,知道太后听进去了他的话;但是红鸾的性命是不是能保下现在还难说:只要有可能引得皇子们相争,于皇家来说那个女子就是该死的。

    宫人的性命比起皇子们的兄友弟恭来什么也不是,死了也就是死了;康王很明白,所以他依然很着急,总要救红鸾一次吧,不然他岂不是成了有恩不报的小人?

    就好像老天爷要康王急死,在此时太监的公鸭嗓子拉起长长的声音:“福王殿下到——”

    康王听得眉头一跳、心头也是一跳,急得他就要在太后身边坐不住了:怎么办?怎么办?赶快要想个万全的法子,他可是在宫中无往不利的康王啊,怎么连个宫人的性命也保不住,当真要笑掉很多人的大牙。

    他就急得头顶冒火,看到他的二皇兄迈步进入大殿时,就听到公鸭般的声音再次响起:“太子殿下到——”这次康王真得坐不住了,他猛得站了起来。

    把太后吓了一跳,也顾不得福王正在行礼瞪康王:“你做什么?”

    康王看看福王再看看太后:“我、我三急来了。”说完对着太后一礼就冲出了大殿,引得太后直摇头却没有要怪罪康王的意思。

    丽妃被小儿子吓得头上冷汗不断,看看太后的神色才放下心来;心知她不得太后的欢心,多亏了这个小儿子才让太后对她容忍一二的。

    福王若有所思的看看冲出殿外的弟弟,又回过头来看看跪在地上的安皇子,他行完礼后就坐到自己母妃旁边,不过几句话就明白殿上发生的事情;而他再看向安皇子时,眼眸深处有光华闪动:没有想到他的手脚很快嘛,居然抢在了他和太子前面动手。

    皇贵妃却看向殿外笑了笑,放下茶盏道:“今儿看来诵不成**了,妾也坐得久了出去走动一二,到时正好引红鸾恭侍进来给太后叩头。”她的话让没有想到的人也开始生出疑心来——不会太子和福王也是为红鸾而来吧?

    “妾是爱静的人,可是这几天太后您这里可是热闹异常;妾实在是受不了,出去走走就回来伺候太后。”她起身一礼:“妾告退。”

    太后叮嘱人给皇贵妃带着衣服不要着了凉,又吩咐人好好的跟着、伺候着:“红鸾应该也要到了,你如果怕闹就先回去吧,让她自己进来就是;哀家这里有人伺候着你不用担心,好好歇着明天才有精神陪哀家诵经。”她待宫中的妃子还真没有如同慈母一样,也不知道皇贵妃是如何得了她的缘法,听得众妃子那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