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凤来仪-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奴婢并不在慈安宫里当差,这是其一;其二,奴婢身为小小女官,当然不会被人放在眼中,就如李司工之事便让奴婢有机会做很多的事情;而身为采女却会让人万分戒备,以后可能要好些,可是最难的眼下奴婢怕是帮不了元华娘娘太多。”红鸾一字一字说得很慢,所以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

    太后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的确如此,你说得有道理,哀家没有错看你。”她看着红鸾极难得笑了笑:“自你们先帝走了之后,这还是哀家头一次觉得心里没有那沉。嗯,反正国丧还要几个月,然后又是登基大典、又是册封皇后等等,忙完说不定要一年吧?那就先这样,不过哀家不会委屈你太久的,你如此肯为元华着想到时候至少也要给你个丽人。”

    那就是从五品了红鸾却不敢再推脱,言多必失,太后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她再多说两句就立即会引来太后的疑心,前功尽弃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先说眼前吧,一年后的事情一年后再说。

    就算没有一年时间那么长,世事变化如棋说不定到时她能寻到脱身之计:如果能在之前找到仇人并手刃仇人的话,她就可以远走高飞——太后有多大的脾性也同她无关了,天下那么大她扮个乞儿就能让太后无处找人。

    太子妃的确是不让红鸾喜欢,且对红鸾动了杀机;红鸾就算有那个胆子要把太子妃如何的话,也不想因此而掺合到元华和太子妃的争斗中:宫中之事还是越简单麻烦越少,牵扯的人越多麻烦就会不断的。

    后位之争,只怕不会是死上一两个人就可以的,这种时时都会要人性命的事情,红鸾只想有多远就躲多远;答应暗中帮元华也就是因为知道太子妃不会就此罢手,她总不能任由太子妃把自己搓圆捏扁,所以算是顺手推舟的事情以解眼前之危。

    她相信太后,至今之后她是绝不会再相信太后半丝:她连自己亲孙子都能算计,还是在亲生儿子尸骨未寒的时候,开始布置这一切——太后的心肠可不是一般的冷与硬。当然,不是说她不伤心儿子的永别,只是她显然更看重宫中之权,以及朝中之势。

    这样的女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做慈悲?红鸾倒是极相信太后杀掉她,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她连忙躬身叩谢太后的大恩,对太后比原来更要恭敬三分,且也亲近了三分。

    474章 收心

    红鸾不想死的话就不能只是恭敬,怎么说她现在也是太后的人,同宫中其它人都不同的,不表现的亲热一些实在是说不过去的:她是自己人,心腹中的心腹。

    事实上,她当然明白自己只是一枚棋子,随时会被抛开顶罪、被人代替的棋子;用得顺手不会给太后和元华添麻烦,她当然就会活得久些;如果她做事不力或是招惹到麻烦,有可能会连累到太后或是元华时,她也就到了消失的时候。

    她就是因为想得很通彻,所以更加不能让太后看出她明白一切,否则现在她就能成为弃子;被用作棋子的人,聪明是必须的,可是太过聪明却不是下棋之人愿意看到的。

    太后长叹:“起来吧,哀家现在精神不济想不到那么多,如果你们先帝还在那……”她再次叹息:“哀家命苦,只想后半生能安安生生的侍佛,求儿孙们都能康健就好;今天的事情就先说到这里,等送你们先帝走了之后,哀家静下心来时再和你好好的说说。不过,你心里有数儿,平日里应该注意什么哀家便不多说了。”

    红鸾叩头起来,伺候太后换了热茶:“太后娘娘,那奴婢去请尚仪大人进来?”她实在和太后两个人在一起太过提心吊胆,所以才大着胆子问出一句话。

    太后点头:“把尚仪和尚宫都叫进来吧,那李司工的事儿总还是要查下去的,你也要多上点心;”她抬手:“你呢,就和元华去说会子话,你们年纪相当有得是话说,比守着哀家这个老婆子只听哀家唠叨要高兴的多。”

    元华?红鸾听得心头就是一跳,她也在这里?红鸾还没有细想,就听到了元华那脆生生带着贵气却又不会显得傲人的声音。

    “太后娘娘——”先是嗔声:“是您嫌我们年纪小什么也懂,才打发我们到一边去的吧?偏还说得好像是我们嫌弃您一样;您嫌我们烦就直说,非要拐个弯做什么?是不是想考考我们听不听得出来?”元华自屏风后转出来:“红鸾可是您调教的人儿,听不出来才怪。”

    她出来就紧挨着太后坐下,给太后捏肩膀:“累了这么久还是歇一歇吧。”这句话说得轻声轻气,倒是带上了几分真诚。

    太后拍她的手笑笑:“哀家省得,你不必替我担心;去吧,哀家和红鸾已经说过,你们两个也多熟悉熟悉,平日里在宫中见了还是要避避耳目的,有什么要说的也就不必藏着掖着了。”

    她说到这里看看红鸾:“太子妃对你的恶意元华是知道的。”此话却是让红鸾承元华的情了,因为元华可是给她送过信儿的。

    红鸾躬身应着,直到元华起身告别太后,她才跟上元华的脚步转过屏风向偏殿行去。

    元华并没有带人,回头看向红鸾:“你为什么不想做皇上的妃嫔?女人最大的荣光就在这宫里,而你已经入了宫——你以为,你还可以离开吗?”她的目光直视红鸾的眼睛,仿佛要看到红鸾的眼底深、看到她红鸾的心里去:“原来是可以,在那张纸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不可能;至少,十年之内你是不可能离开皇宫的,你懂得。”

    红鸾猛得被冰水当头浇下,手脚立时就冰凉的没有一点温度;同时她的头低下,避开了元华的目光。的确,她忽略了一件事情,就在那张纸出现的时候,她已经不可能轻松离开了;而在听完太后的话后,她更不可能离开;除非是死。

    太后岂能让她把皇家的秘事带出宫去?

    “现在,你更不可能出宫;”元华停下脚步,看着廊外院中火红的秋叶:“你为什么不想做皇上的妃嫔,还是说你认为采女的位份太低了?”

    红鸾连连摇头:“奴婢不敢。”

    “不敢?当真是一句好话。”元华椅上扶栏,回头看向红鸾:“你是不敢对皇上有非份之想,你是不敢有不满是不是?”她转开目光看向院外:“其实,我在五岁的时候入宫陪伴太后,入宫的前一天夜上在我母亲的怀中哭得睡着,又自梦中哭醒。”

    “再后来离开这里的时候,我以为不会再回来了;”她忽然回头一笑:“你相不相信宿命?我又回来了,就如太后和母亲所说,我生来就注定是宫中之人。你,也是。”

    红鸾欠身:“奴婢不敢和娘娘相比。”她奉行说少错少,不想多说什么。

    元华翻身伏在扶栏上:“我认为皇上待你不同呢,就凭这个你也离不开了,不认命吗?”她偏过脸去:“还是你有其它的原因——能不能告诉我。”

    红鸾抿抿嘴:“奴婢只是不敢,娘娘;奴婢只想好好的伺候太后、伺候娘娘。”应付的极为费力,如同闺中蜜友样的元华让她生出手足无措的感觉来。

    元华看着她眼珠一动不动:“你再不敢也逃不开的,你有法子吗?”

    红鸾低着头没有动,也没有答元华的话。是的,她几乎已经不可能再离开皇宫,那她要怎么办?

    “你不愿意帮我吗?”元华低低的声音传过来:“是啊,换作是我,我也不会愿意的;”她伸手抚过自己的发:“不如,我们做个交易吧;只要你助我,我在能做主的时候定会答应你一个要求,只要不是国之大事,不论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你,如何?”

    红鸾猛得抬头看向元华,在她的眸子里的看到的只有沉静,静得显出十二分的真诚来:她能够相信元华吗?能吗?

    忽然她在心中笑了,能不能信得过她有选择的余地吗?她不答应的后果是什么是明摆着的,而元华如此和善的待她,也不过是太后给她一个巴掌后、元华再给她个甜枣罢了。

    明白可以,但是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让元华看出来;因此红鸾对着元华拜了下去。

    元华要收服她的心。

    红鸾什么也没有说叩了三个头:“奴婢谢娘娘。”

    粉红票170加更,再有6张就能再次加更了

正文 475章 皇贵妃的人476章 提议

    475章 皇贵妃的人476章 提议

    元华扶起了红鸾来,看着她的眼睛认真的道:“有我在,就有你在。”她要让红鸾死心踏地的为她所用。

    红鸾眼中流露出更为感激的神色,可是心底却是一片冰凉:眼前的元华比起太子妃来太难以应对了,你根本分不清楚她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又是假的;所以,元华的话她也就是听听罢了,指望日后元华助她离开皇宫,那简直就是与虎谋皮。

    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先应付过眼下再说。她再次谢过元华后起来:“娘娘尽管放心,奴婢定会尽心尽力的伺候娘娘。”

    元华收回手去看向院子里:“眼下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你做,平日里记得多和太子妃身边的冰儿多亲近亲近;”她说到冰儿笑起来:“那可是个很有趣儿的人,你和她走动得多了自然知道。”

    红鸾答应下来,不太明白元华话中的意思,那个冰儿可是太子妃身边一等一的得力心腹,真想要收买太子妃的人也应该另选她人才对;只是她并不了解元华,就算是了解元华她也不必事事处处向元华证实她的聪明:在元华面前还是蠢一点儿的好,至少要比元华蠢些才可以。

    元华扶着红鸾的手向偏殿而去:“你对纤纤良娣,有什么样的看法?紫玄良娣倒是不用太过在意,所为能让人看不透的反而是那个纤纤——你原来和永福宫走得很近,可熟悉纤纤吗?”她不再和红鸾说闲话,直接就说到了正题上。

    红鸾摇头:“只是见过几面,也就是行礼问好罢了,和纤纤良娣并不熟悉。”没有想到东宫的妃嫔现在就已经开始相争,国丧之后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

    元华点点头:“你多留心些吧,说不定柔贵妃会再寻你,你倒是可以和她们周旋一二;还有就是那四个宫人,你知道我说的是哪四个吧?她们在国丧之后就要安置妥当了,你可有什么好点子?”她的眼睛亮晶晶看着红鸾,很期待的样子。

    红鸾还真没有想到她想如此快就动手,四个宫人不足为虑,也难以入元华之眼;她现在如此问,就是想给太子妃找点事情做了;她低头想了想:“司寝那边其实用不了这么多人的。”留下一两人在皇帝身边,定会让太子妃很不舒服的。

    她的打算是给太子妃的事情做,免得她总惦记自己;吴宫人,只怕不够太子妃忙的。

    元华点头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留哪个好呢?”她微微皱起眉头,却让她凭添几分楚楚之意,使人看到恨不得能马上帮她解决烦忧。

    红鸾此时确定元华这是在试探自己,不能让她相信自己日后的麻烦就不会少得了,在心中微微叹息后道:“皇贵妃娘娘人极好,娘娘平日里可曾常去走动?皇贵妃调理出来的人,看着就让人极为舒服,奴婢倒是想学却总也学不来。”

    太子妃微微点头:“和我想到一起去了,皇贵妃实在是个真正温柔的人,很让人喜欢亲近于她;只是她极为喜静不喜人打扰,好在我还能皇贵妃说上几句话,倒是时常过去坐坐,谈些茶道之类的。”看着红鸾的目光微微有了变化:“你是真得很聪明,我想太后娘娘也会很放心的。”

    红鸾知道过了一关,她信了自己;却不敢大意依然仔细的注意着元华,生怕有丁点的差错让元华生疑。元华没有再说东宫的事情,反而说了些自己幼时的趣儿,让红鸾陪上了不少的笑声。

    掌灯的时分元华才打发红鸾离开:“需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你是不用太后吩咐,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些,是太后赏给你。”她笑了笑:“你有功太后岂能不记得,只是尚宫等人都训斥你却得了好处,却于你有些不好;于是我向太后进言,把东西带在身上悄悄的给你。”

    她打开小匣子拿出一对晶莹剔透的镯子来:“虽然不是顶好的玉,却是我极爱的东西之一,戴了几年之久;今天就赏给你吧。”

    红鸾叩头把匣子接过来,里面的东西并不多,一只钗,一对镯子,还有一对耳环;难得是耳环和钗都是赤金,花样也极为精致:不能算是宫中上好的东西,也不是平常宫人能拥有之物。

    元华没有再多说什么,唤了人来把红鸾领出去,独自坐了好久之后才去大殿上见太后;太后早就把尚宫等人打发走了,看到她进来笑笑:“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