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羊行天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1)
上海,一座从江海渔村演变成的伟大城市。
  上海,中国的骄傲。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气候环境的适宜,再加上上海先民们的辛勤耕耘,从明清两代起,上海便成为中国大陆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被称之为“江海通津,东南都会”。
  上海,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之地,是开启现代化中国之门的钥匙。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具有现代生产关系、现代经营方式、现代思想观念、现代文化意识的工厂、商店、学校等在上海诞生,到了上一世纪初叶,形成高潮。就拿商店来说,十里洋场,商肆林立,栉比鳞差,春光皆馥。许多各具文化传统,各具人文氛围,各具经营特点,各具营销策略的商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勃勃而有生机。这些商店,如能经历大半个世纪的风潇雨晦而不倒,保存至今,就被赞誉为“老字号”,恒源祥便是其中的一家。
  恒源祥是沈莱舟先生于1927年创建的,至今快80年了。沈莱舟先生和他的后辈们惨淡经营恒源祥凡60年,其间有过辉煌与荣誉,也有过衰败与苦痛。这其中的艰难曲折,酸楚无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沈莱舟先生宵衣旰食,顺势而为,经历了几次历史的重大变革,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风雨,总算把恒源祥保存了下来。
  我是在1987年元旦接手恒源祥的,这家国营小店虽然地处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但只有两开间的门面,不到40个职工,说来也巧,与沈莱舟先生创建恒源祥时的职工人数一模一样,这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一个甲子的轮回,容貌依然。恒源祥一年的营业额不过几百万。但是此刻,中国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地翻天覆的变化。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将改革开放定为我国的国策。亿万中国人得到了百年一遇的发展良机,迎来了世代渴望的太平盛世。但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路怎么去走?大家都在思考着。就我个人而言,恒源祥这么一个企业搁到自己手里,怎么将它盘活,怎么使它发展,尤其是使它超常规发展?我始终都在思考着。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在这里说的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其实一个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大体上也是这样。我想,在太平盛世之年,恒源祥如果只需要依照常规去发展,那么它只要循规蹈矩、顺势而为就可以了。但是恒源祥要想得到超常规的发展,要想创造出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来,那就一定要有大智慧,一定要“从心所欲”地去做;在许多时刻,许多地方一定要有“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与胆魄;一定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几十倍的艰辛、痛苦与汗水。“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并不是叫你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它要你遵循的是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中最好的规律;是世界上企业发展最优秀、最先进的规律;是预知未来、创造未来的规律。恒源祥18年来以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速度发展着,它从一家小小的绒线店到今天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绒线大王”;它从一家普普通通的老字号商店到今天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它从当初拥有一个仅花费200元注册的普通商标,到今天被世界上最权威的“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为价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恒源祥18年超乎寻常的发展印证了“不可为而为之”这一为人的精髓,这一为商的精髓、发展的精髓。
  恒源祥的超常规发展,被众多的专家学者惊叹为“恒源祥现象”,成为他们研究阐述的对象。上海作家吴基民先生是研究上海近现代史的专家。他所撰写的《异国之恋》、《生死搏杀》、《中国托派一个世纪的苦难与奋斗》、《谜一样的一段情》等书,充满了悲天悯人之心,令读者手不释卷、为之动容。这次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采访了数十人,撰写成《羊行天下》一书。他用细腻生动的笔,讲述了恒源祥创造者们悲惋的命运,同时对在中国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的生存、资本的运作积累、品牌的研究拓展等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将资本市场上的众多案例与每一个创造者的个人命运结合起来,作了非常感人的描述。他的笔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他的文字如泣如诉,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好书,能给人许多启迪。
  

序(2)
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有一段充满人生哲理与智慧的对话,概括了这位大思想家一生为人处事的准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你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要让别人去做。而你这一生中孜孜以求的,就是不可为而为之。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发现不到的好事。
  是为序。
  刘瑞旗(用亲笔签名)
  2005年10月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目 录
上卷  海上老字号
  第一章  寻 梦
  1。  上海是他寻找梦想的地方
  2。  在久康洋杂货号长大成人
  3。  从“歇壁小店”到恒源祥
  第二章  圆 梦
  4。 将恒源祥开到兴圣街的咽喉
  5。 痛定思痛  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厂
  6。 借助钟馗  为了打鬼
  7。 宁可关门歇店也不当日本人傀儡
  8。 将所有的资产都留在了上海
  第三章 惊 梦
  9。 恒源祥日见萎缩  回复到当年一家小店
  10。 报上一则广告:沈莱舟感到恒源祥喜获传人
  下卷  百 年 恒 源 祥
  第四章 蛰 伏
  11。 在贫困与期盼的双重压力下长大成人
  12。 十里长街反复磨砺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第五章 破 茧
  13。 他初试拳脚,一出手击中了市场经济的要害
  14。 用点石成金的手造就了一批生产恒源祥品牌的加盟厂
  15。 “羊羊羊”创造了广告业上的恒源祥现象
  16。 大喜大悲的一九九六年
  17。 创造一个绒线的太阳
  18。 惊心动魄的一幕——恒源祥转制
  第六章 龙 腾
  19。 品牌运作炉火纯青,到澳大利亚摘取“金羊毛”
  20。 引领恒源祥  步入百年辉煌
  21。 刘瑞旗大梦成真  借助奥运恒源祥在更宽广的天空腾飞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寻梦 1(1)
1908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沈莱舟来到上海。母亲给他的8块银元是他唯一的家当。他出生在上海,上海也是他寻找梦想的地方……
  上海,古称云间。云兴霞蔚,云起龙骧。
  这是一个令人产生梦想追逐梦想的地方。
  这是一个产生英雄令世人瞩目敬仰无限感慨的地方。
  我们这本书向你讲述的是在上海这个地方,两个并无血脉联系的男子汉,为了追寻一个梦想,80年奋斗,筚路蓝缕,含辛茹苦,白手起家,从一个店铺开始,立一个字号。然后败了兴,兴了败,反反复复,曲折艰辛,终于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伟业的故事……
  1908年初夏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一条乌篷船靠在了苏州河畔乌镇路桥边的码头上,一个10多岁的男孩在睡梦中被人摇醒:“起来了,上海到了。”
  “上海到了?”这个男孩掀开船篷的一角向外望了望,只见河岸上黑压压的房屋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噢,上海真大!”他惊讶地喊了一声,连忙从船舷的一边侧下身去,用手掏了把河水草草地洗了洗脸,然后整了整衣衫,摸了摸藏在贴身衣袋里的8块银元。站起身来,拎起一个竹编的元宝篮,只见里面放着几件替换衣服和一整套崭新的士林蓝布长衫,随后挟上一把油布雨伞,告别了已经坐了整整3天的乌篷船,跳上了上海的土地。
  他叫沈莱舟,个子不高,眉清目秀,一脸精神,这一年刚满14岁。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他出生在上海,上海是他的伤心之地。
  1894年11月沈莱舟出生在上海,他的祖辈家境尚可,祖父在浏河海关当一名小官吏 ,这在当时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缺,当时上海的海关还隶属于浏河,稍大一些货物进出的关税都要到浏河去报批。沈莱舟的父亲沈绥之出身富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以后就跟着老乡、汇丰银行的大买办席正甫在汇丰银行当一名职员。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一日年仅30岁的沈绥之在银行里加班,下半夜肚子饿了,便叫银行里当差的到街上面摊里喊了碗面。也不知这碗面是从哪里买来的,沈绥之吃下去以后便染上了霍乱,一天一夜上吐下泻几十次,第三天就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妻子沈翁氏及6岁的长子沈汝舟,以及尚在襁褓之中的沈莱舟……
  席正甫看在同乡的份上,给了沈绥之家800块银元的抚恤金。这是一笔并不算小的数目,当时一担白米的价格也就是一枚银元,然而上海人贵地贵样样贵,如果带着两个小孩在上海只会坐吃山空,沈翁氏想来想去感到这样过下去不是个办法。但沈翁氏毕竟是一个见过世面、“白相”过银子的人,懂得钱生钱的重要性,于是就将这笔抚恤金的一大半拿了出来,放在一个亲戚开的杂货铺里当本金,每年分得一点红利,然后自己带着沈汝舟和还不到9个月大的沈莱舟,回到了江苏东山沈绥之的老家。
  东山,地处江苏与浙江的交界之处,位于太湖的西南一侧,历来是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在上海人的心目里,东山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艳艳的杨梅与金黄色的枇杷,到东山手摘鲜红的杨梅与金黄的枇杷尝鲜,是上海人每年乐此不疲的旅游项目。再有就是留下了半壁罗汉9尊唐代彩塑的庙堂紫金庵和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雕花楼……其实,东山给上海的影响是巨大的。东山的“翁席刘严”四大家,他们千万贯的家财都是从上海攒来又放在上海置业发展,仅拿出一点小利造福于家乡就让人瞠目结舌!比如严家,在苏州木渎建造的严家花园是姑苏园林中的佼佼者,严家的嫡孙严家淦还曾在台湾当过所谓的“行政院长”和“副总统”。至于席家那就更加有名了。席正甫是汇丰银行第三任买办,在他的任上,席正甫代表汇丰银行借给了大名鼎鼎的李鸿章500万两白银,帮助他扩充军备,为此被清朝政府破例授予二品衔的顶戴花翎。席正甫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席立功继任汇丰银行买办,席立功去世以后,又由席正甫的孙子席鹿笙继任。三代汇丰买办,世所罕见,席家人带出了整整一个银行界的“洞庭邦”,大清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有利银行、华比银行、麦加利银行、正金银行、三菱银行……到处都有与席家沾亲带故的东山人的痕迹。以至上海的银行界有了这么一名行话:“徽邦人最狠,什么钱(都)敢吞;见了东山邦,还得忍一忍”。而席家在太湖之畔建造的席家花园,雕樑画栋,奇松怪石,古朴儒雅,让人留连忘返。席家的私家菜,一经打造推广,成了风靡上海的美食。这是一个颇有经商传统的地方,以后沈莱舟到上海发家,与这样一个传统、这么一种氛围,与“翁席刘严”这四大家的帮衬,还是颇有关系的。
   。 想看书来

寻梦 1(2)
东山距上海并不遥远。现在从上海开车到东山,用不到2个小时。但当时却是河网阻隔,困难重重,最便捷的交通就算是坐船了。从东山进太湖再到淀山湖、经苏州河随流而下,顺利的要花上3、4天的时间。其实,苏州河的正式名字叫吴淞江,上海开埠以后,西方人到上海越来越多,由于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介绍过苏州,并把苏州赞誉为“东方的威尼斯”,苏州在西方人心目中无异于人世间的天堂。当西方人得知坐船沿着吴淞江便可由上海直达苏州,便将这条河称之为苏州河,一叫就叫开了,吴淞江的本名反倒被人慢慢遗忘了。
  沈翁氏带着两个孩子在东山沈家老宅里艰难度日,沈莱舟4岁开蒙,沈翁氏无钱为他请老师,便将他送到私塾当富家子弟的伴读,回到家里还得拾柴捡菜放羊,一刻也没有停歇。沈莱舟知道生活的艰难,读书非常刻苦,他的字写得很好,现在恒源祥的老总刘瑞旗手里珍藏着文革中沈莱舟写的两份检查,就是在那种年月,在那样的条件下,他的一手小楷也写得工工整整,很见功力。同时,古文古诗也背得很熟,一直到他晚年,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孙女沈万红还常听到沈莱舟悠闲自得地坐在沙发上,背诵起杜甫的“三吏”、“三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