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钱庄,交给沈从文经管。因经营不善,沈从文离开芷江前往常德县,住客栈每月花费10圆(每天食宿费3角6分),由大舅每月寄20圆接济。当时他曾往桃源县找湘西武装部队的贺龙,贺答应给他每月9圆的差遣费,但未果。不久沈从文在保靖地方部队当司书,衣食以外有月津贴6圆。 1923年,他支取27圆路费,途中又借到10圆,乘坐火车来到北京,到了前门车站,身上仅剩7圆6角。因为一时找不到职业,付不起学费进大学,所以在湖南同乡照顾下暂住学生公寓,勉强维持工读生活。这几年是他前半辈子生活最困苦的一段时期(虽然性质不同,但在艰难程度上可与后半辈子的“文革”十年浩劫时期相比)。 1924年11月,沈从文给郁达夫写信请求援助。当时在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的郁达夫亲临学生公寓,邀沈从文在饭馆进餐,餐费1圆7角,郁达夫拿出5圆结帐,找回的3圆3角全给了沈从文。此事令沈感激涕零。 1925年5月,沈从文在香山慈幼院图书馆担任办事员,月薪20圆。这是他来北京两年半以后首次找到的职业。后来,他又担任《现代评论》的发行员。 1925—1927年间,沈从文的文章陆续发表于《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他的小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刊载。3年内,他先后发表各类作品170篇。这一时期,沈从文认识了《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和他的女友丁玲。他们这些文学青年当时追求的初步目标是每月20—30圆的稿酬。 1926年他的文集《鸭子》由北新书局出版;1927年他的小说集《蜜柑》由新月书店出版。从此他以著文的稿费和版税谋生,成为职业作家。1928年他来到上海,同时将母亲和妹妹接来同住。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三人联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每月编辑费有200圆,各分得70圆左右,另外还有稿酬。三人共同租赁上海市萨坡赛路(今淡水路)204号楼房,胡、丁玲及其母住二楼,沈从文及其母、妹住三楼,月租金20圆,水电费10圆,加上伙食、衣物,每月开支100圆左右。除了办刊物外,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用于写作。 1929年1月,《红黑》与《人间》两个月刊的创刊号出版发行,维持了两年,以亏本而告终。也在1929年,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请沈从文担任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讲师,月薪100圆。他的学生张兆和后来成为他的夫人。从此以后,他的经济状况好转,每月有保证的收入共计达到200圆以上。
抗战前夕上海的文化人(8)
1931年秋,沈从文到山东大学任教,月薪100圆。 1932年夏,他又到北平,和朱自清等人随同杨振声教授编写中小学教材和学生基本读物,月薪待考。1933年9月至1935年9月,沈从文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每周两期;1935年9月以后扩大为每周4期,由他与萧乾合编,每月编辑费100圆。这些钱他多半用来接济文学青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沈从文夫妇和两个幼儿(一个不满3岁,一个不满3个月)分两路离开北平南下。 李金发的经济生活 李金发,原名淑良,1900年生于广东省梅县。父亲曾在毛里求斯岛当华工,积攒了一些财产归国,家道小康。有20多间房屋,每年春秋两季有300—400大洋收入,同时在外放债约有3000多圆。 李金发6岁在家乡读蒙馆,每年学费3—5圆。1917年到香港去学英文,从汕头到香港的船票3圆5角。在香港住在一个木板房的客栈里,4人一间,每月食宿费10圆。1919年从上海乘船到法国勤工俭学,准备300圆置装费和旅费。乘坐英国货轮统舱,条件恶劣,每人收费100圆。到法国后进入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市立中学攻读法文,每月学费100法郎(合10块银圆或国币),同学有林风眠等;后来在巴黎学习雕塑。一间简陋的房子月租150法郎(合10圆国币);一顿比较好的中餐5法郎(合国币5角钱)。1920年开始写诗,将《微雨》、《食客与凶年》寄回国内,但没有稿酬。 1925年6月回国。原由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请他担任雕刻讲师,月薪100圆,但因招不到学生而作罢。孙科邀请李金发担任孙中山陵墓图案评判顾问,车马费100圆;继而又设计孙中山胸像,月津贴200圆。当时寄宿在法租界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白俄家里,每月房租伙食费共75圆。1927年曾在武昌中山大学文学院任教授,月薪200圆;兼武昌美术学校雕刻指导,车马费50圆。 1928年在南京担任大学院蔡元培院长秘书,月薪250圆。不久便辞职,在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开办雕刻公司,名叫“罗马工程处”,同时每周去杭州3天担任美专雕刻课程,月薪200圆。他最大的收入还是制作铜像。为安徽军阀马某作铜像得2000大洋,为上海名人李平书作铜像也收入2000圆,又制作上海南京大戏院35英尺浮雕,得数千圆。 1932年到广州美术学校,月薪200圆。制作武廷芳铜像得到定金两万圆,塑像完成后又得10000圆。还制作了军阀邓铿铜像,得38000圆。李金发这时非常富有,迁居到广州东山区竹丝岗一座大公馆,月租金125圆。1934年全家到了南京,他担任孙中山铜像复选委员,月津贴700圆。又制作了几个蒋介石铜像,共得1000多圆。此时收入不如在广州作雕刻收入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金发辗转经香港到达重庆,在外交部供职。此后脱离文化创作。 周巍峙的经济生活 周巍峙,原名###骥,江苏东台人,1916年生。两次入私塾,8岁转入小学。父亲在上海曾为印刷工人,后投北伐军任文书。###骥10岁(小学5年级)时随父母到上海,生活穷困而辍学。###骥的二舅、上海《时报》记者戈公振接济他们一家。 戈公振让###骥练习钢笔字抄写,介绍他到上海申报馆图书资料参考部当练习生,月薪10银圆;工作是做剪报及整理图书,收集各界名人资料。业余为小报撰稿,稿酬千字5角。 1932年在邹韬奋的《生活日报》社筹备处当文书,时年16岁,月薪15圆;后为李公朴当秘书。此外为《劳动季报》整理报刊资料,每月5圆;又为陶行知抄写稿件,每月也领取5圆。###骥20岁前后打工收入每月30圆左右,以维持基本生活。他还经常花1角钱买门票逛“大世界”,养成对于戏曲、音乐的爱好。 1937年“八·一三”战事后,###骥随从李公朴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不久参加八路军。 丰子恺出售漫画的“润例” 1935年3月20日出版的《太白》半月刊上,登有《子恺漫画润例》。全文抄录如下:子恺漫画润例 人间多可惊可喜可哂可悲之相。见而有感,辄写留印象。但记感兴,固不拘笔法之中西,设色之繁简,题材之雅俗也。嗜痂者频来索画,或装裱而悬之室中,或缩印而载之卷头。受属既多,知闻渐广,时接来函,惠询润例。今暂定数则,以副雅望: 立幅(高约二尺,阔约一尺)银六圆 横幅(长约二尺,阔约一尺)银六圆 册页(长阔各约一尺)银三圆 扇面银三圆 △ 复制者(如书报杂志插画等)另议。 △ 指定题材者另议。 △ 属画除扇面外不须寄纸。但来函说明属者姓名与住址,画件格式与款识。并请先惠润资。 △ 函洽者请用挂号信。收到信后一个月即将画件挂号寄奉。画洽者先给润资收据。一个月后凭收据向原接洽处领取画件。 △ 函洽处:杭州宝极观巷皇亲巷六号丰梦忍先生。 △ 面洽处:南京丹凤街一三四号陈子佛先生。 。 想看书来
抗战前夕上海的文化人(9)
上海梧州路开明书店华挺生先生。 上海福州路开明书店陆仿游先生。 上海河南路宁波路江南银行夏采文先生。 杭州旧藩署树花中学郑棣先生。 △ 本润例限用于民国二十四(1935年)年内。以后如续应则号订。二十三年(1934年)岁暮丰子恺谨订从这篇润例看来,当时已盛名于画坛的丰子恺,是很希望有人来购买他的画的;设了那么多“面洽处”和“函洽处”,固然是为了方便购买者,也是为了招徕生意。购画者,富于传统雅意者多购国画,具有现代气息者多购油画、水彩画,挂之于客厅,悬之于书房,是有一番情意。而丰子恺所售者是画“人间相”的漫画,依栏伫立的思女,临街叫卖的贩子,都可以入画,或裱之为轴,或装之于框,自别有一番滋味。从这份润例,我们还可以对照看看今昔酬金、物价的涨落,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润例中说的“银六圆”,当时就是大洋六块。那时也用纸币,纸币和银圆是可以通兑的。(引自《倪墨炎书话》,该文认为30年代的一块银圆约值今人民币70—80元。本书作者反复计算的结论是:标准银圆1圆=今人民币30—35元。) 1930·小知识者的生活 我像海底捞针一样,在泛黄发脆的历史档案和旧报刊里面,探寻有关中国知识阶层经济状况的第一手史料。终于从1930年2月27日《大公报》里面找到《一页家庭帐》,介绍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知识者的日常开支清单。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他的月薪50圆(银洋或国币),相当于一个中小学教师,或者普通记者、报刊编辑的收入;年龄不超过30岁。 “与其说他吝啬,还不如说他俭朴。吝啬也罢,俭朴也罢,总之他不肯滥用一分钱。虽然,在生活程度这样高的上海,真是不得不如此呢。” 去年新春他刚结婚,租用了新房,有了自己的小家。正月元旦,他备了一本新帐簿,并且立了一张每月开销预算表: 房租10圆(20%) 伙食费11圆(22%) 其中:米面3圆(6%) 菜金7圆(14%) 火油1圆(2%) 衣服5圆(10%) 车费3圆(6%) 杂项10圆(20%) 其中:日用品4圆(8%) 交际应酬5圆(10%) 娱乐1圆(2%) 储蓄8圆(16%) 备用特别费3圆(6%) 合计50圆(100%) 他立好了这张预算表以后,自己看看,非常得意。他想每月至少储蓄8块钱,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开支,就可以有11块钱积存起来;一年132块钱,放在银行里又可以生利。他觉得经济前途很光明。 房租10块钱,住了石库门楼房的一层,有电灯、自来水,这不算贵。若是在繁华地段的房租要高出一两倍呐。虽然离开上班的地方远,每月要花3块钱车费,平均每天1角,乘坐两次公共汽车或电车,还是划得来的。 每月伙食费11圆,合每人5圆5角。3块钱粮食,大米每斤6—7分钱,共计买44—50斤米,先生吃饭多些,夫人胃口小点儿。7块钱菜金,每天合2角3分,还不到70个铜元(当时上海市场上银圆是主币,铜元是辅币;每块银圆兑换200—300个铜元)。当时一两个铜元可以换一只鸡蛋。荤菜:猪肉、牛肉或者鸡肉每斤大约2角多钱,豆油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9分钱,食盐每斤6分钱,青菜萝卜之类每斤2—3分钱,等等。 燃料1块钱可以买15斤火油(煤油),每斤7分钱;烧饭煮茶都用它,合每天消耗半斤。 衣服每年60圆是不能省的,鞋袜帽子都在内。夫妇每人总得置办两三套普通服装罢,每套10圆以上,一双皮鞋至少也要5圆。 杂费也是不能省的:肥皂每块5分钱;寄信邮资本市3分、外埠4分;理发每次2角;娱乐费每月至少要1圆,随便看一场电影(当时又叫影戏)每张入场券2角或3角,每个月两人总要看两场,否则人生太枯燥了。上海滩的交际应酬费最难以捉摸。 参照:1933年上海工人生活状况 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略微有所提高,通常为16。7圆到33。3圆,一般约为20圆。普通的工人家庭(双职工)年收入平均达到400圆以上,比前几年有所增加。在抗日战争以前的十年内,大致上名义工资年增长率为3。1%,扣除物价上涨率2。2%,实际收入每年增加0。9%,市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趋势到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时经济政策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大为下降)。 至于专业熟练工(占工人总数的15%左右)、邮电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