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谁在造市 谁在“造”价(1)
我国现在通货膨胀是否存在?我国现有的通货膨胀严重吗?通货膨胀对房价有何影响?我买的房子会不会贬值……
通货膨胀,让本已难懂的房价更加扑朔迷离。
高房价从何而来:卖房就像卖白菜
房价到底是如何确定的呢?是根据开发企业建造房屋所花费的成本再加上一定利润得出的,还是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或是计算方法推算出来的?
●卖房就像卖白菜?
有人说,卖房就像卖白菜。果真如此吗?
老王去市场上卖白菜,租了个摊位后,问问东家,说卖一块二;问问西家,说卖一块四;好了,老王把自己的白菜定价一块三,就开张了。卖房子也是这样,楼盘起来了,或是还在设计中。咨询一下附近其他楼盘卖得怎样,卖得好就定个差不多的价;卖得不好就定低些。反正与周边同等楼盘大致相同就可以。
但是,房子的卖法与白菜有所不同。白菜可以有大量的同类产品,房子却很难做到;白菜可以集中到一个市场进行买卖,房子却不可以;白菜人们可以一次买很多,房子可不成。因为房子不单单是商品,还是特殊商品、垄断商品、稀缺商品、贵重商品。
所有上述都跟区位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同工、同材、同类型的商品房在北京的二环一个价,五环一个价;为什么同一个单元的房子,五楼与一楼价格差几百块钱。
因此,房价之所以没有一个确定的体系来衡量,就是由其单件性、各异性、独立性等性质决定的。
●房价能以成本价卖吗?
自从房价上涨以来,社会中对房价的成本公布施加了种种压力。很多人都以成本论来指责开发商的暴利。
一时间,公布成本似乎都快成了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然而,公布房价成本如闹剧一般,吵吵闹闹一阵之后,便不再提了。
我们来看看房价成本问题。
根据平均数据,在土地实施“招拍挂”制度之前,市面上建造的商品房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土地整理费用+建筑安装成本(人、机、材)+行政管理费用+施工企业利润+各种税费。均分到每平米住房上来看,多层楼房(6层以下)一般成本不超过800元,小高层(7~12层)一般不超过1200元,高层建筑(12层以上)一般不超过2800元(具体视层高而定,此数据为20层左右)。即使由于各种情况,导致成本上涨,每类楼房单位平米建造价格再加上500元的浮动费用,依然不过1300、1700和3300。不过,以上数据只说明了在土地协议出让方式下楼盘的建造成本,依据目前高昂的土地获取费用,它并非最终数据,这也是上面公式里面并没有将土地获取费用加入计算的原因。
●房价成本中没有包括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成本
很显然,房屋价格和成本没有关系(当然,因为商品房类型多样,建造成本也不同,所以,并不能说绝对没有关系,只是一般来说,关系不大)。那些单凭商品房成本与价格的差距就断言其存在暴利的言论是武断和不负责任的;那些要求公布商品房开发成本的只言片语,对房价来说是没有影响的。成本对于我们判断商品房价格高低毫无意义,任何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制度的国家都不会采取这种措施来了解房价。况且在供求关系正常的情况下,50%左右的利润率对于商品来说很正常,书店里的图书、百货市场的小商品等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利润,但这些物品的销售,经过多层分销渠道,利润被层层分解了,所以不太明显。而房屋这种商品,从建成到最初交易只经过一道销售程序,因而人们会觉得它利润巨大甚至是暴利。况且,由于其价格不像小商品那样便宜,所以巨大的利润金额让人们产生了这方面的错觉。
前一段时间,个人集资建房之所以会吸引人,就是在于它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去除开发企业这一环节,直接建房,按照建房成本及简单税费核算最终价格,省去商品利润这一部分。但是,它的不可行之处,或是不值得提倡的地方就在于这一块利润是不能被省掉的,否则,房屋根本就不能作为商品存在。哪有没有利润的商品?这与我国的住房商品化改革背道而驰,倒像是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几家几户合伙盖个房子,只不过城市里面盖的是楼,住的人多一些罢了。 。。
4谁在造市 谁在“造”价(2)
●随行就市是市场的必然逻辑
商品房的定价机制里面,存在随行就市这一普遍的定价原理。因此,它会具有很明显的水涨船高的趋势,由供求机制左右价格的状况就会长时间存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法抑制过热的住房需求,因此,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与其在披露成本上打主意,不如在引导需求上想办法。
许多人认为,房地产产品生产成本低,因而应该管制价格、降低价格。这与经济学常识是相悖的,注定不可行。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常识:“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语)。只有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因素,才能成为影响价格的因素。当前房市中,人们认为房地产产品生产成本低而房价高。按照企业投入产出原理,生产成本低应促使企业扩大生产量,来追求利润。而产量的扩大会使得市场上住房供应量增加,从而有效降低房价。但是,我们要看到,房地产生产成本的降低并不能增加供应量,因为受制于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量是影响住房市场供应量的一大因素。而土地供应量由于受计划性体制限制,两者不能接轨将使得生产成本较低却不能导致住房供给增加。因此,低生产成本与高房价无法关联。
购房小贴士:什么是房屋层高和净高?
房屋的高度一般以米来计算,住宅的净高是指地板上表面到楼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住宅的层高指的是地板下表面到楼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层高与净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一定要搞清楚,开发商所宣传的是层高还是净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握住看不见的手 巨大的住房需求由谁而生
高房价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过旺、供给不足导致的。在经济学中,将需求定义为人们既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又有购买该种商品的能力。根据某中介机构的统计数据,目前北京市面的房屋供需比例大约在1:5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套住房就有5个人想要购买,而且确实也有能力购买。也许这一数据并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当前的供需矛盾,但需求巨大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真实感受到的。因此,探讨这种巨大的住房需求来自哪里,对于我们研究市场供求关系,正确把握现有房屋价格很有帮助。
住房需求主要来自下面三类情况:
从没有住房到拥有住房;
从拥有住房到拥有更好的住房;
从拥有更好的住房到把住房作为投资对象。
●年轻人是购房的主力军
在住房需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没有住房的人。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刚毕业要留在大城市里的大学生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几乎成了每个人奋斗的首要目标。根据目前的数据,北京大约每年有13万~15万毕业生,上海大约有10万左右,即使他们中的50%留在本城市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因此,年轻人,永远是购房人群中的主力军。结婚、抚养小孩、赡养父母,哪一样都需要住房。根据基强联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京购房者中约84%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有着迫切的购房置业需要。
●外来人口购房比例不断加大
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每年大约吸引百万左右的外来人口。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做生意,找工作,以求得更好发展的。这一部分人群的购房比例也不能小视,虽然很多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制外来人口购房的政策规定,但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拼搏后购买住房。
●家庭变小加剧需求压力
家庭越来越小,成员越来越少。很多大家庭往往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家,父母一套、孩子一套的住房形式越来越普及。加之80后生育高峰期的年轻人现在即将成家立业,买房也就成了组建新家庭的必要选择。
从1949年到1998年的住房改革,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按需分配、福利分房政策,但自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后,老百姓对于住房条件的需求一夜间爆发,人们在满足了简单生活的需求之外,发现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好车洋房”的梦想,于是开始追求质量上乘、环境幽雅、位置优越的住房条件。我国的住房形态,也由过去的“拥有住房”和“不拥有住房”两种形态,转化为当前的“拥有一般住房”和“拥有较好住房”的新的两种形态。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中,因改善住房条件而购买住房的需求和没有住房而购买住房的需求几乎相差无几。
4谁在造市 谁在“造”价(3)
●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购房
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购房是这一类购房者的主要形态。因为过去老房子的户型简单、面积狭小、功能落后、区位不佳等诸多因素,使得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开始想要到更好的地段,购买户型、面积、功能都如他所愿的住房。而这一部分人,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奋斗了十几年,经济状况比较优越,通过积蓄,可以购买到一处符合自己居住的房子。也有很多中年人为儿女着想,积极筹措资金,帮他们购买新房。
●为疗养休闲购房
有很多老年人,在城市里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很想到郊区去居住,寻求幽静的田园生活,享受新鲜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紧张,让心情放松,让身体休息。于是,以疗养、休闲为目的的新房购置,也占据了住房需求的一定比例。也有很多富裕的年轻人或中年人,选择了在郊区或沿海城市购买第二住房的模式,逐渐步入享受假日生活的行列。
●为教育商务购房
还有很多家庭,因为调动工作、子女上学等种种原因,需要在某些特殊地段购买住房,也成为了住房需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这么重视教育的国家,子女能否上个好学校被视为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事情。所以,为了实现就近入学而买房的人也不在少数。
●持有货币不如持有房产
随着投资手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钱存在银行,而开始了简单的资本运作。而且,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持有货币不如持有房产,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在这一前提下,又会增加很多购房需求。
●投资股市不如投资房产
当一部分富裕的人改善完住房条件后,往往把投资房地产作为其实现用闲散资金获取收益或保值增值的方式。这几年的事实证明,房市确实是一个比股市还稳定,收益还巨大的市场。尽管国家将要出台和已经出台很多政策法规来限制居民对第二套住房的购买,可拥有多套住房仍然是城市居民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
购房小贴士:如何读懂售楼书
售楼书通常是指开发商所做的宣传广告,在阅读售楼书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售楼书中是否有商品房的预售许可证,这是对开发商资质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确认预售许可证的真实性,首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查询、核对,核对这家房地产开发商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是不是有预售许可证。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审核售楼书的外观图、小区整体布局图、价格、地段、房型、规划配套、优惠条件以及投资者等信息,决定是否购买。确保售楼书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的最有效方式是将售楼书里面的东西落实到购房合同上。
到底谁来掌控房价——市场还是市长
房价的跌宕起伏关系到千家万户,也牵动着每个想要买房的人的心。在政府出台多项措施之后,京沪两地的房价依然飘忽不定。在政府高压政策之下,广州房价下降了些许,但也无法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本身就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于是,当我们的心情每天被各种房价消息所左右的同时,不禁要问:到底谁来掌控房价?
●效率与公平,犹如天平的两端
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就逐步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说在推进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坎坷,但却依然改变不了市场逐步替代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上起主导作用的大趋势。也正是由于我们实行的这种把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