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我们校长在迎接客人时,鸣礼炮二十一响,再检阅三军仪仗队一样……
呵呵,这也是犯上啊。可在当时,孔子有什么办法,天下的形势就是这样,不要说国君
没什么权威,即使周天子的权威也名存实亡了。
不过我觉得孔子也蛮多事的,连周天子和鲁国国君都不发声音了,他急什么?
这就是他对天下国家的责任感呀。
[造句]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好像一心和我们中国人作对,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佾第三 3。2
三sān家jiā者zhě以yǐ《雍yōnɡ》彻chè。子zǐ曰yuē:“‘相xiànɡ维wéi辟bì公ɡōnɡ,天tiān子zǐ穆mù穆mù。’奚xī取qǔ于yú三sān家jiā之zhī堂tánɡ?”
●[小知识·三家]春秋后期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裔,所以也称为“三桓”。三桓世袭大夫,后来日渐骄横,甚至结伙篡夺政权,放逐国君。三家中,以季孙氏的势力最大。
又是这些大夫,看样子又惹孔子生气了。这段话不好懂,你解释一下吧。
《雍》,是《诗经·周颂》里的诗篇。按照周礼,周天子祭祖完毕,在撤除祭品时,乐人会演唱这支曲子。这里记载说——鲁国的三家大夫举行祭祀,在乐人演唱《雍》的
歌声中撤除祭品。彻:即撤。
又是一起“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件。
孔子听说此事后,也只能摇摇头,边念叨着《雍》里的诗句,边说:“‘四方诸侯,前来助祭;天子仪容,静穆庄重。’这曲子在大夫家的大厅里演唱,有何意义呢?”相:傧相,就是助祭者。辟公:指诸侯。
是啊,看这《雍》里写的,都是天子诸侯之事,轮不到大夫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八佾第三 3。3
子zǐ曰yuē:“人rén而ér不bù仁rén,如rú礼lǐ何hé?人rén而ér不bù仁rén,如rú乐yuè何hé?”
孔子说:“人如果不仁,如何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如何对待乐呢?”
是不是也针对那三家大夫说的?
这段话是故意编辑在这里,作为上两回的总结。孔子认为,“仁”和“礼乐”是一体的,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内心不仁,礼乐搞得再隆重,也只是表面文章。
嗯,像八佾啊、《雍》啊,既是礼,也是乐,可那几位不仁之人不照样堂而皇之地在演奏吗?
他们是把礼乐当做抬高身价的道具了——现在不也有这种情况么……
八佾第三 3。4
林Lín放fànɡ问wèn礼lǐ之zhī本běn。子zǐ曰yuē:“大dà哉zāi问wèn!礼lǐ,与yǔ其qí奢shē也yě,宁nìnɡ俭jiǎn;丧sānɡ,与yǔ其qí易yì也yě,宁nìnɡ戚qī。”
林放,鲁国人,孔子的同乡……
是很重要的人物吗?
应该是个布衣百姓吧。
为什么突然出现个布衣百姓呢?
我们先看这位布衣百姓问的问题吧——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呵,你的问题真是意义重大……”
你还是没回答刚才的问题。
我问你,这一章开头两段讲的什么?
第一段讲季氏,第二段讲三家,讲他们都做了违背礼的事情。
那季氏和三家是什么身份?
是大官,是贵族呀——哦,我懂了,《论语》在这里安排林放出场,是为了和那些达官贵人对比:你看,连一个布衣百姓都知道问一问礼的根本……
是啊,《论语》中的很多段落安排,都有这种意思。
一定是林放看到季氏他们把礼数搞得那么豪华隆重,也迷糊了——孔子怎么说?
这段对话,讲的是当时社会的普通现象,也不一定单单针对季氏他们——孔子回答林放说:“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节俭;至于丧礼,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发自内心的悲哀。”易:周到之意。
哦,我们倒过来读《论语》的话,就是说当时的礼,讲究的是铺张奢侈、面面俱到——孔子却认为,礼的根本不是那些表面形式……
所以孔子才觉得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呀。其实,孔子还是一个很重视礼仪形式的人,这我们后面会谈到。关键是他认识到什么是本,我们说“心到礼到”,本就是“心”,就是上一回我们说的“仁”。
还有一种说法是“礼多人不怪”……
心不到,礼再多也没意义。
可是,有些人喜欢……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佾第三 3。5
子zǐ曰yuē:“夷yí狄dí之zhī有yǒu君jūn,不bù如rú诸zhū夏xià之zhī亡wú○无也yě。”
夷狄,古代泛指东方和北方偏远地区的异族人;诸夏,原指周代王室分封的诸侯,也泛指中原地区。过去认为夷狄代表文化落后,诸夏则是所谓的礼仪之邦。孔子说:“落后
的偏远地区虽然有国君,还是不如中原地区没有国君。”
孔子看不起夷狄?
有一点。不过,他看得起看不起的标准,在于有没有“礼”。他觉得“礼”是文明的标志。边疆地区虽然有国君,但没有中原国家那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所以诸夏即使没有
国君,也比夷狄强……
我觉得他的这个看法不一定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八佾第三 3。6
季Jì氏shì旅lǚ于yú泰Tài山shān。子zǐ谓wèi冉Rǎn有yǒu曰yuē:“女rǔ○汝弗fú能nénɡ救jiù与yú○欤?”对duì曰yuē:“不bù能nénɡ。”子zǐ曰yuē:“呜wū呼hū!曾cénɡ谓wèi泰Tài山shān不bù如rú林Lín放fànɡ乎hū?”
●[同学录·冉有]姓名: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子的著名学生之一。多才多艺,精通理财,具行政才能,曾任季氏家的总管。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在《论语》中出场十六次,名列同学第六。
季氏又来了。
这里记载说:季氏准备去祭祀泰山……旅:就是祭山;在当时,只有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境内的名山大川,现在连季氏也这样做了。
这个季氏是谁?季康子吗?
正是他,当时,冉有在他手下做总管。所以当孔子听到这消息后,就对冉有说:“你不能劝止这件事吗?”冉有说:“不能。”
回答得倒很干脆。不过也难怪,在人屋檐下,你叫他怎么办?
冉有本人的性格,其实也比较懦弱。对此,孔子也只能长叹一声:“呜呼,难道泰山之神,会不如林放吗?”
怎么又扯出林放来了?
就是说,林放还知道问礼之本,那泰山之神总不见得还不如这位布衣百姓,会接受那种不合规矩的祭祀吧!
唉,季康子肆无忌惮,哀公管不了,冉有不争气……
所以孔子就只能寄希望于泰山之神了。
八佾第三 3。7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无wú所suǒ争zhēnɡ,必bì也yě射shè乎hū!揖yī让rànɡ而ér升shēnɡ,下xià而ér饮yǐn。其qí争zhēnɡ也yě君jūn子zǐ。”
看过奥运会的跆拳道比赛吧,觉得有什么特点?
你是想说,选手在比赛中间特别讲究礼仪?
呵呵是啊。跆拳道武士精神的核心是“以礼始,以礼终”——训练、比赛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礼仪:选手进入道场,首先向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练习或比赛开始前
,对手互相敬礼,练习或比赛结束后,再次互相敬礼,以示尊重谦让。
是从咱中国流传过去的吧?
你看孔子是怎么讲的;他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除非是和人家比赛射箭……”
比赛射箭?
说的是古代的“射礼”,当时,从贵族到平民,都有比赛射箭的风气,也形成了各自的礼仪。孔子接着说:“……比赛开始,必相互作揖,然后登堂;比赛结束,也会相互作揖并饮酒。这种竞争,很有君子风度啊。”
和跆拳道的礼仪真的很像,不过现在我们中国已经不讲究了。
有句成语叫“君子之争”,就出自这里。
有君子之争,就有小人之争了?
有啊,武侠书里使用“暗器”的,不是常被人称作“非君子所为”么!这就是小人之争——对了,这种事,生活中有吗?
没有吧。
比如,你和刘雨辰竞争大队长……
大家都是君子,当然是君子之争啦。
小人之争会怎么样?
这个……贿赂小朋友,是吗?
打个比方,这么紧张干嘛!还有呢?
还有,到小朋友那里说刘雨辰的坏话……
你会这样做吗?
当然不会!大家都是君子嘛。
可是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是小人呢?
那,或者,或者我也说他坏话……
以小人对付小人,这样你也变小人了?
这怎么办?
八佾第三 3。8
子Zǐ夏xià问wèn曰yuē:“‘巧qiǎo笑xiào倩qiàn兮xī,美měi目mù盼pàn兮xī,素sù以yǐ为wéi绚xuàn兮xī。’何hé谓wèi也yě?”子zǐ曰yuē:“绘huì事shì后hòu素sù。”曰yuē
:“礼lǐ后hòu乎hū?”子zǐ曰yuē:“起qǐ予yú者zhě商Shānɡ也yě;始shǐ可kě与yǔ言yán《诗shī》已yǐ矣yǐ。”
子夏我们认识了,叫卜商,很年轻的学生……
那天,他读到《诗经》里描写美女的诗,有了疑惑,来请教孔子:“‘灿烂的笑容多迷人,流转的眼神多诱人,粉白的脸庞,经过妆扮光彩更照人。’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嘛,意思就是美女很美啊,美的不得了啊……
你可以做子夏的老师啦?孔子回答说:“就像绘画一样,先有白色底子;然后添上五彩图案。”
越解释越糊涂……
简单说吧,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人要打扮才漂亮。所以子夏接着问了一句:“那么,礼也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吗?”
这又是什么意思?
子夏的理解是:质朴的天性,就像绘画前那白色底子;学会了礼,就如添上了五彩图案,可以为质朴的天性增添光彩。
这与《诗经》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吧?
这是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学问的方法。听了子夏的发挥,孔子大加赞赏,他说:“启发我的就是你卜商啊,这样就可以和你讨论《诗经》啦。”
子贡也被孔子这样赞美过。
你现在可以发现孔子喜欢什么样的人了吧?
嗯,他比较喜欢善于引申发挥的学生,就是讲出书本上没有的一些道理。
还记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吗?子夏温《诗经》而知新,所以孔子觉得他在这一点上启发了自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可是,我们学校的功课,都有标准答案,可不能这样开无轨电车。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佾第三 3。9
子zǐ曰yuē:“夏Xià礼lǐ,吾wú能nénɡ言yán之zhī,杞Qǐ不bù足zú征zhēnɡ也yě;殷Yīn礼lǐ,吾wú能nénɡ言yán之zhī,宋Sònɡ不bù足zú征zhēnɡ也yě。文wén献xiàn不bù足zú故ɡù也yě。足zú
,则zé吾wú能nénɡ征zhēnɡ之zhī矣yǐ。”
孔子在给学生们上历史课时,碰到一些问题,有些讲不清了……
他也有讲不清的时候?
先说当时的两个国家:杞国和宋国,都是周朝的封国;夏朝的后代被封在杞国,殷商的后代被封在宋国……
孔子在说夏朝和殷商的历史?
在讲这两个朝代的礼仪制度。他说:“夏朝的礼,我可以讲述,可惜杞国的材料不足以作依据;殷商的礼,我也能讲述,可惜宋国的材料不足以作依据。是因为文献不够的缘故啊
,如果文献足够,我就能用作依据啦。”征:证明,依据。文献:指历史文件和当时的贤者
。
很难懂。
因为你们还没学历史。先背出来,了解个大概意思,别的以后再说。
八佾第三 3。10
子zǐ曰yuē:“禘dì自zì既jì灌ɡuàn而ér往wǎnɡ者zhě,吾wú不bú欲yù观ɡuān之zhī矣yǐ。”
先解释两个名词。禘:古代天子祭祀远祖的典礼,五年举行一次,很隆重;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