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领孩子走进世界名校-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在指间一天天划过,转眼到了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日本的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准备就职了。因为一直在考研究生和就职之间徘徊,朱蓓蓓只报了几家自己喜欢的公司,“日本公司开始面试都是从大学三年级的四月份开始。报名的公司越多,需要的时间和交通费用也就越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一家公司决定录用你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几次面试。”
  朱蓓蓓报考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三菱商事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日本最大的综合贸易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全世界拥有200多个分支机构,也是日本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首选。那一年,三菱商事计划聘用100名新职员,而报名者达几万人之多。这样,对报名者资格的审查就相当严格,只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等几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其中庆应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并称“日本私学双雄”;东京大学更是被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一所闻名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学。经过各种环节的考察,朱蓓蓓最终成为被三菱商事录用的100名新职员中的一员,在这100人中女性职员只占10%,而蓓蓓是唯一的一名中国姑娘。
  母亲对此的评价是:“这孩子面试发挥比较好,在学校的时候,上台演节目、演英文短剧都很喜欢,属于那种人越多越来神儿的,我跟她说,你应该去当演员。”朱蓓蓓本人对就职三菱商事的事感觉很自然:“考上三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就是每次面试的时候,感觉都不错,就按部就班地考上了。接触每家公司职员的时候,能感觉到每家公司气氛的不同,三菱的气氛和我自己想要的一样,所以就决定进三菱了。”
  在异国他乡并肩奋斗的日子里,他们彼此依靠着、鼓励着,曾经青涩的感情经过岁月的淘洗变得成熟而坚定。“青苹果”总有成熟的那一天,2006年5月,高尚和朱蓓蓓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那天,新娘演奏了至今仅存的一支能够完整演绎的钢琴曲,以此纪念那段曾经青涩的感情。
    高尚、朱蓓蓓: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情感升华过程
  朱蓓蓓顺利进入三菱商事就职,高尚也正在医院实习,因为学制六年,他要等到2008年才能毕业。但幸福正在不远处向这对年轻的小夫妻亲切挥手,未来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回首这段漫长的情感历程,高尚说:和RPG游戏一样简单,没有用密技,按部就班地练级,从同学到朋友,再到恋人,不知不觉就练成了大侠。
  当笔者问及:“高中时期的感情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你对老师和家长有哪些意见和建议。”高尚的回答也许会引起很多人的思索:“我觉得只要还有这样的提问,就证明国内中学青春期教育还是空白。很正常、很美好的一种情感升华的过程,所以也就根本不用心存杂念却又装作小心翼翼地干涉。加以正常的引导,完全可以事半功倍,也不会出现,国内一进大学就忙着整天激情燃烧的岁月了。有了一个现象,与现行体制不和谐,不去正面解决,先进行取缔,这也算是有中国特色吧!”
  同样的问题,朱蓓蓓的回答是这样的:“当时或许因为年轻,认为老师不应该反对我们。但是现在想想,老师也有老师的立场。对我们自己而言,我觉得对于学业没有任何的影响,相反倒是很安心地来到了日本。”
  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看得出来,对于那段曾经青涩的感情,虽然旁观者的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但两个年轻人却平静而自然地品咂着那段情感升华的美好过程。
  在采访过程中,朱蓓蓓的母亲向我们透露说,在那一届日语特长班赴日留学的23个学生当中,已经结婚或者正在准备结婚的就有5对。这样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惊讶,当我们向当事人探究其中的奥妙的时候,朱蓓蓓回答说:“对于我们来说,孤身一人来到日本有些时候确实会感到寂寞。剩下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吧,毕竟在一起六年,还是彼此都了解一些的。”
  

从“青苹果”到“红苹果”(9)
高尚的回答总是幽默中透露着些许深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花雪月,也可能月老天天重复一种工作心里烦得慌,这次就没一根一根而是一捆一捆地给系上了。我对这件事儿,也没有什么发言的权利。但不能不承认身处他乡,突如其来的空虚与寂寞也许对此是一种解释。……这种社会现象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一个避重就轻的说法:‘这也算是一种缘吧。’”
    双方父母:恋爱是一种动力
  回忆起当年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双方家长都有很多感慨。
  高尚的父亲高敏说:“当时老师也经常找双方家长谈话,但我们做家长的只是点到为止,既不放任也不限制,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其实事态也是这么发展的,他们没有过多地沉浸在感情当中。现在我们两家做亲家了,人家老岳母就说:‘只要是我姑娘认为好的孩子,那就是好,我们就信任她’,我们俩也是这么想的。”
  朱蓓蓓的父亲朱理说:“知道这件事之后,我们并没有评价人家男孩子怎样,我们是看他们的前途。”母亲孙经玲说:“所谓早恋,我觉得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特别紧张,实际上也许大人很紧张,但孩子感觉没什么。另外在这方面应该做好引导,让他们把这个事情变成努力奋斗的动力,而不是横加阻拦,那么大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做的事情他还越想做。”
  在高敏和李燕的眼中,儿媳妇朱蓓蓓是一个淳朴、稳重、优秀的好姑娘,“他们俩处对象以后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小女孩太好了。他们俩在街上走,她总跟在高尚后边走,有点像日本小女孩;在商场试衣服的时候,她也不像别的女孩那样嘻嘻哈哈地闹,就在那里坐着,等高尚穿好了,她过去看一下。”
  蓓蓓的母亲说:“从日本回来,这两个孩子天天拉着手,过马路等红绿灯就手拉手在那里等着,别人谁闯他们也不闯,我还逗他们:‘你们俩这样估计今天都不一定能过去马路。’”两人还没结婚的时候,回国都住在各自家里,“他们俩就是发短信,从早上起来就开始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在蓓蓓家,我们看到悬挂在墙上的一幅小夫妻俩的婚纱照,温柔美丽的新娘和帅气英俊的新郎,让我们再一次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对,我们在猜想,如果当初家长一味反对,坚持拆散他们,那么今天将会是怎样的结果,面对终成眷属的孩子们,父母是不是会对自己当初的行为产生疑问甚至进行反省。
  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青少年心理成熟期的提前,随着孩子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的增多,我们曾经大张旗鼓加以反对的所谓“早恋”就真的只是孩子们青春期单方面的躁动么?很多家长和老师所采取的“一刀切”的措施就真的可行并且有效么?实际上,在我们的故事当中,高尚和朱蓓蓓的父母并没有采取特别的行动,也没有起到过多的作用,他们更多的是作为理智而宽容的旁观者在注视着孩子们的发展。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故事中的主人公高尚和朱蓓蓓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自觉性强并且在学业上很少让父母操心,同样的方法用在其他孩子身上也许就不那么奏效。确实是这样,我们承认任何问题都有例外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这里我们想说的是:青春期的恋情并不可怕,甚至是美好的。曾经走过青涩岁月的父母、师长如果能以己之心来理解孩子,那么当他们从迷茫、困惑中走出时,留给他们的将绝不是一段青涩的回忆,而是一份美好而丰硕的收获。
  正像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中一段独白所说的那样:“十六岁的歌委婉动听,未必上口;十六岁的诗热情奔放,未必押韵;十六岁的梦纯洁真实,未必成功。难怪诗人席慕容无不留念地说: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但是朋友,只要你拥有过十六岁,你就拥有过一份和太阳一样滚烫,一样血红的青春!”
  

从“青苹果”到“红苹果”(10)
  采访节录
  笔  者:怎样看待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请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你的影响。
  高  尚:当我自己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往往很茫然。但是,每次在我小学、中学寒暑假开学前,为写作业而抄袭着作文选里那些最俗套、最煽情的段落的时候,却总是很心安理得。因为,那些镜头,总是似曾相识——雪夜,补习班教室外那不少于教室里学生数目的人群;清晨,醒来就已出现在桌上的早餐;机场,国际出口那等待着光鲜艳丽的土里土气。我不是标榜着完全理性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的支持者,所以这些点点滴滴不会让我无动于衷。但我也不认为,每提到此,就要感恩戴德,泪眼婆娑,这么朴素的感情不需要那些恣情的杂质。付出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那么坦然地接受后,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快乐与幸福也许是最质朴的回报。
  我的家庭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法官,母亲做财务工作,现已退休),我的父母努力给我制造了一个宽松并且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且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使我对物质没有很强烈的欲望。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这种影响是在小资拜金主义充斥着整个社会,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精英层的今天,我最要感谢我父母的。
  笔  者:请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你的影响。
  朱蓓蓓:耳濡目染,很自然地就受了他们的影响。我觉得比起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我更重视平常一些琐碎的小事。
  在去日本的飞机要起飞之前,看到他们在机场边上一直在向我招手,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那个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让他们放心,开心。在那之后,不顺利的事情我不会讲,只有顺利的事情才让他们知道。现在我还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孝顺他们,也许让他们安心就是最好的孝顺吧。
   。。

后记
2007年春节前的一天,笔者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他在电话中称:我发现了一个十分独特的群体,你是否有兴趣写一写他们的故事?他说的群体,就是本书中介绍的12个成功学子。写作者的职业直觉告诉我们,这确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好题材。于是,经他穿针引线,我们走进了东北育才学校,并在学校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书中的12名学生及他们的家长。随后,就是马不停蹄的采访和没日没夜的写作。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在本书的采访、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可这样说,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是东软集团的侯宁先生,作为此书写作的提议者,相信要感谢他的不仅是我们,还有广大的读者朋友。因为没有他的那个电话,这本书就不会存在。
  东北育才学校校长苏文捷为写作本书所需的采访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帮助;常务副校长高琛、副校长刘子军,以及苏建一、高丹、宋玉良、陆远、杨永坤、李秀华、廉丽丽、范海英、柳玉英、阎芳等诸位老师,也对我们的采访予以大力配合,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写作素材和难得的采访线索;校办的李百灵老师和司机冯师傅,在紧张的采访过程中,舍弃周末和春节休假的时间,始终陪伴着我们。
  令我们最为感动的还是这12位学子的家长,他们不但培养出了能够走进世界名校的优秀儿女,而且愿意将自己的家教心得拿出来与天下所有的父母分享。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的积极、热情和坦诚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当然,还有本书的12位主人公,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虽然在异国求学,学业繁忙,但仍然能够认真地对待我们提出的采访问题;还有很多人把回国休假、与家人团聚的一部分宝贵时间留给我们,积极配合我们的采访。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优秀”的真正含义。
  辽宁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李文山先生,本书的责任编辑李姝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发行付出了大量劳动。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前,我们向以上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
  ??
  ??
  ??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