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梭银梭-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此一举!

  杜民生下岗后,呆在家里郁郁闷闷地混了两三年,不知何去何从?其时,担任《中国稻菽报》湖北记者站站长的一位姓莫的老校友,要升职到北京报社去做副总编,知道他闲居在家,就引荐他取代了自己当时的位置,就这样,他总算又有了新的“饭门”。不过,这碗饭并不容易吃,因为报社实行的是效益工资,不但不发工资,而且自己创造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上交报社总部,就如租用报社的招牌一般。

  记者的名分是高贵的,记者的生活又是清贫的。在现代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之下,无冕之王的风光已经不再,更不用说那些依靠刊发有偿新闻维持生存的非官方非主流新闻单位了。个中甘苦,只有陷身在这个圈子中的人才能体味到。为了改变自己一贫如洗的现状,他经常梦想着要自己搞个经济实体,实实在在的干一场,着着实实地捞上两把,他实在是穷怕了!适逢柳云涛和安德鲁斯&;#8226;爱&;#8226;林先生等人要合作启动秘鲁鱼粉的进口营销业务,尚未落实具体的合作伙伴,他便通过柳云涛在报社的老乡及时地介入了进来。

  记者最大的职业优势就是社交关系广,相熟的朋友多,而且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在他的热心鼓励和精心策划下,居然招引来了好几位实力雄厚的社会精英加盟,注册资本一百万元的惠达鱼粉饲料有限公司也顺水推舟地给办成了。由于杜民生是兴建这个企业的主要发起人和实际组织者,新组建的惠达鱼粉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以后,他就被大家共同推举担任了总经理一职。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位榜上有名的国家干部,他虽然丢掉了国家的俸禄,但却凭着自己的奋力拼搏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他的心里觉得踏实了许多。万丈高楼平地起,要一层一层地向上加,他有信心把自己心目中设计构建的人生事业大厦一层一层加高到理想的高度。“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怀着愉悦的心情,踏上了新的创业之旅。

  杜民生的个子长得不高,只有一米七零上下。这个身高在当代女孩子们的眼中当属于“二级残废”!;但他略显瘦削的身材分布的特别匀称,而且生得齿白唇红,眉清目秀,活脱脱一个奶油小生的实物标本,很是招人喜欢。特别是他那一双*夺魄的大眼睛,比许多热情似火的女孩子眼睛里放出的电还要足。时下他虽然已经是三十大几的人了,浑身上下仍然流溢着尚未逝去的青春气息。——这可能就是他现在的太太于淑英不放心把他一个人留在广州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移动电话的问世,给那些爱嚼舌的人提供了一种可以随心所欲、胡说八道的传声工具;同时也给那些依靠市场信息而生存的生意人打开了宽大的方便之门。杜民生的咨询电话打出去没过两天,各地的产品供应信息便陆陆续续反馈了回来,其中湖北交阳市税务局的一个朋友提供了一个特别令人振奋的信息,说他们当地就有一个大型麻纺厂,目前正在正常生产,而且经常加工出口产品;这个企业不但有足够的生产加工能力,而且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也是一流的。税务局的朋友还告诉说,他已和麻纺厂的王总联系过了,非常欢迎客户到麻纺厂去造访。

  自打接了柳云涛的电话,杜民生就做了返回公司的准备;再接到交阳市税务局朋友的报喜电话,杜民生已是归心似箭了!好在这次报社的例会开的并不长,出进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结束了。散会的当天晚上,报社组织的娱乐联欢晚会他没去参加,连夜乘火车踏上了归途。

  还在杜民生逗留在北京开会期间,日本海神贸易株式会社的会长龙永泰又自日本东京打来了电话,同时又用电子邮件发来了求购麻袋的详细技术资料和很多图片;至此,一切情况都已明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原来,日本客户所要求购的麻袋并不是用于货物包装的普通麻袋,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环保型高效智能防水麻袋,简称“防水麻袋”。这种全新理念的“防水麻袋”具有环保、高效、智能、防水四大功能。

  “防水麻袋”是采用日本先进的专利技术材料和独特的麻纺缝制技术,内置高吸水性树脂,外用高密度棉布和黄麻麻布进行双层全封闭式包装加工而成的。与普通麻袋的加工技术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环保型高效智能“防水麻袋”具有独特的以水治水的优异功能,可广泛用于大型堤坝、水库、水电站、桥梁、闸涵等水利工程建设;用于防汛抗洪抢险、石油油田开采和矿业井下作业;用于大中城市市区防汛排水和城建环保工程;用于消防灭火和军舰的应急防护。

  使用环保型高效智能防水麻袋,不仅可以就地取材,实现以水治水的目的;而且可以确保环境净化,不受任何污染。同时,还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运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效能。

  单从其独特的缝制技术要求看,就令人叹为观止:麻袋外面的封边线用的不是单股的粗纺麻线,而是要求使用拉力较强的三股尼龙白线;绞边所使用的缝纫机也不是普通的麻纺缝纫机,而是需要使用一种专用的地毯绞边机绞边。采用这种加工缝制工艺技术制作出来的防水麻袋,简直就是一种设计精致的麻纺工艺品。

  看到这样的产品要求,精美的图片和使用功能的说明,令人咋舌!饶是常建军,柳云涛等人走南闯北,周游列国,见多识广,也觉得是一个天下奇闻!

  更加令人惊奇不已的是:一条长仅六十三厘米,宽仅三十五厘米,自重仅四百克左右的智能防水麻袋,经浸水十多分钟后便可自然增重达二十公斤以上,综合膨胀增重系数高达五十余倍。

  由于浸水后的智能防水麻袋自然膨胀为一种柔软的固体,其自身的封闭性极其严密,不用借助泥沙等任何填充材料即可达到密封阻水的功效;而且在外部包装保存完好的情况下,经浸水使用过的智能“防水麻袋”还能自行恢复原状,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就仿佛在这种用物质材料制做成的产品之中注入了生命的灵性!

  除了防水麻袋这种新奇的特性之外,特别使公司股东们心动的是:日本客户的年需求量高达一千万条,仅一次性进货的订购量就高达一百万条。粗粗算来,仅按一次性进货的订购量计,如果每条麻袋能赚上两毛钱,一单生意下来就可纯收入二十万元,这个收入金额足够只有四位员工的惠达鱼粉饲料公司大半年的开销了。更何况计划年进口总量高达一千万条!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谁会不为之拍手称快呢?

  自北京发往武汉的快速列车,在提速之后已由二十多个小时的行程缩短到了十二个小时,其速度之快大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气势;但是,躺在火车硬卧上的杜民生仍觉速度太慢,恨不得一步便跨回到公司的办公室。这趟往返的列车他已不知乘坐过多少次了,他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不到天亮火车是到不了武汉的;但高度兴奋的神经使他难以入眠,刚刚捱过午夜十二点,他就一骨碌从卧铺上跳了下来,坐在靠窗的座椅上焦急地期盼着崭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 二 回(2) 拨叶寻花交阳忆旧事  曲径通幽蒲城获新知
第二回(2)拨叶寻花

  次日凌晨,太阳刚刚露面,火车徐徐开进了汉口火车站。为了尽快下车,杜民生早早地就把行李收拾好,站在下车的车门口相等,一等列车员把车门打开,便第一个跳了下去。出得车站后,他没有象经常一样去等公交车,匆匆打的赶回了他和柳云涛共同租住的寓所。

  此时此刻,柳云涛尚在熟睡之中。杜民生悄悄地用钥匙打开外屋屋门进得寝室后,见柳云涛睡得正香,就一把将他从床上摇了起来。柳云涛在床上躺着睁眼一看,见是杜民生,便一翻身坐了起来,笑喝道:“你这家伙,怎么一大清早就跑回来了?”

  杜民生放声笑道:“ 还不是让钱给催的,放着赚钱的事不干,我还留在北京穷泡什么?”紧接着又催促道:“快点起来吧,我的老兄!我已经和交阳的朋友联系好了,那边麻纺厂的王总正在等着见我们呢!”

  柳云涛一边抓起衣服穿着,一边问道:“什么时候出发?”杜民生道:“咱们洗漱完就出发,去交阳的大巴八点多就发车,再迟一会就来不及了!”

  柳云涛又问道:“不等上班后和常总他们联系了?”杜民生胸有成竹地应道:“昨天我已给他打电话联系过了,他还没找到具体的目标。我们先到交阳跑一趟吧。等他们找到新的头绪我们可再安排去考查,到时也好做个比较呀!”

  两个人都是久在外面跑惯的人,随身要带的行李物品又都是常备的,没用多大一会儿就已收拾停当。出得住所小区的大门,杜民生匆匆拦了一辆过路的出租车,两人跳上车后便指挥出租车司机向长途汽车站驶去。等鲜红的太阳跃上东天的时候,杜民生和柳云涛已坐上了北去交阳市的长途大巴,驶出武汉市区了。

  江汉平原的公路虽不象北方大平原的公路那样一马平川,时不时地要上坡下坡,路况还是相当好的,路面宽阔平展的程度不亚于以“要想富,先修路”而闻名于全国的北方经济大省山东。

  崭新的空调大巴在宽阔的路面之上时而急弛,时而下站,就象一条欢快的游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畅游,令人生羡。坐在洁净明亮凉爽宜人的车厢里,乘客们显得格外精神。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旅行生活增加了几多惬意。

  路,是漫长的。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到入夜时分,公共大巴才赶到交阳市区。这时,街道两旁的路灯都已开亮了,市区的大道两旁看不到有几个行人,公共车站附近也找不到出租汽车的踪影,只有几辆瘦小的“麻木”(三轮)一顺溜地停在路边。不知是偏僻的地理所致,还是客人稀少的缘故,使人多多少少感受到这个县级小城的落寞!

  “师傅,您知道市麻纺厂在哪里吗?您能拉我们到市麻纺厂附近,帮我们找个住宿的旅馆吗?”杜民生操着略带湖北乡音的普通话和路边的麻木师傅搭讪着。

  “二位老板,让我送送你们吧!我的家就住在市麻纺厂附近,那边的旅馆我都熟!”说话间,两人循声一看,从停着的“麻木”另一边闪出个壮实的小伙子来。待和两人照过面后,他又补充说道:“你们来的这是最后一班车了,别的师傅送你们过去还得放空回来,我送你们过去,办完事正好顺路回家!”

  小伙子快人快语,在朦胧的路灯下,两人虽然看不清他的面庞,却依稀可感受到他那纯朴的乡土热情。杜民生见他说话诚恳直率,便随口问道:“从这里拉到市麻纺厂附近的旅馆需要几块钱?”

  小伙子语气诚恳地应道:“我们长途汽车站这边是市区的东头,市麻纺厂在市区的西头,从这里到市麻纺厂附近的旅馆蛮远的。现在天也晚了,你们又是两个人,就给三块钱吧!”小伙子边说边解释,好象生怕要多了会砸了这单小生意。

  “好,柳总,咱们上车!”杜民生微微一笑,断然地向站在一旁的柳云涛挥了挥手。

  等坐上麻木一走,柳云涛和杜民生才知道是上了一个脚踏麻木,而不是市面上通常行驶的那种电动麻木。开始起步的时候,小伙子的身子在车座上左晃右晃的,踏得还挺快。没走多远一段路,就感到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原来是已经走上了上坡路。看着小伙子蹬得越来越吃力,柳云涛忍不住对小伙子说道:“小师傅,你只要把我们领到市麻纺厂附近的旅馆就成,我们俩这是第一次来你们交阳,就是路不熟,多走几步路没关系的。”

  小伙子一边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着汗,一边气喘吁吁地说道:“那怎么成,再等等,过去这段上坡路不远就到了!”

  正在柳云涛和踏麻木的小伙子谦让之际,突然听得脚下咔嚓一声响亮,这声音虽然并不甚大,可在这寂静的夜色中听起来格外分明。三个人闻声均感一惊,待跳下来低头细看时,才知道是麻木的脚踏链条断了。

  见此情景,柳云涛和杜民生伸直了腰站了起来,两个人对视片刻,突然不约而同地放声大笑起来,这笑声在宁静的夜色中回荡着,引起阵阵回声。柳云涛自我解嘲地说道:“看来我们哥儿俩今天没有坐车的运,没有出租车,连麻木也坐不成了,只好开动我们自己的十一路向前进了!”

  杜民生也笑着自嘲着:“不受磨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