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有人叩门声,一个人时是懒散的不想动的郭将军一下子跳起来,胖倌儿一来他就有精神,象吃了什么药,等胖倌儿走了,他再接着闷气去。
“老爷,有客人来了,”门上的人递上名贴,却是武昌侯齐伯飞。杨姨娘在廊下又看到了一位贵族,这位老爷是老王爷吗?杨姨娘赶快跑去门上去打听,这个人是谁?看着就贵气,要是老王爷,那是来找事情的。
武昌侯在房里三言两语就和郭将军谈完了,郭将军一半儿欢喜一半儿憋气,为着太夫人不放心胖倌儿没亲事,要赶在老人去以前订下来;国丧期间禁止婚嫁,订个亲事也不能大张旗鼓,郭将军低着头好一会儿,才道:“小女得配高门,是我一门的福气。”
送武昌侯出门的时候,看看武昌侯也没有带多少人来,就是一个小子跟来,说一声这就完了。为着国丧,样样得收敛。只是先把这亲事订下来,让太夫人先安心。
回到房里的郭将军看一看桌上四色礼,礼盒并不铺张,打开来却是珠光宝气,给姑娘的首饰也是手指大的南珠,颤巍巍在珠花儿上。
“这是什么?”杨姨娘进来听消息,看到就吓一跳,郭将军让她把房门关上,一扫刚才的闷闷不乐道:“明儿让水灵天天去王府里侍疾去,这亲事,算是订下来了。”
杨姨娘觉得委屈:“哪一家媒人只请一家?”郭将军无奈:“这不是国丧期间,武昌侯说了,过了国丧就规规矩矩的请大媒。”
嘤嘤哭起来的杨姨娘道:“早订下来多好,免得姑娘委屈。”哭了一会儿,杨姨娘又破涕为笑:“还是订下来了不是,这亲事还是落到咱们家。”
自从胖妞儿天天去王府里侍疾。三月份的时候,太夫人病逝,朱宣带着儿子们哭灵摔盆,行孝礼于灵前,八月份的时候,老侯爷逝去,这一对老夫妻一前一后就此而去,葬在一个墓穴上,灵位安养于家庙之中。
又是一年春花儿暖,端慧郡主的陪嫁丫头春华往厨房中走,几个婆子看到她过来,赶快把手里剔红纹的食盒打开给她过目,再殷勤地道:“这是新熬好的,这就往八皇子府上送去呢。”
春华仔细地看过,再对着厨房中两个盯着做饭的婆子看一看,这才道:“就送去吧,八殿下一直病着,长公主和小侯爷夫人刚才还在问这汤有没有送去。”
走出来的春华往房中去,路上遇到几位衣着鲜明的夫人,都是常来往的,也都认识春华这个丫头。春华含笑招呼,夫人们也有客气。
前面是一丛芍药花,春华对着那艳丽芍药出了一会儿神,想想房中的郡主嘴角边泄露笑容。出过神想过心事才往房中来,一进门看到秋实在房中招手。
这偏房里只有秋实在,悄声告诉春华:“一会儿再进去吧,里面哭着呢,江阴侯夫人为她在宫里的婆妹正在哭。”
两个丫头搬着小杌子促膝坐在廊下,对着院子里假山悄声说话。春华道:“刚才我去厨房,听到里面在说我们郡主,很象长公主当年。”春华满意地吁一口气道:“郡主成亲前,在家里就是一个娇姑娘,不想成亲后,越来越出息了。”
秋实悄声笑骂:“你这个小蹄子想男人了,你不是就要成亲了。”春华红了脸也悄声回骂道:“你比我能晚上一年吗?看你急的。”
房外丫头们在说笑,房中端慧郡主也在劝解江阴侯夫人:“夫人对我说,也是相信我。宫里娘娘一时有生气的事情,你我应该劝着些儿才是。三嫔六妃各有体制,只要不越了体制谁会来难为呢?”
江阴侯夫人张口结舌,听闻皇后约见长公主几次,都是客气亲热。长公主府上这股子风这就往一边儿吹去了。当初让张淑妃难堪,与皇后的人冲突,件件事情长公主都是捏待,这一次再有争执,听听小侯爷夫人这句话,就打算袖手不管。
眼前这一张面庞明艳带着几分熟悉感,与她母亲长的十分相似,可是老王妃就总是温婉客气的,遇到事情要拿主意,多是把老王爷推到前面来。这一位郡主就不随母亲,要么随她父亲,要么随她婆婆,说话从来干脆,一听就是一个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
端慧把话说到七分,就笑吟吟端起手中茶盏来,江阴侯夫人心是一凉。听着门帘响动,一个丫头走进来回话:“外面左夫人,秦夫人都候着呢。”江阴侯夫人不得不走出来。
心中犹豫,脚步也是犹豫的,江阴侯夫人犹犹豫豫地往外面走,心里想着端慧郡主的话:“依足了体制,就没有人难为。”身后又传来一声呼喊声,是小侯爷夫人房中的一个丫头赶过来,递上一个盒子:“小侯爷夫人说这个好,原要给夫人一个,这一会儿才想起来。“
打开来是一个玉簪子,不算多名贵,却是雕工好。江阴侯夫人道谢过,握着这个锦盒,心里更是犹豫,华妃只想上位,不想给人平白当嫁衣裳,皇后突然变了心思,和长公主亲热起来,这里倒是再利用不起来。江阴侯夫人想着心思往家里去,同时再要想想华妃要当皇后,是不是有点儿乱想。
打发走江阴侯夫人的端慧又见过其它的夫人们,看看天色已晚,这才空闲下来。先问一声春华:“婆婆回来了?”听说回来就往前面去。
高阳公主是刚从宫中回来,她是一回来就要和媳妇说上两句,颇为投机。武昌侯从青年的时候就对这些朝政是不感兴趣,不愿意往里面搅和,齐文昊则是深沉不太爱表露的人,不管他喜不喜欢,皇子们皇孙们不会不拉拢他,皇帝如以前一样会使唤他差使,时时领密旨往外面去。
家里最能和长公主说到一起去的,就是受太后赐婚改变许多的端慧郡主。换过衣服在卸首饰的长公主看到媳妇进来,就喜滋滋地道:“今天进宫去,皇上说要重整三省河道,这个呀,还要靠武昌侯,这些会的人他最熟悉。”如武昌侯对长公主所言:“政事不必找我,哪里雪压了房子,河发了水,你再来找我不迟。”
然后是皇后,卸过进宫的首饰以后,长公主屏退众人,才对端慧郡主冷冷一笑道:“看到皇上对我依然是好,她客气了多少,不想我命不错,母亲疼我,父亲疼我,弟弟也疼我。不枉我这些年来的酸苦操劳,哼。”
回想当年,先皇后刚去世,高阳公主想想就心酸,自己夜闯宫门,拦着皇帝宠信别人;带着文昊一起进宫,让武昌侯日夜提心吊担,老天也开眼,他没有薄待于我。
“江阴侯夫人今天来,说华妃又受了谁的气,我对她说了母亲的话,各按体制就没有人难为。”端慧郡主对着长公主复述一遍,再微笑道:“宫中争宠,历来有之,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六宫当然是靖和的。”
长公主听过就是一笑:“可不是,咱们看着她母仪天下,德备六宫才是。”就看这位皇后的能耐了。端慧郡主再回过长公主:“八殿下一病不起,今儿也是备了东西让人送去。”
稀奇怪哉的一件事情,八皇子自皇陵上回来,就此一病不起,而且口不能言,手指也无力可以写字,每日瞪着人,只有眼中表达出不服。这一病就是一年多,各家皇亲都是日日问候不休。
“大殿下呢?”不动声色的长公主慢慢问出来,端慧郡主含笑:“大殿下也是勤去问候,一看到总是痛心,对八皇子妃说,要好好待他才是,缺什么少什么都往他那里取才是。”
长公主露出疲倦的神态来:“我累了,你也歇着去吧,让两个孙子过来陪陪我,不要总是去陪祖父,冷了我这祖母。”
看到端慧答应一声要去,长公主又喊住她:“算着日子,你父母亲也该到封地上了吧?”然后是抱怨:“走就走吧,把康宁和孩子也带走了,你父母亲真不讨人喜欢。”
忍笑的端慧郡主侍立着,等长公主说过这才往外面走,让人去带两个儿子来陪祖母,再想想婆婆的话要笑,父母亲在京中过孝一年有余,康宁生了一个女儿,回封地的时候,母子一起带走了。朱闵在京中多少年,得以重返京中,留下来毅将军在京中,朱闵是高兴了,长公主和武昌侯很是不高兴,就是没拦住。
回到房中的端慧郡主先执笔沾墨给长兄写了一封信,信中备细说的是自己日常,只是一笔代过八殿下的近况,让长兄安心。兄妹都可以安心,这位殿下是爬不起来了。
再来一封信给父亲,也是备细说近况。放下笔等信干的端慧郡主想想父亲,父亲不愿意自己插手这些事情,可是婆婆那里,要人帮她,而且端慧自己,生于这样的家庭,看的又太多,要想一点儿不沾惹,那是不可能。
可是父亲,临走时还是交待自己,有事情多通信,端慧郡主对着窗外妍然春花正在微笑。房外走进来齐文昊,轻裘缓带含笑过来:“你在想什么?”
“文昊,”端慧拉着他的手,一同到窗前看春花,对着他笑脸相迎的面庞,心里油然一阵幸福感,觉得自己真幸福。
顺风顺水的一条大船,把朱宣和妙姐儿同儿子媳妇孙子一同送到封地上。下船的时候,妙姐儿对着朱宣舒心的表情就要笑:“表哥这回可是出了气。”这一口看外孙的气,让朱宣出了个够。
岸上有大管家朱子才,也有现任的大管家朱福在身影。先下船的是孙子们,坐了这么久的船,早就吵着要下船去玩,船一靠岸,就在甲板上等着搭跳板。
朱宣看着吵闹的孩子们,吸一口水边的气息,才对妙姐儿道:“以后来我这里看外孙,我也给他一个冷脸子,再弄些冷饭冷粥给他们尝尝。”
掩口笑的妙姐儿道:“就依表哥,只要你这冷饭冷粥拿的出手。”岸边儿上,贤哥儿和防哥儿正在喊:“祖父,祖父快来,祖母下船了。”福慧郡主一直站在父母亲身边,各拉着他们一只手:“下船了。”
朱宣抱起福慧来,另外一只手携着妙姐儿也是笑:“往后是夏天,给他们冷饭冷粥是体贴,你这个孩子,这一点儿上没有看明白。”
朱闵送康宁郡主入马车中:“你坐好了,我骑马去。”康宁郡主是很不乐意地离了京,闹了一路子别扭,就是不对着公婆闹:“你去军中,我一准儿回京去。”
“我一准儿把你绑回来。”朱闵笑着说一句,看着康宁郡主做鬼脸吐舌头,笑嘻嘻再说一句:“等我再回来,就两个人对着我做鬼脸吐舌头了。”
康宁郡主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到处看:“谁,还有谁?”朱闵把她塞进马车里去:“你自己好好猜。”把马车门关上,听着里面踢了两脚,再就是一个闷声音:“我生,我接着生,以后一堆人给你鬼脸儿看。”
笑嘻嘻的朱闵走去看父母亲上马车,侄子们和妹妹也上去了。朱宣坐在马车里对着朱子才道:“你也老了,以后让朱福出来吧,早就说你不要出来了。”
朱子才不肯示弱:“王爷不老,我不敢老。”朱宣再看看孙子们都安置好了,挥手道:“关车门关车门,不和这人说话,明明是他老了。”
马车门关上,朱福看着车驾往城里去,再来奉父亲去马车里:“老王爷都是坐的车,父亲还是坐车吧。”
“那是为了陪着,”朱子才总觉得自己了解王爷,他一路上还强撑在马上过来,害的朱福担惊受怕,眼前有了例子,老王爷在马车里,左边腿上一个孙子,右边腿上一个孙子,他要是骑马,就没有这样的享受。
朱子才对儿子道:“我还骑马,我照例骑马。”朱福好劝歹劝,才把父亲弄到马车里,吩咐人看顾着,自己打马往前面去照看。
先来的人报过信,雪慧遵公公的话,把房子收拾在园子里。朱宣觉得很满意,康宁郡主一看这么大的园子,不比皇宫差,也不再说回来不好。
“给三弟妹的房子收拾的是原来三弟住的地方,”雪慧这样说过,康宁郡主觉得不好:“我跟着婆婆住,在京里的时候就这么住。”
母亲不在面前的康宁郡主就紧贴着婆婆,妙姐儿也道:“让她跟着我,从她坐月子到生孩子,就一直跟着我。”看一看朱闵,妙姐儿道:“你放心吧,你不在家,我会照管她。让你岳父母也放心才是。”
朱闵放心之极,当下就对父亲道:“儿子明儿就离家,康宁和孩子跟着父母亲最好。”然后交待康宁:“你好生着。”
养于京中的福慧郡主和康宁一样,都是第一次来,倚着父亲对康宁道:“我陪着三嫂呢,三哥可以放心。”
朱宣挥手:“去吧去吧,明儿走也行,后儿走也行,儿子大了,老子不管。”大喜的朱闵这就拜谢父亲:“多谢父亲。”再对着嘟着嘴的康宁瞪一下眼睛:“摆什么脸色,这园子好玩呢,等我回来,你未必就想着我。”
康宁郡主眉开眼笑:“能不想你就是最好,我天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