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眼看日本-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北方四岛怎么样了?天知道。前几年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真纪子和人掐架,结果把个外相给掐没了。和她对掐的那主儿,叫铃木宗男,更没落着好:给掐进了大狱。那主儿是北方四岛归还运动的总舵爷,进了大狱,平时干了些什么邪事,说了些什么怪话,落井下石,全给抖落出来了。据说那哥儿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谁那北方四岛啊,还回来了反而麻烦。这下可了不得,举国上下,愤怒莫名。高呼一定得把那家伙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其实铃木同学也冤枉,人家说的不是国益问题。他是总舵爷,发明了经济补偿这一手,也不知道黑了多少钱,反正老毛子远东地方的人一提起日本,就想起铃木同学。你说老毛子真要是犯糊涂了,把四个岛还了回来,那还不断了人家财路,麻烦不麻烦?
  大凡场面上叫的欢的人,背后打的小算盘都差不多。
  日本人眼中的英国人
  日本人看英国人,可以说是整个地在看笑话。

日本人眼中的外国人(5)
可不是,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现在当然地球没有毁灭,还不算最后。可是,现在在笑的是日本人。
  110年前,由日英条约的改订,日本真的是“脱亚入欧”了,当时,日本人可真的是举国欢庆。用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话来说是“就像穷人家的孩子过继给了个财主”。可抖擞起来了。
  这不,一直想的就是“脱亚入欧”,可一直别人也不让进,这一下蒙大英帝国看得起,总算是精神上入了欧洲籍了。要知道,当时的大英帝国可是和现在的老美一个样子的。不,比现在的老美还要牛,现在老有人对老美说什么“不”,那时有人敢对大英帝国说“不”?不想活啦?
  但是要说大英帝国那些高贵的绅士们真会看得起这头yellow monkey(黄皮猴子);那也把那些绅士们的阶级觉悟估计得太高了。这不,以后,旧国联派了一个调查团来中国东北,领头的就是英国爵士李顿,那个“李顿调查报告”够混账透顶了,日本人还是看不惯。日本人忘了一点:爵士们早些年也是强盗,老强盗总要防新强盗的:都成强盗了我抢谁去?
  日本人总算想明白了,“强盗合作社”不会接受自己入股,要做强盗得单干。干就干个狠的。一个晚上同时上了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对不起,非律宾是美国殖民地来着,反正大叔侄儿一家人)把个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全给干了。虽然后来是输得惨,但大英帝国也没落着好:亚洲的殖民地全完了,加上堂房侄子的美利坚翻了个个儿,他倒成了大叔。这口气可真叫窝囊。
  从此以后,日本人看英国人,整个就是妙龄少女看一个过了气的交际花。整天不忘记数人家脸上的皱纹,想起人家当年在社交场的风光又不服气,有时还挺羡慕别人的出客衣裳。
  这不,英国的庭院、红茶、温布尔顿网球永远是日本人的心仪。交际花上了年纪,照样会扭屁股,保守的英国人,也会发明最新潮:像超短裙,披头士什么的,更是让日本人发痴发狂。
  中国人老要日本人赔罪,日本人觉得特别委屈:英国人也卖鸦片了,你们为什么不要他赔?就冲他脸比我白?你们这是种族歧视。
  中国人是中国人,日本人也管不了中国人,没办法,还是回家数数那个老女人脸上的皱纹玩吧。
  有人可能看过一张苏格兰军人升旗的照片,一阵清风掠过,卷起那哥儿们的kilt(苏格兰短裙),露出两片大屁股。那可是登在《读卖新闻》头版的照片!那张照片是在香港拍的,里边的阿兵哥是当年的驻港英军。“都来看啰,看英国佬的大屁股啰”,就差没敲锣。
  英国皇室丑闻特别多,日本人永远津津乐道:“咱们这儿没有”。戴安娜王妃的葬礼,NHK实况转播。我认识的几个日本哥儿们,人手一张“英格兰的玫瑰”CD。说起查尔斯,整个痛心疾首。
  10年前左右在日本有一个词很流行:“英国病”,病状说白了就是人口增长不上去,生产增长不上去,福利又降不下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发育太早了,到更年期了。
  可是,一转眼日本人自己也傻了,怎么咱也患上“英国病”了?怎么昨天刚发育,今天就得更年期综合症了?从此之后再不太听见那个幸灾乐祸的词。
  话说回来,大英帝国还是大英帝国,不要说别人还是一个团伙呢。在日本人眼里,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就是一个国家。其实倒也真是这样,平时大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有个什么事了,哥几个抄起家伙就敢明火执仗地一起去砸别人,再顺手捎几件破烂回来。
  又是《读卖新闻》说的:英国人打败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从那以后一直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在统治世界,先是英国,现是美国。在看得见的将来,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地位不会受到挑战。
  唉,老大永远是老大,他有家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军队:连自己都“卫”不了的自卫队
老冰家乡形容一个人不受欢迎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屁股进门”,那意思是被别人轰出去的时候省得再转身了,方便。
  可是日本人进门却总是屁股在前。这倒不是日本人到处不受欢迎,而是日本人的拘谨毛病。
  日本人进门得换鞋,为了出门方便,日本人总是把换下来的鞋放成大头对外。而出门时又得把拖鞋放成大头向内,方便以后的人使用。
  这就是日语所说的“好鸟飞起不浊水”。不像那些野鸭子,一起飞扑扑腾腾地把池塘里的水给搅得一片混浊。所以日本人到过的地方,垃圾很少,他们离开时都会把地方整理干净,垃圾带走,恢复他们来以前的原样,用中文来说叫做“讲究公共道德”。
  但老冰在这里可不是表扬日本人富有公共道德。
  日本人有一手绝活:不管是悲剧喜剧,到了日本人手里,最后总能成为闹剧。不管是好话坏话,到了日本人手里,最后总能成为笑话。
  你要是不相信,老冰这就讲一个新笑话。
  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美国带着人打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当时日本出了100多亿美元,和当时的西德联合起来把联军的军费全给包圆了。山姆大叔就用这笔钱赶跑了萨达姆,解放了科威特。
  可是战后科威特政府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巨幅广告,感谢为解放科威特做出了贡献的国家时,居然没有日本的名字。
  是科威特政府记性不好?还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都不是,人家科威特政府的解释很有说服力:你就是出了钱,没出人。没流汗,没流血,所以科威特人不觉得有什么可感谢的。
  科威特政府这样干一下就让日本人想不通了:我不出兵是表示我不主张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怎么有人解释为花钱买人命的黑手党了?NND,出兵就出兵,谁还怕了谁不成?当年我们可也有过到处出兵的辉煌历史的。
  在那以前半个世纪,有过一场日本人叫“大东亚圣战”,美国人叫“太平洋战争”的战争,一群叫“皇军”的日本人几乎跑遍了半个太平洋,结果有300万人就没回来。从那时候起,日本人对派兵出国就特别敏感,连派人参加柬埔寨的PKO(联合国维和行动)都是好不容易才在国会通过。当时的反对党社会党采取所谓“牛步战术”,就是进一步退三步,喝口水定定神再原地踏步,投票一直投到了半夜。
  社会党们倒不指望这种战术能够奏效,因为在票数上他们就已经输了。主要是想告诉选民,他们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了,所谓*政治的运作过程,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各政党为了下次的选举而在玩命推销自己的过程。
  所以第二次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国助理国务卿阿米蒂奇一说“Show your flag”,小泉纯一郎首相立即响应,要把太阳旗插到伊拉克去。
  可能小泉的英文不太好(按说不至于,他可是在英国留过学的),他把那句话的意思给解释错了。“Show your flag”是一个海军用语,那意思是请对方表明船籍。阿米蒂奇原来当过海军,用这句话想让日本政府表明立场。而小泉却打狗随棍上,把那句话给解释成要去伊拉克“Show”一下太阳旗,也就是说老大要日本派兵的意思。
  派兵可以,但要是派出去的兵像原来的皇军那样回不来了怎么办?小泉政权就指天指地赌咒发誓,说去的人绝不是去打仗的,就是帮伊拉克人重建家园,决不会死。为了证明这一点,当时的防卫厅长官额贺还专门身穿防弹服去伊拉克亲自做了4小时广告:“我这不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吗?大家的须和尾也是不会掉的”。
  当时连带不带机枪都成了问题,后来国会闹了好几次,总算认为机枪只是“自卫武器”,还是要带的,不带也确实太危险。
  带了机枪也还是没有安全感,还得有人保护这支“不去打仗的准军队”。先是荷兰人帮着当保镖。后来荷兰撤了军,但小泉觉得跟荷兰人一起撤军挺没面子的,就又找澳大利亚人做保镖。
  再后来澳大利亚人要撤了。不但澳大利亚人要撤,英国人都要撤了。老大成天忙于扫荡清剿,分不出兵来保护自卫队。所以日本人也只好撤了。
  这一撤就撤出了笑话。
  日本人不是讲究收拾干净了再走人吗?怎么收拾法就成了问题。有人计算过从日本国内再派400人,有两个月时间就能收拾干净了。
  但是,这人还没有撤回来,再增派人?出了人命谁来负责?还有,打扫营地的时候,谁管安全防卫?
  有人会说那自卫队和军队又没什么两样,就不能自己卫自己?不错,自卫队和军队没有区别,而且派到伊拉克去的还是最精锐的部分。但问题是说了不是去打仗的,就不能做打仗的准备。
  那怎么办?
  防卫厅有主意:找雇佣军。就去找了美国副总统切尼的KBR公司。KBR公司于是给了这么一份报价:
  高级护卫:60(人)× 25万日元(包含10万日元的战争保险在内)× 90天 = 亿日元
  普通护卫:80(人)× 18万日元 × 90天 = 13亿日元
  司机:80(人)× 19万日元 × 90天 = 亿日元
  欧美工程师:60(人)× 18万日元 × 90天 = 10亿日元
  伊拉克工人:240(人)× 6万日元 × 90 天 = 13 亿日元
  光工资就是63亿日元了,再加上弹药费、机械租用费、燃料费,给当地伊拉克土豪劣绅的上香费,这费那费,全部是100多亿日元。就是1亿美元。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笑话?
  钱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人所共知,营房的建筑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机密。可以肯定地说撤除营房使用的这240名伊拉克工人中会混有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就是说日本的军用建筑从此对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再也不是机密了。
  这就是日本人做事的方式,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不惜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法律一:顾前不顾后的交通法(1)
老冰说过日本人有个天性就是不认真。干事特别顾前不顾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今天讲一个修改法律的事。日本人觉得一个法律不好使,糊里糊涂就修改了,刚修改完的时候大家都挺高兴,可立完了一执行才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刚刚修改完又得改。
  一般来说日本人还是比较遵纪守法的。有句笑话说德国人只做法律容许的事,美国人不做法律不容许的事,而意大利人兴高采烈地专做法律禁止的事。这方面日本人和德国人差不多,日本的一般人一般不会去干违法的事,起码不会去有意干违反法律的事情。
  但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是在没喝酒的情况下。日本人喜欢喝酒,酒量还不大,喝完了就不知道姥姥家在哪儿了,什么事都敢干了。所以在日本社会,酒后驾驶是个大问题,日本交通事故的绝大部分是酒后驾驶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警察想了不少办法,经常在路口堵着抄靶子,检查是否饮酒。但是这些措施似乎没用,大家还是照喝照开。
  警察也急了,鼓动议员们要搞个“严打”的法律,议员们也觉得警察的想法不错,起码这个出发点不错?一严打,治乱世用重刑,大家一害怕就都不喝酒,起码酒后不开车,交通事故也就随着少多了。这厢大家一起哄,那厢就在2002年6月1日修改了《道路安全法》,加强了对酒后开车的处罚。法律修改以后的处罚对象从驾驶者本人扩大到了其他人。比如同乘的人有驾驶执照的也一起受罚,理由是有驾照的人应该知道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没有阻止就是错。另外还要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